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为什么会起痤疮(糖尿病为什么会影响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0
文章目录:

糖友容易长痤疮,控制血糖是关键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多发于15~30岁青年男女,皮损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多为对称性分布,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溢出。各型皮损包括毛囊口处的粉刺、炎性丘疹、脓疱以及结节、囊肿及癜痕等。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及皮脂分泌增加相关。除此之外,还与细菌感染、皮脂腺角化异常、炎症等原因相关。

皮损初起多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如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及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皮损加重后可形成炎症丘疹(顶端可有小脓疱,见图1);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红色结节或囊肿,挤压时有波动感,甚至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癜痕。本病一般自觉症状轻微,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痤疮病程慢性,时轻时重,多数患者病情至中年期逐渐缓解,部分可遗留红色印记和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瘢痕。

图1

痤疮的分级和类型

痤疮根据皮损的性质,不考虑皮损的数量,可分为4级。

1级(轻度):仅有粉刺。

2级(轻至中度):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

3级(中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

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

痤疮除上述1 ~4 级表现外,尚有许多特殊类型。

聚合性痤疮属较严重类型,表现为严重结节、囊肿、窦道及瘢痕,好发于男性青年;暴发性痤疮指少数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突然出现多发炎症性毛囊性丘疹、脓疱、溃疡、血痂,皮疹融合成片,并出现发热、关节痛、贫血等全身症状。

化学诱导性痤疮包括药物、非药物因素。药物性痤疮的相关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精神类药物、卤素药物、分子靶向药物等,以炎性皮损为主要表现;非药物因素包括矿物油类、卤素化合物、化妆品、香烟等,以粉刺多见。

另外,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还有几种特殊长痤疮的情况。一种是月经前长痤疮。女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和卵巢,正常情况下,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保持着相对平衡,但月经周期的排卵前期,血液中雄激素会升高,这就是部分女性每次来月经前会长痤疮的原因。

另一种是当卵巢发生多囊性改变后,它所分泌的雌激素、黄体酮、雄激素都随之增多。而雄激素主要包括雄烯二酮和睾酮,游离睾酮的增加对皮脂腺的分泌有高度促进作用。这就是多囊引发痤疮的重要原因。另外,很多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还可能伴发糖尿病(详见天地链接)。

糖尿病患者容易得痤疮吗?

糖尿病本身就是内分泌失调以及代谢性疾病。患者的内分泌失调跟血糖代谢和痤疮都有关系。如果患者的雄性激素异常分泌,就会使人长痤疮。而糖尿病病人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容易导致患者内分泌紊乱,这也可能导致痤疮的发生。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首先要确定患者的血糖状况,然后根据患者个人的血糖情况进行降糖治疗,待其血糖正常后,痤疮等症状会有所好转。

痤疮的日常预防

日常皮肤清洁应选择清水或合适的洁面产品,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细菌混合物,但又不能过分清洗,注意控油保湿,外用温和滋润乳。高温天气下避免暴晒,如夏天需户外活动应该采取防晒措施,如果不注重防晒,反而经常涂抹油性乳液或粉底霜等,那么可能提高痤疮的发生率。

避免摩擦或者压迫皮肤,忌用手挤压、搔抓皮损。压迫可能导致皮脂腺皮脂排出受阻导致发生痤疮,因此经常长痘的皮肤尽量避免长时间手持电话,避免长期间戴头盔、穿紧身衣领或背带等。

饮食方面要适当限制可能诱发或加重痤疮的高升糖指数食物及牛奶的摄入,高糖饮食、奶制品等会诱发痤疮或使痤疮恶化,所以少吃甜食和牛奶,可以喝酸奶。虽然目前研究证明油腻饮食(例如鹅肝、动物脂肪)等不会使痤疮变得更严重,但为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考虑,还是建议要少吃高脂类食物。

外在居住环境方面,应保持床单被褥干净,以防痤疮患者因为皮肤屏障受损合并螨虫感染诱发皮炎。

其他方面,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熬夜,避免心理压力过大,运动完后及时地清洗身体等都需要患者自身注意。

天地链接: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关系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表现为多毛、痤疮、月经异常、不孕等,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除此之外,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子宫内膜癌等远期并发症的机会比正常人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可影响各年龄段的女性:青春期、生育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痤疮、多毛、不孕等。中老年人则易出现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等。

知识库:玫瑰痤疮和痤疮不一样

玫瑰痤疮和普通痤疮,虽然病名中都有痤疮,但是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疾病。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常见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黑、白头的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周边单位,表现为皮肤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过去老百姓所说的酒糟鼻就是该病的一种表现。该病较为常见,多为女性,但男性患者一般症状较重(特别是鼻赘型和眼型)。玫瑰痤疮的病因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免疫性炎症反应,当然也有很多加重因素,如毛囊虫感染,日晒、经常喝酒、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情绪、内分泌障碍等均可促使发病。

痤疮背后,隐藏着代谢异常,还与牛奶和糖有关

青春痘、粉刺、黑头、白头、脓肿、结节,与您相伴有多少年啦?还记得那些互相挤痘痘时,结下的友情?痤疮,虽然主要影响青春期的帅哥和靓妹,80%的人,会在成年之前遭遇痤疮,但是,痤疮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有研究发现,新生儿也可能出现痤疮。缠斗多年,是否真的了解痤疮呢?痤疮,只是常见的皮肤感染吗?咱们来看看,最新的科学研究,有哪些发现吧。

寻常性痤疮,曾经被认为,主要与雄激素相对升高、皮脂分泌增加、毛囊角化过度、丙酸杆菌感染等有关,由此引起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疾病。但是,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痤疮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痤疮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青春期痤疮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升高。

痤疮,通常会在8到12岁时出现;女孩,会在14岁到17岁;男孩,会在16岁到19岁;普遍出现痤疮。到了25岁,痤疮多数会自然消退。但是,大约12%的女性以及3%的男性,要等到44岁左右,痤疮才会消退。从发生率来看,约有80%的人,会在11岁到30岁之间出现痤疮。痤疮的发生,具有家族遗传特点,父母有过痤疮,孩子也有可能出现。

痤疮发生的基本过程,是激素水平变化导致油脂分泌过盛,堵塞皮肤毛孔,而痤疮丙酸杆菌进入毛孔,就会迅速繁殖,引起炎症。如果炎症向皮肤深层发展,就会出现痤疮囊肿或结节。痤疮没有传染性,而且,也不是油腻食品、巧克力、普通化妆品、生活压力等造成。除了激素因素外,高血糖与痤疮有关,油性化妆品、空气污染、高湿度等因素,可以诱发痤疮;吸烟则可以使成人痤疮程度加重。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在痤疮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痤疮患者外周血的IGF-1水平升高;痤疮的严重程度也与IGF-1相关;青春期以后发生痤疮的患者,面部皮脂分泌量和血清IGF-1水平呈正相关。研究认为,高糖、高蛋白饮食可以影响IGF-1信号通路,使皮脂腺过度增生、皮脂合成增加、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增高,最终导致痤疮发病风险升高。1项涉及4273名青春期男性及6094名青春期女性的研究表明,痤疮与脱脂牛奶摄入量呈正相关,牛奶蛋白能够极大地促进IGF-1信号的传递,同时,高糖饮食可迅速被吸收,使血糖水平升高,刺激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信号的增加,从而加重痤疮。

痤疮的发生,还与高胰岛素血症密切相关。此外,研究发现,IGF-1能够促进雄激素分泌,雄激素过量或雄激素增多症可增加皮脂分泌,加重痤疮。研究人员,曾经通过敲除小鼠IGF-1受体基因,利用免疫沉淀法和蛋白印迹法等发现小鼠血清IGF-1水平下降,寿命延长,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应激能力;研究还发现,节食也可降低IGF-1水平,加强应激蛋白的表现,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痤疮。看到这里,您可能已经明白,饮食因素与痤疮之间的关系。请记住,关键的饮食控制,不是辛辣刺激食物,而是高糖、高蛋白饮食。还有1项研究结果认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几乎未发现痤疮,其中的原因是饮食中缺乏谷物和奶制品。

痤疮预防,除了控制高糖、高蛋白饮食,还需要从皮肤护理的角度入手。有效的措施主要有5条,第1是减少油脂积累,早晚及运动后,用温水配合温和的非研磨类洗面奶洗脸;第2是避免使用刺激皮肤的物品,护肤品要选不含酒精的品种;第3是减少触碰痤疮,防止手上的污垢与油脂混合,同时,要避免挤压痤疮,以免形成疤痕;第4是勤洗头,特别是油性头发,最好每天洗,因为头发上的油脂会沾到脸上,加重痤疮;第5是避免暴晒,尤其是使用药物的时候,因为,治疗痤疮的药物会使皮肤对紫外线变得特别敏感。最后,您需要记住,痤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目前也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痤疮特效方法。因此,要淡定地与痤疮相处,不要被诱骗,落入假冒伪劣大坑。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清云计划#

痤疮长在脸上,病根是内分泌失调,找准方向,才能挽回容颜

青春已逝,痘痘还在,痤疮反复发作,不会让满脸都是痘痘的人,产生青春永驻的自豪感。相反,痤疮不仅影响容颜的光鲜,而且会滋生心理问题,比如,导致焦虑或抑郁。年轻人,有时会凑在一起,互相挤痘,据说,这是划分友情级别的行为。在这种颇具仪式感的活动中,大家也会探讨痤疮的病因,而且认为,痤疮的产生根源是油腻食品导致上火、睡眠不足、化妆品使用失当。这些推论,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只涉及了痤疮产生的非病理性因素,而专业人员则认为,病理因素才是真正祸根,而且,主要与内分泌失调相关。咱们现在就为大家进行深入分析。

寻常性痤疮,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青春痘,是1种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疾病,过去,医学界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口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有关。经过多年研究,学术界发现,痤疮的发病原因可以分为3类,第1类,非病理因素,主要包括油脂分泌旺盛、睡眠不足、缺少饮食节制。第2类,细菌感染,主要是皮脂腺大量分泌油脂,并且受到痤疮丙酸杆菌、孢子菌等病菌感染,使毛囊口变小,滤泡过度角化,从而导致痤疮。第3类,是内分泌因素。

痤疮产生的内分泌因素,又可以细分为4种。第1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是1种发生在女性中的内分泌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综合征,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贯穿于女性一生。在青春期,主要表现是肥胖、月经失调、多毛症。生育期,主要表现是流产、不孕、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风险的增加。中老年期,主要表现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痤疮而就医的青少年中,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比例,超过30%。因此,女性发生痤疮,同时伴有肥胖或月经失调,应该到内分泌专科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痤疮的产生,主要的病理过程,是微生物分解皮脂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和组织结构破坏,这个过程,是痤疮丙酸杆菌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的炎症反应。对于青春期女孩而言,反复的痤疮发作,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相关,因此,采用消炎、抗菌、抑郁皮脂腺等治疗,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是需要减肥,同时,使用胰岛素增敏药物,才能针对性地彻底战胜痤疮。

痤疮产生的第2个内分泌因素,是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这种情况与遗传及生活习惯有关,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中招。饮食习惯,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摄入过多糖发及高能量食物,会引起超重或肥胖,以及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促进皮脂腺分泌,引起慢性炎症及痤疮。这类患者,应该加强血糖水平监测,同时,改善生活行为,限制摄入高能量食物,少喝饮料,增加身体活动,减轻体重,才能通过纠正代谢异常,增进健康,预防糖尿病,同时,减少痤疮的反复发作。

痤疮产生的第3个内分泌因素,是雄激素水平变化。青春期的特点,是体内的睾酮水平显著升高,男孩还会出现二氢睾酮水平升高,是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分泌增加的主要刺激因素,因此,将痤疮称为青春痘,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这类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降低二氢睾酮水平,痤疮就能痊愈。

痤疮产生的第4个内分泌因素,是肾上腺功能异常,主要原因是肾上腺的腺瘤,腺瘤不易被发现,但是,可以导致肾上腺过度分泌皮质激素和雄激素,引起内分泌紊乱和痤疮。这种情况,可以通过CT检查确诊,经过手术治疗,切除腺瘤,就能够治愈痤疮。最后,提醒各位朋友,痤疮反复发作,背后的真正病根可能是内分泌因素,因此,需要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在确诊之前,不要盲目进行美容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健康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