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26岁糖尿病可以治好吗(26岁得了糖尿病还能结婚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26岁糖尿病女子患上“糖网病”要做手术,竟是因这个“大意”

湘潭市的陈小姐虽然只有26岁,却是一名拥有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人”,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陈小姐有一定了解,也知道眼底病是糖尿病首要并发症,因此早些年,她会有意识去做眼底检查。

“这名患者后来觉得检查不出问题,应该也不会有问题了,所以就没有再去检查。”湘潭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任刘凯说,直到近段时间,陈小姐感觉视力明显下降,她才来医院就诊。一检查,陈小姐左眼视力仅剩0.1,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刘凯说,许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会对自己的血糖十分关注,但不少患者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只要血糖控制好了,其他都不是问题。“控制血糖的确非常重要,并不意味着患者只要控制好了血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刘凯说,尤其随着糖尿病患病时间的推移,糖尿病患者出现眼部并发症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刘凯强调,患有糖尿病10年以上的患者,有50%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概率也是正常人的25倍,对糖网病患者来说,定期为眼睛做“体检”和控制血糖尤为重要。一旦发现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形,眼前有黑影或漂浮物等,应马上到专业的眼科医院就诊接受治疗。

“从糖尿病被确诊的那一天起,患者就应尽早进行眼健康检查。”刘凯提醒道,有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因眼部不适或视力严重衰退就诊时,有超过70%的已因严重的眼部病变导致了不可逆转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患者去眼科医院就诊,通常都是因为发生了明显的眼部症状或视觉障碍,但这时就诊往往为时已晚。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往往病程发展较为缓慢,早期一般没有症状也没有异样感,往往容易被忽略。然而糖尿病眼病一旦发展到晚期,治疗难度将成倍增加,而且患者已经损失的视力很难挽回。及时并按照眼科医生的医嘱定期检查眼健康,要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一项“固定动作”,“拿到糖尿病的确诊报告后,从糖尿病科出来,就应该考虑去眼科医生那里去看看了。”

通讯员吴雅妮

来源: 潇湘晨报

26岁女孩患上糖尿病?听听北大深圳医院医生怎么说

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数据显示,全球每5秒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020年公布的第六次针对糖尿病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约为1.298亿。同时,约5亿人处在糖尿病前期,换句话说,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处于糖尿病前期。

在大多数人以往的印象里,老年人是比较容易患上糖尿病的群体,但现在身边不少年轻人也被糖尿病“盯”上了。

二十六岁患上糖尿病

当时感觉人生都灰暗了

陈程是一位毕业三四年的年轻女孩,去年11月份被确诊糖尿病,那时她26岁。

一开始,她是为了调理生理期才去医院看医生,之后医生发现她的血糖偏高,通过进一步的检测,告诉她患上了2型糖尿病。

陈程说自己那个时候懵了,跟医生反复确认了两次。“二十多岁患了一个七八十岁老年人的病,我当时觉得整个人生都是灰暗的,我才26岁,就一辈子这样吗?”

陈程记得,2020年10月份的时候,她感觉到自己身体有变化,比如经常口渴以及想上厕所,但她觉得可能是天气原因,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个病。

陈程的母亲告诉她不要跟身边人讲,怕女儿被歧视,但是她觉得没关系,而且聚餐时总是说自己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别人也难理解。陈程说:“我先跟四位好朋友说了,他们都很惊讶,说我才二十几岁,怎么可能有糖尿病。而且他们觉得我也不胖,饮食也没有不规律。”

患病后,陈程的心态受到了一些影响。她说自己以前的视力特别好,是五点几的视力,有一次过马路,对面有人走过来,她却看不清对方的脸,她想到这个病可能最快坏掉的就是眼睛,所以下意识地觉得自己开始坏掉了。

还有一次工作的时候,客户需要把一个图案放置在左边,陈程在电脑中找到了图案,但是突然想不起左边是哪边,最后在网上搜索左边是哪一边,她当时觉得自己的认知也出现障碍了。

后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给她留言并邀请她进了一个糖尿病病友群,群成员们主要是分享控糖日常或者交流心得。

陈程与病友的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

陈程表示,糖尿病比较复杂,不同的患者情况也很不一样,有的人只能吃两口米饭,有的却能承受一碗。夏天的时候,她想吃西瓜又不敢吃,看到病友群里有人晒了半个西瓜,自己也试着吃了一小块,但是血糖很明显地升高了,就再也不敢了。

陈程告诉记者,有一部分人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能够逆转糖尿病,甚至可以摆脱药物。很幸运的是,通过一年多的控制,她的病情恢复得差不多,日常注意饮食就好。

陈程的控糖餐食/受访者供图

“我希望大家能少一点刻板印象,不要觉得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暴饮暴食才患上的,像我之前饮食正常,还喜欢汤汤水水,周末经常健身和泡养生馆,听到别人问是不是吃太多,有点无辜的感觉。”陈程最后这样说道。

年轻人患糖尿病增速明显

早期干预很重要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帆从事内分泌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方面有深入研究。

张帆表示,糖尿病是常见病、高发病,根据流行病调查数据,中国成年人的发病率是11.7%,不过在实际情况中,这个数字可能也被低估了。动态来看,年轻人患病率增速的确比较明显,这与青少年肥胖也有较大的相关性。

“患上糖尿病就像一个人泡在‘蜜罐’里,在高糖环境中,人的血管、神经、细胞、组织会受到影响,并发症发生在一些重要的脏器组织,比如心、脑、肾、眼、肢体、神经等。可以说,如果没有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不足以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反过来说,糖尿病的危害就是高血糖引起的血管并发症。

在治疗方式上,张帆说行内有“五驾马车”的说法,具体指的是教育、饮食、运动、药物以及血糖监测

“首先,教育很重要,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疾病重要且高发,提高应对糖尿病的能力,然后是饮食和运动,其他病可能吃药就会好,但糖尿病患者还需要严格注意饮食和运动,没有这些基础,单纯靠药物可能不足以抵消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血糖控制。另外,糖尿病患者可能有高血糖或低血糖,单凭感觉无法判断高低,因此做好血糖监测也很重要。除了‘五驾马车’之外,还要关注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以及团队对并发症的管理,比如营养师、运动师、健康管理师、医生、护士等共同组成的团队。”

张帆也表示,在糖尿病患者中,有1/4的人知道自己患病,3/4的人不知道,知道自己患病的人中只有1/3就诊,不少人知道自己患病但不治疗。张帆告诉记者,一部分人觉得血糖高无所谓,另外很多情况下,患者不愿意面对自己有糖尿病,也存在没有条件医治的情况,同时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放弃之前的生活习惯,没有进行严格治疗。

最后,张帆跟记者分享了两个案例,他们都是在高中时期(十几年前)过来就诊。她介绍,其中一位患者患上1型糖尿病,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能够保存一定的胰岛功能,减少了并发症以及改善了生活质量。所以说,1型糖尿病也不要放弃,要积极诊断和治疗。另一位则是患上了2型糖尿病,由于积极的管理,他的糖尿病实现了逆转,逆转糖尿病关键就在于——年轻、病程短、胰岛功能好,并且早期发现,及时严格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第二位患者后来说很感谢糖尿病,因为他觉得糖尿病是一个提醒信号,告诉自己必须要调整作息和饮食习惯了。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詹越慧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文中陈程为受访者化名)

26岁男子身患糖尿病,三年后血糖恢复正常,他是怎么做到的?

导语:同事小张平时乐观活泼,很有爱心,和同事关系很好,前段时间公司举办献血公益活动,小张第一次志愿献血。

然而,献血结束后,他突然晕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吓坏了周围的同事,医生急忙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让小张恢复,事后才知道小李有高血糖症状,抽血影响了体内的血糖才晕倒。

这么年轻的身体得了糖尿病,这是小张万万没想到的,之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疾病。没想到,既然三年后小张血糖恢复正常,他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血糖高在医学上被称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紊乱而使得糖分,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变得缓慢,进而造成体内的代谢系统紊乱失调。

其实刚开始治疗糖尿病的初期,小张认为自己的病情非常容易控制,因为他还年轻,所以就比较喜欢吃一些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的病情还是得不到缓解,所以他就不再吃一些高糖高盐的食物,也不再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控制好体内的血糖,这个时候他体内的血糖才慢慢地稳定下来。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如下:

1、高血糖易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可能影响患者生活,需要及时治疗。

2、高血糖容易诱发呼吸道、泌尿系统等部位的感染,导致伤口愈合缓慢甚至不愈合。

3、长期慢性高血糖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4、是容易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透析失明。

5、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脑神经、植物神经等,并导致感觉减退或痛觉过敏、神经麻痹等症状。

6、引起糖尿病足,甚至需要截肢。

26岁男子身患糖尿病,三年后血糖恢复正常,他是怎么做到的?

——控制好饮食

小张过去过着舒适的生活,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管他健康与否,只要他喜欢,他就吃不饱,现在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健康的饮食标准,严格控制饮食。

过去,小张没有吃过一顿好饭,当时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现在,他按照定时定量的标准,每天按时吃三餐,他戒了宵夜,晚饭注意少吃。

他还仔细研究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营养搭配,保证饮食清淡,减少糖和油的摄入,让小张体内的脂肪含量也慢慢下降。

——不要熬夜,按时睡觉

以前小张经常熬夜,有时候比赛也能熬通宵,现在他知道了熬夜对血糖和健康的影响。

现在他按时睡觉,尽量不熬夜,而是早睡早起,他说他觉得自己反而工作得更有效率。

——定期监测血糖

小张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药,从未主动减少剂量,他会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如果他发现自己的血糖稳定了,就不会停药。

相反,他会咨询医生并听从他的建议,主动配合的好处是,小张血糖下降后,一直很稳定,没有波动。

小张的控糖,往往值得重新雕琢,糖友们不妨借鉴一下,对控糖很有帮助。

——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现在小张意识到了锻炼的重要性,他曾经坐着或躺着,现在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锻炼计划。

离家不远,他放弃坐公交车,每天上下班步行半小时,中午和同事打乒乓球,每个周末去健身房做力量训练,于是他每天坚持锻炼一个小时,慢慢地感觉身体轻了很多,神清气爽,血糖也降得更快了。

扩展:一些降低血压的茶

众所周知,药三分毒,当我们患有高血糖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服用一些药物,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服用一些补充剂,这对我们的健康没有任何损害。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饮茶文化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在日常的茶中加入一些可以稳定血糖的物质,这样既可以品茶,又有稳定血糖的作用。

另一本著名的医学著作《扁鹊内经》记载,蒲公英大麦和苦丁茶的混合对稳定血糖有很好的作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成分的药理。

蒲公英:清热泻火,化痰止咳,我清理肺部的垃圾,缓解身体疼痛,稳定血糖。

苦丁:清热泻火,消炎杀菌,清理血液毒素,稳定血糖血脂。

罗汉果:消炎止咳,清肺泻火,稳定血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