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去火(糖尿病去火药)

中国青年报 0
文章目录:

降血糖先去火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张永文

提起糖尿病,很多朋友先想到这个病跟吃有关,也许您想不到,中医认为这个病跟“火”关系密切,比如清代医学著作《医学传心录·病因赋》中就提到“消渴者,无火不生。”这里的“消渴”就是西医所说的糖尿病。

中医对糖尿病的理解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上消主要表现为大渴,吃饭并不多,与肺有关;中消消谷善饥,就是非常容易饿,与胃有关;下焦饮一溲二,就是小便多,与肾关系密切。而它的发病原因,多是贪吃油腻食物,喝酒无度,导致内热聚集;也可能是情志太过,引发内火;或者劳欲过度,耗伤肾精等。总之,糖尿病与火密切相关,要防治糖尿病先学会灭火。

灭上焦火要润肺,吃银耳大米粥。银耳1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蜂蜜适量即可。

灭中焦火要清胃,喝五汁饮。梨100克去核切块,荸荠100克去皮,藕100克去皮切块,鲜生地、鲜麦冬少许,榨汁饮用。

灭下焦火可滋肾,选枸杞粥。枸杞子30克,红枣10克,炒黄糯米30克,干葛根30克,山药30克。把上述原料加水煮成粥,每天两次,连服两周。

来源:人民网

中医治糖尿病,就是要“灭火”,这个方子,滋阴降火,降糖止消

临床也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着阴虚火旺的情况,而这团“火”,正是导致糖尿病体内胰岛素失衡的主要因素。

所以,想要治疗糖尿病,就需要益气养阴,清热降火。

我曾在门诊接诊到一位58岁女性患者,她告诉我自己患糖尿病两年了。

这名患者自述之前一直是吃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血糖一直没有升特别高,也就一直没在意,但在一个月前,自己口干口渴次数增多,同时还伴有尿量增多,有时候还会出现头疼头晕的症状。

我给她先查了一个空腹血糖,结果显示已经升到13.7mmol/L,结果出来后,又仔细给患者做了诊察,发现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滑。

综上总结,这个患者的糖尿病就是为阴虚内热,耗伤津液所导致的,虽然之前使用西药控制了血糖,但毕竟治标不治本,时间长了,体内“火”少的时间久了,就会使血行不畅,血脉淤滞,出现严重的消渴症状。

了解了她的情况后,我给她用了一个中药降糖止消方,目的就是要灭了她体内的这团“阴火”,起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效。

组成:太子参、生地、丹参、黄芪、赤芍、丹皮、红花、泽兰、牛膝、天花粉、葛根、生山楂。

服用14剂后,患者复诊,之前不适的症状减轻许多,复查空腹血糖,已降至8.06mmol/L,效不更方,又投14剂。

三诊,患者症状消失,血糖降至5.46mmol/L,所有指标均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不难看出中医对于糖尿病是怎么个治法了,其实对于糖尿病、消渴症,中医常常抓住“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这八个字来组方,往往能收获较好的疗效。

阴虚火旺型糖尿病,送你4味药,清热生津,止渴降糖

有一类糖尿病的患者,常感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反复口腔溃疡等,这类的患者我们称之为阴虚火旺型糖尿病

即所谓的“阴虚火旺”,是因为体内阴气被过多的损耗,人体的平衡被打破,阴气无力制约阳气,从而使人体处于一种阳气相对旺盛的虚热状态。

那对于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患者,中医有一个常用的小药方,名为白虎汤。

组成:石膏(包煎),知母,文甘,粳米。

做法:上药放入砂锅中,加3碗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煎成1碗。

用法∶每天晚饭后1剂,7日为1个疗程。

此方基础仅4味药材,石膏和知母专清胃热,可除烦止渴;甘草和粳米具有益气生津、滋阴补气、养胃和中的功效。四味药搭配,一清一补,起到清热生津、缓解口干、止渴降糖的作用,适合肺胃郁热、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患者。

对症加减可加入人参,称为人参白虎汤,补气效果更强,适合胃气虚的人。

阴虚火旺型糖友常并发便秘及失眠,除了药物调理,日常调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少油、少辣、少烟酒,可多吃滋阴降火的食物,如百合、桑葚、银耳、菠菜、荸荠、冬瓜、山药等。还可以增强锻炼,适当运动也可以缓解阴虚火旺的症状的。

#健康科普大赛##中医养生##关注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