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疗糖尿病的视频(按摩治疗糖尿病书)
经络锻炼降糖实践录44,穴位怎样按摩效果才好?找不到感觉怎么办
前面曾讲了穴位的定位。而穴位的按摩,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找穴,找穴位要准确,另一个就是按摩手法的事情。一般的按摩手法很多,我们自己按摩最方便最有效的就是指揉法,就是找准穴位以后,用大拇指垂直按压,按下后再左右揉一揉,为什么要揉一揉,这个揉的作用就是扩大了按摩的范围,如果按压的时候没有按住穴位,这左右一揉就有了效果了。
按摩时怎样的情况就算有效了呢?只要我们找准穴位,按摩得法一般都会有痛、酸、麻、胀、重的感觉,有时还可以出现凉、热、痒、触电、蚁行、水波等感觉。有这些感觉就有效,也就是所谓的“得气”感觉,得气指针刺人穴位后所产生的特殊感觉和反应。针刺之所以治病,主要就是因为其具有调气的作用,针灸大夫治病主要要有得气的感觉才行。
对于我们按摩穴位治病养生,就要做好找穴准确和按摩到位这两点就有效。在粉丝们的实践中,经常有粉丝说,我怎么按摩也找不到你说的感觉,那我该怎么办呢?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那些感觉不好的粉丝,有人就是经络不敏感,但是不敏感的人,只要仔细感觉,也是有感觉的,只是不太明显,还有就是有粉丝不细心,自己没有沉住气,认真的体会,一看没感觉,没感觉我就加大力度吧,这是错误的,我们有粉丝在按摩时没有感觉,就加大力度,把皮肤都按破了,这样的按摩方法不对,不要用猛力,在找对穴位的前提下,没有感觉的时候,把心静下来用心去找感觉,都能有感觉,没有没感觉的人。如果实在没感觉,我们循经取穴,看看其他穴位是不是有感觉呢,只要大家把握一个原则,就是离穴不离经,都对刺激这条经络有效,就是说只要我们在这条经脉上按摩一样有效。
特别提醒大家,我在讲课的时候,说的是一面的穴位,除了膻中穴以外,其他几个穴位都是双侧都有,按摩的时候两边都要按摩。
经络锻炼法具体操作方法视频:经络锻炼法主要有哪些内容?锻炼的详细示范和要领讲解,一看就会(点击下面的照片可以观看视频)
经络锻炼法,简便容易学,治疗慢性病,节省医药费,老人不遭罪,儿女不受累。您觉得这个方法好,可以转发给更多的人,如果有问题就在评论里或私信留言,将会为您解答。
有人可能觉得做这个方法有点费事,就想找一个简单的方法,也能降糖的,我通过寻找,注意到了林志彬教授研究灵芝几十年,长期从事抗炎症药、免疫调节药、内分泌药和抗肿瘤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参与许多新药与保健品的开发性研究,是国内外著名的灵芝研究学者。他在临床研究发现,灵芝制剂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症状,与降糖药合用除可增强其降血糖作用外,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损伤。灵芝调节血脂,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障碍,可能与其延缓、减轻糖尿病血管病变及相关合并症的发生有关。有关灵芝产品,在经络养生的橱窗里可以选择。
参考资料:
1、《312经络锻炼法有效防治中老年常见病》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
2、《气血通畅保健康—经络锻炼法治病典型实例》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3、《灵芝从神奇到科学》(第3版),林志彬编著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推腹降血糖
自己这几年血糖高,减肥锻炼管住嘴,一通操作下来,效果始终不理想,老婆说,不行就吃药吧!现在又逢新冠疫情,上医院麻烦,就一直拖着。
昨天刷到一个视频,道医手法治病,不打针不吃药,可以靠推腹降糖,治疗糖尿病,瞬间觉得找到了救星。
大师现场示范,在模特身上画定位置,解说,一推一拉,七七四十九次一个疗程,立竿见影,取得降糖效果。并用血糖仪亲自测量推腹前后的血糖高低数值。
自己也照猫画虎,认真演练一番,想到推完一次,降一到三个点,自己就有救了,做的更加努力,做完马上用血糖仪测试,结果一点变化也没有,心想可能自己手法和力度没有做到位,于是又详细看了两遍视频,重新开始,一推一拉,七七四十九下,扎手指头再测,还是没啥变化。自己一想,也就笑了,如果降糖效果如大师所说的那样好,降糖又如此简单,还要打针吃药干嘛,也就释然了。
后来转念一想,大概是自己心急了,道医大师说,道家讲七七四十九一个疗程,我就做四十九天看看。
[呲牙][呲牙]
潇湘名医丨湖南中医附一治未病中心主任李晓屏:用小方小法,关注生活小事
7月13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不少人正在排队等待三伏贴敷贴。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发明的一种外用的贴敷治疗方法,通过药物、经络的刺激,达到补正祛邪、防病养生的目的。
李晓屏教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兼任门诊第一党总支书记及治未病健康管理科支部书记。十余年前,中心成立伊始,她带着两名医生、开两个房间坐诊;如今中心已经初具规模,在2018 年度获评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020年荣获湖南省发改委评定的“四时调阳治未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我们治未病,其实用的都是小方小法、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对人的健康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李晓屏说。
△李晓屏
2011年中心成立,她被开玩笑“像在摆地摊”
2008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了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论坛主题是牢固树立“治未病”是健康基石的理念,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同年8月出台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
在国家大健康的背景下,2011年初,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治未病中心。其宗旨是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不生大病、带病延年、高龄自理,提高生活质量。中心面对的人群,是健康养生人群,或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
李晓屏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十余年前中心刚成立时,各项工作还没有如今这么完善。那时,李晓屏带领两名医生、开两个房间、摆一张桌子为人们看诊,同事开玩笑说她“像摆地摊的”。患者当中也有不少人难以理解:“很多人觉得‘我还没病你就要给我看病,是不是骗子?’”李晓屏说。
不同的医院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发展出不同的治未病模式。有的医院将治未病中心与体检科合并,有的挂在康复科,有的叫做针灸门诊。
李晓屏带领的治未病中心,避免了上述的交叉模式:避免与体检科、针灸推拿康复科、疼痛理疗科业务的交叉,确立重点做好保健养生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工作,适当推广传统保健技术。做中医名家的推手,将专家在预防保健方面的专病专方转换为产品,逐步建立系列中医治未病产品。与现代技术、中医文化相结合,形成有疗效的、有特色的实体“治未病中心”。
△治未病中心
主张健康维护和亚健康调理,关注三大痛点
所谓“治未病”,指的是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病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改善人群体质、促进疾病痊愈、防止病后复发。
积累多年的坐诊经历后,李晓屏发现湖南地区女性体质以气郁、阳虚、气虚为主,湖南地区的男性则以湿热、痰湿体质为主。前来中心进行调理的人群,下至十几岁的青少年,上至六十岁的老人,覆盖面很广。
“现在十几岁的孩子多发肥胖,或者脾胃功能不好,也有心理压力很大的。”李晓屏告诉潇湘晨报记者,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运动心理调理等进行调整。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发展速度快、生活压力大,气郁人群(易出现情绪状态)越来越多且低龄化,“治未病”理念也为更多人所接受。
李晓屏擅长重点解决偏颇体质的三大痛点:
一、以痰湿与湿热体质为主造成的肥胖问题。
二、以气郁和阳虚为主造成的抑郁失眠问题。
三、以气虚和阳虚体质为主,造成的乏力怕冷问题。李晓屏善用经方、膏方、药膳、外治、心理等多种技术进行综合调摄,创建了“潇湘牌”系列治未病产品与“湘帮”系列治未病技术。
当然,治未病中心主张健康维护和亚健康调理,如果患者已经达到了临床诊断标准,中心会将患者转诊至相应的科室做进一步治疗。
△治未病中心
“治未病小平衡”:用小方小法,关注生活小事
李晓屏介绍道,亚健康状态如果维护不当,经过时间累积就会成为疾病。“不同的体质,有确定的发病方向和趋势。比如痰湿体质的人往往人比较肥胖、腹部松软,面色微黄、舌苔比较厚腻,乏力、没劲,大便不成形。这些症状也许在当下够不上疾病,但因为偏颇体质的存在,通过长时间累积、不良的生活方式的损伤,就有可能逐步发展为高血压、糖尿病、甚至脑梗。”
当偏颇体质真正转化为疾病之后,再通过治疗进行康复,难度相当大。及时干预偏颇体质、控制疾病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晓屏教授提出了“治未病小平衡”理论,倡导养生防治“以小为要、以平为期”,推崇四时序贯全生命周期的调养。“我们治未病,其实用的都是小方小法、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对人的健康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李晓屏说。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的框架与平台已初具规模。下一步,中心将致力于丰富“治未病”内涵的建设,打造一个集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区域性治未病先导科室。
△治未病中心团队合影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实习生张馨予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