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视力下降能治吗(糖尿病视力减退怎么办)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小伙忽然视力下降 专家:糖尿病患者要及早筛查“糖网”

右眼经过激光术的效果 林郁珍 供图

中新网广州10月8日电 (蔡敏婕 林郁珍)今年10月8日是世界视觉日。在眼科临床诊疗中,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高发病率相反的是广大民众对它的低知晓率。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形态与功能科主任马红婕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早期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和延缓“糖网”发展的关键。当“糖网”发展到中晚期时,将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严重者可致盲。

年仅28岁的冬奇(化名)患有糖尿病多年,在三个多月前左眼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下降,并伴有固定暗区遮挡,于是他到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就诊。

经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发现,冬奇的左眼视力指数仅20厘米,玻璃体混浊,窥不清眼底;右眼视力0.25,眼底存有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视盘新生血管等问题,因而被医生诊断为“双眼1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马红婕说:“‘糖网’是糖尿病患者很容易患上的致盲性眼病。据相关统计,在成年糖尿病患者中,‘糖网’的患病率为24.7%-37.5%,糖尿病病程越长,‘糖网’的发病几率就越高,病情也就越严重,严重则将致盲,病程不可逆。”

“对双眼中病情相对较轻的右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抗VEGF治疗,改善视网膜缺血,预防和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展,以防进一步发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增殖膜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对于冬奇病情较重,已近无光感的左眼,马红婕直言:“预计术后提高左眼视力的可能性不高。”

马红婕表示,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细胞损伤,不能分泌胰岛素所致,多见于青少年,也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具有起病急、症状明显且严重等特点,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因发病年龄早,血糖控制难以稳定,视网膜血管更易受到损害,所以“1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比“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更为棘手。

马红婕称,在确诊患有糖尿病的那一刻起,糖尿病患者就该重视并预防“糖网”的发生,定期做眼底检查,关注眼睛眼底病变,一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阻止和延缓疾病发展。(完)

来源: 中新网

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再去看眼科就晚了——眼底病主治医师郭欣提醒

患糖尿病十年的张先生前几天突然感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在当地治疗后没有好转,就来到南阳市眼科医院就医。经过南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二科主治医师郭欣医生的详细检查,确诊为因糖尿病而并发的眼底病变——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张先生今年38岁,十年前在体检时就查出有糖尿病。医生当时就提醒他要积极治疗控制好血糖,预防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张先生虽然嘴上答应着,但他认为身体不疼不痒,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没把医生的提醒当回事,该吃吃该喝喝,直到发现自己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才吓得赶快来看医生。

张先生不明白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眼底病变,郭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解释。长期高血糖会引起眼底血管壁的损害,使其增厚、变窄,进而导致视网膜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而血管损伤会导致出血、渗出、视网膜水肿等一系列视网膜病变。当病情加重时,可能会出现新生血管的异常生长,这些新生血管易破裂出血,最终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减退或失明。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不良的居住环境、血糖控制不佳和糖尿病病程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速眼底病变的发展。

郭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关键。由于许多患者缺乏对这种并发症的认知,往往在视力尚好的时候,忽视了眼科检查,等到视力下降来就诊时,已错过宝贵的治疗时机。因此,一旦被确诊罹患糖尿病后,就要立即进行眼部检查,医生根据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制定随诊规划。如果未发现眼底病变,则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如发现异常,则应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通过有效的干预和及时的治疗,大多数糖尿病引发的视力损害和失明是可以避免的。

专 家 简 介

郭欣,南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二科主治医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各种类型葡萄膜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及各种眼底出血性病变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小伙忽然视力下降 专家:糖尿病患者要及早筛查“糖网”

中新网广州10月8日电 (蔡敏婕 林郁珍)今年10月8日是世界视觉日。在眼科临床诊疗中,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高发病率相反的是广大民众对它的低知晓率。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形态与功能科主任马红婕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早期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和延缓“糖网”发展的关键。当“糖网”发展到中晚期时,将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严重者可致盲。

年仅28岁的冬奇(化名)患有糖尿病多年,在三个多月前左眼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下降,并伴有固定暗区遮挡,于是他到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就诊。

经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发现,冬奇的左眼视力指数仅20厘米,玻璃体混浊,窥不清眼底;右眼视力0.25,眼底存有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视盘新生血管等问题,因而被医生诊断为“双眼1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马红婕说:“‘糖网’是糖尿病患者很容易患上的致盲性眼病。据相关统计,在成年糖尿病患者中,‘糖网’的患病率为24.7%-37.5%,糖尿病病程越长,‘糖网’的发病几率就越高,病情也就越严重,严重则将致盲,病程不可逆。”

“对双眼中病情相对较轻的右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抗VEGF治疗,改善视网膜缺血,预防和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展,以防进一步发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增殖膜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对于冬奇病情较重,已近无光感的左眼,马红婕直言:“预计术后提高左眼视力的可能性不高。”

马红婕表示,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细胞损伤,不能分泌胰岛素所致,多见于青少年,也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具有起病急、症状明显且严重等特点,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因发病年龄早,血糖控制难以稳定,视网膜血管更易受到损害,所以“1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比“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更为棘手。

马红婕称,在确诊患有糖尿病的那一刻起,糖尿病患者就该重视并预防“糖网”的发生,定期做眼底检查,关注眼睛眼底病变,一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阻止和延缓疾病发展。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