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糖尿病如何筛查(孕妇糖尿病如何引起的)
诊断糖尿病,需要查什么?
怎样诊断糖尿病
需要做哪些检查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糖尿病常见的
相关实验室检查
儿童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共识中,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糖尿病主要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混合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共4个亚型。
其中1型糖尿病占儿童期各型糖尿病总数较多,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儿童逐年增加,2型糖尿病正在呈上升趋势。
儿童糖尿病除了“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临床症状外,部分患儿首次就诊即表现有糖尿病的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即恶心、呕吐、呼吸深大、精神萎靡、甚至昏迷。
血糖检测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检测,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空腹血糖的参考区间是3.9-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有糖尿病症状,符合上述三项中之一,在随后的一天重复检测以确认,可诊断为糖尿病。
尿糖检测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6-10.08mmol/L)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
但尿糖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在糖尿病患儿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可监测尿糖变化,以判断饮食及胰岛素用量是否恰当。
糖耐量试验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临床常用于怀疑患有糖尿病,而单凭化验空腹血糖又不能确诊的患者。此外,也常用于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前期筛查。患者定量口服葡萄糖,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值,来判断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主要指葡萄糖),通过非酶反应相结合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寿命一样,约为120 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过去 2-3个月体内血糖的平均水平,而与患者是否空腹、昼夜节律等因素无关。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以百分数表示,正常值为 4%~6%。
胰岛素检测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是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因此对胰岛素水平的监测较为重要。一般情况下,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胰岛素检测结果会明显偏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结果升高。
C肽检测胰岛素原会分解为等摩尔量的胰岛素和C肽,相对于胰岛素而言,C肽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并且C肽不容易被肝脏降解,能更准确反映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合成与分泌功能。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以测定C肽水平,来评价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患者定量口服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C肽,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不同时间点(服糖水后 0.5 小时、1 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和分泌功能,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糖尿病相关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和抗人胰岛素抗体(IAA)等。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测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肾早损四项以及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有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发现。
怀疑自己有糖尿病,可以做糖耐量试验来筛查。
什么是糖耐量试验(OGTT)呢?糖耐量试验是一种经典的糖尿病筛查方法,试验同时可以检测机体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水平,可以全面的评估身体糖代谢的情况。
适用于那些怀疑自己血糖升高,特别是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糖耐量试验的原理:
在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血糖水平来评估肢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正常情况之下,在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会先升高,然后逐渐降低到正常范围。那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因为身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血糖水平会持续的升高,超过正常的范围。
糖耐量试验的方法:
1、口服糖:成人75g无水葡萄糖(或7.5支高糖),孕妇100g无水葡萄糖·,儿童每公斤体重1.75g(总量≤75g)用250-300ml水溶解,5分钟内服完。
2、测血糖:先取空腹血标本测空腹血糖,然后从饮第一口糖水开始计时,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和180分钟分别抽静脉血查血糖。
3、注意事项:
1、做糖耐量试验前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克(但要控制在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空腹8-10h,从早晨7~9时开始。
3、试验过程中不要喝茶及咖啡,不要吸烟,不要做別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糖监测的结果,无需绝对卧床休息。
4、糖耐量试验中要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5、影响本试验的药物(如利尿剂、咖啡因、儿茶酚胺、引哚美辛、口服避孕药、磺胺、乙醇、水杨酸盐、肾上腺素等)应在3天前停用。
糖耐量试验结果的意义:
①如果试验中测空腹血糖值异常,升高大于7.0mmol/I,则提示存在糖尿病的可能性。
②餐后血糖值异常,身高大于11.1mmol/l,则提示存在糖尿病的可能性。
③解读糖耐量试验结果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断,是专业的内分泌医生全面评估。
④糖耐量实验结果异常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确定是否存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情况。
糖耐量试验操作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一旦有问题,可尽早干预,延缓疾病的发展。
糖尿病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项目不可少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诊断与治疗离不开一系列的检查项目。那么,糖尿病到底要检查哪些项目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糖尿病检查的关键内容。
一、糖尿病诊断必备:关键检查项目一览
1. 血糖检测: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基础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而餐后血糖则能体现进食后胰岛素的反应能力。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于疑似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诊断不明确的患者,OGTT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糖代谢状态。
二、探秘糖尿病检查:这些项目不可少
1. 胰岛素及C肽测定:胰岛素和C肽是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它们的水平,可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
2. 血脂检查: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因此血脂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
3. 尿糖与尿酮体检查:尿糖检查可以辅助判断血糖控制情况,而尿酮体检查则有助于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三、糖尿病筛查全攻略:重要检查项目详解
1. 微血管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以评估糖尿病对微血管系统的损害情况。这些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2. 大血管并发症筛查:主要通过颈动脉超声、心电图、下肢动脉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血管、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的健康状况。这些检查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
3. 神经病变筛查: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神经病变,特别是周围神经病变。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触觉和振动觉检查等,可以早期发现并干预神经病变。
在进行糖尿病检查时,患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以保持血糖的稳定控制。
总之,糖尿病的检查项目繁多且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完整体系。通过本文的详细解读,相信您对糖尿病检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记住,定期检查、科学治疗、健康生活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走向康复的必由之路。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