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的养生之道(糖尿病的养生之道有哪些)

中国甘肃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日常细心护理 四季养生各有重点

糖尿病是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一种疾病。对于这样的一种疾病在生活起居的时候有什么比较好的护理方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日常护理:

挑对食物

生活中,应多吃大麦、燕麦等全谷类粗粮,豆类、蔬菜等,它们升糖水平较低。此外,应选择欧米伽-3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菜籽油、亚麻籽油等健康油,三文鱼、坚果等。

运动前吃点东西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友在剧烈运动或者不习惯的锻炼之后,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等。为了防止运动低血糖,这些糖友运动前应稍微吃点东西,但不宜太多。在改变运动习惯之前,最好先征求医生建议。

检查鞋子袜子舒适度

糖友下肢易发生动脉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导致疼痛感降低,即使是很小的伤口也容易导致感染或难以治愈的溃疡。因此,糖友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鞋里是否有沙子等异物,鞋子是否有粗边、缝线或裂痕等磨脚现象。应保证鞋袜的舒适度,避免意外伤。

安排好锻炼时间

每天应花1分钟,考虑何时能去运动,穿什么衣服等。因为糖友每周应至少锻炼5~6次,每次30分钟,快走、慢跑或举重等肌肉锻炼均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更应重视运动,减掉腹部脂肪。

糖尿病病人四季养生有别

除了日常的养护,糖尿病人还要注意养生,如此才会有更好的生活。下面来介绍下糖尿病患者的四季养生之道:

春季养生

首先注重养肝,宜舒畅情志,少生气,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使精神情志有张有弛,肝气畅达,逆春天生发之气则易伤肝。其次应顺春时之气早睡早起。第三注重春夏养阳,饮食方面宜省酸增甘,宜辛温甜,利湿祛寒,如煮菜做汤时多加些姜、胡椒等辛味的调味品,少用一些咸味和苦味的食品。第四是加强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户外运动,亦可进行头部推拿保健及揉肚腹法等锻炼。最后别忘记体检,做个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看一看冬季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小于6.5%则说明血糖控制不错。再看一看血脂水平。

夏季养生

夏季一般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首先防止低血糖。其次注重养心,顺应夏时之气晚睡早起,午后安排一定的睡眠,这样会使人的神气旺盛饱满,尽量少发怒,可以以适当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开朗乐观,逆夏天生长之气则易伤心。夏天暑热易耗气伤阴,不宜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以清晨和傍晚活动为宜。并且注意补充水分,但不宜暴饮。饮食方面宜养心养脾,省苦增辛,宜清热利湿为佳。果蔬如苦瓜、黄瓜、西瓜、西红柿、橙子、洋葱、绿豆、大蒜等可以吃。进食水果的量应尽量控制,病情稳定需按食品换算法减去一份主食,如吃250克西瓜,可减少50克主食,而且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以免引起餐后血糖增高。

秋季养生

秋季容易血糖增高,养生十分重要。人应顺秋时之气晚卧晚起,收敛神气而勿外露,心平气和,恬淡虚无,秋失所养则易伤肺。秋燥易伤肺津,造成口干口渴,饮食方面宜养肺,省辛增酸,宜滋阴防燥,清淡新鲜。如银耳、梨、芝麻、莲藕、蜂蜜、乌鸡、豆浆、苹果、石榴、葡萄、杨桃等。蔬菜类宜多吃萝卜、黄瓜、冬瓜、花菜、白菜等,宜少吃辛辣、油炸火烤的食品。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宜。

冬季养生

一般来说,四季中冬季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最高,也是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首先注重养护肾气,冬季宜早睡晚起,注意保暖。其次减少思虑,松弛紧张的情绪,消除噪音的干扰,保持精神舒畅。饮食方面省咸增苦,宜杂、淡、少、软,以食补最佳。如羊肉、鹅肉、核桃、板栗、萝卜、地瓜、菠菜、油菜等。冬天天气寒冷,老年人不宜过早出去锻炼身体,注意保暖,在天冷的时候多穿些衣服,洗热水澡,不要洗凉水澡,多晒太阳。不要使皮肤过度出汗,导致阳气耗伤。预防感染,对于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应积极预防。

春季糖尿病人如何养生保健

养生之道网导读:春季糖尿病人如何养生保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春季好比是个险要的关口,调摄不当,很容易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那么,春季糖尿病人如何养生保健呢?一起来了解下。

春季糖尿病人要这样养生保健:

1、注意起居

早春时节,冬寒未消,晚间早些卧床休息,早晨稍迟起身,等待日出再外出活动,以避开早晨寒冷的刺激。同时还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运行流畅,以实现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平稳控制血糖的目的。

2、预防感冒

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感冒后血糖变化很大,原来已经控制良好的血糖水平会突然上升,不适症状随之而来。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机体抗病能力很差,感冒后机体无力驱邪,比正常人更难治愈,病程延长到几周,甚至一两个月。感冒引起血糖上升后不易回复,一些并发症接踵而来,如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造成难以逆转的后果。

因此,糖尿病患者对于感冒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加预防。平时要保持居室空气流通,在感冒流行期间,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并注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3、防寒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由于寒冷的天气还没有真正过去,糖尿病人因末梢神经的病变,有时并不能精确地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所以,不要急着脱掉棉衣,尤其要注意手脚的保暖。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故应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防止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因此,糖尿病患者春季应适量增加紫菜、苦瓜、山药、胡萝卜、洋葱、大蒜、黑木耳等食物的摄入。

4、调节情志

中医认为,若情志过激或抑制不舒,可表现为稍受刺激即生气发怒,怒则伤肝,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火旺灼伤阴津,则引起血糖升高。现代医学也证明,当情志波动时,肾上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糖元释放,同时又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因此,患者自身要注意情志调节,特别是家庭成员在生活上要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充分享受美好、温馨的家庭生活。但也要注意照顾方法,不要使患者感到自己不行了,加重思想压力,以有利于病情的稳定为准则。

5、春季户外活动

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里,可到郊外散步、踏青、临溪戏水或登高望远陶冶情操,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以疏泄肝气。实践证明,郊游或短程旅游,不仅能使精神情绪方面有好的改善,也能使血糖下降,病情得以好转。

6、严格控制病情

按时服药、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随时监测血糖、调整药量、严格控制血糖,积极防治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祛除产生感染的内在因素。

7、全面体检

春天是体检的最好季节,不妨在春季先“检修”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糖尿病病友可能在医生的指导、治疗下,病情暂时得到缓解,但绝非一劳永逸。因此,仍然应定时进行疾病的复诊和检查。至少应每一周检查一次血糖,并检查是否有合并症发生。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人的膳食调养法

身体健康的人都需要正确的饮食来保持自己不受疾病的侵害,更何况是糖尿病人,对于饮食的要求更是要做到“科学、健康”了!说起糖尿病的饮食要求,我们总觉得很复杂,似乎没有一个总结性的文章可供我们参考。别担心,今天这篇文章就为您系统地总结了糖尿病患者有关饮食的几乎所有方面!真是太全啦,赶紧看看吧!

膳食调养是糖尿病人的重要养生之道,而且密切影响疗效和康复。广大患者和非专科医者都不可能精确计算热量,刻板安排食谱,故“饮食控制”对医患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从临床和医患的两个实际出发,沈氏女科制订了一套实用可行的糖尿病膳食调理法。

1.遵守膳食6个原则

(1)保持体力和工作、生活能力。糖尿病人的膳食不能产生饥饿感,更不能丧失生活自理和生活乐趣。

(2)主食(米、面、玉米面、高粱、荞麦面、小米、南瓜等)必须严格定时定量。一般规定,脑力劳动每日5两,分配为早餐1两,午餐3两,晚餐1两;体力劳动每日8两,分配为早餐2两,午餐4两,晚餐2两。

(3)副食蔬菜不限量,填饱为止。饥饿时以花生、豆类、杏仁、腰果等充饥。

(4)严格禁食各种水果(包括猕猴桃、柚子、草莓等,因含糖量均超过5%)、糖类、冷饮、糕点、蜜饯。可以西红柿、黄瓜、凉拌菜代替水果。

(5)戒烟酒,忌肥甘,尽量少食木糖醇、甜叶菊等甜味替代品,做到“食不甜甘”。

(6)烹调时可用酱油、食油、盐、醋、姜、蒜、胡椒、辣椒等各种作料,但绝不可用糖、糖精等调料。

2.掌握食物宜忌

有降糖止渴作用的食物可多进:猪胰、山药、豇豆、茭白、苦瓜、薏苡仁、黑木耳、大蒜、芹菜、乌梅、冬瓜。

含糖量超过5%的食物宜少用、慎用:白萝卜、南瓜、大葱、冬笋、洋葱、蒜苗、鲜豌豆、鲜蚕豆、鲜藕、啤酒、红、白葡萄酒。

含糖量很高的食物要忌食:胡萝卜、心里美萝卜、红薯、土豆、芋头、粉条、马蹄。

3.糖尿病食谱举例

生地黄粥(参考《饮膳正要》)

配方:鲜生地250g、薏苡仁100g。

功效:滋阴生津,凉血除热。

制作:鲜生地洗净切细取汁,薏苡仁淘净熬粥后趁热倒入鲜生地汁搅匀食用。

竹叶粥(参考《太平圣惠方》)

配方:鲜竹叶60片、生石膏100g、薏苡仁100g。

功效:清热除烦,养胃生津。

制作:竹叶洗净切条,同生石膏放入砂锅内加水熬20分钟,取汁滤渣,薏苡仁淘净入锅内煮粥,加入盐等适量调料食用。

杜仲腰花(参考《本草纲目》)

配方:生杜仲15g、猪腰250g。

功效:滋补肝肾,健壮筋骨。

制作:猪腰剖开去臊筋,切成腰花,用调料适量浸泡60分钟。生杜仲加水熬浓汁60ml,并用山药粉兑成薄汁。油锅爆炒腰花,浇上薄汁食用。

酱醋猪肝(参考《食医心镜》)

配方:猪肝500g、乌梅10枚。

功效:滋补肝肾,清热明目。

制作:猪肝洗净切薄片,山药粉、鸡蛋清浸泡60分钟。乌梅熬煮取汁60ml。油锅爆炒猪肝,倒入乌梅汁、山药粉勾芡食用。

素烩面筋(参考《本草纲目》)

配方:水面筋60g、山药60g。

功效:养胃补气,清热止渴。

制作:面筋洗净切薄片,山药洗净去皮切薄片。入油锅煸炒成黄色,加调料文火炖至熟透,用薏苡仁粉勾芡食用。

油炒苦瓜(参考《随息居饮食谱》)

配方:苦瓜250g、黑木耳30g。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明目。

制作:苦瓜洗净切丝,黑木耳撕小。油锅煸炒苦瓜、黑木耳,加入调料食用。

糖尿病人应遵守膳食6原则,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常因不能自由膳食,不能享受人生乐趣,没有口福而悲哀烦恼。沈氏女科现对于糖尿病人受限不能自由饮食的3个方面给您以中医养生指导。

甜食:含有单糖或双糖的糕点、小吃、零食都非常可口,但其被肠道吸收后容易使血糖升高,而忌口甜食又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痛苦,尤其是酷爱甜食的儿童和青少年,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有3条措施:一是在血糖控制比较稳定时,可以在吃饭的两餐中间或晚上睡觉前吃少量甜食;二是主食要减量并要监测血糖;三是在甜食的选择上,以不影响血糖或影响较小的甜味剂为好,如木糖醇、甜叶菊等。

水果:不仅色、香、味俱佳,口感好,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等,水果中的糖类吸收较慢。糖尿病人吃水果的窍门在于:避免含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荔枝、红枣、柿子等,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火龙果、柚子、橘子、梨、苹果、猕猴桃、草莓等。血糖控制不好时应忌水果,吃水果的时间放在午睡后或晚上睡前。吃水果后适量减主食。吃水果后加服1次降糖中成药。

酒类:酒精能产生大量热量,而且很难被人体利用,所以常使血糖发生波动。但饮酒常是乐事,应掌握适度:避免饮甜度大的酒,如黄酒、葡萄酒。在血糖控制较好时,可以少量饮酒,比如白酒1~2两,啤酒1瓶。饮酒不能空腹,并减少主食量,1瓶500ml啤酒相当于1两馒头。酒后也应加服1次降糖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