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糖尿病(糖尿病是温病还是寒病)
古人也得糖尿病,是的!古郎中用5个食物榨汁,不花钱的降糖药
糖尿病并不是现代人专属的疾病,古人也会得。
只不过古代没有血糖与糖尿病一说,古人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
那是因为糖尿病常常有多饮多食多尿的表现,古人将这种表现归结为消渴。
上消者多饮,中消者多食,下消者多尿。
《中国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2020)》明确将糖尿病列为消渴。
“相如病渴妨文赋,想像甘寒结小红。”这是诗人雷渊的《梨花得红字》
司马相如得了消渴症,想象着山梨熟了,甘甜冰凉美味,生津止渴。
据说,司马相如多次以身有消渴为借口推辞当官。
可见古人早已有糖尿病,那他们是怎么治疗的呢?
《温病条例》中有一方,用梨 荸荠 鲜苇根 麦冬 藕捣成汁代茶饮,被称为“五汁饮”,我们来了解一下。
《温病条例》:甘寒清热,生津止渴。治太阴温病,热灼津伤,口渴。取上五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甘微酸,凉,入肺、胃经,清肺胃之火,也就是中上焦之火,可治上消和中消。
梨甘凉,能够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故能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
《唐本草》:"主热嗽,止渴。"
《纲目》:"润肺凉心,消痰降火。"
《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味甘;性寒,肺;胃经。荸荠,就是我们吃的马蹄,甘甜甘甜的,有喉咙痛,口渴,咬几个下去就不渴了,喉咙也好多了。
它能够清热生津;化痰。治疗口渴;咽喉肿痛;痰热咳嗽;消渴。
《别录》:"主消渴,痹热,热中,益气。"
《日用本草》:"下五淋,泻胃热。"
《本经逢原》:"治酒客肺胃湿热,声音不清。"
马蹄和梨一样是凉的,胃寒,有寒痰等不宜食用。
苇根又称芦根,甘,寒,归肺、胃经。能够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它能清肺热,又能清胃热,善于治胃热呕吐。在我们这里要用鲜芦根。
《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
《天宝本草》还认为其有清心益肾的作用。
《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夜梦颠倒。"
甘,寒,凉血散瘀,止渴除烦,用于热病烦渴。此外藕还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平时吃点酸辣藕片,真的是能够增进食欲。
《滇南本草》:"多服润肠肺,生津液。"
《本草拾遗》:"消食止泄,除烦,病后热渴。"
《别录》:"主热渴,散血,生肌。"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够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可清心、肺、胃火,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阴不足之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总结:将梨 荸荠 鲜苇根 麦冬 藕捣成汁代茶饮,能够生津润燥,五汁饮中诸味多为果蔬,药食两用。
糖尿病(消渴)上消型以多饮为主,小便较多、色黄,咽干灼热,食量如常,舌红少津、苔黄而干。多采用生津止渴、清热润肺的方法调整,可用五汁饮。(《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期)
#健康养生##健康科普大赛##谣零零计划#
肠子一通,血糖就降!一张改善糖尿病的方子,诠释中医精神
大家好,我是中医庞主任。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中医用来改善糖尿病的手段之一。什么呢?这就是,肠子通了,血糖就降了。
来吧,我给你讲一张真实的案例。话说有一个男子,30岁,医案记载姓林。
最近一个月以来,这个患者特别口渴,一天到晚不停地喝水,小便次数还特别多。另外,胃口特别好,刚刚吃完上顿,没一会儿就饿了。这些症候,持续了一个月,患者觉得不对,就到医院检查。
他把症状一说,大夫就讲了,十有八九是糖尿病。你先按照要求做个检查吧。检查结果,不出大夫所料,确实是糖尿病。
既然得病了,那就好好服药吧。于是,各种药物吃了好多,但烦渴、总想喝水的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
这可咋办啊?后来有人建议他,不如去看看中医吧。
那好,此人就去投中医治疗。刻诊,见患者脉象沉而细数,舌苔薄而黄燥,舌红,形体比较瘦,小腹阵阵作痛。
医家仔细一问,这才知道,患者已经八天没有大便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医案记载,就是增液承气汤,加上郁李仁。
啥是增液承气汤啊?
它出自《温病条辨》,基本构成就是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水煎服。
这个方子,用下去,效果怎么样?
医案记载,两剂药下去,此人排出大量粪便,味道特别臭。紧接着,腹痛减轻,烦渴之感大大缓解。再一检查,发现空腹血糖和尿糖,都明显降低。
再后来,医家改用滋阴养液之法调养善后,最终让患者诸证若失,而且体重有所增加。
这是1986年,于《浙江中医杂志》上刊发的一则验案。当初我觉得不错,就收录在案。
现在,我给你说说这里的道理。我告诉你啊,这个患者的问题,就在于有燥屎,大肠不通。首先,你得清楚一件事儿,这就是,中医认为糖尿病是一个“燥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燥热,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共同表现。
比如说上头医案里这个患者吧。舌苔黄燥,舌红,口干口渴,大便干结不通,以至于八日不排便。这些都在十分明确地提示一件事儿:患者阴虚燥热。
既然是阴虚燥热,那滋阴是不是就行了?答案是,不行。因为医案里的医家,也曾经用过类似玉女煎之类的滋阴方药,效果不好。
所以医案里的医家,用了一招,就是通大便。
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方子:增液汤,加上郁李仁。
其中的增液汤,我前面讲了组成。其中的玄参,滋阴降火,泻热软坚。麦冬和生地,滋阴增液。然后,加大黄芒硝来泻热通便。这个方子,目的很简单,就是增液通便泻热。
在这个基础上,加上郁李仁润肠通便,这就可以进一步解决患者燥屎内结的局面了。患者用了以后,通下大量臭便,道理就在于此。
那么通导大便,通肠泻热,和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诸多不适,有什么关系呢?
你看,燥屎内结,日久必然生热。热邪一生,就一定伤阴。患者口渴多饮等现象,就这么来的。
中医讲,津血同源。血液中,本身就含有津液。如今津液受损,热邪灼于血分,血糖就会升高。用最通俗的话来理解,从前那些稀释于血液中的东西,如今全被凝炼出来了,你说患者血糖能不高吗?
在这个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根源,就是通便泻热。大便通畅了,热邪就没有生成的源头。患者体内没了热邪,津液就不会受伤。这时候再来有效补充津液,就可以很好地改善血液环境,从而降低血糖。
所以,医家当时采用了增液承气汤这样的方子来调治。效果,果然十分明显。这就是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来治疗消渴的案例,十分经典。
麦冬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呢?这就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保持大便通畅是十分必要的。
其实,糖尿病患者并发便秘,这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西医,有很多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
同时,中医在调治糖尿病的时候,也比较重视改善便秘。因为便秘一旦得到有效缓解,就可以减少热盛津伤的局面,对于改善患者身体感受,控制血糖,都很有意义。
而在诸多办法中,增液承气汤加减,算是方案之一。尽管它不是唯一,但代表了一种思路。我把它用文字的形式给你解读出来,希望你能认真体会。如果有机会,非专业读者,不妨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
最后,通大便而降血糖,改善糖尿病烦渴诸证,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思维的特点,也诠释了中医的基本精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病条辨》里包含天、地、人哲学的方子,居然可以治疗糖尿病
中国传统医学中一味历史悠久的名方——三才汤,出自清代吴瑭的《温病条辨》。它的主要功能是益气养阴、清热燥湿,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各种疾病症状。尤其在现代临床中,三才汤常被用来调理糖尿病、阴虚火旺等症,为现代中医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药方。
三才汤是由三味主要中药材构成的,它们分别是:人参、生地黄、天冬。三者分别代表了“天、地、人”三才,因此得名“三才汤”。在中医理论中,“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这一命名体现了中医对自然、人体和宇宙整体观念的理解。
三才汤最初用于治疗暑邪久羁,患者常常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神志不清、体力不支等阴液和元气两伤的症状。方中药物具有滋阴清热、益气生津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热邪伤津的患者。
方剂特点
三才汤的方剂组成为人参、天冬、生地黄三味药材,虽然药物组成简单,但却具有很好的疗效。每味药物各司其职,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
1.人参:为补益气血的主要药材,具有甘温不燥的特点,能够补肺气、益气生津。人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人体的元气,特别适合气虚者使用,它不仅能够补气,还能滋养身体的阴液。
2.天冬:性寒,具有清热、滋阴的功效,能够润肺、滋补肾阴。天冬是治疗阴虚火旺导致的口渴、心烦、盗汗等症状的常用药材。它能够有效缓解肺热和肾阴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肺肾阴伤的患者有很好的效果。
3.生地黄:性寒,善于清热凉血,同时滋补肾阴,是调理肾阴不足的要药。生地黄的主要功效是凉血止血,滋阴降火,常用于血热、阴虚火旺的患者。
三味药材组合在一起,能够清热凉血、益气养阴,同时滋补肺肾。这种组合不仅能够治疗阴虚火旺,还能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改善元气不足的症状。
功能主治
三才汤的主要功能是益气养阴、清热燥湿。中医认为,很多慢性疾病的病机在于阴阳失调,尤其是阴虚火旺。阴虚的本质是身体内的津液亏虚,燥热则是病因之一。因此,三才汤的主要治疗方向是通过滋阴来清热,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
具体来说,三才汤适用于以下几类病症:
1.阴虚火旺:患者表现为口干、心烦、盗汗、失眠、舌红少苔等症状,身体阴液不足导致的火旺是主要病因。三才汤通过滋阴降火,能有效缓解这些症状。
2.气阴两虚:患者往往表现为乏力、口渴、夜尿频多、体虚多汗等症状,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三才汤能够补益气血、滋阴养液,从而缓解这些症状。
3.肺肾阴虚:这种证型常见于慢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咽炎、肺结核等。三才汤能够滋补肺肾,帮助患者恢复阴液,改善肺肾功能。
临床应用
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三才汤不仅用于传统的热病和阴虚火旺证,还常常用于糖尿病的治疗。现代医学证明,糖尿病的病机之一就是阴津亏损,而三才汤正是通过滋阴来改善体内的津液失衡问题,另外通过加减药物,还可以用于慢性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以下是三才汤在不同临床病症中的详细应用及其加减配方和治疗原理。
1.糖尿病的应用
糖尿病在中医中属于“消渴病”,根据症状不同,分为上消(肺热津伤证)、中消(气阴亏虚证)、下消(肾阴亏虚证)三种类型。三才汤通过加减药物,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进行治疗。
上消(肺热津伤证)
症状:患者表现为口干、渴饮、乏力、手足心烦热、夜尿频多等。主要病因是肺热津伤,导致津液不足,不能滋润身体。
治疗原理: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配方加减:在基础三才汤的基础上加入黄连、乌梅、黄芪等药物。
中消(气阴亏虚证)
症状:常见症状包括乏力、精神不振、口干、多饮不能解渴、动则汗出、便溏、纳眠差等,主要病因是气阴两虚。
治疗原理:益气健脾,滋阴止渴。
配方加减:基础三才汤加白术、升麻等健脾药,
患者如有失眠症状,可加入酸枣仁、川芎、浮小麦等药物。
下消(肾阴亏虚证)
症状:患者表现为尿频量多、腰膝酸软、皮肤干燥发痒、乏力、口渴难解等,主要病因是肾阴亏虚。
治疗原理:滋阴固肾。
配方加减:三才汤加补肾固涩药物
如有皮肤瘙痒和睡眠问题,进一步加用合欢皮、龙骨、女贞子、地肤子、淫羊藿等药物。
2.巅顶疼痛的应用
巅顶疼痛主要是由肾阴亏虚、相火偏亢引起,患者多有腰酸、头昏、耳鸣等症状。巅顶痛在中医理论中与肾精亏虚密切相关,因为肾主骨生髓,精气不足会导致头顶疼痛。
治疗原理:巅顶痛属于肾虚引起的头痛,治疗以滋阴降火、补肾为主。
配方加减:三才汤加牡蛎、龟板等药物
3.咽喉肿痛的应用
咽喉肿痛多见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常伴有夜间口舌干燥、咽喉灼热疼痛等症状。这类咽喉肿痛多与肾阴亏虚、火热上扰有关。
治疗原理:滋阴降火,清热凉血。
配方加减:三才汤加知柏地黄汤配伍
4.居室头痛的应用
居室头痛常见于房事后,患者表现为后脑部胀痛、神倦乏力、头痛难眠等症状。这类头痛多与肾虚精亏、相火上扰有关。
治疗原理:复阴护阳,敛阴潜阳。
配方加减:三才汤加生晒参、龟板、黄芪、牡蛎、牛膝、甘草等药物
5.气淋的应用
气淋指的是尿频、尿痛、小腹坠胀等症状,常见于气阴两虚、膀胱有热的患者,病因多与肾虚膀胱热有关。
治疗原理:益气养阴,清热利尿。
配方加减:三才汤加黄芪、黄柏、知母、泽泻、升麻、砂仁等药物
三才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加减运用体现了中医的灵活性和辨证施治的理念。无论是糖尿病、巅顶头痛,还是咽喉肿痛、气淋,三才汤都能通过加减药物有效治疗。它不仅能滋阴降火,恢复阴阳平衡,还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能够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改善多种慢性病症状。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和转载,让更多人学中医学养生,少生病甚至不生病,一起积累福报吧!
申明:
1、参考文献:
三才汤的临床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三才汤加味治疗糖尿病临床应用举隅——《湖南中医杂志》
三才汤浅谈——《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协商。
3、所有治疗方案均需要辨证论治,如需用药请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加减,请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