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年轻人糖尿病早期10个征兆(年轻人糖尿病早期七大征兆)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早期的几大症状 早发现早预防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上该疾病,但根据数据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糖尿病,因此即使再年轻,我们也要需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出现哪些症状预示着糖尿病的发生?别着急,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这几个问题。

哪些症状可以预示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引起胰岛素分泌下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症状。

而糖尿病在前期时常没有症状出现,但是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就需要注意了,这些症状有很大概率是糖尿病造成的。

01

尿多

尿多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尿多的情况,是因为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身体的组织器官无法有效使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增高。

而血糖浓度增高会使尿中的糖含量也升高,尿液渗透压也因此变高,人体的水分就会被吸入到尿液之中,引起患者出现多尿的症状。

02

喝得多

由于尿多的症状,患者体内的水分会大量丢失,导致细胞内发生脱水,进而刺激渴觉中枢,令患者产生口渴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饮水量和饮水次数。

因此,喝得多和尿多是互相关联的,喝得多也会促进排尿增多,反之亦然。

03

吃得多

如果得了糖尿病,患者会很容易感到饥饿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患者体内的糖分利用过快,引起组织细胞处于饥饿的状况,从而引起患者的饥饿感。

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细胞无法有效使用糖分,进而刺激了大脑的饥饿中枢,引起患者出现饥饿感,但是进食后往往没有饱腹感,导致患者会不断进食。

04

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05

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06

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如何预防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而预防糖尿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控制高糖类物质的摄入

想要避免患上糖尿病,我们在饮食上就需要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避免造成血糖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糖食物有蛋糕、饼干、雪糕、冰淇淋、山楂片、糖果、果味饮料等,这些食物要严格控制食用量。

☆适当进行锻炼

很多人喜欢一直待在椅子上、沙发上或是床上,而不花点时间进行锻炼,而缺乏锻炼会增大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就需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锻炼,帮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如果有以上症状发生,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手段。

而预防糖尿病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做到控制糖量的摄入和多加锻炼,就能起到不错的预防作用,同时还可定期体检,从而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来源: 吉林12320

年轻人(你)若出现这10大征兆,当心糖尿病已找上门

在所有人的传统观念里面,糖尿病是一种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一种疾病。其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也越来越呈年轻化的趋势。

糖尿病患病数字触目惊心

2020年4月28日,BMJ杂志发表了中国医科大学团队进行的中国大陆31个省市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根据ADA标准判断,中国成人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12.8%和35.2%,这些数字触目惊心!

太多年轻人忽视症状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指出,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达63%,不少成年人不是已患有糖尿病,就是正走在通往糖尿病的路上。对于年轻人而言,早发现早预防糖尿病,是十分有必要的。

事实上,年轻人的糖尿病早期症状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症状无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通俗来讲就是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但是体重减少。而生活中,年轻人往往容易忽视这些症状。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也比较活跃,消耗也就比较大。这时我们吃的多、喝的多也是比较正常的,很多人只是觉得自己饿得快而已。至于体重减轻,相信很多人不仅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反而会非常高兴。

上面种种原因就导致了很多年轻人都对“三多一少”症状没有什么重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年轻人可出现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也有一些年轻人的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乏力、视物模糊等,或痤疮破溃后感染、不易愈合。尤其是如果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出现了眼睛容易疲劳,而且视力也出现了下降的情况,那么就要小心了。

年轻人得糖尿病的早期10大症状

1.皮肤瘙痒

全身皮肤发痒,甚至会影响夜间睡眠者要注意了,这是糖尿病早期症状的经典表现之一,由于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对全身微血管的损伤,进而影响皮肤的营养供应,患者往往会感到全身瘙痒不适。

另外,女性朋友要注意,当发生顽固性的阴部瘙痒、杀菌药物久冶不愈时,应首先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2.伤口久不愈合

正常人的伤口有自我修复愈合的能力,当得了糖尿病之后,这个能力就会被削弱。因为,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影响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加之,糖尿病人营养丢失严重,从而导致伤口愈合困难。

3.反复感染

常见胆道、尿道、肺部、皮肤等部位感染,表现为反复发作。

4.异常排汗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出现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且以颜面、上身为主,下肢出汗较少。

5.视力下降

当眼睛出现视力下降或模糊、不要以为是眼科疾病,出现这种症状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据国外眼科博士指出,罹患糖尿病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值上升,出现眼球歪斜从而影响视力。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6.身体乏力

当感觉到身体乏力时,很多人会认为是没休息好或近期太累了。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也会有身体乏力症状,因为胰岛素分泌太少或胰岛素不起作用时,容易切断体内能量供应,使人产生疲劳感。

7.餐前低血糖

在糖尿病的初期,有些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常常表现为餐前饥饿难忍及低血糖。其原因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延迟,与血糖的变化不同步,餐后血糖达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却没达峰值,到下一餐前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这样就造成了低血糖(反应性低血糖),引发餐前饥饿感。

8.上体肥胖

上体肥胖是指腰围与臀围之比大于0.85,特别是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上体肥胖,该人群的糖耐量测试异常者高达60%。因此,有专家认为这种上体肥胖的体型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项指征。

9.手脚麻木

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对称性的手足麻木、疼痛、灼热、感觉减退或消失,也有患者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

10.性功能障碍

男性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神经及血管病变,从而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所以,以往性功能正常的中年男子发生阳痿或勃起不坚时,应及时化验血糖,以排除糖尿病。据调查,男性糖性糖尿病患者合并阳痿者约占50%。

女性

目前认为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累及阴道壁小血管网时,阴道分泌减少,润滑度降低;而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又使盆腔神经受损,阴道壁的敏感性降低,因此,一般的刺激难触发其性高潮的反射;再者,糖尿病妇女阴道及泌尿系统的慢性感染相当多见,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疼痛、瘙痒不适等,都会影响病人的性生活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也要定期体检测血糖,一旦出现以上1种或多种症状,或怀疑自己血糖异常,建议购买家用血糖仪在家坚持监测血糖,如发现血糖异常,及时去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糖尿病!

参考文献:

1.代谢网专业版.《BMJ发布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最新调查》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3.高天新.四个特殊症状告诫女性血糖过高[J].人人健康,2012(3):35.

3.王建华.不容忽视的糖尿病不典型症状[J].人人健康,2017(7):56.

糖尿病8个早期信号,此类人群高危!速自查

早上奶茶、中午火锅、晚上宵夜

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作息

多重社会因素带来“甜蜜负担”

慢性疾病“盯”上年轻人!

目前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

2021年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超过400万人

患病总人数超过1.41亿人

患病率高达10.6%

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5%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糖尿病发病正年轻化!

糖尿病年轻化加剧,甚至儿童也不能幸免。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18至2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5.0%

30至39岁为6.5%

40至49岁则高达11.1%

我国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

2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增高26.6%

没有患上糖尿病

并不意味着就绝对安全

更多的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数据统计

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糖前期

小医提示

糖尿病不仅引发血糖升高,更容易引发并发症,损害心血管、肾脏、神经等,导致四肢麻木或疼痛,严重时可致足部溃疡甚至截肢,并可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筛查,防患于未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如何预防糖尿病?

1

合理膳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规律进食。

2

积极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3

规律作息

戒烟限酒,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按时吃早餐,多喝水,劳逸结合等。

4

控制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重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kg/㎡之间,同时避免腹型肥胖,男性腰围要小于90厘米,女性腰围要小于85厘米。

5

定期检查

早期筛查,提前预防。每年体检,就像是定期排雷,能尽早发现异常,积极应对。

03

警惕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一旦确诊糖尿病后

人生是否就是灰色?

其实,不需要过度恐慌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

必要的药物以及持续的血糖监测

你可以像朋友一样,与它和谐共处!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