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什么会腹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吗)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友肚子疼,医生提醒:可能不是胃肠炎,而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最近科室收治了一名年轻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因为肚子疼被误诊成胃肠炎,直到她昏迷入院,才被发现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什么会引发肚子疼,如何自己识别是否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本文为你一一解答。

病例分享

李某某,女,25岁,因“腹痛1周,意识障碍8小时入院”。

患者1周来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在当地诊所就诊,按“急性胃肠炎”治疗,症状无好转,伴口干及多饮症状。

8小时前逐渐出现意识障碍,昏迷不醒急诊入院。

入院后经检查,随机血糖30mmol/L, β-羟丁酸18mmol/L(正常值0.03-0.26 mmol/L),明显升高;动脉血气PH值为6.9(正常值7.35-7.45),明显降低。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Part1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加,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通常病情危重,需要及时诊断与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建议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要学会如何预防及早期识别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Part2

如何早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不同阶段,常表现为不同症状:

01

早期

表现为糖尿病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症状的加重。

02

中期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血压下降、腹泻等,呼吸可呈烂苹果味。

03

晚期

晚期可出现意识改变、脱水、昏迷、休克,从而危及到生命,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导致死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很重要,糖尿病患者一但出现糖尿病症状明显加重或者血糖明显升高(超过11.1mmol/L),应当尽早到医院诊治。

Part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什么会引起腹痛?

据统计,国外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以腹痛为首发症者为22%,国内为5.4%。主要下面这4个原因有关:

01

电解质失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致胃肠道痉挛、胃扩张,甚至麻痹性肠梗阻导致腹痛。

02

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体内高浓度的氢离子刺激胃肠黏膜神经、或破坏胃肠道黏膜引起炎症,导致腹痛。

03

缺血缺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氧释放明显减少,导致末梢微循环障碍加剧,破坏胃肠道黏膜屏障,出现急性胃肠黏膜糜烂、应激性溃疡等而诱发腹痛等症状[1-2]。

04

代谢毒性产物作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胰岛素缺乏,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一些代谢产物对腹腔壁脏层腹膜的刺激进一步诱发腹痛,导致“假性腹膜炎”。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时,糖尿病患者腹痛的特征可为全腹痛,但也可上腹痛、脐周痛,呈钝痛、绞痛或隐痛,少数人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Part4

做好4点,远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倾向,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下也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要避开那些能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因素:

01

远离感染

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约占30%-50%,最常见的是泌尿系感染与肺部感染。

02

不要自行中断胰岛素治疗

部分患者中断胰岛素治疗或者不合理胰岛素减量,导致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者不足,易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03

出现应激因素,勤测血糖

各种严重创伤、手术、心肌梗塞、中风、急性胰腺炎,也会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勤测血糖,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04

遵医嘱用药

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激素)也会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使用这些药物,要监测血糖,并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梅高财主任医师提醒大家:

典型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比较容易,而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无特异性症状,诊断较困难,容易延误诊治

需要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医务人员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佟平丽,扬辉,扬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胃粘 膜病变的内镜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102-104.

[2]Clark KH,Stoppacher R.Gastric Mucosal Petechial Hemorrhage-s(Wischnewsky Lesions),Hypothermia,and Diabetic Ketoacidosis[J].Am J Forensic Med Pathol,2016,37(3):165—169.

如何鉴别:急腹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的腹痛?

来源:

微信公众号:啰嗦探案

作者:

啰嗦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具体表现为上腹痛疼痛、脐周疼痛及腹部疼痛症状,少数患者存在腹泻或者恶心、呕吐的现象。

目前我国以腹痛为首发症者是5.4%,发病机制如下:

若患者伴有低血镁及低血钙情况,治疗期间发生电解质紊乱则诱导机体发生胃肠道平滑肌障碍,使其具体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及急性胃扩张;

机体血尿素氮及脱水增高则引起胃液浓度升高,尿毒将胃黏膜屏障破坏后造成逆行弥散引起急性胃炎;

机体内堆积大量的血酮体及酸性代谢产物将CO2CP值降低,阴离子间隙增加对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产生刺激;

患者出现腹痛症状时是由动脉硬化造成缺血性肠病引起的;

机体发生组织缺氧或者血容量不足情况则导致胃肠瘀血。腹膜被毒性产物刺激发生出血的现象,使得患者表现为腹痛;

机体长期呈高血糖状态导致腹膜神经发生病变,并非是腹膜炎,属于“假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及腹膜炎等因素使得患者腹痛表现明显加重。

[呲牙][呲牙][呲牙]

下列几项特点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与外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中毒发生前常有多饮、多尿的一段过程,而外科急腹症多突然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先呕吐后腹痛;而后者则多先腹痛后呕吐,或两者同时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pH值下降、碱失衡、尿糖强阳性、血糖明显升高、尿酮体阳性;而后者无此现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早期,症状经积极治疗3~6小时后便完全消失;如由外科急腹症所致,则症状仍继续存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常有糖尿病控制不佳(口干、多饮、多尿,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或服用某些药物(如乳酸性酸中毒常与双胍类降糖药服用有关)。

腹痛、恶心、呕吐......是急性肠胃炎?小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每逢假期,免不了各种聚会,美酒佳肴,饕餮盛宴,对于吃货们来说,那可是挡不住的诱惑啊。这不,小王在假期就经历着这样大鱼大肉的“好”日子。

然而,在一场酒席后,小王开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家人以为是饮酒过多,诱发了急性胃肠炎,吃点药应该就会好了,就自行服用腹可安、黄连素等药物;另外,因为呕吐吃不下东西,还去当地诊所输了些葡萄糖。

谁知这一番操作后,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甚至出现全身酸软、乏力,心慌,嗜睡,气短等不适,整个人看起来“蔫蔫的”,这下家人慌了,赶紧把小王送来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治疗。

急诊医生了解患者情况后,完善相关检查。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抽血结果显示小王的静脉葡萄糖到了20.1mmol/L(正常的随机血糖应该在7.8mmol/L以下),酮体高达5.6mmol/L(正常值<0.5),尿酮体(3 ),尿糖(3 ),血气分析显示酸碱度(PH值)下降,血常规示白细胞明显升高,胰腺炎2项正常,腹部CT平扫也没有问题。接诊医生看完后,给小王的诊断是:糖尿病急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不是简单的急性胃肠炎。

随后,急诊科医生给小王采取了降糖、补液消酮、纠正酸中毒、护胃止呕等治疗方案,第二天小王的情况就明显好转了,并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住院期间,医生对小王进行了详细的健康宣教,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复查随访建议等,不久病情稳定出院。

一、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指患者在多种诱因作用下,体内胰岛素极度缺乏,组织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脂肪过度分解,导致以高血糖、高血酮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DKA易发生于1型糖尿病病人,常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等病史。2型糖尿病病人在饮食失调、急性感染、外伤、手术、心脑血管意外、治疗不当等情况下,也可诱发。

二、为什么会引起腹痛

DKA出现腹痛的原因有:①体内大量堆积血酮体及酸性代谢产物,对消化道黏膜刺激,诱发胃肠道痉挛而引起腹痛;②电解质紊乱,进而导致细胞内失钾及失镁,致使胃肠道运动受阻,而引发腹痛;③患者严重脱水,全身血量减少,腹腔脏器血循环系统受阻,引发功能性幽门梗阻。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DKA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消化道穿孔等急症的临床症状极其相似,容易被患者忽视,延误治疗。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提高警惕,及时监测血糖,以便判断病情。

三、发病的常见诱因

1、感染:为最常见诱因,感染可以导致我们体内的降糖激素——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增加机体的胰岛素抵抗,使得胰岛素的降糖效能下降;另外,感染还可以使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这两种作用都可导致血糖的升高。

2、各种应激情况:当经历外伤、烧伤、急性心梗、中风、接受手术等特殊情况的时候,身体会过多的分泌升高血糖的激素,引起血糖的升高。

3、某些药物的影响:比如糖皮质激素就是外源常见的升高血糖的激素,长期使用或短期大量使用可使血糖升高,就可能诱发DKA。

4、治疗不当:突然停用降糖药物,或用量不足,可导致血糖突然升高。

四、如何预防酮症酸中毒

DKA常见于1型糖尿病,而二型糖尿病相对少见。为了避免酮症酸中毒,糖友(特别是1型糖尿病)应规范、合理的治疗,不能随意中断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等),特别是在出现感冒、发烧等不适的情况下。

当糖友出现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急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外伤、准备手术等情况时,应及时与内分泌科医生联系,调整治疗方案,稳定血糖。

如果糖友出现明显口干、喝水增加、尿频、体重短时间内下降明显的症状,可能提示血糖的升高,需要加强监测,及时就医。

做好日常的血糖监测,如果发现血糖持续高于13mmol/L时,提示目前治疗方案可能失效,建议及时内分泌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做好日常的生活方式管理,规律饮食及运动,避免暴饮暴食。

【医学指导】

唐咸玉:主任中医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张发荣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荣获2009年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实力中青年医生、入选2020、2021年度《岭南名医录》。

擅长:中西医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痛风、骨质疏松症等代谢性疾病;对于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非常病例##家庭医生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