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喝玫瑰茄吗(糖尿病能喝玫瑰茄泡水)

肾友之窗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与玫瑰茄

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为锦葵科(Malvaceac)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洛神花、芙蓉茄、山茄子、红果梅、苏丹茶。原产西非至南亚, 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南部等地引入栽培。玫瑰茄在国外拥有长久的应用历史,其叶片、花、萼片为药用部位,民间日常泡饮用于消除疲劳、清热解暑,还具有降血压、解毒、利尿等功能。在我国南方省份、台湾有应用历史,但时间较短。

《傣医药》记载:“花萼,酸,凉。清热解渴,敛肺止咳,用于高血压症,咳嗽,中暑,酒醉”。现代研究表明,玫瑰茄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早期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抗菌等作用,近十年发现其在保护肝肾、降血脂、抗糖尿病及并发症、降血压、抗肿瘤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玫瑰茄主要成分为花青素(飞燕草素-3-桑布双糖苷、矢车菊素-3-桑布双糖苷等)、多酚酸(儿茶酸等)、有机酸(木槿酸、羟基柠檬酸等)、黄酮(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除此之外还含有蛋白质、果胶、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

降血脂作用

研究表明,玫瑰茄提取物具有降脂作用,对高脂血症、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预防作用。干燥花萼和叶片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显著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甘油三酯(TAG)、总胆固醇(TC)的浓度,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血管中泡沫细胞的形成、平滑肌细胞迁移和钙化。该提取物还能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浓度,增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可能的机制是抑制三酰基甘油合成、抑制 LDL-C 的氧化、增加△9,△6 脂肪酸去饱和酶活性。

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玫瑰茄提取物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上皮间质转化(EMT)、高胰岛素血症状态,具有 α-淀粉酶抑制剂作用,明显改善餐后高血糖症。Huang 等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大鼠中,玫瑰茄多酚提取物(HPE)同时降低 DPP-4、高葡萄糖诱导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1(AT-1)、波形蛋白和纤连蛋白的水平,并逆转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GLP-1R)的体内代偿。HPE 通过下调 DPP-4 和下游信号, 减少 AT-1 介导的肾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玫瑰茄多酚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模型显示出保护肾脏作用,对近曲小管的水肿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增加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调节 Akt /Bad /14-3-3γ信号通路有关。

玫瑰茄如何食用?

玫瑰茄花茶单独冲泡最好,一般玫瑰茄3-5g,温开水冲泡,代茶饮。同时,玫瑰茄也可用来煮汤,煮汤时需要把新鲜玫瑰茄洗净备用,再准备一朵银耳,提前用温水泡发,撕成小朵,放在干净的汤锅中,加入准备好的玫瑰茄,放入枸杞子,加适量清水煮开,再用小火煮半小时,煮好以后关火就能出锅食用。

玫瑰茄富含黄酮、多酚、有机酸、花青素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降血脂、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药用植物。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蚂蚁庄园6月1日今日答案:酸梅汤生津止渴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吗?

夏天到了,酸梅汤是很好的饮品,可以生津止渴,冰镇酸梅汤就更好喝了,那么酸梅汤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吗?哪些人不能喝酸梅汤呢?

图片来自网络

酸梅汤生津止渴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吗

正确答案:不是。

解析:酸梅汤是由玫瑰茄、陈皮、乌梅、山楂、甘草和桂花等7种原料煎煮而成,具有清凉解暑、生津止渴、健脾消食、醒酒保肝的作用。但是,酸梅汤好喝,也不是人人都适合。

酸梅汁的副作用。 :“多食损齿,生痰助火,凡痰嗽,疳膨,痞积,胀满,外感末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妇女经期,产前产后,痧痘后并忌之。”

哪些人不适合喝酸梅汤

1.患有胃炎、胃溃疡的人群。

酸梅汤中植物酸含量极高,食用对胃肠有刺激作用。胃炎、胃溃疡缓解期可以少量饮用酸梅汤,活动期最好禁用酸梅汤,以免加重病情。

2.水肿的人群。

酸梅汤中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甘草甜素水解后得到甘草次酸,其化学结构与皮质酮相似。甘草次酸本身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可形成醛固酮样作用。

由于醛固酮样作用过多,影响水、电解质代谢,促进水钠潴留,排钾增多,从而引起血钾降低、浮肿等症状。

3.儿童少喝

酸梅汤虽是一种适合大众的饮料,但有些人却不适合喝,比如儿童,酸的饮料就不能喝太多。

4.糖尿病人别喝

糖尿病人也尽量别喝,因为酸梅汤一般是用红糖或冰糖熬制出来的。相反,也有些人适合多喝一点酸梅汤,尤其对于有胆囊炎、胆结石的人来说,适当喝酸梅汤非常有好处。(综合媒体报道)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茄子?再三警告:想要血糖平稳,4物再爱也少吃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林经崖,你这茄子吃得也太多了吧!"

49岁的林经崖一向是个不折不扣的茄子忠实粉丝。不论是清炒、红烧,还是做成酱,他每餐必有茄子陪伴。身为一个公交车司机,林经崖的生活规律而单调,除了开车,几乎唯一的乐趣就是研究各种茄子菜谱。

某天,林经崖觉得浑身无力,一阵头晕目眩。这种感觉并不陌生,因为他患有糖尿病,这些症状时有发生。

但这次的不适感特别强烈,让他不得不在开完最后一班车后,直接驱车前往医院。

在急诊室,医生在听完林经崖描述自己的饮食习惯后,皱起了眉头。“林先生,您除了茄子,还吃些什么?”林经崖想了想,回答说他还常吃些米饭和豆腐,但主菜几乎总是茄子。

医生摘下眼镜,认真地看着林经崖。“茄子本身是对糖尿病患者友好的食物,但您每天的消耗量可能过多了。我们来做个血糖测试和饮食评估,看看是否因为过多的茄子摄入而导致血糖波动。”

这场突如其来的身体警报让林经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茄子的偏爱是否真的适宜。医生的话让他意识到,即使是健康的食物,过量也可能带来问题

茄子是糖尿病患者的好朋友,通常可以放心食用。

它富含纤维,有助于缓解血糖的急速上升,同时也是一种低卡路里的食物,对于控制总热量摄入极为有利。

然而,当林经崖过量食用茄子时,这种原本有益的食材可能反而引发一些不期而至的问题。

虽然茄子本身的糖分和卡路里都很低,但它的纤维含量高,这意味着它能在消化过程中帮助缓慢释放糖分,从而帮助血糖控制。

然而,这种高纤维的特性也意味着如果过量食用,特别是在一个短时间内大量食用未经充分烹饪的茄子,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过于劳累,从而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胃肠功能。

胃肠功能的紊乱不仅可能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还可能间接影响到血糖的稳定。

糖尿病患者挑食物,烹调方式得看紧。比如说,茄子本身挺好,但如果是油炸的,那油分吸得多,热量一下子就上去了,这样对控制血糖可不太友好。

即使是炒菜,如果使用的油量过多,同样可能会增加额外的热量负担。

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茄子的抗氧化特性。茄子中的抗氧化剂如纳斯宁对抗体内自由基有益,有助于防止长期并发症如心血管病。

但是,抗氧化剂虽好,不宜过量。过多的抗氧化剂摄入可能会干扰身体内其他重要矿物质的吸收,如铁和锌,这些矿物质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参与了众多代谢过程。

过多的抗氧化剂也可能会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对于正在服用心血管药物的糖尿病患者。

抗氧化剂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效力,因此,在大量食用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时,患者应与医生讨论可能的风险。

茄子里的钾含量很丰富,这对于调节咱们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和血压特别有帮助。

但对于一些可能同时患有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过多的钾摄入可能会导致血钾异常,这对心脏功能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大量茄子时应注意其钾的摄入量,避免超出医生推荐的日摄入量。

对于林经崖这样几乎每餐都吃茄子的人来说,食物多样性的缺乏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营养专家们也一直在强调,吃得多样化很关键,因为各种各样的食物能够提供各种不同的营养素给我们。

长期的饮食单一化,哪怕是以健康著称的茄子为主,也可能导致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不足。

这种长期的营养不均衡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均衡的饮食以控制血糖和维持整体健康。

糖尿病患者在享受茄子的同时,应注意不要让它成为饮食中的“主角”。

建议在每餐中,茄子的分量不应超过一碗,并且尽可能采用健康的烹饪方法,如蒸、炖或烤,避免油炸或使用大量调味料。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享受到茄子的美味,还能有效地管理血糖,达到营养与健康的双重保障。

茄子中的某些化合物,如茄碱,虽然具有一定的健康益处,如助于降低血压,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时候,茄子里的茄碱成分可能会和糖尿病患者吃的药有点冲突,这样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因此,林经崖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茄子,未与医生详细讨论这一饮食习惯的话,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干扰自己的疾病管理计划。

通过林经崖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被认为对糖尿病患者“友好”的食物,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融入到个人的饮食计划中。

衡量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考虑烹饪方式和食物多样性,以及了解食物与药物间可能的相互作用,都是维护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关键因素。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的饮食回顾和调整,以确保他们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管理目标相匹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并非仅仅是关注他们吃了什么,还包括他们应该避免哪些食物。

这不只是关于减少糖分的摄入,而是关于整体饮食模式的优化。

有四种食物,即使再爱,也应该尽量少吃,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这不仅是因为这些食物直接影响血糖水平,而且还涉及到它们如何间接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

白米和白面这些东西,虽然是不少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主食,但其实它们的血糖指数挺高的,吃了容易让血糖飙升。

加工的过程中,这些食品还丢掉了大把的纤维和营养,所以进到身体里就很快变成糖了。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选择全谷类食品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全谷类含有更多的纤维和营养,能帮助缓慢血糖上升,避免血糖的急剧波动。

甜饮料,无论是含糖的汽水、果汁,还是加了糖的茶和咖啡,对血糖管理可是个大雷区。这些饮品里头的添加糖量很高,能在很短时间内把血糖推高。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用未加糖的饮料,或者简单的水,是控制血糖的更好选择。

就算是天然果汁,也得少喝,因为虽然糖是天然的,但它们缺少帮助控制血糖的纤维。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安全的饮品选择其实就是纯净水或者无糖的茶饮了。

如果真的想要口味上的变化,可以考虑在水中加入一片柠檬或是少许薄荷,这样既可增添风味,又不会影响血糖。

油炸食品不只对血糖控制构成挑战,还可能加剧糖尿病的其他风险因素,如心血管疾病。

油炸食品里那些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真的挺多,吃多了对身体不太好。这些不健康的脂肪还能让胰岛素工作不那么给力,让血糖控制变得更难。

选择用健康的油,如橄榄油或植物油烹饪,并尽量通过烘焙、蒸煮或炖煮等方式准备食物,可以帮助改善饮食质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的是摄入健康的脂肪,如橄榄油、鳄梨和坚果,这些食品中的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同时也不会引起血糖水平的急剧波动。

虽然水果是健康饮食不可缺的一部分,但是像葡萄、芒果这样糖分高的水果,吃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一点。

糖尿病患者不用完全远离这些水果,可以把它们当作餐后的小甜点,配合一些低血糖指数的食物一起吃,这样可以帮助平衡血糖反应,更健康一些。

例如,可以将一小份芒果与一些希腊酸奶搭配,以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帮助缓解血糖上升。

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樱桃或者是柑橘类,并且在饮食计划中适量安排,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

通过这些详细的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减少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这些改变虽小,但对于血糖控制具有长远的正面影响,是维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步。

像林经崖这样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调整好饮食习惯,不仅能把病情控制住,还能整体提升生活的品质呢。

通过精心规划每一餐的成分,不仅可以避免血糖异常,还可以享受到健康美味的双重好处。

这样的饮食调整虽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和计划性,但对于想要控制好自己病情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绝对是值得的投资。

关于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茄子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