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如何运动(糖尿病肾病如何吃)
权威指南告诉你:患有糖尿病肾病,应该怎么吃怎么动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该病早已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患病率不断增长。据统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常有30%~40%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肾病。2019年底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了2020版糖尿病诊治指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的生活管理。
1.低蛋白饮食
低蛋白饮食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有学者研究发现,更低的蛋白质摄入(0.6~0.8 g·kg-1·d-1)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指南中对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非透析依赖性患者,不推荐过低蛋白饮食,推荐膳食蛋白质摄入量每天约0.8克/千克体重。这是因为有研究证实,每天低于0.8克/千克的膳食蛋白摄入量,对血糖控制、心血管风险或肾脏疾病进展无影响。
对于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是其主要问题,故在2020年指南中指出透析患者应考虑较高水平的膳食蛋白质摄入量。
2.低盐饮食
减少钠摄入不但可以优化降压药的疗效,也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有研究报道,钠摄入过低会影响糖类代谢并可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同时还可激活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进一步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饮食中钠摄入过多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进入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建议钠摄入为1.5~2.3克/天(相当于钠盐3.75~5.75克/天),对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减少钠摄入量应个体化管理。
3.低脂饮食
有研究显示ω-3脂肪酸可以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此外,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不但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预后,还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目前,国内外研究尚未确定膳食脂肪的每日最佳摄入量,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增加ω-3脂肪酸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4.适度运动
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如快步行走)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天分次进行,每次至少30分钟。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前需要进行运动耐量评估。适量运动不但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体能,还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而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风险。
但过度运动有可能造成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对于缺少胰岛素的患者,运动也能够导致高血糖甚至酮症。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高危人群,应减少运动,防止心力衰竭、皮肤破溃、玻璃体出血等发生。
5.戒烟限酒
糖尿病肾病男性患者每天饮酒量应小于2个酒精单位,女性小于1酒精单位(1酒精单位约合14克纯酒精,相当于酒精浓度12%的红酒145 毫升,酒精浓度3.5%啤酒497毫升或酒精浓度40%的白酒43毫升),同时,注意患者进行饮酒后可能出现低血糖,特别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戒烟,吸烟不但使慢性肾脏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还会加速终末期肾病进展的风险。
总的来说,生活管理的关键点有:(1)建议糖肾患者蛋白摄入量在0.6~0.8g·kg-1·d-1,避免高蛋白饮食(>1.3g·kg-1·d-1)。(2)建议钠摄入量1.5~2.3 克/天(相当于钠盐3.75~5.75克/天),合并高血压患者应限钠个体化管理。(3)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膳食中适当包含ω-3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4)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至少30分钟。(5)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戒烟限酒。
以上就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1] 糖尿病肾病多学科诊治与管理共识专家组,姜世敏,方锦颖.糖尿病肾病多学科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18)06:484-487
[2]李琳,李全民.糖尿病肾病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更新要点及治疗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0,12(06) :424-428
作者:武若水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吃”与“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高血压、吸烟及上述代谢性疾病均为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除糖尿病肾病外,糖尿病患者还有合并肥胖相关性肾病、高尿酸相关性肾病等其他慢性肾脏病的可能。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平时饮食与健身都需要特别注意。
糖尿病肾病患者平时饮食需要控制总热量、低脂、低嘌呤饮食。限制食盐,建议每日在6克以内。还要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若已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应限制香蕉、红豆、沙丁鱼等富含钾的食物;蛋白质摄入限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以优质蛋白为主,首选牛奶、鸡蛋,其次选择鱼和肉类,限制摄入劣质蛋白即植物蛋白,如豆类及豆制品。平时还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和锌、钙、铁的摄入。
糖尿病肾病患者运动应从低强度、低运动量开始,以中、低强度运动为主;避免憋气动作或高强度的运动;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爬楼梯、跳舞、骑自行车等方式。建议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另外需要注意运动过程中防止血压过度升高、警惕低血糖。
来源:39健康网
有并发症,糖友如何运动
来源:【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丁 胜
本报记者 牛雨蕾
糖尿病会致使人体血管受损、神经病变,并危害心、脑、肾、眼、足等多个器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运动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如何安全科学地运动,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近日,美国运动医学会公布的《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最新专家共识》中(以下简称《共识》),就有一部分是针对糖尿病合并症人群提出的运动建议。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丁胜说:“大多数并发症患者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各种类型的活动。但是,相较普通糖友来说,有并发症的糖友需要了解更多个性化注意事项。”
合并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如果影响到心脏,就会导致心率调节障碍。因此,糖友需要格外注意运动时心率的变化。依据《共识》给出的指导,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友还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及时监测血压、体温和心率的变化。丁胜提醒,这类糖友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场所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同时运动前后及时补水,以防因散热不良或出汗过多而致体温升高、脱水等情况发生。
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是一类负责运动、感觉、排汗、排尿等活动的神经,周围神经病变后会出现感觉减退的情况,一般表现为肌肉无力、萎缩等,很容易摔倒和受伤,也是糖尿病足的根源。因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友要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足部创伤的运动,不要远足或长时间在不平坦的路上行走,推荐骑行、游泳等非负重运动;如有未愈合的足部溃疡,则需避免水上运动。日常生活中,应选择舒适的鞋袜,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外伤或发红的迹象,尽量保持足部健康。在泡脚时,也应注意温度,避免对足部造成伤害。
合并视网膜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友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有新生血管生成,血管较脆,容易出血,运动不当会导致糖友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共识》指出,对于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糖友,应禁忌无氧、高冲击或闭气用力的运动,如跳绳、举重、打篮球等,像瑜伽、体操这类需要经常低头或带来头部振动的运动也不宜进行;最好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车等。任何患有不稳定或未经治疗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近期进行过全视网膜光凝术或接受过其他眼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都要禁止运动。
合并肾脏病。《共识》提示,如果电解质得到控制,透析治疗期间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进行轻度至中度运动,需注意避免举重、高强度有氧运动等易使血压过度升高的运动,推荐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运动时注意正常呼吸,不要屏气。丁胜表示,糖肾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各种问题,如果要运动,可参考《共识》的建议,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合并高血压。“合并有高血压、心血管、脑血管的病人运动时的注意事项类似。”丁胜说。如果是在急性期发病期,如血压飙升、急性心肌缺血、急性脑卒中等情况下,都不宜运动。如果仅是指标控制不好,血压不达标、心功能差、脑卒中后有偏瘫等,可以进行运动,但一定要谨慎,要将危险因素尽量控制到最低。推荐这类患者选择大肌肉群的锻炼,例如低到中等强度的步行和骑自行车。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