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用品(糖尿病用品携带没有纸质诊断书麻烦吗)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
文章目录:

糖友装备大盘点:“装备”齐全 抗糖才安心

指导专家:周佩如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主任护师

老人报记者 殷 鑫 通讯员 张灿城

基础版:检测装备

血糖仪:建议糖友拥有自己的血糖仪。在血糖仪的保管方面,需注意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环境对血糖仪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糖仪在室温下保存,避免血糖仪长时间暴露在4℃以下或30℃以上的温度环境中,外出携带血糖仪一定要放在包内,随身携带,不要在阳光下曝晒,也不要放在没人的车内或后备箱里。日常注意定期带血糖仪到医院进行校准。

试纸和采血针:目前,国内的试纸与采血针是绑定销售的。需注意的是,试纸一定要与血糖仪配套,且注意做好避潮工作,取用一条试纸后一定要密封好,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同时,试纸开封后应在3个月内用完;一般出厂的试纸保质期较长的,但不建议囤货,一次买两盒为宜。周佩如格外提醒,试纸一定不要放在冰箱内。通常情况下,一条试纸会配一个采血针,采血针为一次性用品,糖友千万不要重复使用。

消毒用品:不论是测血糖还是注射胰岛素,都需用到消毒用品。糖友常用的消毒用品多为含有酒精,而酒精易挥发,时间越久,挥发的越多,消毒效果越差,一般情况下,75%的酒精消毒液的使用期限是72小时(三天),医用棉签打开后的使用期限是24小时。所以,糖友最好能够购买独立包装的酒精消毒棉片,既能保证消毒效果,又预防感染,保证安全。

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而且时时需要检测,一时疏忽,可能就会严重影响病情。而日常的监测离不开一些必需的“装备”,“装备”到位是控制好血糖的前提。那么,糖友们需要哪些“装备”呢?为此,记者采访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主任护师周佩如。

升级版:药物注射装备

豪华版:其他装备

血压计:相对于其他人,糖友患高血压的几率更高,所以日常监测血压非常重要。对于伴有高血压的糖友,建议每天监测血压1~2次。

体重计:体重与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定期监测体重,能够及时了解体重的变化,指导下一步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食物秤:临床发现,很多糖友对于食物的量并没有概念,特别是对于初发糖尿病的患者,要想通过控制饮食,就非常困难。如家里有一个厨房秤,无疑是掌握饮食治疗的好帮手。

其他生活用品:卷尺,经常测量自己的腰围,了解肥胖的程度或减肥效果;糖尿病专用的袜子(以浅色棉质为宜),合脚厚底宽头的鞋子,防止糖尿病足部的损伤;小药盒防止漏服药物;闹钟可提醒服药或监测;有刻度的水杯,保证每天的饮水量;专属的碗盘,量化就餐量等。

胰岛素:在胰岛素没有开封时,最好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靠门的地方。使用胰岛素前,需将胰岛素从冰箱取出放置在常温下30分钟,但需注意室温应低于30℃。周佩如指出,如天气炎热,糖友可将胰岛素放置在空调房内“回温”,如房间没有空调,可适当缩短其“回温”时间。已开封的胰岛素放置可在室温(30℃以下)下保存,一般保存时间不超过4周;若携带胰岛素出门,需将其装在隔热袋中,市面上有专门的隔热袋售卖。胰岛素禁止放置在车后尾箱或无空调的汽车内。

针头:市面上注射胰岛素的针头有很多种,常见的有4mm、5mm、6mm、8mm,表示的是针头的长短,越短痛感越小。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友并不能随意挑选型号。通常情况下,如胰岛素剂量不大,可根据经济状况选择4mm或5mm,如剂量较大,则一定要选择6mm。

#清风计划#

夏季出游 糖友注意放好胰岛素

来源:广州日报

目前正是夏季亲子出游的高峰期,孩子放假,一家老小出门,如果家有糖尿病患者,旅途中该如何携带、保存药物,如何控制饮食,如何防止身体划伤?医生提醒,出行前最好做做“功课”,做足防病措施,以确保旅途平安,开心尽兴。

带胰岛素针剂上飞机

需开具证明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要注射胰岛素,出门怎么办?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沈洁教授提醒,患者出远门要记得携带足够的胰岛素制剂及带针头的皮下注射器,可以带上飞机使用,但必须出示医疗证明(在就诊的专科医生处开具即可)。药品和注射剂应包装完整,保持药品上的标识以证明携带的药物没有被调换。胰岛素应与其他手提行李分开过安检,并告知工作人员,以便接受检查。乘飞机时,胰岛素应随身携带,不能托运。因为行李舱的温度一般在0℃以下,胰岛素会因温度过低而结冰,且剧烈震动也会破坏药物的生物活性,导致药效降低或丧失。

胰岛素要避光保存

避免温度过高

胰岛素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光照和震动等,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低于0℃时,胰岛素活性会遭到破坏,而温度超过25℃则活性降低。对于未开封的胰岛素(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和胰岛素预充注射笔)应贮存在2~8℃的环境中,如冰箱的冷藏室;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室温保存,外界温度高时(>30℃)最好存在2~8℃的环境下,保存期为开启后28天内,超过28天不能使用。不管开封还是未开封的胰岛素都应避免阳光直射,最好用避光袋装好保存。

旅途中

应注意监测血糖

沈洁提醒,旅途中很多糖友受不了美食的诱惑,暴饮暴食,这对血糖控制非常不好,应注意控制每天的食物摄入量,旅途中也不能放松警惕。到一些东南亚地区旅游,很多人容易出现急性胃肠炎,一旦发生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应采取以下措施:停用所有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然后及时检测血糖、酮体来指导用药,补充足够的液体,注意尿量变化。持续呕吐、腹泻者应终止旅游,就地诊治。

旅行时的活动、生活、饮食方式等都与平常不同,不能按时就餐、运动量的加大和饮食量的增大都将影响血糖值,因此定时监测血糖对指导旅行中用药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测量空腹、餐前和睡前的血糖。

注意足部卫生

防范伤口

外出旅行难免多行走,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鞋子,必须穿袜子,以避免一些划伤和蚊虫叮咬。每天晚上用温水洗脚,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包括脚趾中间也需要掰开查看。洗脚后,用白色毛巾擦干,若白色毛巾上有血渍则提醒可能有伤口。之后用润肤露涂抹足部,脚趾间不抹,保持足部干洁。若发现伤口,一定要及时处理。

药物和用品

宜带双倍分量

准备足够的药物及必备用品,最好准备平常用量的两倍,包括胰岛素、口服药物、血糖仪、试纸条、酒精棉签、针头等。旅途中若在飞机或者车上的行程时间较长时,糖友应多起身活动,以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另外,飞机上空气较干燥,为防止脱水,应多补充白开水,以免因血液黏稠度高,增加脑中风的机会,但切勿补充果汁。(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游华玲)

腿上长斑点是糖尿病足信号,3个护足秘方坚持做,足部健康不溃疡

糖尿病是一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受情绪、环境、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实患上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维持,有的人可能还需要注射胰岛素,但不管是服药还是注射胰岛素,血糖稳定是关键,因为血糖高是一切并发症的根源,糖尿病既要控制血糖也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足、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其中又以糖尿病病足最为普遍,它不仅对身体健康危害大,而且还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因为有可能面临截肢风险,变成一个不健全的人,这对正常人来说难以接受。

糖尿病病足发病主要是因为血糖高,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容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进而出现溃疡、坏疽等表现,常见的症状有足部刺痛无感觉、脚部麻木发凉、感觉神经末梢退化,有行走踩棉花或有虫蚁爬行之感。

除了这些症状之外,糖尿病人腿部长斑点也是病足来临前的一个信号,患者出现这种变化说明血管已受损伤,皮肤及神经机能正在退化,需提高警惕,及时阻止病情发展。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病足呢?以下3种护足秘方不妨一试。

1、足部皲裂不要用脚布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在足部皲裂除贴脚布,因为脚布撕下来的死后很容易把皮肤撕破,所以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菌类后,可以在裂口部位涂上专业的护肤油,若干皲裂较深,出现皮肤破口,最好去医院处理伤口。

2、预防足癣

糖尿病患者本来足部就很脆弱,如果再感染足癣,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生活中要做到不与他人共用鞋袜、脚盆、剪刀和指甲钳等生活用品,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脚行走,以防感染。

3、最少每年看一次足部医生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必须知道的准则,糖尿病人应每年至少看一次医生,检查足部不形状,走路方式及脚部受力点是否改变,此外,还要检查足部血液循环情况,特别是脚趾和跖骨下部位,如果年事已高,平时无法自己检查,那么就需要更加频繁的就医。

总之,糖尿病足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并发症,糖友们一定要积极对待,认真预防,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