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安宫丸吗(糖尿病能吃安宫牛黄丸吗有效果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心脏怦怦跳要及早就诊

陈秋雄

主讲嘉宾: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大科主任陈秋雄教授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提起中风(脑卒中),很多人会联想到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其实,还有一种心脏疾病引发的脑中风更让人猝不及防,危害也更大——那就是房颤。

与没有房颤的人群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5倍,房颤导致的中风也更凶险,许多患者落下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它也因此而被称为中风背后的“隐形杀手”。房颤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它跟中风到底是什么关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房颤患者的治疗方案有什么变化……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微课特别推出房颤专题系列微课,请来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大科主任陈秋雄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房颤患者脑梗概率更大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乏力、眩晕、胸闷气短、心脏跳动时快时慢等。我国30~85岁的居民中有800万房颤患者,随着老龄化加剧,房颤患者正不断增多。

目前的研究分析表明,房颤的发生来源于心脏静脉所发出的异常信号,而这些信号通过心脏结构的播散传遍心脏,就犹如错综复杂的电路输出,其中与心脏有关的中风,很大一部分与房颤相关。

“目前,大家对‘三高’等引起的中风有了较多认识,但是房颤引起的脑卒中隐匿性更大,很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生危害更大。”陈秋雄教授介绍,长期、持续的房颤可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衰竭,甚至可导致猝死。房颤容易导致血栓淤积,一旦血栓脱落,90%会造成脑梗死。

我国每年有50万~60万人因房颤而中风,由房颤引起的脑梗死因为梗塞面积更大,致死致残率更高。数据显示,30天内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

心脏怦怦跳要引起警惕

临床统计发现,“三高”、心衰、高龄、肥胖、瓣膜病、饮酒抽烟、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熬夜等都是房颤的高危因素。陈秋雄教授介绍,具体来说,导致房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患有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2.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等会造成房颤;

3.酸中毒、酸碱平衡失调、低钠低钾、电解质失调,或者喝酒导致的酒精性心肌病等也会导致房颤;

4.精神神经因素,这是导致房颤的重要因素,也是非常容易忽视的因素。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大科张曈医师提醒,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中老年人要特别重视。“患者的感觉各不相同,有的患者没有症状,有的患者会感觉心脏怦怦跳,有的人出现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不管病人年纪多大,一旦出现心脏怦怦跳,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最好做个24小时心电图,明确原因。”

房颤引起的脑中风可防可治

陈秋雄表示,房颤病人的心脏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一般只能达到正常人的70%。房颤引起的中风虽然危害大,但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的,关键是要趁早。

首先是要搞清楚自己是哪种类型的房颤,如果一年只是发作2次则不用太担心。对于一年发作3次以上的就要引起重视,如果持续房颤超过7天的,则要很积极去干预,以免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

陈秋雄表示,如果是瓣膜性心脏病造成的房颤先要纠正瓣膜的问题,再来处理房颤,除此之外,其他原因造成的房颤,不管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房颤,这类病人治疗上主要有三个方向:

1. 尽量用药控制,目前治疗房颤主要是靠抗凝药物,80%的患者都要使用抗凝药。

2.射频消融,帮助心脏恢复窦性心律。目前,房颤导管射频消融可最大限度地使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而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它能有效减少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

3.如果不能消融特别是持续性房颤,心房大、结构复杂的要控制心室率,让它不要心跳那么快。

另外,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包括健康饮食,规律生活,适当运动,调节心情,释放压力,戒烟戒酒。

“患有心脏疾病的病人也要运动,但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运动完自己感觉舒适为主,要量力而行,不能太剧烈。”

提醒:千万不要擅自停药

临床上,由房颤引发的急症虽然不是很常见,但一旦发生则危害很大,陈秋雄介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血栓脱落导致脑中风,此时一定要立即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

二是病人自觉气喘、呼吸困难、躺不平等类似于心衰发作的症状,此时要按照心衰来处理,及时拨打120。

三是有一部分病人在快速性房颤突然转为窦性心律的时候,会出现长间歇,就是短暂性的停跳,病人会晕厥,如果家人或同事知道患者是房颤病人,可以帮助按压心脏,或者抬高患者的脚,减少患者脑死亡的概率,同时要及时拨打120。

“不建议患者吃安宫牛黄丸、速效救心丸等,这些都没有明确的作用,还是应该赶紧拨打120。”

“我最担心的还是患者擅自停药,往往导致不可想象的恶果。”陈秋雄介绍,他曾接诊过一个70多岁的病人,患有持续性房颤多年,一直按医生指示服用抗凝药物,上月底因为出现牙龈出血,自行停止服用药物,但仅仅过了4天,就出现严重的大面积脑梗,到医院进行抢救时已无力回天。

安宫牛黄丸有哪些作用和用途?安全性如何?听听药师怎么说

安宫牛黄丸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医急救药物,组方为牛黄、水牛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金箔等11味中药,方中牛黄、犀角、麝香为君药,牛黄清心解毒、化痰熄风、镇惊安神,水牛角清热解毒,凉血定惊,麝香芳香开窍醒神。黄连、黄芩、栀子、冰片和郁金为臣药,黄连、黄芩和栀子清热泻火解毒,有助于提高牛黄和水牛角清热解毒之功效,冰片和郁金芳香开窍,有助于提高麝香开窍醒神之功效。珍珠、朱砂和雄黄为佐药,珍珠和朱砂镇惊安神,消除烦躁,雄黄有助于提高牛黄化痰解毒之功效。诸药相配,炼为蜜丸,以金箔包衣,镇惊安神,共为使药。全方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安宫牛黄丸的主要药效成分为汉黄芩苷、京尼平苷酸、汉黄芩素、栀子苷等,其中汉黄芩苷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凝血作用,京尼平苷酸具有抗氧化作用,汉黄芩素和栀子苷具有解热、抗炎等作用。安宫牛黄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脑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氧化应激损伤,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外,安宫牛黄丸还具有解热镇静和抗炎作用,能够拮抗脑内炎症反应,并可减轻脓毒血症对肺组织的损伤。

临床研究证实,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宫牛黄丸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改善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促进苏醒等作用,并可改善预后,疗效明确。此外,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加用安宫牛黄丸能逆转意识障碍,改善神经损伤和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安宫牛黄丸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解热、镇静、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水肿以及促进苏醒等作用,并可降低病死率。安宫牛黄丸具有降温、抗惊厥作用,尤其适用于发热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还适用于发热、惊厥的肝炎、急性胰腺炎、中暑和脓毒血症的患者。安宫牛黄丸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代谢,增加细胞耐缺氧能力,促进意识恢复,适用于缺血缺氧性脑病,可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最后,安宫牛黄丸还可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急性酒精中毒、帕金森综合症以及糖尿病昏迷的辅助治疗。

在安全性方面,安宫牛黄丸常见皮肤瘙痒、消化道不适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可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安宫牛黄丸中含有雄黄和朱砂两味毒性中药,分别含有重金属砷和汞,雄黄为二硫化二砷,对肾功能确实有轻微损害,尤其长期用药者,朱砂为硫化汞,不含有可溶性高毒性汞价态,口服比较安全,总体来说,口服安宫牛黄丸是安全的,但注意不宜过量久服。

安宫牛黄丸不可乱用

安宫牛黄丸这一传统中药中的“网红”,几乎每隔一阵子都会引发一个议论小高潮。我国的药典中标注安宫牛黄丸可以治疗脑中风,很多人认为它是急性发作时候的“救命神药”,但也有人持否定意见。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任黄理金提醒,与其关注它是否“神药”,更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安全用药。安宫牛黄丸对于脑中风作用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并不是用于预防,更应该注意到,作为处方药,它的使用说明中还特别强调了“毒性”,必须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游华玲

八成脑中风可预防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中风依然高发。黄理金提醒,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应该注意,既往有冠心病或心脏病发作史、外周动脉疾病史的人群更应该对中风提高警惕。

黄理金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风发作的年龄越来越早。45岁以上人群越来越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这跟吸烟、酗酒、肥胖、运动量过少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而避开这些不良习惯,就相当于和中风危机拉开距离,所以说,认为中风不可预防是错的。

实际上,80%的中风是可以预防的,控制好慢性病,常做体检,远离三高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黄理金说,无法改变和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家族式。年龄增大确实风险增高;男性中风几率也高于女性;家族史就更是无法选择的了。但更多的危险因素却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如上所述,避开烟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多运动,控制体重,这些都是“事在人为”。

另外,假如已经发生中风,千万不要认为“治不好”,应该尽快就医。发生过中风的人更应该做好二级预防,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避免再次发作。

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中风的一大利器。膳食总体上要低油、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多食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类制品。黄理金特别推荐了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的“十个网球”饮食法:

每天摄入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的肉类、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

安宫牛黄丸仅用于“热病”

安宫牛黄丸这个“网红”中药一度被炒出天价,很多人也觉得家庭药箱应该常备应急。黄理金提醒说,安宫牛黄丸是处方药,且含有毒性,不建议患者自行服用。

安宫牛黄丸并不能预防中风,仅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很多急性脑中风患者可能很快进入昏迷状态,此时喂药很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因此,不建议昏迷时经口直接喂食,正确的方法是通过插胃管鼻饲,这在一般家庭是完成不了的。

“黑科技”加持 “看清血管”有效救治中风

如果不慎发生脑中风,务必积极面对。“时间就是大脑”的中风急救知识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在4.5小时内静脉药物溶栓能有较好效果;24小时内可通过介入取栓;超过24小时的要根据病情和检查结果衡量手术风险,谨慎手术。

黄理金介绍,现在神经外科治疗脑中风已经有了很多“黑科技”的加持,比如数字减影的血管造影技术已经能十分精准地找到栓塞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介入手术可以将堵塞血管的栓子取出来,恢复血流的通畅,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血管支架也有了很多高新材料和技术的产品;治疗动脉瘤(消除破裂引起中风的风险)也有全新的介入栓塞疗法……众多技术日趋成熟,中风患者和家属务必尽快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脑血管相关检查与救治。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看清血管”,无论是高危人群预防中风还是中风后的救治,都是可以达到很好效果的。

黄理金还提醒,需要区分的是,脑中风与中风后遗症是不同的。脑中风有一部分病人会遗留诸如肢体、运动、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病人要积极通过康复训练寻求最大限度的恢复,对严重残障的肢体可以训练健肢的功能替代。同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患病事实,努力重返正常生活。

儿童也会“中风”? 小心“烟雾病”!

“中风”是“老人病”吗?还真不是。黄理金说,除了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中风发病年轻化之外,还有一种脑出血性的中风可能出现在儿童中,那就是“烟雾病”所致。如果小朋友反复出现刻板的摔倒,每次几乎都是同样的姿势、同样的部位,或者单侧肢体反复突然无力,拿不住筷子等现象,家长就要注意了,最好带孩子去做个脑血管磁共振检查一下。

由于扩张的脑血管在血管造影时的形态如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这种病被形象地称作“烟雾病”,主要是不明原因的脑血管闭塞所致。“当烟雾病发生时,脑内主要血管因各种难以明确的原因变得狭窄甚至堵塞,长出无数根毛细血管来替代,从血管造影上来看,就像一团烟雾纠结在脑子里。”黄理金说,烟雾病的发病分为两个高峰期,一是在10岁时期间,其主要症状以脑缺血为主;二是在30~40岁左右的人群,多以急性颅内出血起病。(周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