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孩糖尿病能治好吗(小孩糖尿病能治好吗2型)

岭南名医 0
文章目录:

90%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治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伍晓丹 韩羽柔
图/受访者提供

“90%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手术后,都跟正常孩子一样,除了胸口有一道疤痕外,他们一样可以上学、正常生活,长大可以参军、当运动员。所以从救治成功的角度上讲,我们作为心脏外科医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治愈一个孩子,就等于挽救了一个家庭。”6月1日,在珠江医院联合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启动“点燃心希望”项目仪式上,珠江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武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三四个基金能够资助100例先心病患儿的部分手术治疗费用,加上医保覆盖,贫困家庭的患儿几乎不用自费。同时,专家也希望对先心病患儿的资助项目能够持续下去,帮助更多的家庭。

绝大部分先心病患者手术后可治愈

广东每年约有1万例先心病患儿出生

过去40年,我国新生儿先心病患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据统计,2021年全国新生儿有1000多万,按照先心病8‰-1%的发病率计算,也就是说去年我国有10万例先心病患儿出生。“广东省是人口大省,据我估计,应该有1万例先心病患儿出生。”王晓武说。

谈到先天病的发病因素,王晓武表示,原因很复杂,比如产妇年龄、孕期有致畸物接触史、产妇糖尿病、产妇结缔病、不良妊娠史、染色体异常、先心病家族史等均是先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广东省慈善总会“大爱救心”团队去到汕尾进行义诊

珠江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护士长张尹红介绍, 今年5月份,广东省慈善总会“大爱救心”团队去到汕尾进行义诊,对100名儿童进行筛查,结果发现有9名儿童患有先心病,这些孩子接下来将进入诊疗疗程。据悉,珠江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还将走进偏远贫困地区开展先心病的义诊,救助更多的先心病患儿。

3-5岁之前接受治疗可治愈

先心病治疗有黄金时间窗。“一般来说,需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手术时机,比如严重患儿一出生就需要吸氧抢救、呼吸机治疗等,此时就需要尽早手术治疗。”王晓武说,“目前珠江医院最小的接受先心病手术的孩子,出生只有两天,体重不到0.7公斤。但有些病情较轻孩子则可以等到2-3岁再治疗。”

对于大多数先心病患儿来说,专家建议3-5岁之前必须治疗。王晓武指出,“太迟手术,影响治疗效果,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 90%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都跟正常孩子一样,除了胸口有一道疤痕外,可以上学、正常工作,长大可以参军、当运动员。所以从救治的角度上讲,我们作为心脏外科医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治愈一个孩子,就等于挽救了一个家庭,孩子能回归正常生活。”

珠江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武在汕头进行先心病义诊

贫困先心病患儿几乎不用自费

据了解,先心病是一个大病种,占所有心脏手术的1/4-1/3,也就是说,全国一年有30万例心脏病手术,先心病手术有8万-10万例。“去年我们科做了近百例先心手术。”王晓武表示,这对于现存的先心病患儿来说,远远不够。

对于小儿的心脏手术不少家长觉得手术危险性大,费用高,往往一次性很难负担手术费用,因而常常想着等攒够了钱再去手术。王晓武说,“其实家长也不必太担忧,比如先心病需要5万元手术费,珠江医院大心脏外科联合三四个基金会资助,加上医保覆盖40%-50%,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基本上不用自费或者用最低的花费就能治愈孩子的疾病。”

据了解,6月1日,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点燃心希望”项目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正式启动。该项目将为0-16岁患先天性心脏病、心瓣膜病等疾病的患儿提供手术费用资助,资助金额最高达2万元。据悉,当项目启动的当天恰逢“六一”儿童节,珠江医院还联合了多家慈善基金会在儿科楼举办“童心童趣、医路同行”庆六一系列活动。

糖友家丨糖尿病能治愈吗?能要孩子吗?会遗传吗?……一次性给您讲清楚!

关于糖尿病,有几个问题

是几乎所有的糖友都很关心的

今天小康妹儿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这些“终极问题”!

糖尿病能治愈吗?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人只要吃五谷杂粮、有喜怒哀乐,基本上所有的内科疾病都是不可能彻底根治的,就连感冒都会复发,更何况其他疾病呢?

但临床上所说的治愈,一般指的是通过治疗,将疾病的症状抑制或消除,让患者的身体状况达到正常生活所需的标准,并且将这种状态维持一段时间。

所以,对于糖尿病来说,所谓的治愈指的是将血糖控制在一个安全范围内,并且将这种状态维持下去。

还有患者听说一种叫胰岛移植的手术能够治愈糖尿病,是真的吗?

其实目前胰岛移植还在试验阶段,尚未运用于临床。说它可以治愈糖尿病,为时尚早。

胰岛移植术是通过经皮肤的导管针,向接受移植的患者肝脏内注入纯化的胰岛细胞。对于血糖很难控制,极易发生低血糖 1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移植的确可能在一定时间内重建血糖调节的正常机制,预防严重低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胰岛移植的技术还有很多限制:

1.胰岛细胞的收集十分困难。

2.这种技术还不成熟,移植数年后,移植的胰岛细胞容易死亡,需要重复移植,远期效果不好。

3. 接受胰岛移植后,患者还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不然会有排异反应。

由于种种缺陷,胰岛移植并不是常规治疗方法。现在糖尿病患者可以做的,是管住嘴、迈开腿、用好药,做好血糖监测,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和糖尿病和平相处。

糖尿病必须终身服药吗?

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疗效稳定,是需要按疗程服药的。但是按疗程服药并不代表终身服药或是恒定剂量服药。可以而且也必须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但是在征求医生同意前,不建议自行停药。

因为血糖的下降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医生需要检测你的胰岛素水平、机体对血糖的耐受量、胰岛细胞数量以及活性,受体数量以及活性等才能判断病情,并给以酌情处理。

如果检查结果是可以停药,建议在此期间坚持严格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保证病情稳定。

对于有些早期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减肥,部分患者就能够摆脱药物治疗。但Ⅰ型糖尿病由于是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所以需要胰岛素治疗,并且对胰岛素比较依赖。

糖尿病患者能要孩子吗?

如果糖尿病患者是男性,是可以要孩子的。

如果糖尿病患者是女性,就要注意了,因为妊娠过程本身也会引起糖耐量减退,导致“妊娠糖尿病”,所以怀孕很有可能会加重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但绝不是说女性糖尿病患者就不能要孩子,这需要内分泌科、产科和患者及家属的通力配合,在积极调理和严格监管之下,是可以要孩子的。

糖尿病会遗传吗?

无论Ⅰ型还是Ⅱ型糖尿病,都有比较明确的家族聚居性,尤其是Ⅱ型糖尿病,有统计数据表明,如果父母都有糖尿病,子女遗传糖尿病的几率大约为5%,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子女遗传糖尿病的几率会更低。

但实际上,糖尿病遗传只是发病的一个原因而已,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个人习惯等因素有关。与其担心遗传的问题,还不如将注意力放在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即使不幸遗传了糖尿病,只要保证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健康,糖尿病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无糖食品真的安全吗?

同一种食品,无糖的比含糖的贵好多,但糖尿病患者依然买买买,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答案是否定的!

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而已,但为了吃起来有味道,里面添加了淀粉水解物作为甜味来源,比如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之类,这些东西并不比蔗糖安全。

昨日直播回顾

很多糖友都想科学地监测自己的血糖,

但是怎样监测血糖才是最正确的呢?

怎样才能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效呢?

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张学军

专业讲解《糖尿病如何监测血糖》

错过直播的糖友们赶紧戳下面图片回看直播视频吧!

想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

想要学到科学的糖尿病知识?

想问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

赶紧拿出手机

记血糖、看直播、问名医、做分享

还可以和糖友们一起参与到

线下丰富多彩活动当中去!

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吧!

参与糖友家活动的办法

第一步:打开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方新栏目“糖友家”。

↓↓↓

第二步:进入糖友家平台后,选择感兴趣的栏目,即可参与到糖友家线上、线下活动中来。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综合欢动血糖、丁香医生等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

很残酷!孩子患上这种糖尿病,无法根治、病因不确定,家长注意风险因素

近年来, 我们可以发现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了, 而正是这些肥胖的因素, 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了糖尿病。 但那些不胖的孩子们呢?

小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7岁小男孩,今年3月初不知什么原因,不断出现口干、喝水多、尿多的症状,每天能喝2~3升的水,尿量与饮水量相当。

3月底的一天,这些症状突然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父母才想起来带他到当地医院就诊。

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葡萄糖3 ,尿酮体3 ,蛋白2 ;空腹葡萄糖:30.52mmol/l。

补液、胰岛素降糖治疗……种种治疗手段的效果都不好,万般无奈下,小男孩通过急诊转入郑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孩子为“1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

配合积极补液、胰岛素降糖及营养支持以及胰岛素泵的精细化治疗,内分泌科医生和护士还对孩子和家长进行了儿童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经过治疗,小明的病情逐渐稳定,精神好转,饮食恢复了正常。

也是3月中旬,6岁的小冰也出现了小明之前相同的症状,每天喝3~4升的水还不够。

一天,小冰的症状突然加重,并伴有腹痛、呼吸急促!接着逐渐出现意识不清!

父母赶紧把孩子送到家附近的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查指端血糖:HI(血糖高,测不出),血气:pH 6.552!

完善相关检查后,小冰也被确诊为 “1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

治疗后,小冰神志逐渐清醒,病情稳定。

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康志强介绍说,从理论上来说,1型糖尿病目前无法根治,只能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这种病真的非常残酷,一旦患病,可能会让家长,连同孩子,一辈子都被它折磨。

为了孩子的健康,作为家长,要弄清以下这些问题:

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而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约为80-90%,大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

1型糖尿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胰岛内产生胰岛素的B细胞的数量严重减少或缺失所导致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及时采用外源的胰岛素替代治疗,可出现因高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导致死亡。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1型糖尿病?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真正触发1型糖尿病的原因,医学界还是没有定论,不过,有几个可能的相关风险因素:

  • 遗传因素 比如父母患有1型糖尿病,那么,孩子患此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 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比如引发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毒,可能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自身免疫系统异常,会增加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
  • 其他因素 比如化学毒素

1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但也可发生于一生中各个年龄段。这种病一般发病比较急,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家长在生活中一旦发现孩子有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乏力等明显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排除1型糖尿病可能!

来源:郑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