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皮肤护理(糖尿病引起的皮肤)
糖尿病患者平时需要什么样的皮肤护理。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对于很多的人来说,算的上一个特别大的伤害,尤其是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打上了胰岛素,肚皮扎满了针孔......有的甚至于还影响了学业。糖尿病很可恶,它会伤害我们的皮肤,生活中要注意的有很多,我们在生活中要很细心的照顾自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什么样的一个护理,看看这篇文章你就了解了。
- 保持皮肤清洁,是皮肤护理的要点。每日要洗脸、洗脚,即使今天不上学,不出门也要洗。水温一般要在 38℃左右,毛巾要选择棉质柔软面料,这样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用力揉搓,选择中性护肤皂,浴后适量涂抹润肤霜。瘙痒时忌用手搔抓皮肤,否则易引起皮肤破损感染。勤换衣服,勤洗毛巾并消毒,保持床单干燥清洁。
2.平时穿衣宜宽松,以棉质衣料为主,尽量不穿羊毛或化纤内衣,以免刺激皮肤引起瘙痒。穿鞋、袜注意松紧适宜,防止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皮肤磨损。不要光脚穿鞋或穿趾间有间隔的凉鞋,避免穿高跟鞋和长时间穿新鞋,适宜穿旅游鞋、布鞋或软皮皮鞋。尤其合并神经病变的患者,皮肤磨损时常无疼痛等感觉,容易被忽视而导致感染,故平素需注意防止衣物等摩擦导致皮肤损伤。
3.因老年患者感觉迟钝,易发生烫伤,禁用热水袋。对于卧床患者,定期给予翻身拍背,防止压疮等形成。一旦发现压疮,应及时进行治疗。如局部出现疗、毛囊炎,可涂安尔碘消毒剂、红霉素软膏等,必要时及时去医院就诊。
4.需要注射胰岛素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应经常轮换部位,防止长时间注射一个部位导致皮肤结节等形成。
5.慎用化妆品。糖尿病患者可以化妆,但因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发生过敏反应,选用化妆品要慎重,不宜频繁化妆。晚上要及时卸妆,选用具有深度清洁作用的洗面用品,洁面后要及时应用具有保湿作用的护肤品,避免皮肤干燥受损的情况出现。
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方面,就连皮肤出现各种问题也很难幸免。在北方干燥的气候特点下,就是健康人都会出现干裂的情况,糖尿病人要做好皮肤上的细心护理,尤其是要注意避免伤口的出现。
高龄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管理
赵敏 解艳丽,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特勤诊疗一、四科
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老年病,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老化,免疫功能低下,且机体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神经末梢和微血管发生病变,使肢体远端出现感觉障碍,皮肤出现缺氧、缺血症等异常状态,因此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皮肤问题。作为一个长期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改善糖尿病引发的皮肤问题呢?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皮肤疾病
(1)皮肤感染:主要是细菌或真菌、病毒感染。糖友体内的高糖环境,加上身体免疫功能低下,为真菌、细菌和病毒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机会,以真菌感染最为常见。
①真菌感染:可引起手癣、脚癣、甲癣、股癣、体癣、口腔及外阴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常见的手足癣表现为皮肤起斑疹、脱屑,瘙痒;女性感染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还会引起阴道炎,有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②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皮肤疖、痈、毛囊炎、汗腺炎等。毛囊炎好发于头面部及臀部。
③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
(2)皮肤瘙痒及湿疹:糖尿病患者约有1/5合并皮肤瘙痒。糖尿病患者持续血糖异常状态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局部瘙痒常见于手部、手肘、外阴及肛周。患者经过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后,皮肤瘙痒也可能逐步消失。
(3)糖尿病性水疱病: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一种发生于患者手脚处的皮肤并发症。这种水疱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水疱大小不等,疱壁薄,疱内是澄清的液体,疱的外边也没有红晕。一般经过数周可以自愈,消退后在皮上遗留有色素沉着。
(4)糖尿病性黄瘤:在患者的膝、肘、背部或臀部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一般没有瘙痒等自觉症状,摸起来略比周围的皮肤硬。
(5)胫前色素斑:为糖尿病的特征性皮损,多见于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常在双侧胫前出现红斑、丘疹,大小、数目不等,群集或散在分布。发展缓慢,随后皮肤表面出现鳞屑,最后局部皮肤出现萎缩或色素沉着,患者无自觉症状。
(6)糖尿病性坏疽:常见于下肢尤其是足趾。初期局部皮肤麻刺感,以后逐渐或突发坏疽。坏疽可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多数患者坏疽的发生是缓慢的,有严重的神经损害,疼痛可轻可重,局部轻度损伤,发生皮肤局限性小水泡。以后皮下组织变成暗红色或黑色,严重四肢手足发生溃烂坏死,干枯变黑,化脓感染等。
作为一个长期糖尿病患者,如何改善糖尿病引发的皮肤问题?
(1)整体护理
①控制血糖水平:控制血糖水平对于改善糖尿病引发的皮肤问题至关重要。高血糖会影响皮肤水分保持和修复功能,使皮肤变得干燥、瘙痒。通过血糖记录,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并按医生建议合理控制血糖。
②保持皮肤清洁:保持良好的皮肤清洁是防止感染和改善糖尿病引发皮肤问题的重要一步。水温不宜太高,毛巾要柔软,用性质温和的中性皂液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温水洗澡,每周2~3次,洗澡时间每次10~15分钟。洗澡后用不含酒精的润肤露涂抹皮肤,保持褶皱、腋窝、乳房褶皱等处皮肤干燥。
③每日检查皮肤:重点关注易损部位,如四肢、手脚趾等,观察有无破损,色泽是否正常,有无局部麻木、疼痛、发凉或发热等异常感。
④衣着舒适清洁:穿宽松纯棉衣服,不要穿化纤内衣,以免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定期消毒毛巾,保持床单干燥清洁。
⑤均衡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健康非常重要。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选择低脂肪、高纤维蛋白质,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引发的皮肤问题。
⑥要及早发现皮肤异常、及早处理。如皮肤破损,可用清水清洗伤口,再用干燥无菌创口贴覆盖伤口;如出现红肿、发热、渗出或疼痛,应立即就医。
(2)足部护理
①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足部,注意是否有红肿、破溃、水疱等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糖尿病患者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易出现麻、凉感觉,冬季应特别注意足部保暖、勤换鞋袜,保持干燥,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
②坚持并采用正确的方法洗脚,水温需在37℃以下,保持脚趾间干爽。避免使用电热毯、暖水袋、离取暖器太近、太烫的水泡脚,在热沙或水泥地上行走应防止烫伤。
③细心修剪趾甲,剪趾甲时应注意确保能看得很清楚,直着修剪,避免边上剪得过深,剪去尖锐部分,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脚。
④选择透气性好、宽松舒适的鞋,试穿鞋子最好在下午,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异物及袜子有无破损、线头,避免足部损伤。选择使用天然材料,如棉线、羊毛等制成的袜子,袜子不宜太小,也不能太大,袜子上口不宜太紧,否则会影响脚部血液循环,袜子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
综上所述,改善糖尿病引发的皮肤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内外因素。通过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预防感染等方法,希望上述经验和建议对大家改善糖尿病引发的皮肤问题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美丽的皮肤。
(配图来源于网络)
糖尿病患者皮肤干燥应该怎么处理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皮肤干燥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高血糖水平会影响皮肤的保湿功能,导致皮肤失去水分。此外,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不良,这些都会加重皮肤干燥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处理糖尿病患者皮肤干燥的方法:
1. 保持血糖控制
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保持血糖稳定。
2. 保湿护理
使用保湿霜:每天洗澡后,立即使用温和的无香料保湿霜或乳液,帮助锁住皮肤的水分。
重点部位:特别注意干燥的部位,如手肘、膝盖、脚跟等。
多次涂抹:根据需要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的环境中。
3. 温和清洁
温水洗澡:使用温水而不是热水洗澡,避免长时间浸泡。
温和清洁剂:选择温和、无香料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
轻拍干燥:洗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避免摩擦。
4. 饮食调整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喝足够的水。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
5. 环境管理
保持湿度:使用加湿器,特别是在干燥的冬季,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
避免干燥环境: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或暖气环境中,这些环境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
6. 皮肤护理
避免抓挠:避免抓挠干燥或瘙痒的皮肤,以免引起感染。
穿棉质衣物: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粗糙的合成纤维衣物。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皮肤,特别是足部,及时发现并处理皮肤问题。
7. 药物治疗
咨询医生:如果皮肤干燥严重,可以咨询医生,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药膏或药物。
抗真菌药物:如果皮肤干燥伴随真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真菌药物。
8. 定期检查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皮肤检查: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皮肤问题。
9. 心理支持
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进行放松训练或心理咨询。
结论
糖尿病患者皮肤干燥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血糖控制、保湿护理、温和清洁、饮食调整、环境管理、皮肤护理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如果皮肤干燥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的情况,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