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二型糖尿病能治好吗(青少年二型糖尿病有彻底治愈吗)
初中生患2型糖尿病,为何一些“老年病”盯上年轻人
14岁的童童还在成都读初中,最近却有了一个“小糖人”的身份。“孩子平时喜欢吃肉,长得比较胖,没想到这么小得了糖尿病。”童童的妈妈李女士带着孩子在医院检查发现,童童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显示是2型糖尿病患者。
长期以来,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被认为是“老年病”,患病群体以老年患者居多。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二三十岁甚至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患上了“老年病”。
“老年病”年轻患者增多
记者近期在四川多家医院相关“老年病”科室走访发现,看病的不少是年轻人。多位一线医生说,糖尿病、高血压等过去被视为“老年病”,现在确诊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门诊发现年轻的‘糖人’越来越多了,不少年轻人血糖都偏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李华琦告诉记者,近年来,该科室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不少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也患上了糖尿病。
21岁的小陈在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总感觉头晕乏力,以为是工作较累休息不够,到医院检查被告知已经是个“糖人”,空腹血糖严重超标,需要立即吃药干预。
“平时很喜欢吃甜食,经常喝奶茶,有时候一天好几杯。总觉得年轻身体好,没想到居然得了糖尿病。”小陈说。
记者调研发现,除了糖尿病以外,高血压、脑卒中等传统的“老年病”也“盯”上了年轻人。不少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心梗等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的疾病,初发年龄持续下降。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正在给一位年轻患者测量心率。受访者供图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中,2012至2016年“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9至63.4岁,首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至64岁年龄段占比已经超过66%。该报告还指出,发达国家脑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75岁左右。从总体上看,我国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临床上看,这几年二三十岁的年轻脑卒中患者增多了。其中甚至不乏18岁以下的青少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柳华说。
国家心脑血管病联盟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大约每6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风险者中,就有一个是“90后”。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代理主任张震则表示,曾经见到20多岁就发生心梗的患者。
三重原因致“老年病”年轻化
为何“老年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凸显?
——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催化”。
李华琦、柳华、张震等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老年病”的年轻患者,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例如,熬夜、久坐、吃外卖、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酗酒等。除了易感基因的遗传之外,很多年轻患者确诊“老年病”,都是由于这些后天不良习惯导致的。
此外,一些医生告诉记者,部分年轻人一边酗酒抽烟、大吃大喝不顾及身体,另一边却按“偏方”乱吃药,加速了疾病的发展进程。
——知晓率低、检查率低、治疗率低。
以糖尿病为例,全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在30%左右,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之后,患者的治疗率为26%左右,而采取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控制率能达标也仅为40%左右。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9年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64.4%的人并未接受过医学治疗。
——年轻人营养健康意识淡薄。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青少年喜欢购买各种“垃圾食品”,有的家长采取放任的态度,认为只要吃了不生病就没多大关系。多位医生表示,这种行为将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加强提前干预管理
避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老年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专家呼吁,加强健康营养知识的普及,提升“老年病”在年轻人中的知晓率,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常见“老年病”的预防措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心脑血管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专家呼吁,要加快建设心脑血管、糖尿病、脑卒中等“老年病”的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加强国家层面的年轻人健康风险干预管理。
专家表示,风险预测模型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病”预防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加快对年轻人、老年人等不同风险人群制定不同的干预管理方案。
当前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融合应用,有利于加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的健康管理。
张震等专家认为,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老年病”的管理,是随着病程进展不断进行调整的长期过程。随着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入,“互联网 医疗”更符合年轻患者的看病习惯。
来源:新华社
10岁儿子确诊青少年2型糖尿病15年后,出现并发症怎么办?
关注“康怡每日健康”,更健康!
除了先天性糖尿病患儿,目前糖尿病患儿最小的10岁。
“现在小孩肥胖的不少,会诊的孩子中,以患2型糖尿病的居多。”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符茂雄表示。
“小孩很胖,身高1.3米体重达150斤,经查体发现小孩脖子和腋窝都发黑,进一步检查其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正常,确诊为青少年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因为它多发于35~40岁之后,占糖尿病患者达90%以上。
青少年型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 ,旧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类型,它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完全不同,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
从历史上看,2型糖尿病是一种老年疾病,很少出现在儿童或年轻人身上,除非是罕见的基因变异。青少年2型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新兴负担。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符茂雄表示“我们通过临床的观察,2型糖尿病的儿童越来越多。”
患2型糖尿病的青少年和成人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相似,同时伴高糖、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摄入、少运动、超重甚至是肥胖,只是年龄偏小。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治医师:青少年二型糖尿病一般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并且经常有家族遗传史。通常来说,发病比较缓慢,伴随有肥胖等症状。
有证据表明,青少年具有严重的胰岛素不敏感性,以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缺陷表现更为明显,其β细胞功能的下降比成年人快两到四倍。
β细胞功能障碍的快速进展可能解释了,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使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失更易失败的原因。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青少年2型糖尿病目前还是不容易治愈的,通过适当的治疗只能说血糖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主要是因为2型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尤其患者体内存在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如果能够将其很好的控制,就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避免出现并发症,否则不仅病情还会继续发展,而且还会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1、由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更早,因此其总体风险远远高于1型糖尿病青少年。来自加拿大的纵向数据表明,在确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15年后,大血管及血管并发症开始出现。
2、肾脏疾病是青少年2型糖尿病最常见且最早的并发症,其进展风险高于儿童1型糖尿病或成人2型糖尿病。
3、血脂异常是青少年2型糖尿病最普遍和非治疗反应性的合并症。
4、有一些迹象表明青少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1型糖尿病进展更快。
5、在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严重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5%~22%,是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两倍。
6、据报道,有6.2%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暴饮暴食行为。
青少年2型糖尿病如何治疗?1、核心管理应包括集中的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增加活动,减少久坐行为和健康的均衡饮食以控制体重,如果可能的话,减少碳水化合物,减少总脂肪、饱和脂肪摄入量以及增加纤维摄入量。
2、观察性资料显示,有些人可以单独通过生活习惯来实现和维持对血糖的控制;
3、尽管服用口服药物时必要的监测频率尚不清楚,但那些服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的患者应定期自我监测末梢血糖,这是家庭管理应包括的内容。
最有可能发生2型糖尿病的人是谁?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在儿童期体重快速增加的人,在青年和成人时期中似乎最有可能发生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占美国新发青少年糖尿病病例的10%~50%,来自亚洲的报告表明,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病率正在上升,将近有2%~3%的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在20岁以前。
青少年2型糖尿病可以预防吗?青少年2型糖尿病呈现出严重的、渐进性表现,对当前治疗方案的反应较差,在依从性和管理方面面临重大挑战。
青少年2型糖尿病在理论上可以预防。然而,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并没有获益,成功可能取决于更广泛的系统性努力来减少肥胖。寻求帮助请给我留言或者私信。
14岁确诊为2型糖尿病,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一个男孩,从小爱吃可乐鸡翅,不是可乐炖的鸡翅,而是喝可乐、吃鸡翅,14岁就长到了190cm,体重130kg。
他妈感觉他实在太胖了,就让他减肥,可运动了没几天,体重就快速下降。他妈一看不对头呀,这体重也不按套路出牌呀!
他爸有糖尿病,于是就给他测了一下血糖,结果你猜怎么着?血糖23 mmol/L,当然,这是随机血糖。
第二天,他妈就带他去医院,查空腹血糖17 mmol/L。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 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 mmol/L,或者随机血糖≥11 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7%,符合其中一点就诊断为糖尿病。
无论是随机血糖还是空腹血糖,他肯定是糖尿病无疑。发现糖尿病,首先要鉴别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尤其是儿童,因为绝大多数儿童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
通过糖耐量试验等检查,他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而不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那可是成年人得的病啊。
近20年来,儿童肥胖率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主编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2030 年,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将达到4948万,检出率28.0%。
而在儿童期肥胖,会对其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2型糖尿病就是突出表现之一。因此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也提前了,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新诊断的儿童2型糖尿病病例中,80%-90%属于肥胖或超重。
目前研究发现:1、有糖尿病家族史;2、母亲患有妊娠糖尿病;在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1/3是由患妊娠糖尿病的母亲所生,相比没有妊娠糖尿病母亲的孩子,他们确诊时的年龄更小,β-细胞功能更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3、超重和肥胖的孩子;4、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在儿童期体重快速增长的孩子,在青年和成人时期有可能发生2型糖尿病;5、压力及其伴随的精神健康障碍(抑郁症)也可增加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风险。
儿童、青少年患2型糖尿病的原因1、肥胖:由于目前的饮食条件中高脂肪、高热量的成分增多,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偏好高油高糖食品的饮食习惯,容易造成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成为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2、缺乏锻炼:现在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与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同时由于孩子体重过重,做运动不方便,孩子就不想运动,进一步加重肥胖,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3、遗传因素:糖尿病患者中带病生存者增多,造成群体基因库的变化,进而使儿童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增加,家族遗传明显。同时,因为基因相似,再加上一家人的生活行为习惯相似,所以家族更容易聚集发病。
如何预防儿童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肥胖,这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多吃健康的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限制孩子食用会导致体重过度增加的含糖食品和饮料,比如果汁和奶茶。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遗传倾向或者宝贝是个“小胖墩”,一定要定期带娃检查血糖、尿糖。总而言之,预防儿童糖尿病最重要的还是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首先,提倡平衡膳食,避免过多热量摄入,少食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和蔬菜。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吃饭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儿童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人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来自于食物中有益的营养素。并且,在缓慢的咀嚼过程中可以明显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总量。
再有,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体育锻炼的种类,游泳、跑步、快走等均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孩子身体强壮、免疫力强,还可以预防肥胖和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