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前期血糖值(糖尿病前期血糖是多少)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前期距离糖尿病还有多远?

糖尿病前期,其实就是个人的血糖值已经超出正常值,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果个人的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6.1毫摩尔每升,小于7.0毫摩尔每升,或者用75克葡萄糖做糖耐量试验,两个小时后的血糖值大于或等于7.8毫摩尔每升,小于11.1毫摩尔每升,这种情况叫作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有三种转归。第一种转归: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这一部分糖尿病高危人群复转成为健康人群。第二种转归:维持现有糖尿病前期状态。第三种转归:发展到糖尿病阶段。

我国相关数据显示,如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不进行相关的干预,20年以后,其中超过90%的人将发展成为糖尿病。 所以,糖尿病前期既是一个危险阶段,也是一个我们要应对挑战的阶段。如果干预得好,患者就有可能复转到健康状态。(via 北京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糖尿病的早期,并不都会出现“三多一少”,尿液也不一定会发甜

有位朋友跟华子说,他在体检时,空腹血糖超过了7.0mmol/L,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他问华子,不是说患上糖尿病,会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吗?可是他在查出高血糖之后,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甚至还偷偷尝了自己的尿液,也没感觉到甜。像他这样,也算是糖尿病吗?

一、确诊糖尿病的依据是什么

华子告诉他,人体正常的血糖值是3.9~6.0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或是等于7.0mmol/L,或是任意时间的血糖值大于等于11.1mmol/L,或是做葡萄耐量试验2小时后的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在做血糖检测之前,需要在一周内正常饮食,不要高糖饮食,以避免高糖食物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在检测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时,需要在不同的两天,分别进行测量,并且要注意避免感染、受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不是患上糖尿病都会“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三多”指的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一少”指的是体重减轻。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较常见,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仅会出现头昏、乏力的症状,与普通的疲劳感很相似,甚至有些患者没有症状,非常容易被忽略。有一些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由于血糖调节功能紊乱,会在餐前(比如午餐前、晚餐前)表现出饥饿感明显、心慌、头晕、冒冷汗等低血糖的症状

三、糖尿病不一定尿中有糖

虽然糖尿病的病名中有“糖尿”,但患了糖尿病并不一定在尿液中都有糖。之所以用“糖尿”命名,是因为17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廉发现此病患者的尿液“其味如糖似蜜”,才因此而得名。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肾小管对葡萄糖会100%的重吸收,所以正常人尿液中不会含糖。糖尿病初期的患者,血糖还不是很高,尿液中也不会含有糖。当发生尿糖的时候,意味着血糖程度已经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此时病情往往已经较重了。所以不能用是否尿糖来诊断糖尿病,而要以血糖为诊断标准。

四、得了糖尿病后怎么办

胰岛素是负责降低血糖的激素,而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有2种:

1、胰腺的胰岛细胞功能丧失,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此种类型为1型糖尿病。

2、胰岛功能尚可,但身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下降,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此种类型为2型糖尿病。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只能依靠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才可以控制血糖,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增强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多种方式控制血糖。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数人是两个原因并存。并且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会逐渐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向“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持续进展。不过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糖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只要积极治疗,控制好血糖,就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一下,判断是否患了糖尿病,不能看是否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也不能看尿液是否发甜,而是要以血糖为标准。即使患了糖尿病,只要积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和体重,坚持有氧运动,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疾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不会影响预期寿命和生存质量。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糖尿病#

空腹血糖正常上限是6.1,但是大于5.5时,就要积极预防糖尿病了

医院里的体检中心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体检,很多人在体检之前担心血糖超标,会刻意的过几天“苦行僧”式的生活,甚至体检前一天的晚餐都不会吃。等看到自己的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显示正常时,就会长出一口气,然后继续酒肉穿肠的生活。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在3.89~6.1mmol/L之间,但是当空腹血糖大于5.5mmol/L时,就意味着可能进入了糖尿病前期。高血糖对身体的损伤并不是等到确诊糖尿病后才开始,而是在前期的时候损害就发生了。所以对糖尿病的预防,需要开始得更早。

一、可以预防的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是因为基因缺陷,导致了胰岛功能丧失,无法预防。而2型糖尿病,可以看作是“吃出来的疾病”。有人可能会说2型糖尿病也与基因相关,是遗传性的疾病。这个说法并不正确,2型糖尿病有遗传倾向性,但不是遗传病,并不是每个2型糖尿病人的后代都会发病。

对于有潜在2型糖尿病的人来说,饮食的不加节制,缺乏有效的运动,会使身体的代谢更早发生紊乱,导致糖尿病提前发生。但是如果可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保持代谢正常,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二、什么时候开始预防糖尿病

通过对中国人口结构的估算,中国患有糖尿病的人口约为1.2亿,在老年人口中,每3~4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口约为4~5亿。如果不加以干预,这些糖尿病的“预备队”在将来都会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其中80%会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20%则会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各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美国糖尿病协会把空腹血糖大于5.5mmol/L,糖化血红蛋白大于5.6%定为糖尿病前期。在这个时候,高血糖所致的微循环损伤已经发生了。而很多人会等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时才会去干预,这个时候就已经迟了。

三、有3种情况的人也要提前预防

1、餐后血糖异常:很多人只关心空腹血糖,实际上餐后血糖的变化更能反映出胰岛功能的情况。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应当小于7.8mmol/L,但大多数人都在5~7mmol/L之间。超过7mmol/L的人就要对自己的饮食和生活进行干预了。

2、发生过应激高血糖:平时血糖正常,但是如果受到外伤、感染、手术或其他疾病影响时血糖大幅升高,意味着胰岛的应急分泌功能受损,以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大幅升高。

3、发生过妊娠高血糖:对于女性而言,如果在孕期发生过高血糖或是糖尿病的情况,虽然在产后会恢复正常,但也意味着以后有高概率(可能性超过70%)发生糖尿病,也要及早对糖尿病进行预防。

四、预防糖尿病要怎么做

1、管住嘴: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热量,会积累成身体中的脂肪。这是造成胰岛细胞功能减退,组织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2型糖尿病主要的原因。所以坚持每餐七八分饱,少吃甜食,少吃油脂性大的食物,控制每天食物的总热量,保持健康的体重尤为重要。

2、迈开腿:坚持每天运动,一定是能让自己出汗的运动才有效预防糖尿病。比如说快步走、慢跑、骑车等运动都可以,每次连续运动不能少于30分钟。运动后只能补水,如果天热出汗太多,还要补充盐分,但尽量不要吃东西。运动是减少胰岛素抵抗最有效的方法。

3、睡好觉:熬夜、作息不规律是诱发糖尿病的因素,睡觉时把手机放远一点,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不熬夜,是保证好身体的前提。

4、开怀笑:长期处于焦虑、忧郁、紧张的情绪中,会使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引起内分泌紊乱,引起高血糖。所以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培养自己的乐观性格,也可以产生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糖尿病对身体的损伤,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预防糖尿病不要等空腹血糖到达6.1mmol/L的上限,而要在超过5.5mmol/L时就要开始积极预防,才能有效避免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