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皮肤瘙痒特效药(老年人糖尿病皮肤溃烂用什么药)
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可以试试中医药治疗
【中原经济网讯】74岁男性患者,2型糖尿病病史25年,在其他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Ⅳ期”。2021年3月8日到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患者诉平素四肢、前胸后背、头面部皮肤瘙痒,痒势甚,反复发作,以夜间为主,肤干易脱屑,部分可见肌肤甲错,易感疲惫,乏力,口干渴,纳呆,难入寐,大便黏腻,1-2天1次,小便黄。舌暗红,有裂纹、瘀斑,苔黄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消渴病,辨证当属肝肾亏虚、血虚风燥、痰瘀互结。李达主任经中医辨证论治,予当归饮子加减,以补肝肾益精血,活血化痰祛风。1付中药后,患者反馈瘙痒明显缓解,嘱继续服用巩固治疗。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无明显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阵发性瘙痒,痒无定处或局限于身体某些部位,以阴部、肛门周围、头皮、小腿较为常见。无原发皮损,反复搔抓可见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皮损,甚至继发感染引起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等,易反复发作。
皮肤瘙痒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引起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原因包括微血管障碍、神经损害、代谢障碍、皮肤干燥等,少数患者可能有皮肤感染。关于皮肤瘙痒症的治疗西医除对原发病的治疗外,多用皮质类固醇、抗组胺、局麻药类等药物治疗;而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的治疗,西医一般控制血糖为主,兼以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对症使用抗组胺药或外用止痒药。
皮肤瘙痒中医称之为“风瘙痒”,历代中医文献根据不同皮损及发病部位有不同名称,如“痒风” “阴痒”等,现统称之为风瘙痒。《外科证治全书·痒风》记载“遍身瘙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河间六书》和《儒门事亲》中提到了消渴患者可发生疮癣、痤痱之类的皮肤病。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达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既与老年人特征的生理变化(免疫衰老、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神经病变)有关,也与消渴的病理改变(微血管障碍、神经损害、代谢障碍、皮肤干燥、感染)有关。老年和消渴两大因素相互影响,有的可能以老年因素为主,有的也可能以消渴因素为主。其病机要点:1.老年人体质渐衰,年过六十精气自半,精血同源,肝肾精血生化不足,血虚生风;2.消渴病迁延不愈,久病致肝肾亏虚,阴虚内热生风,再则燥热之邪伤津耗气,损耗阴液,无以濡养肌肤组织,燥胜则干,风动则痒;3.久及脾肾,致气阴两虚,脾失运化,内生痰湿,湿蕴化热,湿热困阻;4.病程日久,血行瘀滞,瘀血内生,络脉失畅。李达:“老年糖尿病患者诸脏皆损,常多病同见,久病不愈,并发症多,病情复杂,辨证要首辨虚实,其中虚多、实少、虚实夹杂最常见;治疗宜补肝肾益精血,活血祛风。无论补虚还是治实,都当参《医宗必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道理,因虚者参以补肝肾益精血,因实者参以活血行血。”
皮肤瘙痒症预防与调护:
皮肤瘙痒症容易诊断,但是治疗关键在于寻找病因,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利于本病的缓解和痊愈。此外,注意保湿润肤,忌强碱性皂液清洁,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等,贴身穿纯棉内衣,忌食辛辣发物,调畅情志,避免劳累。(段玉香 李达)
糖尿病皮肤瘙痒,咋用中药治?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以皮肤瘙痒为主,或伴有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及继发湿疹样和苔藓样变等,亦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在西医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糖尿病皮肤瘙痒可分为局限性瘙痒和全身性瘙痒。局限性皮肤瘙痒常属于中医的“阴痒”、“肛门作痒”等,全身性皮肤瘙痒可归为中医“风瘙痒”、“痒风”等范畴;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则称为“血风疮”。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风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本,临床治疗时大致分成五种证型。
风热郁滞肌肤证
突起风团、丘疹、瘙痒、灼热等,周身皮肤瘙痒剧烈,病情缠绵,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法:解表清热,消风止痒。方药:乌蛇祛风汤加减。
血热动风证
手足瘼癃,皮肤掀红瘙痒,剧者搔破后可有血痕,受热痒增,遇冷痒减,伴有口干、心烦,夏季高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药:止痒熄风汤加减。
阴虚血燥证
皮肤干涩,瘙痒,抓痕,血痕满布,舌红,苔薄或少,脉弦细。治法:养血润燥,消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下焦湿热证
小便淋漓灼痛,皮肤瘙痒,好发于下身,舌红,苔白腻或薄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内阻证
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皮肤瘙痒剧烈,抓破后乌血流溢,皮疹呈暗红色,散布全身,或凝聚结块,或融合成片,舌质暗,苔薄,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消风止痒。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链接:外治瘙痒亦有方
穴位注射:对外阴瘙痒者,可取会阴、血海(双侧)、肝俞(双侧),用异丙嗪做穴位封闭。
苦参酒外洗:苦参、百部、野菊花、凤眼草、樟脑,将前四味药装入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000mL泡7天后去渣,然后加樟脑溶化后备用。用毛笔外涂瘙痒处。若女性外阴瘙痒,可用苦参、蛇床子、石榴皮、明矾水煎后洗患处。
文/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徐丽梅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
糖尿病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症,应当如何应对?
秋天季节来临,温度逐渐转凉,天气也变得越发干燥,皮肤瘙痒,则成为了这个季节的高发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当格外注意皮肤瘙痒的预防。拒不完全统计,糖尿病人合并皮肤瘙痒症状的患者占糖尿病人的1/5,皮肤瘙痒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发病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7倍。
皮肤瘙痒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如若不能及时的得到治疗,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影响血糖的控制,严重时可能诱发糖尿病并发症!
不少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后,由于病情难忍,就会全身上下挠,严重的患者会把身体挠成片片红,但仍然奇痒无比。
患者若是抓破皮肤,就会由于高血糖的影响,皮肤再生能力与抗感染的屏障作用下降,此时无疑不是给了细菌和真菌的滋生提供温床,容易出现各种皮肤感染;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皮肤感染是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足部的皮肤感染,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坏疽,甚者致残、致死。
那么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治疗?
皮肤瘙痒症诊断容易,治疗不易。
首先糖尿病人的血糖是关键,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平稳血糖,避免血糖忽高忽低,空腹血糖尽量控制在8mmol/l以下,餐后10mmol/l以下,这是治疗本病的基础。
西医在治疗上除用激素类药物外,还会内服一些抗组胺药、镇静药、抗抑郁药等,然而这些药物不仅易产生依赖性,而且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独到优势,如养血祛风,活血滋阴,重镇安神等,但是用治疗普通皮肤病的思路来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往往收效甚微。根据糖尿病皮肤瘙痒的临床特点,以滋阴润肺,凉血祛风为治则,自拟荆防止痒方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糖尿病皮肤瘙痒的治疗用药时间较长,一般1—2个月,甚至更长。治疗期间,不主张外用药,以免影响中医治疗的疗效观察,形成误导。
皮肤瘙痒症预防与调护
另外,对于此类疾病,防是要大于治的,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要忌食辛辣、忌饮酒,少食鱼虾蟹等动风之品,多食水果蔬菜;避免搔抓及热水烫洗,忌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老年人及皮肤干燥者,秋冬季洗澡后要涂润肤之品;内衣及床上用品宜选用柔软光滑的纯棉织品,不宜用毛织品及化纤品;调畅情志,避免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