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双腿(糖尿病双腿发凉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来临 腿脚会出现3种异常
随着如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压力的增大,患上各种各样慢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较为典型的营养过剩疾病,该病虽然可以控制,但是大多数患者都需终身用药治疗。
糖尿病早期时,很多人都察觉不到,其实糖尿病在来临之前,就给身体发出多种信号了,只不过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些信号症状;这些信号症状在腿脚等处表现较为明显。糖尿病者腿脚会有哪些异常症状呢?
1.腿脚冰冷
人体内的血液是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的,通过心脏的跳动,会使血液流动到身体各个组织跟器官,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与营养物质。
不过若是患上该病,导致血糖过高,那么就会造成血液黏稠,影响血循环。
而腿脚又处于循环的最末端,当这些地方的血循环变慢时,就会导致腿脚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跟氧气,然后出现冰冷的症状。若是腿脚冰冷的症状频繁出现,那么就要重视起来了。
2.腿脚皮肤发干发痒
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血液过于黏稠,影响血液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中的毛细血管容易收缩,致使皮肤出现缺水、发干的症状。
当然除了发干症状外,患者还会有发痒症状。若是患者体内的血糖不降下来,这种症状就会持续很久。
3.腿脚浮肿
糖尿病者会因体内过高的血糖,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循环流动的速度变慢,影响废物跟垃圾的排出,然后导致废物跟垃圾在腿脚等处大量堆积,出现水肿的症状。
另外,因为腿脚处于肢体的最末端,所以这种症状也极为明显。
上述就是糖尿病者血糖过高时,腿脚可能会出现的三种异常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可方便大家提前做好预防,及时发现治疗。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1.健康饮食
大多数的糖尿病者都存在一定的饮食误区,总认为吃一些甜度不是很高的食品,就能够稳定好血糖。
其实生活中一些食物吃起来不是很甜,但是升糖的指数却非常高,如包子、馒头、米饭等主食。
这些主食里面的淀粉量特别高,容易在体内转换成葡萄糖,升高体内的含糖量。因此,糖尿病者平时需健康饮食,减少主食的摄入,多吃些蔬菜。
2.多喝水多运动
多喝水可以稀释患者体内的血浓度,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帮助稳定血糖指数。
另外,若是在水中放入一些能稳定血糖的花草茶,如甘草、苦丁、枇杷叶等,也是能很好地促进新陈代谢,稳定血糖的。
而运动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毒素跟垃圾的排出,然后缓解糖尿病症状。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糖尿病早期并不是不痛不痒的,患上该病的人腿脚会有浮肿、皮肤发痒发干、冰凉等异常症状。
发现这些异常症状时,患者需及时进行降糖治疗。治疗后,患者也需健康饮食,多喝水,多运动。同时,做好日常病情监测,每天多次测量血糖的水平。 (医说健康)
来源: 东南早报
想想都可怕,腿脚有这五个信号,可能有糖尿病了!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开始注重养生,但一体检却被告知血糖超标或者患上糖尿病。
其实,当血糖偏高时,身体会发出预警。
腿脚部位就是人体的“血糖仪”
①
伤口不易愈合
高血糖会破坏机体原本“舒适”的大环境,甚至引发血管病变和代谢异常,使伤口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自我修复能力,因而变得难以愈合。
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本来就差,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足部细菌反复感染,最终导致伤口长期无法愈合。
好奇宝宝自行搜索糖尿病足
②
出现“糖斑”
“糖斑”多见于男性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小腿前侧的一些不规则的褐色斑,不痛不痒。
主要是由于持续高血糖使得皮肤血流量不足、营养不良。
一旦有外伤刺激小腿前侧,就会出现皮肤红斑、水疱、糜烂等症状。
③
腿脚麻木
长期高血糖会对血管内壁产生不良刺激,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引起腿脚麻木。
有些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也会越来越重。
④
皮肤瘙痒
血糖过高会损害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皮肤瘙痒等。
糖尿病患者的瘙痒主要发生在手脚等部位,感觉像蚂蚁在皮肤上面爬一样,到了夜间往往会更加明显。
皮肤瘙痒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还会降低睡眠质量。
⑤
皮肤皲裂
长期血糖过高,会刺激微循环调节机制,使得皮肤自身出现循环障碍,导致皮肤干燥或皲裂等。
慢性病预防重于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病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最好的办法是定期检测血糖,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若有频繁出现以上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转自:广东卫生信息
来源: 经视健康家
血糖过高,腿脚先知!若腿脚出现这4个现象,或是出现并发症了
据相关统计,中国有近1.15亿人可能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发病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体内血糖逐渐升高,血糖无法正常转化为能量代谢,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出现。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控制血糖的慢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许多并发症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并发症相比起糖尿病本身来说也更可怕。糖尿病患者自己也知道,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对身体的慢性损伤会加重。当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和腿脚受到严重损伤时,很容易引起糖尿病足。一些数据显示,大约10%的糖尿病患者会有患糖尿病足的可能性。因此,在平时就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以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 间歇性跛行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的脚部或腿部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行走不便的现象,导致行走时出现跛行。而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这主要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腿部血管和神经受到刺激和损伤,麻木和疼痛,导致跛行的现象出现。如果不认真对待,血糖控制不当,患者的行走障碍就会恶化,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
2、 腿部酸痛、麻木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四肢疼痛,这是由于身体对糖跟脂肪能量无法正常代谢,进而导致局部糖异生增加,使得肌肉中乳酸过多堆积,最终造成的腿脚酸痛的现象。这种类型的表现主要是针刺样和烧灼样疼痛,夜间会明显恶化。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自发性的刀状疼痛。在检查过程中,远端肢体上还可能会存在感知障碍。
此外,当肢体被压迫时,外周血液循环就会减慢,而组织缺血和缺氧就会导致肢体麻木的症状发生。但如果下肢经常出现麻木现象,且并没有被压迫到,这就可能是血糖升高的表现。这是因为高血糖不仅会导致血液粘度增加,还会对周围神经造成损伤,导致腿脚麻木的症状。
3、 脚部瘙痒
为了尽快改善糖尿病,我们必须积极治疗。如果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视治疗,就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皮肤瘙痒,这通常表明血糖过高。由于血糖水平的显著升高会对皮肤和组织造成刺激,许多人会感到脚有明显的瘙痒感。
4、 腿脚皮肤破裂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糖尿病足,这是长期高血糖导致腿部和脚部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在早期阶段,可能只是皮疹。但随着病情的恶化,皮疹区域就会出现溃烂,形成无法恢复的溃烂表面。而糖尿病足的发生也意味着血糖已经侵入血管,局部外周神经也可能会出现发炎的现象。
此外,高血糖患者的伤口也更容易滋生细菌,其伤口被感染的风险也是普通人的数倍。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的伤口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细菌会向内发展,甚至还可能会影响骨骼健康,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
由此可见,血糖升高无疑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如果双脚都发现上述情况,就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合理治疗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防止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此外,建议大家在正常体检时测量血糖,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患上糖尿病,从而对全身目标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