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食谱三餐大全(高血压糖尿病食品专卖店)
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菜谱分享
1. 清蒸鱼
- 食材:鲜鱼、姜、蒜、料酒、生抽、盐、葱花。
- 做法:将鱼洗净,在鱼身上划几刀,用盐和料酒腌制片刻。姜蒜切末,放在鱼身上,蒸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鱼蒸 10-15 分钟,取出后淋上生抽,撒上葱花即可。
2. 蔬菜沙拉
- 食材:生菜、黄瓜、番茄、胡萝卜、紫甘蓝、沙拉酱。
- 做法:将所有蔬菜洗净切成适当大小,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沙拉酱拌匀即可。
3. 凉拌苦瓜
- 食材:苦瓜、蒜、盐、糖、生抽、香油。
- 做法: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薄片,用开水焯烫一下,捞出过凉水,沥干水分。蒜切末,加入盐、糖、生抽、香油调成酱汁,浇在苦瓜上拌匀即可。
4. 糙米饭
- 食材:糙米、水。
- 做法:将糙米洗净,加入适量水浸泡 30 分钟,然后按照正常煮饭的步骤煮熟即可。
5. 西红柿鸡蛋汤
- 食材:西红柿、鸡蛋、葱姜、盐、香油。
- 做法:西红柿洗净切块,鸡蛋打散备用。锅中放油,葱姜爆香,加入西红柿块翻炒出汁,加入适量清水煮开,倒入鸡蛋液搅拌均匀,加盐、香油调味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老人的饮食应该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同时,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口味进行调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果老人有特殊的饮食需求或限制,请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安排。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该如何饮食和用药?这篇功略很全面!
由于发病因素相似,糖尿病与高血压这两种疾病往往相互并存、相互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在高血压人群中,55.9%的人伴有糖代谢异常,而在糖尿病人群里,58%的人合并有高血压。数据表明,35%至75%的糖尿病并发症均与高血压有关。
01
血压过高,并发症出现风险增大
糖尿病人一旦合并高血压,最容易诱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像动脉硬化、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并且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比单纯患糖尿病至少高出2倍。
高血压会致使糖尿病人微血管病变的风险大幅增加,容易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等病症。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危害极大,所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需要兼顾血糖和血压,在稳定血糖的同时,注意按时监测血压,以便及时控制病情,最大程度地降低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目标通常如下:
01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
02血压控制目标
糖尿病人血压控制的目标为<130/80mmHg。
对于老年或者伴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鉴于血压过低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血压控制目标可放宽至140/90mmHg以下。
医生会依据各个患者的不同状况,在此前提下做出一些细微的调节,具体的控制目标要以医嘱为准。
02
糖友合并高血压
饮食注意“2少1多”
控制饮食乃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稳定血糖、降低血压的基础方式。
相较于普通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饮食方面更需注重“2少1多”,以便更好地稳定血压。
01少食用食盐
若食盐摄入过多,会使血容量增加和血液黏稠度上升,致使血管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大,进而让血压进一步升高。
通常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出5克,而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对食盐摄入量的要求更为严苛,一般不应超过2克。
02降低高胆固醇摄入
过多摄入高胆固醇食物是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尽可能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肥肉、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
与一般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需适当减少肉类的摄取量,一般每天水产类如鱼虾吃5口,禽肉类如鸡鸭吃3口,畜肉类如猪羊吃1口左右就行。
温馨提示:鸡肉中富含的精氨酸,能够协助清除血管中的斑块,扩张血管,对稳定血压极为有益,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适当食用。
03补充钾元素
钾元素能够促使人体内多余的钠元素排出体外,发挥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建议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人适量补充诸如紫菜、银耳、香菇等富含钾元素的食物,从而更有效地稳定血压。
但要注意,合并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人不适合补充钾元素,以免血钾升高。
倘若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或者初诊时血压就高于140/90mmHg,那么就需要开始进行药物治疗。
03
常见的6类降压药
当前临床使用的降压药主要分为6类:ACEI(普利类)、ARB(沙坦类)、CCB(地平类)、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和α-受体阻滞剂,其中前5类属于一线降压药。
在药物选择方面,除了考虑降压效果之外,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人还应当考虑以下3个方面:
1.有无靶器官保护作用;
2.能否降低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3.对糖代谢有无影响等。
通常而言,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进程,是糖尿病人降压的首选药物。
04
联合用药有门道
糖尿病高血压往往难以控制,所以常常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并且剂量通常需要达到2-4倍。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而言,沙坦类(ARB)与地平类(CCB)药物联合应用时,对血糖的影响较小,是当下公认较为理想的联合用药方式。
而普利类(ACEI)和沙坦类(ARB)联合运用时,降压效果提升不显著,还容易提高高血钾症的发生几率,因此不建议二者合用!
来源:健康谈
#糖尿病# #高血压# #脑卒中# #饮食健康# #健康科普排位赛# #健康真探社#
妈妈确诊糖尿病后,女儿给妈妈做了一份糖尿病食谱
作者:中华糖友 小糖医生
近日,群里一位新近确诊的张阿姨引起了小糖医生的注意,阿姨告诉我们,她在半年前被确诊糖尿病后,一直没有用药,而是由她的女儿,在帮她进行“饮食调理”,据说血糖控制得还不错,这引起了小糖医生的关注,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半年前,张阿姨体检时查出血糖升高,到医院复查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医生明确了她的糖尿病诊断,并建议她口服降糖药治疗。
糖尿病必须吃药吗?
张阿姨取回了从医院开的药物,女儿却不希望妈妈就这样加入到“糖尿病大军”的行列。于是女儿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她发现:并不是所有人一患上糖尿病,就必须面对终身服药的结果。
“一确诊就终身服药”这的确是人们对糖尿病存在的一个误区,还记得《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19)》吗?它明确提出:
糖尿病在诊断初期应首先考虑生活方式干预,即运动和饮食;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不能达标,则应开始药物治疗。
这个观点小糖医生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尤其是刚确诊糖尿病之后,应当给自己一个生活方式干预的机会。当然,如果您已经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服药,看到这里,千万不要自行停药,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判断。
接着来看张阿姨的故事。
女儿在获得了一些资料后,还专程到医院咨询了相关专家和营养师,了解到生活方式干预是 2 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哪怕已经在吃药了,对于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需要齐头并驱的。
而且,生活方式不仅和糖尿病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肿瘤这些老年人容易患上的疾病,都有关系。
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吃饭?
由于于是,女儿决定从饮食上入手,她先在网上学习了糖尿病相关的饮食知识,发现书本和网上的饮食方案要么制作过于精美,要么过于严苛,并不是普通人能坚持下来的,因此,她又专程咨询了糖尿病专业营养师,决定根据妈妈的情况,自己研究出来一份糖尿病食谱。
适合食材
低 GI 食材:
- 玉米、大麦、燕麦粥、牛奶(高脂血症者优选脱脂,其余人可选全脂)、豆浆、豆类(扁豆、大豆等)、芋头、大白菜、卷心菜、芹菜、菠菜、油菜、韭菜、苦瓜、黄瓜、冬瓜、丝瓜、西葫芦、莴苣、茄子、菜花、绿豆芽、蘑菇、茭白、笋、胡萝卜等等。
低 GI 水果:
- 李子、樱桃、苹果、柚子、梨、橙子、香蕉。
中 GI 食材:
- 小米粥、糙米饭、南瓜、红薯、无糖爆米花。
不建议食材:
- 精加工的大米、洋葱、蒜苔、蒜苗、红糖、白糖、蜂蜜、冰淇淋、粥、水果(除去上面以外的)、坚果(少吃,严格控制量)。
血糖指数(GI):是基于这些食物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速度或速度而分配给该食物的值。它的高低代表了含糖食物使血糖水平相对升高的相对能力。
- 低 GI:1 至 55
- 中等 GI:56 至 69
- 高 GI:70 及更高
血糖负荷(GL):指特定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克)与其血糖生成指数值的乘积(一般以克为计量单位)。GL 的提出体现了碳水化合物数量对血糖的影响。GL = GI × 碳水化合物(克)每部分 ÷ 100
- 低 GL:1 到 10
- 中度 GL:11 至 19
- 高 GL:20 或更高
每日饮食
女儿给张阿姨的食疗方案见下(仅供参考)。根据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需要要做调整,一般按 1/5、2/5、2/5 分配或 1/3、1/3、1/3 分配。
早餐
- 4 两蔬菜,1 袋脱脂牛奶 200~250 mL。
- 一个鸡蛋。
午餐
- 3 两主食,选用燕麦粥,熟玉米,黑米、糙米、豆类做成的饭,任选其一都可以,如果血糖本身较高,建议前两者;
- 4 两蔬菜,可以吃炒的,油限定 2 小勺,盐限定矿泉水小瓶盖的大半瓶盖;
- 这一顿选用肉类,鱼肉、鸡肉、瘦肉、虾肉都可以,2 两左右。
晚餐
- 主食 2 两,蔬菜 2 两,用水煮、蒸熟、凉拌等烹饪方式。
睡前加餐
- 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食品, 因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较慢,对预防夜间低血糖有利。
零食
- 水果:两餐之间食用,一次 100 克,不喝果汁;刚刚开始进行饮食控制的时候,建议先不吃,吃的时候,适当减少一些主食的摄入。
- 坚果:严格控制,建议每日选最多一种,推荐量:核桃每天 20 克为宜(每天 1~2 粒)、腰果每天 10~15 粒为宜(炒腰果要减少用量)、葵花籽每天 30 克为宜、花生每天 40 克为宜、南瓜子每天 40 克为宜、板栗每天 5 个为宜、杏仁每天15 克为宜。
- 饼干:杂粮饼干可以吃,但买的时候需要看成分,含糖(哪怕是木糖醇也不行)、油脂高、盐多的不能吃。
补充事项
2 两肉很少,就一个丸子那么大,因为张阿姨偏瘦,这一点没严格限制。由于张阿姨牙口不太好,胃口也稍差,女儿担心摄入营养素不全,额外又每天给她补充钙片和维生素。
血糖要定期监测
除了饮食和运动,在血糖监测方面,女儿是下了功夫:张阿姨患病第一周,每天监测 7 次血糖:晨起、早餐后 2 小时、午餐前、午餐后 2 小时、晚餐前、晚餐后 2 小时、睡前。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的量,严格控制食量之后,也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如果血糖稳定,可每隔 1~2 日监测血糖。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则就在吃最丰盛那一顿餐后测;如果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则晨起测量;如果都升高,则每天至少测两次。每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
不要擅自停药
目前张阿姨查了两次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疫情的原因,中间相当长时间没有做检查,在家增加了测指血的次数),目前来看血糖还算稳定。
张阿姨的案例给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一些小启发:我们是否可以先通过学习,加调整生活方式,试试能否让血糖恢复正常,如果可以,那么皆大欢喜,如果不行,再用药也不迟。另外,如果您已经用药很多了,千万不要看到这篇文章就盲目停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您的化验结果和身体情况,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