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辣(糖尿病脚有灼热感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辣?
对于爱好川菜、湘菜的人来说,辣能刺激食欲,看到菜肴上又红又绿的辣椒可谓食欲大增。然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医生、家人一直强调清淡饮食,辛辣食品很少能上糖友食谱,到底糖尿病人能不能吃辣呢?其实,辣椒本身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的蔬菜,只要不用错误的烹饪方式,食用不过量,糖友们还是可以时不时尝尝鲜的。
辣椒营养价值高
据了解,每百克辣椒维生素C含量高达198毫克,居蔬菜之首,比茄子多35倍,比西红柿多9倍。此外,维生素B、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含量亦十分丰富。
有专家认指出,辣椒中的辣椒素还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脏病、某些肿瘤及其他一些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慢性病的风险,还能刺激口腔粘膜,引起胃的蠕动,促进唾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药检》指出,辣椒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泄泻,擦癣。
辣椒与血糖
辣椒与血糖的关系,最著名的莫过于牙买加的一项研究。牙买加传统医学中,辣椒一直被用于治疗糖尿病,但对于“辣椒如何作用于血糖”没有太多阐述。
2008年,牙买加《植物疗法研究》杂志报道,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西印大学的科学家们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糖作用后两个小时,服用辣椒素的狗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未服用辣椒素的实验狗的血糖水平。服用辣椒素两个半小时后测得的狗胰岛素含量,同样也高一些。
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辣椒素是如何影响胰岛素的含量的,他们推测,可能是辣椒素提高了胃下胰腺胰岛素的分泌量,也有可能是它延缓了机体中负责葡萄糖代谢的激素受到的破坏。
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要慎吃
辣椒营养丰富,对血糖升降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糖尿病人不必忌辣。但正如糖尿病人饮食一样,辣椒的摄入也讲究度,过量食用、无辣不欢肯定对疾病控制没有益处,还可能引发胃病、便秘、痔疮等疾病。此外,烹煮方式也要注意,不宜口味过重。
另外,如果糖尿病人合并高血压、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痔疮等,不宜食用辣椒。
1 / 1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辣椒?
多年来,以辣味为特色的川菜、湘菜广受食客们的追捧。对于喜欢吃辣的人,看见菜上红红的辣椒,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那绝对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但糖尿病患者需要忌辣吗?
赞成观点:能吃!很多研究证实辣椒好处多多,它富含维生素C,能改善胃口,缓解消化不良等好处。再说了,作为一个四川人,不能吃辣,那还谈什么生活质量啊?
反对观点:不能吃!吃得清淡是我们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重要原则。辣椒会刺激食欲,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吃得太多,不利于饮食控制。
胜出观点:糖尿病患者不必忌辣,但也不能肆无忌惮地吃辣。
理由:
第一,就辣椒本身而言,它所含的热量较低,对血糖的影响不大。只不过问题出在川菜的味道较重上。水煮鱼、麻辣火锅等川菜口味重,且比较油腻,烹调的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油和盐,如果糖尿病患者肆无忌惮地吃这类菜肴,就会导致摄入较多的脂肪和盐,影响患者的血脂和血压。此外,辣椒可增加食欲,可能会增加主食的摄入,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第二,对于特别喜欢吃辣的患者,如果突然限制其吃辣椒,他会觉得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对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饮食治疗的坚持。
第三,有研究证明,赋予辣椒以辣味的辣椒素能降低血糖水平。尽管在牙买加传统医学中,辣椒一直被用来治疗糖尿病,但此前从未有人对辣椒主要成分的药性做专门研究。如今,来自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西印大学的科学家们,弥补了这一缺陷,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实验表明,在进食后两个小时,与未服用辣椒素的实验羊相比,服用辣椒素的实验羊的血糖水平明显较低。两个半小时后测得的羊胰岛素含量发现,服用过辣椒素的同样也高一些。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辣椒素是如何影响胰岛素含量的。他们推测,可能是辣椒素提高了胰岛素的分泌量。目前,辣椒素也用来治疗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
怎样吃辣椒?
不过,糖尿病患者能吃辣,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地吃。爱吃辣的患者朋友享受口腹之欲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菜肴的烹调方式,最好禁食像水煮鱼、麻辣火锅等脂肪含量高的辣味菜。大家可以在鱼蒸好后,再加一些剁碎的不过油的生辣椒,或者在拌菜时少放一些辣椒油,这样既满足了口味,又不会摄入过多的脂肪。其次,吃辣时注意控制主食米、面和盐的摄入量,不要超量。最后,辣椒是辛热之品,气候干燥或炎热时最好少吃。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脚麻、痛、凉?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近日,一位“资深糖友”老王,随着天气慢慢变冷,老王的腿又开始感觉凉,不同往年的是凉的同时还出现了双下肢的麻木疼痛,老王以为是人年龄增长出现的自然现象,没当回事,可是上述不适逐渐增加,于是老王找到他最信任的控糖高手衡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曹清慧主任,并告知了曹主任自己最近的苦恼,曹主任告诉老王,他这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及必要的检查,老王被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曹主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王的腿不麻不疼了,下肢发凉也得到了改善,老王骄傲的说:“经过曹主任的精心调治,我的腿又恢复了年轻态”。那么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又该如何防治呢?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组以感觉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病变,严重影响糖尿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能因为感觉的迟钝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所以早期认识诊断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尤其重要。
当糖友出现以下症状时要重视
一、四肢麻木疼痛发凉、皮肤有蚁行感、袜套感觉
疼痛感觉不同,有的是针刺样疼痛,有的是烧灼样疼痛被形容为用辣椒水时刻刺激皮肤一样,或是电击样疼痛,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睡眠,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感觉皮肤上有小蚂蚁爬,可是反复确认并没有,病人感觉也是莫名其妙。还有的脚上总是有袜套样的感觉。
二、腹泻、便秘
糖尿病自主神经(迷走、交感神经)病变可引起肠蠕动及分泌功能异常,导致便秘、腹泻,亦可表现为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有的还可以出现上腹部胀满、嗳气、恶心干呕、食欲不振等。
三、皮肤泌汗功能异常
糖尿病可以合并自主神经损害,影响了神经对于汗腺的调节,有的可以出现无论何时都多汗的情况,也有的是从来不出汗,或者半身汗,局部多汗的情况。
四、排尿困难、尿潴留
可引起膀胱逼尿肌及膀胱括约肌的神经调节障碍,出现排尿障碍,尿潴留或尿失禁,并且容易继发泌尿道感染。
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诊,排除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情况,如果得了糖尿病神经病吧又该如何治疗呢?
1.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和糖尿病本身的关系最紧密,调整血糖到适当的水平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同时要尽量减少血糖的波动,因为血糖波动不稳也可能会加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2.西药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以应用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抑制山梨醇蓄积等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适当加用止痛药物治疗。同时注意肢体的保暖。
3.中医治疗:
本病属中医“血痹”、“麻木”、“肢痹”、“痿痹”、“筋痹”等范畴。可辨证选用中药汤剂口服;可应用活血通络药物输液治疗。对于局部皮肤未破溃的患者,可配合采用中药足浴熏洗、针刺、艾灸及按摩推拿疗法以疏通经络,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但是无论何种治疗都要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总之,糖尿病神经病变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外同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效缓解患者病痛,延缓并发症发展,大大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