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癣(糖尿病手癣是什么原因)
爹爹双手染上“脚气”,原因竟是“洗刷刷”得太频繁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周珊
说起脚气,很多人往往会联想到卫生习惯不好等原因,63岁的张爹爹是出了名的勤快,没想到正是由于清洗得太过频繁,老人的双手竟然染上了“脚气”。
张爹爹与儿孙住在一起,退休后,他主动承担了几乎所有家务,每天洗菜、反复消毒做卫生,甚至亲手搓洗孙子的衣物,由于频繁接触水及洗涤用品,他的右手逐渐出现小水疱、脱屑、瘙痒、皮肤角质增厚等异常。“一开始以为是湿疹,想着涂点膏药可能会缓解,哪知道逐渐从右手‘传’到了左手。”入冬后,老人右手掌皮肤明显增厚、脱屑,还出现不少裂口,随之左手食指也被“传染”,一沾水便生疼难忍,他担心得了传染病,赶紧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医。
结合症状,及时完善检查,张爹爹被确诊患上了手癣。接诊医师湛世萍经详细追问病史得知,老人还患有脚气,结合患病经过,她告诉张爹爹,家务用手清洁过度,使他的双手皮肤脆弱,不慎感染真菌后,又盲目使用激素膏药,这才导致了手癣的发生。
湛世萍表示,一般来说,手癣多见于青中年妇女,由于长期从事家务,双手频繁浸水或摩擦,受伤后接触到化学洗涤剂等因素,致使手部皮肤失去了屏障保护,变得干燥、敏感、脆弱,从而大大提高了感染癣菌的几率。
该院皮肤科团队为张爹爹量身定制了抗真菌、中药泡手、光疗等各疗程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反复叮嘱他暂停接触肥皂、洗衣粉等洗涤用品,戴手套等日常护理细节。目前经一次综合治疗,老人的手部瘙痒、疼痛已明显缓解,裂口也在逐步恢复中。
手癣虽不致命,但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随着时间延长,可能会殃及另一只手,引发灰指甲,甚至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给家人。湛世萍强调,患有脚气、灰指甲、股癣或体癣的人,手足多汗者及糖尿病患者都是手癣高发的人群。手癣可防可治,洗衣服、做家务时应尽量戴手套,洗手后外涂护手霜保护皮肤;如不慎染上手癣,建议涂药后,对患部皮肤避免洗烫,少用或不用肥皂和碱性药物,减少清洗双手,以延长抗真菌药物停留的时间;有灰指甲、足癣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的,最好同时治疗。
来源:极目新闻
“挠”出来的糖尿病湿疹
糖尿病皮肤病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的异常中间代谢产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皮肤黄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产生的高糖血症以及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当糖尿病得到控制后这些病变随之缓解。
第二类与糖尿病的慢性退行性变有关,如糖尿病性皮病、红斑与坏死、糖尿病性皮肤大疱、硬化性水肿、糖尿病性神经疾病等,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引起微小血管病变,造成皮肤血供减少,伴同血管疾病的真皮结缔组织受损和其他附属器受损。这类疾病的发生过程很缓慢,治疗起来也很困难。
第三类是伴发于糖尿病但与代谢障碍或退行性病无关的皮肤病,如糖尿病性类脂渐进性坏死、环状肉芽肿、白癜风等,这些疾病在患有糖尿病的人中更加常见,它们与糖尿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不完全清楚。
鉴别糖尿病皮肤病和季节性皮肤病
季节性皮肤过敏反应较多,有瘙痒、皮肤斑丘疹样的变化、疤痕的过敏也会水肿。所以王主任提醒有糖尿病的患者要鉴别是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症状还是季节性过敏引起的皮肤症状。主要依照下面两种方法进行鉴别:
1、发生的季节。糖尿病皮肤病不应该有明确的季节性,应该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若只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有皮肤症状,则说明是季节性的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性大。
2、糖尿病皮肤病和血糖的控制是有一定联系的,血糖稳定的时候皮肤病的症状应该好一点,血糖不稳定的时候差一点。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六大皮肤问题
患上糖尿病以后,有30%~80%的病人会出现皮肤损害。如果出现了这些皮肤损害,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所以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下面介绍一些糖尿病常见的皮肤病变。
皮肤瘙痒
糖尿病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症状的,占病人的1/5。这种瘙痒是一种全身性的,而且非常顽固。在糖尿病的早期,这种瘙痒症状非常多见。当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明显缓解的时候,皮肤瘙痒也可能逐步消失。
感觉异常
有1/10的糖尿病病人,患有周围神经的病变。例如感觉异常,包括有皮肤麻木、针刺感、疼痛或灼痛感等,特别是病人的足部,更容易发生感觉异常。所以有些病人在没有发现糖尿病以前,经常先到皮肤科检查。还有的病人下肢出汗减少或无汗;当环境湿度增高时,患者其他部位出汗增多。
皮肤感染
糖尿病发病的时候,病人的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增高,这样就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有1/3的糖尿病病人,并发有皮肤感染。例如,病人经常患有疖肿、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在口腔部位经常出现“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称为“念珠菌”的霉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感染还可以发生在指甲、男性的外生殖器龟头。皮肤上的癣病也是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癣病。
糖尿病性大疱病
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一种发生于患者手脚处的皮肤并发症。这种水疱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水疱大小不等,疱壁薄,疱内是澄清的液体,疱的外边也没有红晕。一般经过数周可以自愈,或者消退后在皮上遗留有色素沉着。这种大疱病往往发生在糖尿病病程长、全身状况差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身上,所以病人的预后差,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
糖尿病性皮疹
这种皮肤改变,发生在小腿前面。开始的时候是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的丘疹,直径只有0.3厘米左右。这种丘疹有的分散存在,有的则群集在一起,表面上有皮屑。皮疹消退以后,皮肤上会出现局部萎缩或色素沉着。
糖尿病性黄瘤
糖尿病性黄瘤是膝、肘、背部或臀部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医学上称为“结节”)。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一般没有瘙痒等自觉症状,摸起来略比周围的皮肤硬。
清洗过度,老人双手竟染上“脚气”
(通讯员 金静 周珊)常常洗刷刷,皮肤屏障破防,63岁张爹爹双手竟染上“脚气”——患上手癣,双手裂口,疼痛钻心。皮肤科医师提醒:此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家庭主妇或煮夫高发,切莫乱用激素类膏药,脚气人群更应“手足同治”。
退休后张爹爹便主动承担了照顾家人饮食洗漱的琐事,因与儿孙同住,老人特别过细,洗菜、反复消毒做卫生,甚至亲手搓洗孙子的衣物,由于频繁接触水及洗涤用品,张爹爹的右手逐渐出现小水疱、脱屑、瘙痒、皮肤角质增厚等异常。“一开始以为是湿疹,想着涂点膏药可能会缓解,哪知道逐渐从右手‘传’到了左手。”入冬后,老人右手掌皮肤明显增厚、脱屑,还出现不少裂口,随之左手食指也被“传染”,一沾水便生疼难忍,他担心得了传染病这才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皮肤科门诊看病。
结合症状,及时完善检查,张爹爹被确诊为手癣。一般来说,手癣多见于青中年妇女,由于长期从事家务,双手频繁浸水或摩擦,受伤后接触到化学洗涤剂等因素,致使手部皮肤失去了屏障保护,变得干燥、敏感、脆弱,从而大大提高了感染癣菌的几率。经详细追问病史得知老人还患有脚气,结合患病经过,接诊医师湛世萍告诉张爹爹,家务用手清洁过度,使其双手皮肤脆弱,不慎感染真菌后,又盲目使用激素膏药,这才导致了手癣的发生。
考虑老人双手裂口多、皮损面积较大、瘙痒、疼痛显著,已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皮肤科团队为张爹爹量身定制了抗真菌、中药泡手、光疗等足疗程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反复叮嘱其暂停接触肥皂、洗衣粉等洗涤用品,带手套等日常护理细节。目前经一次综合治疗,老人的手部瘙痒、疼痛已明显缓解,裂口也在逐步恢复中。
手癣虽不致命,但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随着时间延长,可能会殃及另一只手,引发灰指甲,甚至通过密接传染家人。湛世萍强调,除家庭主妇、煮夫外,患有脚气、灰指甲、股癣或体癣的人,手足多汗者及糖尿病患者都是手癣高发的人群。手癣可防可治,洗衣服、做家务时应尽量带手套,洗手后外涂护手霜保护皮肤;如不慎染上手癣,建议涂药后,对患部皮肤避免洗烫,少用或不用肥皂和碱性药物,减少清洗双手,以延长抗真菌药物停留的时间;有灰指甲、足癣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的,最好同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