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型糖尿病怎么办(肥胖型糖尿病怎么减肥最好)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烦恼多,这三个方法能帮你减体重

俗话说“一白遮三丑、一高遮五丑、一瘦遮七丑、一富遮百丑、一胖毁所有”。虽说每个胖子都是潜力股,但是肥胖不仅毁掉了容颜,还毁掉了健康。

什么是肥胖

临床常用体质指数(BMI)和腰围作为判断肥胖的指标。中国成年人正常 BMI 为 18.5~23.9千克/平方米 , BMI在24~27.9 千克/平方米为超重,BMI≥28 千克/平方米为肥胖。

腰围≥90/85 厘米(男/女)可判定为腹型肥胖。

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害

内脏脂肪堆积与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BMI和腰围超标均与国人高血压及心血管病风险独立相关,二者均超标可进一步增加心血管风险。

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肥胖,上述风险则明显增加。胖子糖尿病发病率高3倍,肥胖还会加剧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体重控制目标

目标体重:体重在 6 个月内下降达 5%, 严重肥胖者(BMI>35 千克/平方米)减重应更严格,应使 BMI 减至 28千克/平方米以下。

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减重治疗方案

1.生活方式干预

控制能量平衡膳食;运动治疗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训练。这些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真正能够长期坚持的人实在太少了,然而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

2.药物治疗

3. 手术治疗

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手术适应证:

(1)2型糖尿病病人仍存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2)BMI≥32.5,建议积极手术;27.5≤BMI<32.5,推荐手术;25≤BMI<27.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慎重开展手术。

代谢综合征组分包括:高三酰甘油(TG,空腹≥1.70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空腹<1.03mmol/L,女性空腹<1.29mmol/L)、高血压(动脉收缩压≥130毫米汞柱或动脉舒张压≥85毫米汞柱)。

合并症包括: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内分泌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男性性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变形性关节炎、肾功能异常等,尤其是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或2 型糖尿病等慢性并发症。)。

(3)对于25≤BMI<27.5的病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及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经多学科广泛征询意见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

(4)建议手术年龄为16~65岁。

手术禁忌证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已基本丧失。

(3)对于BMI<25.0千克/平方米的病人,目前不推荐手术。

(4)妊娠糖尿病及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病人。

(5)滥用药物或酒精成瘾或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

(6)智力障碍或智力不成熟,行为不能自控者。

(7)对手术预期不符合实际者。

(8)不愿承担手术潜在并发症风险者。

(9)不能配合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依从性差者。

(10)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全身麻醉或手术者。

手术方式选择

(1)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

(2)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

(3)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

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术后获益

严重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能获得更好的寿命,死亡率下降。术后1年85%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临床获得“治愈”。

肥胖型糖友,可以考虑用代谢手术减轻体重。

参考文献

[1]陈建军,王跃东.减重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1):57-61.

[2]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3]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

作者:陆小玉 主治医师

审校:张美彪 主任医师

单位: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怀化分中心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

“糖胖病”你听过吗?肥胖+糖尿病,危害加倍

糖尿病听多了,但糖胖病是个什么 ?没错,糖尿病大家相对熟悉,而“糖胖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比较陌生。

“糖胖病”实际上就是肥胖2型糖尿病,也就是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是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表现。

简单的理解公式:“糖胖病”=2型糖尿病 肥胖=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由外国人Sims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它的英文名称为“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两个单词所组成。

“糖胖病”主要是用以强调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代表了肥胖2型糖尿病这一特殊人群。

“糖胖病”可怕么?

随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糖胖病”成为了一种现代流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9,糖尿病已进入前10名死因,自2000年以来显着增加了70%。糖尿病也是导致前10名男性死亡人数增幅最大的原因,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80%。

临床上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谢异常性疾病,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等,而这些代谢异常问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等,而其中很多疾病也恰恰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当肥胖 糖尿病,糖尿病病情易加重,使血糖更难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往往血压不正常且难以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所以肥胖 糖尿病的危害,不是1 1=2,而是1 1>2!您说可怕不可怕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糖胖病”?

第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第二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测量腰围。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厘米或女性腰围 ≥ 85 厘米。(腹型肥胖不容忽视;特别注意“将军肚”的人士。)

符合以上两步者,就可以断定为:糖胖病。

中医怎么看“糖胖病”?

按照中医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01脾胃湿热型:表现为食欲强,形体壮实,面红,口臭口渴,便秘尿黄,有痤疮。

02脾虚痰湿型:表现为胃口时好时坏,舌苔白厚,大便稀溏,乏力,懒言少动。

03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腹臀部胖,浮肿,畏寒肢冷,小便多,腹泻腰酸,耳鸣。

04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易怒,面暗身痛,睡眠差,月经不调。

以上四种类型,唐咸玉主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脾虚痰湿兼有肝郁气滞的类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肥胖型糖尿病人如何减肥?做好4件事,减出健康身材

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血糖偏高,体重往往也是超标的。

在综合调理控制高血糖的过程中,对于有糖尿病问题,同时又存在肥胖问题的朋友,都要强调一定要加强体重的控制,有的朋友不理解,为什么糖尿病人要控制肥胖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糖尿病和肥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肥胖人群是发生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

患有糖尿病同时又体重超标的朋友,往往都是这样的体型:身体肥胖,特别是肚子大,腰围超标,这样的“腹型肥胖”,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为什么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现血糖代谢异常,患上糖尿病呢?这与肥胖本身是有密切关系的,身体的肥胖往往意味着身体的能量过剩,而能量过剩正是导致血糖代谢负担加重,出现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

从生理代谢上来说,肥胖的人, 特别是腹型肥胖的朋友,不但体脂率偏高,内脏脂肪的含量也往往偏高,很多肥胖者或多或少都有脂肪肝的问题,而肝细胞脂质比例的增加,会引发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导致肝脏对于葡萄糖合成功能的失调,而由于葡萄糖合成功能发生变化,为了调节肝脏功能,身体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加强肝脏的葡萄糖合成,但胰岛素同时也会促进肝脏的脂肪合成,从而进一步导致肝脏的脂肪堆积,这样来回往复,就形成了一个双循环的恶性循环——肝脏脂质增多,引起胰岛素抵抗,为了促进葡萄糖合成利用,身体分泌更多胰岛素,更多胰岛素又进一步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脂肪,导致脂肪的进一步累积,加剧肝脏的胰岛素抵抗,这样长时间下来,血糖逐渐升高,甚至发展为新发糖尿病的问题,都是并不奇怪的。

因此,之所以会发展成糖尿病的问题,虽然与诸多因素相关,但肥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致病风险因素。

肥胖的糖尿病人群健康风险更大

如果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同时存在体重腰围超标的肥胖问题,那么不论是对于血糖控制,还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控制,都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重要风险因素。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首先是要控制身体的能量过剩,而对于肥胖人群来说,身体本身就有严重的能量过剩问题,因此,对于肥胖人群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对于控制摄入、加强运动等方面的要求则更高,控糖的难度也往往更大。而如果血糖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自然高血糖引发疾病的风险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因此,想要稳定控制血糖,糖尿病人积极的做好体重管理,控制肥胖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生活调理干预方面,千万不要忽视。

除此之外,肥胖者除了容易出现血糖代谢异常糖尿病以外,肥胖人群也是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慢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很多肥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会出现血糖升高,还会出现血压,血脂升高,形成慢性代谢综合征的综合性问题,而这些综合性的慢病问题,又是损害动脉健康,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因为肥胖而导致血压、血脂也进一步升高,那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肾脏功能受损等并发症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因此,想要尽量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积极控制体重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人如何积极控制体重,合理减肥

糖尿病人减肥是个很矛盾的事儿。本身糖尿病就是身体内的糖分得不到充分利用,具有多饮多食的典型特征,而为了减肥控制体重,肥胖的糖尿病人,就要更加严格的控制饮食,尽量的在保持身体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尽量的减少摄入,这样做可能会让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时,感觉总是吃不饱,吃不够,但为了控制好血糖水平,同时也控制好体重,确实建议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少吃,只有从根本上减少能量的摄入,才能更好的控制身体的能量过剩问题。

除了控制饮食以外,加强运动锻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肥胖者进行运动锻炼,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特别是本来就没什么运动习惯,身体耐力,体力也不是特别好的情况,在运动锻炼时,一定要有耐心,结合自身情况,保持中等强度运动,随着身体的逐渐耐受,可以逐渐加强加大运动量,并且长期保持,运动锻炼能够增强身体消耗,改善肌肉胰岛素抵抗,有助于减肥的同时,也是生活调理干预控制血糖的重要方面。

饮食和运动之外,在需要用药的糖尿病患者身上,在用药方面也是有所讲究的,有些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等),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等),都是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减重作用的,对于肥胖问题的朋友可以优先选用,而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等),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则属于对体重没有影响的降糖药物,当然也是可以选用的,而有些药物,如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本脲),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以及胰岛素,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等),这些药物都是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对于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在药物选择上,如非必须,一般建议减量少用或不用。

糖尿病人控制体重减肥,也一定要注意风险控制,不要因为减肥而过度节食而导致低血糖风险,或导致血糖剧烈波动的风险,总之,糖尿病人如果有肥胖问题,一定要积极的做好体重控制,减肥减腰围,减少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另外,也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减重,做到健康安全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