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四大异常出汗(糖尿病的四大异常出汗热天做事就出汗一定是血糖高吗)
糖尿病异常出汗,什么原因?医生一文为您详细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所以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就是糖尿病的症状,但其实糖尿病所引发的症状会有多种多样,原因是糖尿病对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都会带来损害,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例如对眼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对肾会引起糖尿病肾病,对血管会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循环障碍,对神经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以如果发生了这些并发症,也会导致相应症状出现。
人体的汗腺可分为大、小两种,大汗腺主要在于腋窝、乳头和阴部,小汗腺则分布于全身皮肤。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神经功能的正常维持需要微血管供血滋养,而前面已经说过糖尿病会导致微血管循环障碍,从而导致神经病变,这时交感神经功能就容易出现紊乱,所以有些糖尿病患者会不自觉出现多汗,特别在睡觉时,有时醒来后会发现上衣湿透。
虽然糖尿病本身会引起上身出汗的症状,但在临床上也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加以鉴别的,所以还需要警惕以下疾病的可能。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与糖尿病都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时也会同时出现。由于基础代谢旺盛,甲亢常见的症状有多食、多汗、易激动、消瘦等,部分症状与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非常相似,所以也常常会被糖尿病患者忽略,这是需要先排除的,可以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加以鉴别。
2.结核
近年来,结核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而糖尿病由于会对身体免疫力造成损害,所以感染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也并不少见。结核的症状之一就是盗汗,患者在睡觉时会不自觉的出汗,其他症状还有午后潮热、消瘦等,有些人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核毒性症状或者仅有其中一种症状,所以这个也是需要警惕的,可以去做一下结核抗体、PPD试验或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检查加以排查。
最后,无论是糖尿病神经病变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身出汗,都是需要尽快地查明原因,尽早对症治疗的,因为有糖尿病这个基础疾病存在,可能会导致其并发症或者其他疾病的迅速进展,到那时治疗难度就会非常的大了。
#健康乐享官# #南方健康超能团# @头条健康 @南方健康
更多关于血糖控制和糖尿病防治的健康知识,欢迎点击下方专栏卡片,获取药师方健的科普干货:
经常出6种汗,怎么也干不了?可能预示糖尿病并发症,一定要警惕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夜晚的写字楼一片寂静,37岁的张志强正坐在电脑前,眉头紧锁,盯着屏幕上的最后一张报表。
作为一家外贸公司的区域经理,他最近为了赶季度销售业绩,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
键盘敲击声是唯一的伴奏,而桌面上的空咖啡杯已经积攒了三个。
他一边搓着额头试图提神,一边打起了哈欠。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头晕目眩突然袭来,眼前的文字像被抹上了马赛克,他的手脚开始发麻,额头上竟渗出一层冷汗。
他试图起身活动一下,却发现腿软得站不住,冷汗从额头、后背、腋下大滴大滴地冒了出来,甚至连手心和脚底都湿漉漉的。
他的同事见状赶忙上前扶住他,连忙拨打120。救护车呼啸而至,把他送到了医院急诊室。
在急诊室,医生给张志强做了详细的检查,包括血糖监测、心电图和全套生化指标。
结果显示,他的血糖严重异常,诊断为低血糖,并且很可能已经有糖尿病并发的自主神经病变。
医生告诉张志强,他身上经常出汗的问题,尤其是无法解释的异常出汗,很可能就是潜在问题的信号,而他一直没有重视,才导致了今天的突发状况。
医生详细分析,张志强的出汗问题并不是普通的体质问题,而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表现之一。
糖尿病患者的出汗异常通常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人体的汗腺分泌、血压、心率等功能,而糖尿病引起的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纤维,导致神经功能失调,汗腺的分泌也随之紊乱。
医生列举了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六种异常出汗现象,并解释了它们背后的机制。
第一种是头部和面部多汗。张志强回忆起自己过去几个月时常因为一点小活动就满头大汗,
尤其是在饭后或稍微有点紧张的时候,整张脸都会像洗过一样湿透。
医生解释,这是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头部和面部的汗腺被错误激活,从而产生过量的汗液。
一项研究显示,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会经历这种“局部性多汗”,而它往往是自主神经受损的第一个信号。
第二种是手心和脚底的异常出汗。张志强发现,他在加班时手心经常湿漉漉的,握鼠标甚至会滑手,而脚底也是凉湿的感觉。
医生指出,这种出汗通常与交感神经调节异常有关。
正常情况下,手心和脚底的汗腺主要在紧张或高温时分泌汗液,
但自主神经紊乱会让这些汗腺“随心所欲”地过度工作,甚至在低温或休息时也分泌不止。
第三种是夜间盗汗。张志强的妻子曾多次抱怨,他晚上睡觉时汗湿枕头和被褥,甚至在冬天都经常半夜惊醒,全身黏腻得难受。
医生指出,夜间盗汗可能是低血糖的表现。当血糖水平降得太低时,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来试图维持血糖平衡,而这一过程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汗腺大量分泌。
一项临床数据表明,低血糖患者中,有高达40%的人经历过夜间盗汗。
第四种是局部无汗。与局部多汗相反,糖尿病患者的某些部位可能会出现“干燥地带”。
张志强发现,他的小腿和脚背皮肤干燥、发痒,甚至有些地方开始脱屑。
医生解释,这是因为自主神经损伤可能会让某些汗腺“失灵”,导致这些区域的汗液分泌完全停止。
这种无汗的现象会让皮肤失去天然的保护层,更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疡。
第五种是全身大汗淋漓。张志强当晚的突发状况就是典型的全身大汗,这通常是低血糖危象的信号。
血糖快速下降时,身体会将这一紧急状态传递给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全身汗腺“集体出动”。
如果不及时补充糖分,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低血糖昏迷。
第六种是冷热不分的出汗。医生问张志强有没有经历过在冬天吹冷风时却觉得出汗,或是在夏天开空调却出冷汗的情况。
张志强点头承认,自己确实有几次感到不适,但并未多想。
医生解释,这种“反常出汗”是因为神经系统对温度调节的功能已经紊乱,身体对环境温度的感知和反应出现错误。
医生特别提醒,这些异常出汗现象并不只是让人不舒服那么简单,它们往往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信号,提示神经系统已经受到损害。
如果不能及时干预,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甚至心血管事件。
为了让张志强更加了解这种现象,医生还举了一个病例。
一位60岁的男性糖尿病患者,起初只是频繁盗汗,后来发展为手脚多汗和局部无汗的混合现象,最终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因为未能及时干预,他的神经病变逐渐波及到内脏,导致胃轻瘫和排尿困难,不得不依赖药物和饮食控制来维持生活质量。
医生建议张志强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生活方式。
他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尤其是在夜间,避免出现低血糖。
同时,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保持规律的作息,也是保护神经系统的重要手段。
医生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信号毫无察觉,直到出现严重症状才去就医?
是否是因为人们对出汗这种“小问题”过于习以为常,而忽略了它背后的健康警报?
如何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早期信号的教育,或许是值得思考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1]刘冲.预防为主医防融合加强糖尿病慢性病管理[J].健康中国观察,2024,(10):46-48.
糖尿病患者总是爱出汗?可能与相关并发症有关,得及早治疗
关于糖尿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其实是一类因患者自身的胰岛素利用受阻或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一类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于此类患者而言,体内的血糖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升高现象,患者自身的代谢系统也会因此发生紊乱,其他器官及组织健康也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药物治疗,并且养成定期监测自身血糖的习惯,不过,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会出现身体频繁出汗的情况,如果大家在出现此类情况的同时,还伴有以下四种常异常表现,那么就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这或许就是糖尿病并发症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表现。
1.出汗时伴有手抖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出汗较多的情况下,还伴有明显的手抖现象,那么就要考虑是合并低血糖所引起的症状了。当然,此类患者除了会有出汗、手抖的表现外,还会经常感到身体乏力、头晕以及饥饿感突出等多种异常现象。
由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严格用药,而且还要对自己的日常饮食结构加以调整,不少患者还会严格控制住自己每一顿的进食总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很容易感到饥饿,进而导致体内的血糖水平降低,严重时,就会引发低血糖现象,而如此一来,患者便会出现手抖以及冒冷汗等多种症状。在此情况下,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补充一些高能量食物,那么往往还很容易发生晕厥。
2.出汗时伴有身体消瘦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在经常出汗的同时,还伴有体重明显下降、身材消瘦等情况,那么就需要考虑是存在合并甲状腺腺功能亢进了,在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也被称为甲亢,是由于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的一类病症,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甲亢,那么往往就很容易大量出汗,且同时还会伴有心悸、心慌、心跳速度加快以及体型消瘦、情绪暴躁等多种症状表现。
3.出汗时伴有胃肠道不适症状
糖尿病患者若是在有明显出汗症状表现的同时,还伴有多种肠胃不适,比如上腹部饱胀感强烈、频繁打嗝儿、腹泻、便秘以及消化不良等,那么就可能是出现了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对于此类患者来说,除了会有出汗以及肠胃不适等表现外,泌尿生殖系统方面也会出现异常,比如排尿量增多、排尿费时费力等。
对此,大家一定不要疏忽大意,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与治疗,以免诱发更为严重的病症。
4.出汗时伴有蛋白尿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出汗情况突出的同时,还伴有蛋白尿症状,并且有明显的下肢水肿、身体肿胀表现,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这极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一系列表现,而且,此类患者除了会有蛋白尿、水肿现象外,还会经常感到身体疲乏无力、视力下降等,对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及早就医,积极接受相应的治疗。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出现了汗多现象,就一定要格外留个心眼。尤其是对于以上四种异常出汗情况,均有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异常后,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诊治,并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除此之外,患者在出汗后应该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液擦干,注意随时保持皮肤的干燥,以免皮肤受到损伤,诱发感染,进而造成其他问题。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裳荌,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