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是糖尿病并发症吗(牙疼是糖尿病吗)
口腔出现这些问题,或是糖尿病并发症来袭
□记者 崔宏远 通讯员 刘群
■受访专家
马瑜瑾 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内分泌科主任
张江(化名)没有想到,他会以这种方式“出名”。
一周前,他因牙疼去医院就诊,竟引发众多糖友讨论,医生还为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原来,张江被确诊为糖尿病口腔并发症。
1 他患糖尿病近15年,中招后才知道该并发症
68岁的张江是老糖友了。
“患糖尿病快15年了,都说久病成医,可这结果还是第一次听说。”说起去医院看牙的事儿,张江一边说,一边揉了揉右侧的脸颊。
一周前,张江一觉醒来,觉得牙疼。他用舌头舔了舔牙齿,感觉有些不对劲儿。
“上火了?”张江想着,赶紧跑到镜子前张开嘴,他发现,不仅牙龈肿了,而且在右侧上颚槽牙的位置还长了一个白色的小疙瘩,一碰就疼。他赶忙吃了点消炎药和清火药,还在吃早餐时多喝了一杯水。
可到了当天下午,他的牙更疼了,味觉也有些异常,他便到医院就诊。让他没想到的是,牙疼、牙龈肿都是糖尿病口腔并发症的症状。
2 口腔出现这些问题,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广为人知,知道糖尿病会引发口腔疾病的糖友却不多。”马瑜瑾说,她为张江治疗后,还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随机对20名糖友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只有6名糖友听说过该并发症。“我组织糖尿病患者教学时,还请张江到场讲自己的经历,糖友们交流、讨论得很热烈。”她说。
马瑜瑾介绍,糖尿病口腔并发症是糖友最容易忽视的并发症,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是早期症状。不少糖友在出现这些症状时会自行用药治疗,有时甚至乱用偏方,造成病情延误。
“它和糖尿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危害可不小。”马瑜瑾说,糖尿病发病时间长,血糖控制不佳会间接导致多种并发症。比如,长期高血糖会对口腔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会改变口腔环境,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引发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等多种口腔疾病,会让糖友失去牙齿,严重危害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还会改变正常的容貌。
反过来,口腔疾病也会对糖尿病产生影响,如加重糖尿病血管病变等。
3 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
对糖友来说,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非常重要,积极治疗牙龈疾病有助于减缓病情。
马瑜瑾建议,糖友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平时积极做好口腔保健,坚持每天刷牙,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已经出现口腔问题的糖友,最好在每餐饭后3分钟刷牙,或是用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内的致病菌。同时,还要加强血糖监测,积极治疗牙周病。
糖尿病出现这6大表现,证明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血糖控制不好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会致残,致死!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
不同并发症自然“先兆不同”:
一、糖尿病导致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控制不好,导致的全身血管受损,尤其会导致心脏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当心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就会出现心绞痛的表现,这时候就会表现为胸痛、心前区疼痛、头疼、牙疼、胸闷憋气、大汗、后背疼痛、咽部紧缩感、肩膀疼痛等等表现。糖尿病导致的冠心病常常是三支病变,也就是三个心脏大血管都会有比较严重的狭窄,往往不能支架,需要搭桥。
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是全身性的,对于颈动脉以及脑血管都有损害,会导致颈动脉狭窄斑块,脑血管狭窄甚至引起脑梗死。当发生严重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的时候,会表现为双手力量不对称,口角歪斜,走路偏斜,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吐字不清,嗜睡状态,恶心呕吐或呃逆;面瘫及舌瘫、偏盲、喝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等。
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若出现有视物模糊,且不断加重情况,那需注意或许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越长几率便更高,所以糖尿病人群需半年检查一次眼底。查查眼底,视物模糊、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均是糖尿病合并的微血管病变,注意若早期发现,注意及时治疗。
四、糖尿病肾病
当出现水肿、眼睑、颜面及下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大量泡沫尿等等要怀疑糖尿病肾病,化验尿常规和肾功能,以明确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
五、糖尿病足:
血糖控制不佳,血管神经损害,四肢伤口不愈合,容易破溃,只能截肢后才能好转!
六、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
肢体麻木、感觉性共济失调、亦可累及颅神经及脊神经。早起可表现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注意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并发症可能是独立出现,也可能是同时出现。对于糖尿病的人,不能等到已经出现并发症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只有长期血糖处在理想安全水平,才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牙疼也是病 糖尿病人更需注意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提到牙病,记者首先想到的便是牙周病症,据达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李渠介绍,牙周疾病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疾病。说它古老,是因为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遗骨上就可看到牙槽骨不同程度的破坏。说它年轻,是因为对于该疾病有许多问题尚待认识。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细菌是牙周疾病的始作俑者,有人就曾做了这样一个比喻——是细菌扣动了牙周疾病的“扳机”。
正确认识“牙疼也是病”
李渠告诉记者,很多市民认为,牙周疾病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掉几颗牙、补几颗牙、洗几次牙、平时生活中多刷牙吗?但随着口腔研究,特别是对牙科的深入研究发现,现在看来,牙上的问题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
“俗话说,十指连心,现有的研究表明,牙周不但连心、连肺、连脑、连胃、甚至连着下一代。”李渠说道,“我们知道,牙齿通过牙周韧带被悬吊在牙槽内,牙槽的表面覆盖着牙龈。在细菌的作用下,首先是牙龈发炎。如果病变继续发展,会引起牙根周围部分牙周膜的破坏和牙槽骨的吸收,造成牙根和牙龈的‘骨肉分离’,‘骨肉分离’的结果是形成了牙周袋。牙周袋内壁上皮往往存在溃疡,当咀嚼、刷牙的时候,牙周袋内滋生的大量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溃疡这些开放的门户进入到循坏系统,从而造成对全身系统疾病的影响。”
牙周炎与糖尿病的关系
在记者采访中,患者陈先生前来就诊。据陈先生介绍,自己已56岁,患II型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并不十分理想。同时,他的牙齿状况,最近也十分糟糕,相继出现松动、脱落。在接受李渠治疗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原来血糖控制不佳与牙齿的松动、脱落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
李渠告诉陈先生,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则会造成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的5种主要并发症为:血管病变、视网膜病、肾病、神经系统病变及感染体质。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牙周袋的形成、牙槽的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已成为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