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煎蛋糖尿病(糖尿病人吃煎蛋好吗)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坚持一天吃个鸡蛋,降低40%糖尿病风险?一项新研究,表明答案

有的朋友们身边没有亲戚朋友得过糖尿病,自己也暂时没有患上糖尿病的症状,就觉得这个疾病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有很多人都已经成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比如体型比较肥胖的人、血压高的人,和平常不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等等。所以如何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是我们都需要尽早提前了解和做到的。

近日,芬兰科学家公布了团队花费接近20年的时间,对超过2000名实验对象的跟踪调查结果,他们认为长期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能够降低40%患上糖尿病的风险。这个研究结论相对比较严谨,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可是有的朋友们可能会有一些顾虑,认为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吃太多会对身体不好。但是这一点其实没必要太过担心,具体什么原因?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了。不过,虽然经常吃鸡蛋,既有助于身体补充营养,又能够降低糖尿病风险,但是在鸡蛋的食用方法方面,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透彻的讲一讲。

并非所有脂肪都应该拒绝

虽然说我们日常饮食要注意低油低脂,避免身体有太多的脂肪堆积,造成肥胖。但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脂肪都是不好的。

芬兰科学家们的研究就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人,血液中的一种特殊的脂质分子要多于不经常吃鸡蛋的人,而这种纸质分子,在那些没有患有糖尿病的健康人身上也会广泛存在,这说明它与避免糖尿病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助于增加体内的这种脂质,预防糖尿病

吃鸡蛋摄入的胆固醇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多

有一种说法认为鸡蛋的蛋黄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所以每周摄入鸡蛋的量应该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其实,比起我们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自己身体的肝脏器官合成的胆固醇要更多一些。而且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不高,就算每天食用一个,也不至于就达到了胆固醇超标的地步。所以,在健康饮食、荤素搭配的基础上,每天再多吃一个鸡蛋,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反而还有助于补充营养,补充蛋白质,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既然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鸡蛋的食用也有学问

“什么?反正都是吃鸡蛋,难道煮着吃和炒着吃还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区别或许不在于鸡蛋本身,但是有一些做法,因为让鸡蛋经历过高温高油的处理,所以鸡蛋最终的热量会高一些,比如炒鸡蛋,煎鸡蛋。这样的处理方式,不管使用的是什么食材,都是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三高患者过量食用的。

相比起煎和炸,水煮和蒸就是较为清淡健康的处理食材的方式。所以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话,不妨煮鸡蛋和蒸鸡蛋两种鸡蛋换着吃,既不至于吃的腻烦,又可以帮助人体更加健康科学地吸收营养,甚至达到降低患上糖尿病风险的目的。

芬兰科学家们关于每天坚持吃鸡蛋,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的新研究,对我们的糖尿病预防身体健康的保持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看了我这篇文章的朋友,希望大家今后能够带领家人一起有意识地多吃一些鸡蛋,并且尽量用蒸或者煮的方式来处理鸡蛋,这样会对身体健康更加有帮助。

每天一鸡蛋,患糖尿病风险增加60%?

编译:公子欣

煎蛋、炒蛋、荷包蛋、水煮蛋……鸡蛋在世界各地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但似乎每一种都饱受欢迎。然而,不起眼的鸡蛋在带来健康益处的同时,似乎也存在健康隐患。南澳大利亚大学近日在《英国营养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过量食用鸡蛋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南澳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和卡塔尔大学合作进行的这项纵向研究(1991年至2009年)第一次对中国成年人的鸡蛋消费进行了大样本评估。研究人群包括参加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8545名成年人,平均年龄为50岁。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5%,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的经济影响也很大,占全球卫生支出的10%(7600亿美元),而在中国,糖尿病相关成本已超过1090亿美元。

流行病学家、公共卫生专家李博士指出,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饮食的改变正在影响健康。“饮食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已知且可改变的因素,因此了解可能影响该疾病患病率的饮食因素的范围是很重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重大的营养转型,许多人的饮食结构从包括谷物和蔬菜的传统饮食转向了加工食品,比如大量的肉类、零食和高能量食品。”

与此同时,鸡蛋的消费量也在持续上升,从1991年至2009年,中国吃鸡蛋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鸡蛋的平均日消费量从1991-1993年的16克,到2000-2004年的26克,再到2009年的31克。

那么,1991年至2009年同期的国际鸡蛋消费量是怎么样的呢?欧洲每天33.65克,美国每天28.43克,亚洲每天20.56克,大洋洲每天18.20克,非洲每天5.93克,世界平均每天21.45克。

“虽然吃鸡蛋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经常存在争议,但这项研究旨在评估人们长期吃鸡蛋的量和其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是由空腹血糖决定的。”

研究发现,长期吃鸡蛋(每天超过38克)会使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约25%,经常吃鸡蛋(每天超过50克,相当于一个鸡蛋)的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60%。这种影响在女性身上也比男性更明显。

李博士表示,虽然这些结果表明中国成年人多吃鸡蛋与患糖尿病的风险呈正相关,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因果关系。“战胜糖尿病需要多方面的方法,不仅包括研究,而且还需要一套明确的指导方针来帮助告知和指导公众。这项研究是朝着这个长期目标迈出的一步。”

参考来源: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article/higher-egg-consumption-associated-with-increased-risk-of-diabetes-in-chinese-adults-china-health-and-nutrition-survey/C86D80672A65B06F1220BC3691C18296

糖尿病人这样吃鸡蛋,血糖和血脂都不高,营养吸收更好

鸡蛋是常见的高蛋白食物,每百克提供热量139千卡,含蛋白质13克左右,脂肪1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几乎可忽略)。

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其蛋白组成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很高(可高达98%,少数情况下因个体吸收差异和烹饪差异,也存在吸收率不是很高,具体会在后面吃法里阐述),鸡蛋蛋白优于其他动物肉类蛋白。

很多人在吃鸡蛋的时候,对鸡蛋黄和鸡蛋清进行区别对待,先来比较一下两者的营养素含量情况。

1、蛋白质比较

每百克鸡蛋黄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5.2克,每百克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1.6克。

我特意煮了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重量是61.5克),煮熟后(60.8克),之后剥壳称重54克,将蛋黄和蛋清分离开,分别称重,鸡蛋黄重17.6,鸡蛋清重36.4克。

这样看来,一个中等大小,带壳重量为60克的鸡蛋,蛋黄中蛋白质含量为2.7克,鸡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为4.3克,总含量约7克。一个鸡蛋中,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含量是鸡蛋黄中的近2倍。

2、脂肪和胆固醇比较

每百克鸡蛋黄中的脂肪含量为28.2克,蛋清中仅有0.1克的脂肪。

蛋黄和蛋清不分离的情况下,整个鸡蛋的脂肪含量为每百克含10克左右,这些脂肪几乎都在蛋黄里。

鸡蛋中的胆固醇比较高,100克鸡蛋中的含量高达600毫克上下,胆固醇集中在蛋黄中,蛋清中几乎不含有。

3、维生素比较

维生素A和维生素B1都集中在蛋黄中,维生素B2在蛋黄和蛋清中含量相当。

4、矿物质含量比较

钙、锌、硒等矿物质集中在蛋黄中,蛋清中含量极低。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糖友们对鸡蛋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吃的时候更能明确量的选择以及蛋黄和蛋清之间的取舍,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具体参考以下细节:

1、一般情况下,吃的时候蛋黄和蛋清不分离。鸡蛋中的蛋白质在蛋黄和蛋白中的含量都不少,鸡蛋所含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中,蛋清中几乎不含脂肪和胆固醇,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在鸡蛋清中很少。

蛋黄中的营养素种类相对齐全,含量集中,只吃鸡蛋黄或者只吃鸡蛋白的做法均不可取,会浪费许多营养。

2、不吃生鸡蛋,不喝生蛋清。一方面是生食不卫生,另一方面,生鸡蛋的蛋白质呈胶状,人体不易消化吸收;生蛋清中有抑制蛋白酶活力、妨碍蛋白质吸收吸收的拮抗物质。

3、鸡蛋中的胆固醇虽然比较高,但适量食用的话,对血脂影响不大,也不会明显加大心血管方面的患病风险。(以前的膳食胆固醇上限值是300毫克,后来取消了这一限定,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的摄入)

每天吃一个鸡蛋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并不大,且能丰富膳食营养。

4、糖友们吃鸡蛋最好不用油煎,煎蛋影响消化吸收,蒸煮方式最好,也可以炒菜食用。蒸熟的时候时间也不要太长,开锅后小火蒸煮6分钟左右即可,蒸煮时间过长的话,容易使蛋白质过分凝固发硬,不利于消化吸收。

煮鸡蛋出锅后用冷水浸泡一会,更容易剥壳,最好是煮开了放凉的冷水。

5、糖友们用鸡蛋炒菜的时候要注意控制鸡蛋用量和用油量,炒鸡蛋容易导致脂肪摄入过量,胆固醇过高。

6、鸡蛋炒菜的话,搭配西红柿、角瓜、洋葱的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营养更好,鸡蛋中的维生素E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维生素C的氧化,两种维生素互相促进吸收利用率。鸡蛋与胡萝卜一起炒食也不错,能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

7、鸡蛋可以和豆浆一起食用,两者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能互补,并且豆浆中富含可以干扰胆固醇吸收的膳食纤维和植物甾醇,能减轻胆固醇危害。但要把豆浆煮熟煮透,否则大豆中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物质会影响蛋白质吸收,还可能导致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不良反应。

8、鸡蛋搭配主食食用更好。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本身存在严重的血脂异常、胆道疾病的话,吃鸡蛋还是要慎重一些,最好遵医嘱。或许个头小一点的鸡蛋影响不大,但个头大一些的鸡蛋,或者出现一个双黄蛋的话,可能就会有影响。

内容仅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