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能自愈吗(妊娠期糖尿病能吃红薯吗)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妊娠期糖尿病会痊愈吗?
妊娠糖尿病产后自愈吗?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在妊娠后期发生,占妊娠妇女的3%~6%,发病与妊娠期进食过多,以及胎盘分泌的激素抵抗胰岛素的作用有关。一些糖妈妈在产后不做血糖监测,也不积极配合治疗,理由是:妊娠期糖尿病在产后会自己好的。妊娠期糖尿病在产后真的会自愈吗?
专业解答
多数妇女随着胎儿的娩出,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您的糖尿病可能会自愈,但是需要产后6~12周时进行耐糖量试验来确认这一点。
这项检查可确认目前的状况和以后随诊的时间,见下表:
少量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分娩后糖尿病并未消失,部分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分娩后糖尿病好转,但出现“糖耐量异常”,即血糖较正常水平高,但还没达到糖尿病的标准。大部分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分娩后症状消失,血糖正常,但在日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远高于一般人,尤其肥胖者。
2型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所以糖尿病检查非常重要。为了尽量减低今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您应该将体重保持在正常水平,按时进行锻炼和血糖监测。
另外,妊娠期糖尿病妈妈在产后6~12周,血脂异常的高达2/3,这跟我们国家“坐月子”的风俗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高血脂也会对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因此建议您在产后6~12周复查时监测血脂及胰岛素。
怎么知道将来是否发展为糖尿病?
如果您至少具备以下高危因素之一或更多,产后5年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就应该请教医生关于2型糖尿病的问题。
如果有这些危险因素,每年进行糖尿病检查非常重要。并要记住低脂饮食、减肥、适量规律运动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文献来源:妊娠合并糖尿病实用手册
孕妈变糖妈,你该怎么办?
前不久,好朋友生二胎,产检进行中,突然发了微信给我,语气倒并不是着急,反倒是有些不以为然,跟以前产检时发现异常结果来询问我时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细细一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我这个朋友在孕26周时做了葡糖糖耐量试验(OGTT),被医生告知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因为一小时后的血糖数值偏高,为10.2mmol/L,正常值应该是<10.0mmol/L,而其他空腹血糖和两小时都正常。
对于这个结果,她很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只是1h血糖“指标比标准值高了一点点”而已,怎么就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帽子呢?没什么大不了的,就高一点点而已,能有什么事呢?
于是,她完全将医生的话抛之脑后,依然我行我素,既不控制饮食,也不运动,更没有监测血糖。
然而,再次产检时,她发现自己体重增长了不少,但胎宝宝却长得慢了。此时她才感到一丝担心,赶紧来问我了。
听完她的描述,我毫不客气的批评了她的态度,告诉她赶紧住院调整血糖去。当然打完棒子,还要给颗糖,我接着安慰她:“先不要慌张,宝宝目前情况还比较稳定,好好配合医生治疗,一切都来得及。
随后,她迅速住院了,医生制定了一套诊疗计划:监测血糖、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每天要扎手指测7次血糖,虽然每一次戳手指头都很痛,但是怕痛的她为了宝宝,都坚持了下来。为了宝宝,也管住了自己的嘴。经过1个星期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血糖控制良好,复查B超,宝宝长大了些,于是她开开心心地出院了,出院后定期监测血糖,目前产检情况一切良好。
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的真实事件,其实妊娠期糖尿病既可怕又不可怕,就看你怎么对待了。
怀孕后,妈妈的身体发生适应性改变,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所以,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正是因为不少见,查出来有问题的糖妈妈们却不重视了,总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殊不知,这种妊娠并发症,轻视它,后果相当可怕。
对妈妈的影响:
- 孕早期血糖异常会增加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因为高血糖会使胚胎发育异常或者死亡,还有可能造成胎儿畸形。随着孕周的增加,更容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几率是正常孕妇的 3 - 5 倍。
- 妊娠期间糖妈妈身体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生产以后对伤口愈合也有影响,伤口容易感染、长不好。
- 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是正常孕妇的3~5倍。最严重的是血糖控制不好的时候,高血糖会引起酮症酸中毒,这是非常危险的,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妈妈和宝宝死亡。
对胎宝宝的影响:
- 羊水过多的发生概率是正常孕妇的10倍,当胎膜承受不了过多的羊水重量,或有生殖道感染的时候,会发生胎膜早破,导致早产。
- 胎儿畸形的发生概率是正常孕妇的2~3倍。
- 宫内微环境不好,宝宝可能会缺氧或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发现宫内生长受限;还有的宝宝体重过大,超过 8 斤,俗称巨大儿,容易出现难产。
对新生儿的影响:
- 高胰岛素水平会影响胎儿肺的发育,出生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如果血糖过高,宝宝在子宫内一直处于高血糖环境,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也相应增高,出生后,一下子脱离了高血糖环境,体内的胰岛素却没有立即减少,此时如果不及时补充葡萄糖就会出现低血糖。
- 此外,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和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的概率也高于正常妊娠时的新生儿。
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肯定会觉得妊娠期糖尿病真是好可怕,该怎么办?!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担心,管住嘴、迈开腿、做好自我血糖监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把血糖控制好,上面的这些危险并不会发生,具体应该这样做:
饮食调整:重中之重,所有的的糖妈妈都需要接受饮食治疗。有一个好消息,大约90%的糖妈妈仅需要调整饮食、控制食量与种类,就能把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具体怎么吃,热量分配,在这篇文章内有详细说明辟谣:妊娠期糖尿病只能饿着吗?医生教你怎么正确吃。
简单记住:吃饭最好吃7分饱;一日三餐改成一日多餐;戒掉甜点和饮料;血糖平稳时可以适当吃水果,不好时,黄瓜、西红柿当水果。
最好把每天吃的东西和时间、测的血糖记录下来,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做到心里有数。
药物治疗:当饮食调整 1 - 2 周后血糖仍然控制不好,要及时去医院,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用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因为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是治疗孕期糖尿病最合适的用药。在刚开始注射的时候方法掌握不好,容易紧张和疼痛,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和大腿,脂肪较多。注射剂量要根据血糖水平不断调整,在治疗初期,有的糖妈妈会出现低血糖,所以要记得随身带点含糖的小点心,在发生低血糖的时候及时服用。
运动锻炼:运动可以降低怀孕时胰岛素抵抗,吃完饭30分钟后进行适当锻炼,比如散步、到微微出汗的程度,从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到30分钟。
血糖监测:建议买一个血糖仪,自己在家操作,按照下面这些时间点来记录血糖值:
新诊断的糖妈妈,每天测血糖大轮廓:三餐前及三餐后 2 小时血糖、夜间(22:00)血糖共 7 次,可以了解饮食和血糖的关系,便于调整食谱;血糖控制平稳后,可以一周测一次大轮廓,有时也可以简化,测血糖小轮廓:空腹、三餐后 2 小时血糖、夜间血糖共 5 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妈妈,每周要测一次大轮廓,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测餐后血糖时,从吃下去第一口食物时开始计算时间,而不是吃完饭。血糖控制标准为:
- 餐前或空腹血糖 ≤ 5.3 mmol/L
- 餐后 2 小时血糖 ≤ 6.7 mmol/L
- 夜间血糖 ≥ 3.3 mmol/L
这个问题糖妈妈们都很关心,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在产后就好了,但有证据表明有一半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在以后10~20 年内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
频繁吃土豆、肉类、加工肉类、高胆固醇、高脂饮食会增加患病风险,而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鱼类,会降低患病风险。
所以,生完宝宝的糖妈妈们,产后的健康饮食同样很重要,不要因为对宝宝没有影响就毫无顾忌,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2019算数健康大会##关注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