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青年人糖尿病(青年人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盯上年轻人的糖尿病,有多可怕?

双脚溃烂、双目失明!

盯上年轻人的糖尿病

有多可怕?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由武汉医学会和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联合制作播出的系列科普《院士开讲:全民健康课》,推出特别策划《全方“布控” 巧避“糖”陷阱》,邀请到武汉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袁刚和武汉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糖尿病学组组长、武汉市第四医院主任医师林梅来做客,手把手教您巧避“糖”陷阱,科学应对糖尿病!

01. 警惕不易察觉的糖前期

有这么一种不易察觉的阶段,叫“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5.5%。社会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前期。当您的空腹血糖值接近6.1mmol/L时,就需要特别警惕啦!6这个数值是刚刚接近临界值的地方,虽然血糖小于7,但非常容易转成糖尿病。

02. 巧识“糖”衣炮弹

在生活中,特别是在饮食上有许多看起来非常普通,甚至被大家误认为是健康的、不会导致血糖升高的食品,其实也有隐藏的“糖”陷阱,因此称作是危害人体的“糖”衣炮弹。

无糖饮料并非真的无糖。配料表显示虽然是零蔗糖,但是有“结晶果糖”!而实际上的控糖,一定不等于简单的控制蔗糖。

代糖食品也不能吃。"代糖"食品的特点是不加糖(如:白糖、砂糖、蔗糖、葡萄糖等),而以甜味剂代替,使食品同样有甜味。代糖虽然不会增加血糖,但是会造成胰岛素抵抗。

长期喝果汁会导致果糖大量的储存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中,长期以往胰岛功能受损,血糖持续升高,导致高血糖。

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等。武汉人最爱的热干面就得注意了!芝麻酱热量高、油脂含量丰富、盐含量高,都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03. 引发糖尿病的元凶

04. 警惕悄然而至的糖尿病

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糖尿病呢?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少,但有些糖尿病患者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就要小心了。

05.测测您患糖尿病的风险

06. 盘点糖尿病并发症

血糖升高并不是糖尿病的终点,长期的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让人体的各个重要器官出现病变。随着病程的延长,加之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人会逐渐出现慢性并发症。并发症发展到后期会出现严重后果,如失明、肾衰竭、心梗、心衰、脑卒中、截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7.小心不起眼的狠“脚”色

秋冬季天气转凉,睡前泡脚是很多人的共同选择。但是糖尿病患者泡脚可得多注意了!

1.水温

正常人泡脚水温在40℃左右会很舒服,但这个温度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

若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会导致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使热聚在足部不容易疏散。此外,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对温度不敏感,足部触及烫水不能及时撤离,极易被烫出水泡。因此糖尿病患者泡脚水温要比常人低,以37℃为宜。

2.时长

每次泡脚持续的时间并不是越久越好,以15分钟左右最为适宜。尤其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质虚弱者等泡脚时间更是宜短不宜长。

3.泡脚前后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在泡脚前,要注意观察足部是否有伤口、裂口。如果有伤口,最好不要泡脚,因为在泡脚后,有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

泡脚后一定要用柔软的毛巾把足部擦干净,最好选用白色或浅色的毛巾,这样做以便发现足部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

趾缝之间也要仔细检查,如果没有擦干净,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出现。在足跟周围可以涂抹一些护肤保湿用品,以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皲裂。

08. 勿望“糖”生畏

很多“糖友”可能担心:得了糖尿病有机会能够逆转吗?

其实,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糖尿病“逆转”成为可能。通过合理积极的干预及治疗,可以减缓/阻断糖尿病前期发展到糖尿病,或者使已经发生的高血糖逆转并停留在正常血糖(2型糖尿病缓解)。还未确诊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刚刚得糖尿病的人群以及改善基础病变人群都是有条件实现糖尿病逆转的,大家要有信心!

综合:湖北发布、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健康发展中心

来源: 湖北发布

初中生患2型糖尿病,为何一些“老年病”盯上年轻人

14岁的童童还在成都读初中,最近却有了一个“小糖人”的身份。“孩子平时喜欢吃肉,长得比较胖,没想到这么小得了糖尿病。”童童的妈妈李女士带着孩子在医院检查发现,童童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显示是2型糖尿病患者。

长期以来,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被认为是“老年病”,患病群体以老年患者居多。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二三十岁甚至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患上了“老年病”。

“老年病”年轻患者增多

记者近期在四川多家医院相关“老年病”科室走访发现,看病的不少是年轻人。多位一线医生说,糖尿病、高血压等过去被视为“老年病”,现在确诊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门诊发现年轻的‘糖人’越来越多了,不少年轻人血糖都偏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李华琦告诉记者,近年来,该科室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不少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也患上了糖尿病。

21岁的小陈在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总感觉头晕乏力,以为是工作较累休息不够,到医院检查被告知已经是个“糖人”,空腹血糖严重超标,需要立即吃药干预。

“平时很喜欢吃甜食,经常喝奶茶,有时候一天好几杯。总觉得年轻身体好,没想到居然得了糖尿病。”小陈说。

记者调研发现,除了糖尿病以外,高血压、脑卒中等传统的“老年病”也“盯”上了年轻人。不少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心梗等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的疾病,初发年龄持续下降。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正在给一位年轻患者测量心率。受访者供图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中,2012至2016年“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9至63.4岁,首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至64岁年龄段占比已经超过66%。该报告还指出,发达国家脑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75岁左右。从总体上看,我国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临床上看,这几年二三十岁的年轻脑卒中患者增多了。其中甚至不乏18岁以下的青少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柳华说。

国家心脑血管病联盟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大约每6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风险者中,就有一个是“90后”。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代理主任张震则表示,曾经见到20多岁就发生心梗的患者。

三重原因致“老年病”年轻化

为何“老年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凸显?

——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催化”。

李华琦、柳华、张震等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老年病”的年轻患者,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例如,熬夜、久坐、吃外卖、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酗酒等。除了易感基因的遗传之外,很多年轻患者确诊“老年病”,都是由于这些后天不良习惯导致的。

此外,一些医生告诉记者,部分年轻人一边酗酒抽烟、大吃大喝不顾及身体,另一边却按“偏方”乱吃药,加速了疾病的发展进程。

——知晓率低、检查率低、治疗率低。

以糖尿病为例,全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在30%左右,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之后,患者的治疗率为26%左右,而采取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控制率能达标也仅为40%左右。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9年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64.4%的人并未接受过医学治疗。

——年轻人营养健康意识淡薄。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青少年喜欢购买各种“垃圾食品”,有的家长采取放任的态度,认为只要吃了不生病就没多大关系。多位医生表示,这种行为将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加强提前干预管理

避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老年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专家呼吁,加强健康营养知识的普及,提升“老年病”在年轻人中的知晓率,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常见“老年病”的预防措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心脑血管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专家呼吁,要加快建设心脑血管、糖尿病、脑卒中等“老年病”的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加强国家层面的年轻人健康风险干预管理。

专家表示,风险预测模型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病”预防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加快对年轻人、老年人等不同风险人群制定不同的干预管理方案。

当前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融合应用,有利于加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的健康管理。

张震等专家认为,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老年病”的管理,是随着病程进展不断进行调整的长期过程。随着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入,“互联网 医疗”更符合年轻患者的看病习惯。

来源:新华社

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可能和这3个原因有关

【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可能和这3个原因有关】对于当下社会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糖尿病患者,除了少部分的遗传因素之外,大部分的诱因是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主要是这3个饮食和生活恶习,可能导致年轻人群糖尿病高发。1. 碳酸饮料年轻人生活仿佛离不开碳酸饮料,不是可乐,就是雪碧或者其它碳酸饮料,这些碳酸饮料偶尔喝一喝还可以,不能大量摄取,更不能用碳酸饮料完全代替生活中的水。因为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摄取过多会使人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2. 饮食无节制现在的年轻人饮食没有节制也是形成糖尿病的重要诱因,现在的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很多年轻人会大鱼大肉,胡吃海喝,摄取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得身体肥胖同时造成身体肾脏代谢出现问题。3. 久坐不运动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生活和工作中,久坐不运动也是很多年轻人患有糖尿病的重要诱因。现在年轻人上班,都是汽车,电动车,基本不走路,而工作的环境也一般都是写字楼,坐在椅子上,那么长时间,回到家中,沙发上看电视还是坐着,长时间的久坐使得身体体重急剧增加。据研究发现,工作环境加上交通工具的变化,使得一个庞大的“久坐群体”的形成,是糖尿病广泛流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的重要原因。(via 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