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原则(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指导)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饮食
世间万物,唯美食不可辜负。但对于一部分需要在饮食上注意的人群,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则更需要注重饮食上的问题。
控制总热量摄入是关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频繁的人际交往让聚餐变为常事,饮食内容也较日常更加丰盛。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摄入的能量、营养会更多,从而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个现象,内分泌科专家表示,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是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首要原则。
据介绍,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以及日常活动量设定饮食总热量,再根据总热量去制定三餐中各营养物质的摄入比例,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并以此为标准进食,尽量不要超出预定的量太多,让血糖受到的影响尽可能减小。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对血糖影响最大,尤其各式精制的点心含淀粉较多,如果在正常进食的情况下额外吃点心,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餐后血糖的变化会受到进食顺序的影响。研究表明,同样的两组食物,先吃主食再吃蔬菜和肉类的进食顺序较先吃蔬菜和肉类再吃主食的顺序而言,餐后血糖升高的指数要更高。
因此,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进食时,按照先蔬菜和肉类再主食的顺序。此外,饮食中注意粗粮和细粮混合搭配,会使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减慢一些。
对4类食物要甄别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中要注意对4类食物进行甄别。
蔬菜。无论是对于正常人还是糖尿病患者,蔬菜对于身体健康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蔬菜时仍需分辨其对血糖的影响。绿叶类蔬菜对于血糖的影响非常小,可以放心食用。但含淀粉较高的根茎类蔬菜,如常见的山药、土豆、玉米或莲藕等,则要适量食用,同时食用时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水果。糖尿病患者能否食用水果,需要根据不同水果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数两方面来判断。通常建议糖尿病患者吃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柚子、李子、桃子等,而荔枝、榴莲、香蕉等含糖量和热量较高的水果不太适合糖尿病患者吃。总体而言,在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控制较好的时候,大部分水果都可以适量食用。
饮品。俗话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市面上销售的饮料,如各种碳酸饮料和果汁多数添加了较多的糖分,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妨自榨纯果汁饮用,或者饮用茶类,这些饮品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至于酒类,不喝酒自然最好,但若实在无法避免,可以适量饮酒。根据健康指南推荐,建议啤酒不超过一瓶、红酒不超过五两、白酒不超过二两。
坚果。事实上,坚果属于糖尿病患者的推荐饮食之一,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但坚果含有较高的脂肪,而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热量比为9∶4,同时坚果的水分较少,因此坚果的热量相对来说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坚果时需注意适量,并且食用时不宜过快,慢慢吃可以降低对血糖的影响。
来源: 汴梁晚报
糖尿病合理膳食应遵循的原则
“健康吉林12320”特邀吉林省前卫医院体检中心主管护师卢文艳,为我们带来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糖尿病合理膳食应遵循的原则
制定热量标准,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所占的比例,严格执行饮食定量标准,营养摄入应合理平衡,多吃有益降血糖的食物,避免饮酒。
①主食摄入,按需摄入。
②全谷类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③餐餐有新鲜蔬菜,每日蔬菜摄入量500g左右,深色蔬菜1/2以上。蔬菜可选芹菜、菠菜、冬瓜、洋葱、萝卜、胡萝卜、苦瓜、黄瓜等。
④两餐之间适当选择含糖低的水果。
⑤常吃鱼禽,适量吃猪、牛、羊等瘦肉。
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香肠等加工肉类制品。
⑦每天吃一个鸡蛋。
⑧每日300ml液体奶或相当量奶制品。
⑨重视大豆及其制品摄入。
⑩零食加餐可选坚果。
⑪烹调注意少油少盐。
⑫足量饮用白开水,避免饮酒。
⑬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来源: 健康吉林12320
糖尿病友吃饭:掌握6大饮食原则,避开5种食物,血糖稳一天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日常饮食管理是治疗和控制病情的重要一环。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了解哪些食物不宜食用,以及餐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阐述糖尿病患者吃饭时应掌握的原则、应避免的食物、餐后应注意的事项,以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
一、糖尿病患者应掌握的6大饮食原则
1. 控制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以维持适宜的体重。过胖或过瘦都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在计算每日所需热量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 选择合适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患者应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同时,应避免过多摄入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白面包、含糖饮料等,这些食物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
3.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糖尿病患者应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天至少摄入500克蔬菜,并选择低糖蔬菜,如绿叶蔬菜、黄瓜、番茄等。
4. 适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5. 控制脂肪摄入
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加重糖尿病病情。患者应选择健康的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油炸食品、黄油、奶油等。
6. 定时定量进餐**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避免暴饮暴食或漏餐。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
二、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的5类食物
1. 高糖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或限制摄入高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蛋糕、甜点、含糖饮料等。这些食物会迅速提高血糖水平,加重糖尿病的症状。
2. 高淀粉食物
高淀粉食物如米饭、面条、面包、土豆等,会被身体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患者应限制这类食物的摄入。
3. 高脂食物
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会增加体内脂肪的积累,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症状。患者应尽量避免或限制这类食物的摄入。
4. 高盐食物
高盐摄入会导致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高盐食物的摄入,如咸菜、腌制食品、方便面等。
5. 酒精
酒精会干扰血糖的平衡,增加低血糖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酒精的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
三、糖尿病患者餐后注意5个事项
1. 饮食调整
餐后,糖尿病患者应以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为主,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芹菜、猕猴桃、火龙果等,这些食物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且不会影响到体内血糖水平。同时,应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 适当运动
餐后适当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糖分和脂肪,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练瑜伽等有氧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低血糖。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
3.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是评估病情和控制效果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应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并在餐后监测血糖水平,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如果血糖值持续升高,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4. 休息与睡眠
餐后,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5. 心理调适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也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血糖的控制同样重要。
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策略
除了遵循上述原则、避免特定食物和注意餐后事项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注重个体差异和营养教育的重要性。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和营养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患者应与医生或营养师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同时,患者应注重营养知识的学习,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对血糖的影响,以便更好地选择食物和调整饮食。此外,定期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或讲座,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健康要点总结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避免特定食物、注意餐后事项以及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战胜糖尿病的重要法宝。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