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病变图片(糖尿病皮肤病变糖斑严重吗)
警惕!糖尿病的这8种皮肤病变,你一定要知道!症状治疗都在这了
糖尿病人容易出现血糖波动、升高,皮肤干、痒、过敏等情况,临床遇到这种情况,应警惕糖尿病的皮肤病变。
本期嘉宾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主要与糖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皮肤感染及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
病人皮损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些是糖尿病人所特有,有些则属于非特异性表现。
皮肤病变(如黑棘皮病、皮肤瘙痒等)还可作为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因此,早期识别、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皮肤病变,对阻止患者病情进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皮肤瘙痒症多是由于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所致,在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人当中比较常见,据统计,瘙痒症在糖尿病病人中发生率可达7%~43%。
患者表现为全身瘙痒或只局限于外阴及肛周,因有尿糖的刺激和局部感染的影响,外阴部瘙痒更加多见。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控制血糖,酌情服用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忌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对鱼虾、海鲜过敏者也应忌食。
2、 感染性皮肤病由于糖尿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并发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引起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其中又以真菌感染最为常见。
皮肤真菌感染可引起手癣、脚癣、甲癣、股癣、体癣、口腔及外阴白色念珠菌感染等等;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皮肤疖、痈、毛囊炎、汗腺炎等等;病毒感染则是以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最为常见。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根据感染的病原菌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杀菌或抗病毒治疗。平日要注意皮肤、口腔及外阴卫生。
3、 胫前色素斑多见于病程较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属于糖尿病的特征性皮损,一般没有自觉症状,特征为双下肢胫前多发性色素沉着斑,
起初皮损为大小、数目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红斑、丘疹,随后皮疹表面出现鳞屑,并逐渐呈现局部萎缩,最终遗留色素沉着而自愈,但新的皮损可陆续发生。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也无需治疗。
4、 类脂质渐进性皮肤坏死本病发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是由于糖蛋白在小血管壁沉积,逐渐引起血管闭塞、组织缺血坏死所致。
皮损好发于小腿胫前及外踝部,偶见于大腿及足部。
本病呈渐进性发展,最初表现为多发性、边界清楚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逐渐融合成硬皮样斑块,中央凹陷呈蜡黄色,边缘呈暗红色。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同时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己酮可可碱。另外还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5、 糖尿病性水疱病通常发生在重度糖尿病且伴随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患者往往在毫无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无痛性水疱,
水疱好发于四肢肢端,多发或者单发,直径0.5~10厘米不等,疱壁菲薄,疱液清亮,颇似烫伤引起的水疱,但周围无炎症性红晕。1~2周后水疱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疤痕。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控制血糖、预防感染、纠正低蛋白血症。小水疱可自行干瘪,不必处理;
大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出液体,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定期清洁、更换敷料。
6、 丹毒样红斑发生于糖尿病人小腿胫前或足背的界限清楚的红斑,看上去颇似“丹毒”,但不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使之有别于丹毒。
其发生可能与下肢微循环受累导致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治疗糖尿病,改善微循环。
7、 糖尿病性黄瘤病糖尿病性黄瘤好发于面部(特别是眼睑周围)、四肢伸侧、躯干、臀部的皮肤上,群集或散在分布,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斑块。
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质地比周围皮肤略硬,大多不痒。患者常常伴有严重脂代谢紊乱。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8、 黑棘皮病黑棘皮病是指局部皮肤变黑、增厚,呈疣状增生,好发于颈后、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与肥胖所致的严重胰岛素抵抗有关。
本病多见于严重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黑棘皮征是预测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减肥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此外,这类患者降糖宜选择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一般不用胰岛素。
如果您还有疾病预防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皮肤的一种微小变化是血糖高的信号,糖尿病患者要当心
一些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的小腿前面长有深褐色的色素斑,如果有这样的斑点提示血糖控制不佳。胫前色素斑,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
这种斑块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一种皮肤病变,称为胫前色素斑。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及微血管损害,局部营养不足,而人体的胫骨前皮下脂肪少,当遇到外界刺激,比如裤腿摩擦、蚊虫叮咬等时,就会留下色素斑。所以,糖尿病胫前色素斑也被看作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
胫前色素斑早期表现为无痛、表面平滑、边界清晰的红疹,后可演变为直径5-8毫米的褐色色素沉着斑,可单个存在,也可聚集成群。
这样的色素沉着斑也可出现在前臂、股骨等部位的皮肤表面。有调查发现,年龄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约有50%的男性和29%的女性出现胫前色素斑。
胫前色素斑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因其提示血糖控制不佳,所以需要找专科医生制定适合的控糖方案,并配合营养血管和神经的药物。日常生活避免局部刺激,预防皮肤出现皮炎、破损和增厚等引起的继发性色素沉着。
糖尿病皮肤病变还有哪些信号?
糖尿病性大疱 四肢远端,如足部或者小腿处出现无痛无痒的水疱,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经 2-4周常可自愈不留斑痕,但易出现反复。
糖尿病性黄瘤 膝、肘、背部或臀部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无瘙痒等症状,触摸较硬。
此外,皮肤瘙痒、出汗异常也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皮肤表现。
糖尿病患者日常怎样保护皮肤?
1.控制血糖是根本 糖尿病皮肤病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高血糖。
2.常自查皮肤,及时处理伤口 重点看四肢、手指、脚趾等处有无破溃,有无感觉的异常,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如皮肤出现小的伤口,不要用碘酒、酒精等消毒,应用流动清水清洗小伤口,再用创可贴覆盖伤口。伤口较大,或出现溃疡、脓肿宜就医处理。
3.科学洗澡 洗澡时不宜搓背、搓脚,使用香皂清洗即可。使用柔软毛巾轻擦干水分,皮肤干燥明显的应涂抹护肤品保湿。
皮肤出现6种症状提示你的糖尿病病情加重,一定要尽快检查
糖尿病人血糖高、病情控制不佳,在皮肤上会出现各种表现,常见有以下6种症状。
1.胫前色素沉着斑大腿和胫前出现小的棕色、境界清楚的浅表性萎缩性圆形凹陷,直径为1cm或稍小,表面光滑,累及双侧,不对称,常无自觉症状。
胫前色素沉着斑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皮肤表现,与血糖高引起微血管病变、影响血管功能有关系。
2.皮肤瘙痒患者血糖值越高,其瘙痒症状便会越明显。大部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都会有皮肤瘙痒症状,主要有2种表现,局部瘙痒和全身瘙痒,其瘙痒程度均与患者血糖值存在一定联系。相关研究显示,患者皮肤瘙痒程度与血糖值之间呈现正比关系。
3.皮肤感染细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症状表现为疖、痈、毛囊炎、汗腺炎等,以及真菌感染引起的腋下、腹股沟、甲沟、指间及口角感染。
4.皮肤发硬多见于中年以上肥胖者,表现为皮肤弥漫性、非凹陷性肿胀发硬,常见于上背部、颈部、肩部,偶见于胸部,皮肤呈淡红或苍白,表面有光泽、橘皮状的皮肤增厚。
5.面颊潮红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面颊潮红,毛细血管扩张,随着血糖控制改善,扩张的毛细血管可恢复正常。
6.皮肤水疱多发生在足及脚趾,水疱内容物透明,无出血。常于2-5周自行愈合,不留瘢痕。原因与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神经病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