中医健康网

尿多就是糖尿病吗(尿多就是糖尿病嘛?)

医说健康 0
文章目录:

身体出现3个症状,或预示糖尿病已发生,发现后,及时检查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上该疾病,但根据数据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糖尿病,因此即使再年轻,我们也要需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出现哪些症状预示着糖尿病的发生?别着急,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这几个问题。

哪些症状可以预示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引起胰岛素分泌下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症状。

而糖尿病在前期时常没有症状出现,但是如果出现了以下三种症状,就需要注意了,这些症状有很大概率是糖尿病造成的。

一、尿多

尿多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尿多的情况,是因为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身体的组织器官无法有效使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增高。

血糖浓度增高会使尿中的糖含量也升高尿液渗透压也因此变高,人体的水分就会被吸入到尿液之中,引起患者出现多尿的症状。

二、喝得多

由于尿多的症状,患者体内的水分会大量丢失,导致细胞内发生脱水,进而刺激渴觉中枢,令患者产生口渴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饮水量和饮水次数。

因此,喝得多和尿多是互相关联的,喝得多也会促进排尿增多,反之亦然。

三、吃得多

如果得了糖尿病,患者会很容易感到饥饿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患者体内的糖分利用过快,引起组织细胞处于饥饿的状况,从而引起患者的饥饿感;

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细胞无法有效使用糖分,进而刺激了大脑的饥饿中枢,引起患者出现饥饿感,但是进食后往往没有饱腹感,导致患者会不断进食。

如何预防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而预防糖尿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控制高糖类物质的摄入

想要避免患上糖尿病,我们在饮食上就需要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避免造成血糖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糖食物有蛋糕、饼干、雪糕、冰淇淋、山楂片、糖果、果味饮料等,这些食物要严格控制食用量。

2、适当进行锻炼

很多人喜欢一直待在椅子上、沙发上或是床上,而不花点时间进行锻炼,而缺乏锻炼会增大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就需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锻炼,帮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尿多、喝得多和吃得多是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如果有这三种症状发生,就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手段。

而预防糖尿病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做到控制糖量的摄入和多加锻炼,就能起到不错的预防作用,同时还可定期体检,从而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高血糖并一定就是糖尿病?4个身体异常表现,提醒你该降血糖了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相信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它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高血糖。因此,不少人就走入了误区,认为高血糖跟糖尿病画等号。那么高血压到底等不等同于糖尿病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高血糖

顾名思义,当我们的血糖高于正常值的时候,那就是高血糖。根据临床标准,健康人在空腹时的血糖,正常值应该在3.9-6.1 毫摩尔/升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应该在7.8 毫摩尔/升以下。如果在这两个时间点,监测血糖,血糖值高于正常值的话,那么就是高血糖了。

高血糖不等于糖尿病,两者之间仅一步之遥

虽然说糖尿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血糖,但是糖尿病与高血糖是有区别的。

它们两者之间的血糖值标准不一样,上面也说了高血压的血糖正常值,而糖尿病的血糖正常值标准则是: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如果超过了这个血糖值的话,那么就是糖尿病了。

两者之间一对比,正常血糖值相差不大,这也间接地说明了,如果你放任血糖一路高升的话,那么你就真的成了糖尿病患者了。

患有高血糖,身体会有哪些表现呢?

1、尿多

当体内血糖升高时,肾脏在吸收的过程中就会引起渗透压增高,导致渗透失衡,那么就会促进人体排尿。如果总是不停的想上厕所,远远超出了平常的频率,那么就要警惕了。

2、容易口渴

体内血糖升高,血液渗透压也会升高,这样就容易造成脱水的情况,从而出现口渴想喝水的现象。虽然引起口渴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如果是喝再多水也不止渴的话,建议及时检查。

3、明显消瘦

体内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出现混乱,若不足的话,身体就会通过消耗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来获得能量,来维持体内的需求。因此,体重在没有外界因素,而出现下降的情况,那么还是要引起重视。

4、综合

高血糖患者的症状很复杂。有些人会出现尿过多、皮肤干燥、脱水等症状,另一些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从而带来伤害和麻烦。

以下3类人群,患高血糖的风险比一般人大

1、肥胖人群

肥胖一直是导致血糖升高的重要因素,体重过于肥胖,会直接影响人体胰岛素的敏感度,让人体血糖升高。

2、胡吃海喝的人

往往血糖升高,大多数都是因为饮食不当所致。平常在饮食上,不管是高糖的,还是高盐的,又或者是油腻的统统往嘴巴里倒,只要能满足口腹之欲就可以了,可是又有谁想过,这样吃会使血糖紊乱,得高血糖的几率尽可就更大了。

3、睡眠不足的人

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被失眠所困扰,当然也有主动熬夜的人。要知道熬夜或睡眠不足,是高血糖的高危人群,睡眠不足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度,长期如此会让人血糖升高,就容易导致高血糖。

不利于血糖稳定的禁忌清单,麻烦您接收一下

1、饮品类:比方说各种奶茶,市面上的奶茶大多数都是属于高热量、高糖的饮品,容易导致血糖值升高。

2、主食类:比方说糯米,糯米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而淀粉进入人体之后,会转化为葡萄糖被身体吸收,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血糖升高。因此,高血糖患者不建议吃糯米。

3、油炸食物:经过油炸,食品里的油脂含量会大大增加,反式脂肪酸等也会趁虚而入,很容易引起体内血糖升高。所以,这类食物建议少吃或不吃。

总结

病从口入,对于一些慢性病来说,健康的饮食结构对稳定病情很重要。另外,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速度,同时也放松了心情,这样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医生提醒:患上糖尿病的人,身体基本会有这4个症状,千万别大意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糖尿病如今已经成为很多人绕不开的健康问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平时不注意饮食和锻炼,血糖一高,就容易惹来一堆麻烦。

问题就在于啊,糖尿病刚开始的时候,症状常常不怎么明显,等身体有了反应发出信号的时候呢,好多人都已经没那个警觉性了。

这天,周奶奶去了她常上的老年大学,老年大学不仅让她学会了用手机,还让她结识了不少朋友,今天,她刚进教室就听到旁边几位老同学在讨论着一个让她心里直痒痒的话题。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网上讨论得很热,糖尿病的症状其实很早就能发现了,身体基本上会有四个症状,要是碰上了,千万别大意!”

“我也只听了一半,不太清楚具体是哪四个,不过感觉挺严重的,咱们上了年纪的人可得留心!”

周奶奶一听,心里顿时悬了起来,她平时挺注重健康,但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偶尔会有点不舒服。

尤其是最近,老觉得口干,总想喝水,再加上晚上睡觉总得起来上好几次厕所,这难道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周奶奶越琢磨越觉得不太对劲儿,她想不能再耽搁了,得赶紧去医院找她的老朋友李医生问问情况。

李医生是周奶奶的老熟人,平时家里有什么小病小痛,周奶奶都喜欢找他看看,这次她也不例外,一进医院就直奔李医生的诊室。

一进门,周奶奶也不客气,开门见山地说:“李医生,我今天听说患上糖尿病的人,身体会有四个明显的症状,这是真的吗,我最近老觉得口干、尿多,是不是有问题啊?”

李医生一听,笑着请她坐下,耐心地说:“周奶奶,您别急,糖尿病的确是需要注意的事情,不过这四个症状可不一定都是糖尿病的表现。”

李医生开始解释起来:“最常见的症状啊,第一种就是尿多,得糖尿病的人呢,身体里血糖的水平太高了,肾脏就会加快干活的速度,好把多余的糖分排出去,这么一来尿量就增多了,晚上的时候尤其明显呢。”

周奶奶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我最近晚上起来上厕所的次数确实比以前多了,那这个是不是糖尿病的表现啊?”

李医生微微笑了笑,安抚道:“多尿确实是糖尿病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饮水量大或者膀胱问题,所以还得结合其他症状来看。”

“第二个症状呢,就是老想喝水,总觉得口干,渴得不行,因为糖尿病患者身体里的血糖高,这就会让身体脱水,身体里的细胞啊,需要更多的水来平衡血糖。”

“您刚才说您最近口干得厉害,可能是因为体内的水分不足,但这也未必是糖尿病的直接表现,还需要通过检测血糖来确认。”

李医生接着说:“第三个常见的症状就是老想吃东西,得了糖尿病的人啊,血糖虽然高,可是身体里的胰岛素不能好好发挥作用,这样一来,细胞就没办法正常地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了。”

“这时候啊,身体就会感觉老是缺能量,患者呢就会觉得特别饿,老想着吃东西,可奇怪的是,吃了不少,体重却反倒下降了呢。”

周奶奶惊讶地睁大眼睛:“这还真是奇怪,吃得多还会瘦?”

李医生点了点头解释说:“没错,糖尿病患者身体里的糖分啊,不能被细胞正常吸收利用,都排到体外去了,所以哪怕吃得多,营养也吸收不好,体重就有可能下降喽。”

李医生继续说道:“最后一个症状是多疲劳,糖尿病患者因为体内的糖分利用不足,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整个人会感觉非常疲惫,容易疲劳。”

周奶奶一听,叹了口气:“这倒是和我最近的感觉挺像的,老觉得没力气,走几步路都觉得累。”

李医生笑着说:“那您最近的疲劳可能和您的生活习惯、睡眠质量有关,也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可要是这些症状老是有,还加上老想喝水、尿多、老想吃东西这些情况,那您就得去医院查一查血糖了。”

周奶奶听完,心里踏实了不少:“原来糖尿病的症状是这么回事,多尿、多饮、多食、多疲劳,这四个‘多’我可得好好留意了。”

李医生点头说道:“对,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往往就是这些‘多’,但它们不是绝对的判断标准,具体还得通过血糖检测来确定。”

“周奶奶,您平时多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不仅能控制血糖,也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周奶奶听得心服口服,站起来笑着说:“谢谢您,李医生,我明白了,以后我多注意自己的饮食,早睡早起,争取不让这些症状找上门!”

李医生也笑着送她出门:“您要是有任何不适,随时来找我,记住,健康是每天的积累,不是等出问题了才去修补。”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高妍.以膳食营养为目标的5A护理模式对MMC管理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