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不包括(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选择题)
糖尿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如何早期发现?
【来源:海南特区报】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深刻影响到众多家庭的生活质量。了解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掌握早期发现的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维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从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以及预防与管理方面为您科普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一、糖尿病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这些症状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导致血糖升高而引起的。多尿是因为血糖升高后,肾脏会尝试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多尿又导致体内水分丢失,引发口渴多饮;同时,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患者常感饥饿而多食;但由于身体消耗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体重却会下降。此外,部分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等非典型症状。
二、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
早期发现糖尿病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早期发现糖尿病:
1.观察症状:留意自己是否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以及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不典型症状。
2.定期体检: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特别关注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3.风险筛查: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长期高糖饮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糖尿病风险筛查。
4.监测血糖:对于疑似糖尿病患者,可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三、预防与管理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除了上述预防措施外,还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这包括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此外,患者还应该积极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
总结: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通过了解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掌握早期发现的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风险。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关注健康,远离糖尿病的困扰。(儋州市东成镇中心卫生院 陈飘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除了“三多一少”,糖尿病还有这些不典型症状,你知道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升高,而且呈上升的趋势。我国的糖尿病流行特点为以2型糖尿病(T2DM)多见,1型糖尿病(T1DM)、妊娠期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较为少见。另外,未诊断的糖尿病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应重视糖尿病的筛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研究显示,血糖高的原因是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的生理功能受损所致,而高血糖会导致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出现慢性损害。糖尿病的表现除了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以外,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其表现也有所差异。
首先,1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的症状相对比较明显,且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常因酮症酸中毒或酮症发病,患者体型一般较为消瘦。2型糖尿病也会出现典型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因此诊断时需要与1型糖尿病加以鉴别。
而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中起病比较急的一种亚型,可在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的表现,同时也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发病前可有流感和胃肠道症状。另外,1型糖尿病中有一种进展较为缓慢的亚型,叫做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该类型在早期的临床表现与2型糖尿病相类似,需要进行GADA(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或随访才能明确鉴别诊断。
特殊类型糖尿病如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所导致的,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母亲也患病,神经性耳聋、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外肌麻痹或乳酸性酸中毒等。
除此之外,糖尿病还会有一些比较不典型的症状,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就要注意了。
糖尿病可导致突发性视力减退。由于血糖高,糖尿病患者的晶状体会有水分渗入,从而导致膨胀、变凸、视力下降,还会因视神经受损和眼底血管病变而出现视网膜出血甚至是剥离。因此如出现突发性的视力迅速下降,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眼部表现除了视力减退,还有白内障。由于患者眼睛内房水渗透压发生了变化,晶状体会出现纤维肿胀、断裂崩解,最后因为浑浊而形成白内障甚至失明,这种情况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
另外,迁延不愈的感染也是糖尿病的一种不典型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且高血糖的环境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因而会使得皮肤、口腔、尿路等出现感染,且会反复出现,难以治愈。再者,高血糖会损害盆腔的神经,导致逼尿肌的功能出现异常,肌张力下降,导致尿储留、尿失禁或排尿困难。因此如果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也想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还有就是肢端或肢体感觉异常。由于机体糖代谢异常,因此会引发周围神经炎,患者可见手足麻木、感觉减退甚至消失,行走时有踩棉花感,因此如果在排除颈椎病等疾病后,有不明原因的手足麻木,应及时检查血糖水平。还有,如出现肩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也应怀疑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还包括腹泻,可为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腹泻的特点为每天排便2-10次不等,常于餐后、夜间或早晨发生,大便可呈糊状、水样便或脂肪泻,亦可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的腹泻情况,应做糖尿病的相关检查。
皮肤水疱也是不典型症状之一。因糖代谢异常可导致皮肤营养障碍,损害微血管,导致皮肤出现水疱。水疱多出现在手指、足趾的背部,可单个或多个出现,大小不等,内有透明液体,没有痛感,水疱周围可见红圈。
结语
很多人都以为,糖尿病的症状就只有“三多一少”,殊不知还存在着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因此就会导致误诊,从而也会出现延误治疗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糖尿病的知识多作了解,平时要多观察自身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措施干预。
另外,如果确诊了糖尿病,就要遵医嘱正确用药,同时要配合合理的生活方式来进行调理,以更好地稳定血糖水平,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齐静,梁会霞.糖尿病患者居家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8):71-71.
[3]王金环,郭慧颖,李萍.警惕糖尿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J].实用全科医学,2006,4(2):217-217.
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
数据表明,我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因此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糖尿病并非全是这幅“模样”。
据统计,有近一半的糖友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以并发症相关症状为突出表现,尤其在老年患者中。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易被忽略的“蛛丝马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非典型症状”呢?
存在这17种情况,需警惕糖尿病
1.餐前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早期,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尚未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才达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低血糖,患者往往在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出现“餐前低血糖”。
2.乏力、消瘦
糖尿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致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另一方面,由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患者体重往往有明显下降。
3.脖颈、胳肢窝发黑
在某些重度肥胖者的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常常会发现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提示患者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症”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4.生过“巨大儿”的女性
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血糖偏高,胎儿在这种高糖环境下生长发育特别快,出生时体重往往在8斤以上,被称为“巨大儿”。
因此,凡是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
5.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增加水分含量,引起光反射变化,导致一过性地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等。
6.胃肠道不适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表现为腹胀、摄食量少或顽固性便秘,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这类患者腹泻并不是因为感染,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7.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及排空,患者表现为小便困难、尿潴留及“张力性尿失禁”。
当男性出现上述症状时,不仅要想到前列腺肥大,还要注意排除糖尿病。
8.异常出汗
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导致患者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特点是上半身出汗多,下半身出汗少或不出汗。
9.直立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可造成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当患者久坐、久卧后突然站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省中医院提供)
来源: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