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保罗糖尿病(保罗伤病获新进展)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年轻糖尿病患者或更易抑郁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说,不断增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数量与抑郁人群扩大存在关联,这种关联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

据英国《泰晤士报》6日报道,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约23万人的就诊病历后发现,2017年英国Ⅱ型糖尿病患者中,43%还患有抑郁症,而2007年前后这一比例是29%。

研究人员发现,与50岁后才患Ⅱ型糖尿病的人相比,40岁以下患者抑郁风险高50%。年轻糖尿病患者中,许多人严重肥胖,症状通常也更重,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8月8日,人们从英国伦敦街头的警车旁走过。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长期以来,糖尿病被视为一种“中年病”,英国确诊者平均年龄为58岁。但过去15年来,受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英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翻了一番。2017年确诊Ⅱ型糖尿病患者中,12.5%不满40岁,这一比例较2000年增加近三分之一。

相关研究报告由德国《糖尿病学》双月刊刊载。报告主要作者、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桑乔伊·保罗说:“我们的研究明确揭示了年轻人患糖尿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显示了糖尿病早期预防的重要意义。”

来自英国糖尿病组织的费伊·赖利博士呼吁研究人员更多关注糖尿病与抑郁症的关联。赖利说:“糖尿病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但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荆晶)

来源: 新华社

血液干细胞逆转Ⅰ型糖尿病

16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重要研究成果显示,美国波士顿儿童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注入预先处理过的血液干细胞产生了更多的蛋白质PD-L1,抑制了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成功逆转了小鼠模型Ⅰ型糖尿病的症状。

保罗·菲欧瑞纳说:“当注射这些细胞时,真的会改变免疫系统。”研究人员把来自胰腺的、能产生胰岛素的治疗用血液干细胞注射给小鼠后,几乎在短期内治愈了糖尿病,三分之一的小鼠在生命期内血糖也都维持在正常水平。

此前的研究尝试用自体骨髓移植等免疫疗法治疗Ⅰ型糖尿病,希望遏制自身免疫系统攻击人体胰岛细胞,但此类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患糖尿病的小鼠和人类血液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受损情况并未好转。

此次研究证实,PD-L1蛋白质不仅能通过基因疗法起作用,还能通过小分子预处理方法产生并起作用。菲欧瑞纳率领的研究团队以无害病毒为载体,将健康的PD-L1基因导入干细胞,进而逆转了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此外,该团队还证实了,通过三种小分子“干扰素”处理细胞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型手段,其优点在于没有任何排异反应,因为病人用的是自己的细胞。现在,该团队正致力于优化用于调节血液干细胞的小分子“鸡尾酒”,并在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新药预研会议上,获得了在Ⅰ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的支持。(记者 房琳琳)

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易得新冠 感染新冠易诱发糖尿病:新冠大流行中的另一场大流行病

最近,斯坦福大学微生物学家彼得·杰克逊收到了一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邮件,对方表示自己“在感染新冠病毒前没有糖尿病,但如今却每天都在服用大量的糖尿病药物。”

杰克逊称,近段时间以来,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新冠康复患者的电子邮件。令他感到吃惊的是,在摆脱新冠病毒的折磨后,不少人的健康问题才刚刚开始,其中大量糖尿病病例的出现引起了他的关注。

“这是真实的情况。”杰克逊说,他的收件箱里塞满了新患糖尿病的人的抱怨。尽管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情况很罕见,但杰克逊称,有数据表明,在2020年,多达10万人被意外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不仅如此,他和许多科学家还担心,除了糖尿病病例的增加外,新冠病毒对胰腺的损害,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甚至癌症。

新冠病毒后遗症:

感染病毒后可能诱发糖尿病

据外媒报道,新冠疫情爆发后不久,科学家便明确指出,糖尿病是导致新冠感染者出现重症的危险因素之一。但随着疫情持续扩散,他们开始怀疑,感染新冠病毒也可能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是导致新冠感染者出现重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是因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不能很好地利用胰岛素来抵消血糖上升导致。今年5月,杰克逊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会感染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甚至可能攻击并摧毁这些细胞,这表明该病毒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这种病毒还可能直接损害胰腺。

目前,科学家们仍在探究新冠病毒对胰腺的长期威胁有多严重,以及新的糖尿病患者是否真的会永远患上糖尿病。尽管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正视这一问题。

“这可能是新冠大流行中的另一场大流行病。”哈佛医学院内分泌学专家保罗·费奥里纳说道。今年5月,费奥里纳同样发表了一项对551名没有糖尿病史患者的研究,其中46%的患者是新患上高血糖。他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完全打乱了这些患者的激素水平。在感染新冠前激素水平都正常,但在感染后,这部分患者身体使用胰岛素的效率降低,导致血糖升高至危险的水平。

费奥里纳表示,自己正在试图搞清楚新冠病毒是如何进入胰腺杀死细胞的。迄今为止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冠病毒可以在胰腺淋巴结检测到,这表明它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直接到达胰腺。如果这一结果最终得到证实,就表明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感染胰腺。

三分之一新患糖尿病的新冠感染者,在康复后至少6个月内血糖水平仍处于高位的状态

如今,科学家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新冠患者康复后,其体内胰腺的“最终命运”。但费奥里纳5月的研究表明,三分之一新患糖尿病的新冠感染者,在康复后至少6个月内血糖水平仍处于高位的状态。

据外媒报道,其它一些研究也发现了新冠和糖尿病之间的联系。对3700多名住院的新冠感染者的调查显示,大约14%的感染者患上糖尿病。一项对4.7万名英国感染者的初步研究发现,其中4.9%患上了糖尿病。

新冠病毒对胰腺的长期影响:

可能几十年后才有答案

杰克逊指出,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他表示,新冠病毒对胰腺的长期影响可能比此前的设想更为复杂。“胰腺的状况只有在真正出现问题时才会知道。即使在感染新冠后的几个月里没有患上糖尿病的人,将来也仍有几率患糖尿病。”他解释道。这种情况就像着火的房子,当人们专注于扑灭燃烧的大火时,可能忽视了烟雾对房屋结构造成的破坏。新冠病毒会在胰腺组织上留下疤痕,这可能会使它更容易出现胰腺炎、慢性胰脏炎症甚至胰腺癌等并发症。

科学家表示,新冠病毒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可能比此前的设想更为复杂

不过,也有一部分科学家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俄勒冈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疗中心的怀恩博士表示,很多新冠患者在出院后不久就能停止服用胰岛素。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她所在医院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并没有增加。她解释道,感染新冠后患上糖尿病的人可能本来就有患病的风险,而新冠病毒给身体带来的压力加快了他们患病的速度。一部分人可能会患上慢性糖尿病,也有一部分可能只是暂时的,就像妊娠糖尿病一样。

“如果病人在出现指标后拒绝服药或是只服用低剂量,我就会告诉他们,这是一个警告信号,你可能会患糖尿病,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怀恩说道。她指出,科学家们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通过观察人口数据确定新冠疫情是否对糖尿病的诊断率有影响。

有望解开古老的谜团

专家:或改变对糖尿病的认知

事实上,科学家们一直有推测,1型糖尿病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就像桥本病(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和红斑狼疮(免疫系统攻击全身健康组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是由病毒引发的。但至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假设。外媒报道称,尽管在此前的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爆发后,也有一些感染者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但始终由于病例罕见,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感染新冠病毒也可能引发糖尿病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代谢及减肥外科主任弗朗西斯科·鲁比诺表示,鉴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基数很大,使得收集相关数据成为可能。去年8月,他及一些糖尿病研究人员启动了一个新冠肺炎相关的糖尿病患者全球登记计划,以收集信息。他说,这不仅对弄清新冠病毒和胰腺之间的关系有临床意义,或许还将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新冠病毒,还可以让我们更广泛地了解糖尿病。如果我们证明了新冠病毒本身可以引发糖尿病,也就证明了糖尿病背后的病毒机制这一概念(的可能性)。我们可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糖尿病的理解,那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鲁比诺解释道。

红星新闻记者 徐缓

编辑 郭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