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多高才是糖尿病(糖尿病多高为标准啊)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导语:血糖和血压一样,可以自测,有人在测量的时候发现血糖指数升高了,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因此很焦躁。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冷静下来,平复心情,到医院再次做专业的检查才能下定论。专家友情提醒,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一定会有血糖高,但血糖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其实除了确定的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之外,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有很多种,不能单凭血糖高就推测自己患上的糖尿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探究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自己血糖升高。
⑴消化系统疾病
我们在摄入主食的时候,往往会吃很多的精细米面,它们能够给我们身体提供大量热量,供人体活动。但是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在进食这些白米面后,肠道对白米面分解后的糖分没有办法很好地吸收和转化,肝脏合成糖原的功能有障碍,这就使得肝糖原的储备能力下降。果糖和半乳糖的利用失常,这些没有被成功代谢出去的糖原会存留在血液中,这时候检测血糖的话,很可能就出现了血糖升高的情况。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做了胃切除手术,进食后小肠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太快了,很容易让血糖一下子升高,这时候再去检测的话,就有血糖升高的情况了。如果癌功能受损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不过通过治疗后血糖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
⑵内分泌疾病
当我们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皮质醇增多症,胰岛α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等,会使身体中的升糖激素变多,暂时性地使血糖出现升高的情况。可能持续的时间较长,也被称作是“假性糖尿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糖尿病并不是真的。
⑶情绪因素
血糖和血压都可能会因为情绪波动而有所上升和下降,因为人在情绪剧烈波动的时候,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中,这时候体内生长激素会快速分泌,使血糖达到高峰,以此来调节人的整体状态和受到的刺激。
⑷药物因素
假如使用药物治疗某种疾病,而使用了激素类、精神类的药物,会让升糖激素增加或干扰正常的糖代谢过程,此时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当药效过去后,血糖也就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
找到了可能使血糖升高的原因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原因来让血糖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或者避免血糖频繁的波动,我们给大家归纳了5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①饮食方面
大部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都是吃出来的,所以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的。饮食应当尽量清淡,确保营养均衡,如果按照这种方法血糖仍未恢复到正常状态,甚至有些许波动的话,可以减少食量。控制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最好在300克以内,然后把原先的精制白米面换成全谷物,或者是杂豆类,不要超过50克。并且吃饭要规律,不要今天吃多,明天吃少,要让肠胃和身体适应吃饭的规律,这样才不会过度折磨身体。
②运动方面
长期久坐不利于我们控制血糖,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运动到户外才算是真正的运动,实则不然。在家里依旧能够锻炼好我们的身体,例如跳减脂操,或者使用器械帮助我们在室内运动,这些方式都能够让我们很好地锻炼了身体。其实除了这些“正式”的运动外,我们也可以做一些“非正式”的运动,像是打扫家务,在房间内来回走动,都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身体上的各个部位,只要运动我们就能够产生消耗,这样对控制血糖是极有益处的。
③作息方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作息,有人喜欢早睡早起,有人喜欢晚睡晚起;有人喜欢睡懒觉,有的人到点了就爬下床。不管怎样都要遵从身体的生物钟,尽量保证健康的睡眠习惯,不要睡得太少,也不要睡得太多。而且要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偏向工作或者偏向休息,都对身体极为不利。养成良好作息,对养护我们的身体极有帮助。
④情绪方面
长期处于高压的环境中,会让我们的血糖波动较大,例如一些竞争性很高的工作单位。如果完不成这个月的任务指标,很可能会扣钱或被老板开除,这就让员工产生了较强的焦虑、恐惧、忧愁、抑郁的情况。当然除了上述这一现实事件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会让我们心情变得不健康,我们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觉得一件事会让我们的未来变得糟糕。尽量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争取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些负面情绪,维持血糖正常。
⑤药物方面
想要控制好血糖水平,不让其随意波动,那么应当使用药物进行干预。在用药的时候应当听从医生的嘱咐和建议,怎么用、如何用,搞清楚了用药的各方面细节后,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控制住血糖。然后在用药的过程中要按时按量,不能第1天用第2天就停药,这样对控制血糖没有多大的作用。
结语: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专家提醒血糖高的因素有很多种。也许是因为消化道疾病、情绪、药物、内分泌疾病的疾病,找到了自己血糖高的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积极到医院检查和咨询医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血糖才能够慢慢的恢复。
(重要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健. 血糖高了 少吃点饭管用吗[N]. 健康报,2020-04-10(004).
[2]丁胜.血糖高不等于糖尿病[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20(01):61.
糖尿病确诊标准是什么?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不一定!尤其是一两次的血糖高并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我们需要监测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并到医院明确诊断才能进一步判断是否是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的确诊标准是,有“三多一少”症状且随机血糖≥11.1毫摩每升(200毫克/分升);或空腹血糖≥7.0毫摩每升(126毫克/分升) 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2hPG)≥11.1毫摩每升(200毫克/分升);或两次随机血糖超过11.1毫摩每升。
典型的症状是指多尿、口渴多饮水、饥饿多饮食而疲惫无力,体重减轻。若没有典型症状则需要在隔日后再次测定血糖。
在有肝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应激状态、多种内分泌疾病或是服用某些药物时,严重的高血糖可能只是短暂的,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应该要定期复查。
此外,糖尿病需要与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进行区分。空腹血糖受损是指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即≥6.1毫摩尔/升,但<7.0毫摩尔/升。
糖耐量即人体对于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餐后2小时内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称糖耐量异常。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医生:你必须了解
小明很爱甜食,总喜欢在午餐后吃一些甜点。昨天,他去了一家新开的甜品店,点了一份大份的冰淇淋和一份巧克力蛋糕。他吃完后感觉非常满足,但不久后他感到不舒服,头晕、口渴、尿频,他就去医院检查。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血糖非常高,但还不是糖尿病。小明很好奇,问医生怎么会这样。医生解释说,因为你吃了大量含糖的食物,导致血糖暂时性升高。由于肾脏健康,血糖被肾脏过滤掉,最终恢复到正常水平了。所以以后你应注意下,避免以后真成了糖尿病。
许多人在面对高血糖时,常常疑惑是否已经患上糖尿病。实际上,高血糖并不等同于糖尿病。高血糖有时可能仅是暂时性现象,例如摄入过多食物或大量含糖食品后,血糖水平会短暂升高。随后,肾脏会逐渐将血糖调整至正常水平,因为肾脏对于过滤血液中多余的糖分具有很强的能力。
然而,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无法正常进行过滤作用。这意味着即使他们只摄入了少量食物或糖分,肾脏也难以从血液中有效地清除多余的糖分。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高血糖并不总是糖尿病的表现,而糖尿病也并非仅仅表现为高血糖。糖尿病的确诊需要通过专业的诊断和检测才能确定。
在面对高血糖时,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不要过分担忧。高血糖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糖尿病的诊断需要依赖专业医生的建议和一系列相关检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饮食和锻炼习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血糖高是否属于糖尿病
血糖高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表现,但不是所有高血糖都属于糖尿病。血糖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饮食、运动、荷尔蒙水平、生活习惯等。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暂时性地出现高血糖,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糖尿病。
1. 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类型1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而类型2糖尿病患者则主要是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可能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2. 高血糖的其他原因:
非糖尿病高血糖:某些情况下,如感染、荷尔蒙失调、服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等,可能导致暂时性的高血糖。
糖尿病前期:个体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状态被称为糖尿病前期,需要密切关注和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
血糖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糖尿病。要确诊糖尿病,需要进行一系列血糖检测和评估,遵循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下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A. 空腹血糖水平:
正常:空腹血糖低于100 mg/dL (5.6 mmol/L)。
糖尿病前期(又称为减轻空腹高血糖或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在100 mg/dL (5.6 mmol/L)至125 mg/dL (6.9 mmol/L)之间。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126 mg/dL (7.0 mmol/L),且在不同日期至少两次测得该水平。
B. 随机血糖水平:
糖尿病: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200 mg/dL (11.1 mmol/L),并伴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如多尿、多渴、多食、疲乏等。
C.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正常:2小时后血糖低于140 mg/dL (7.8 mmol/L)。
糖尿病前期(又称为糖耐量受损):2小时后血糖在140 mg/dL (7.8 mmol/L)至199 mg/dL (11.0 mmol/L)之间。
糖尿病:2小时后血糖大于或等于200 mg/dL (11.1 mmol/L)。
D.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正常:HbA1c低于5.7%。
糖尿病前期:HbA1c在5.7%至6.4%之间。
糖尿病:HbA1c大于或等于6.5%,并在不同日期至少两次测得该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确诊糖尿病应该根据以上标准中的任一项,并在不同日期进行至少两次测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怀疑患者可能患有妊娠糖尿病时,需要进行特定的妊娠糖尿病筛查和诊断。#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