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内痔(糖尿病内痔手术要住院几天才能出院)
糖尿病患者得了痔疮怎么办?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血压和饮食已经让人头痛不已,如果一个不注意得了痔疮,更是苦不堪言。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得痔疮后,治疗起来比一般的痔疮患者风险要高,但并非不能治,只是治疗过程要比一般人复杂,需要将痔疮的轻重与糖尿病的轻重结合考虑。
糖友得了痔疮有何危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痔疮和便秘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常人大得多,后果也要严重很多。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理原因,身上出现的伤口、痘疮等都不容易好,痔疮对他们来讲无疑是令人后怕的疾病。剧烈的疼痛和反复的折磨不仅会加重病情,不易愈合的伤口可能会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糖友得了痔疮如何治?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所以,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痔疮,必须先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将糖尿病的病情稳定,再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一般选择微创、超微创手术,这样会减小对患者的影响。
王连生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得了痔疮需要手术治疗时,需要注意:一、轻型糖尿患者,痔疮手术不影响进食和服药,可继续原来的口服药物治疗;二、中重度糖尿患者、已用长效或中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改为普通胰岛素治疗,以便于调整;三、手术中及手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血糖、尿糖、尿酮体、电解质及肾功能的变化,如需输注葡萄糖时应加用胰岛素。
糖友痔疮术后如何处理?
1、良好习惯:患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选择时间要相对固定。排便时,要集中精力,不能看书看报,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每日清洗肛门一次。
2、饮食讲究:患者应以蔬菜、水果、粗粮等清淡高纤维食物为主。不吃辛辣刺激食物。每天多喝水,尤其睡觉前与晨起饮一杯水,不饮酒,忌食煎烤食品。
3、坚持坐浴:患者睡前或便后坐浴,同时进行提肛、放松的动作。坐浴可以缓解瘙痒,如果在水中溶解适量食盐会更好。
4、生活规律:患者尽量避免久坐,以免增加腹压。也不要长时间站立,多参加体育活动,生活要有规律,防止下肢着凉或身体受寒,不要长期精神紧张。
编辑:张艳军
-
陕西农村网官方微信 -
陕西农村网新浪微博 -
陕西农村网腾讯微博 -
新西部教育网官方微信
糖尿病患者痔疮严重,到底该不该手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血压和饮食已经让人头痛不已,如果一个不注意得了痔疮,更是苦不堪言。来自郑州的李先生,患痔疮已二十年有余,因为患有糖尿病,一直不敢治疗。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干燥,他的痔疮肿痛得厉害,便血也十分严重。
糖尿病患者一般采用微创疗法治疗痔疮。
专家表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痔疮和便秘所带来的影响远比非糖尿病患者大得多,后果也要严重很多。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理原因,身上出现的伤口不容易好。剧烈的疼痛和反复的折磨不仅会加重病情,不易愈合的伤口可能会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后果是难以估量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长了痔疮,一定不要放任不管,要尽早治疗。
虽然,糖尿病患者治疗起来比一般的痔疮患者风险要高,但并非不能治,只是治疗过程要比一般人复杂。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痔疮,必须先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将糖尿病的病情稳定,再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一般选择微创手术,这样会减小对患者的影响。
关于糖尿病患者微创手术治疗,专家强调手术前后的护理最关键。如果糖尿病合并痔疮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伤口很不容易愈合。
手术前控制血糖是首要任务,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增高不仅使术后伤口不易愈合,而且也增加了手术难度。饮食方面,让患者低糖、低钠、高蛋白饮食,用药指导也必不可少。护理人员还要不厌其烦的告知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开导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在手术中,要严密观察各种检测和体征的变化,避免一切不良事故的发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呼吸等生命体征,还要严密观察下肢的感觉和伤口有没有出血等。同时,术后的血糖控制也很重要,糖尿病体质特殊,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合并感染。
痔疮手术部位在肛门,所以是有菌手术,创面深又有褶皱,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把血糖控制好,伤口不容易愈合,会出现伤口感染,愈合迟缓等症状。糖尿病合并痔疮患者在术前术后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是控制手术感染率的唯一捷径。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尽心尽责,向患者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后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肛周护理都相当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在很多人眼里,糖尿病与痔疮似乎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两种疾病,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近年来,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人数明显增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痔疮和便秘患者。对于这一现象,医生建议,对待痔疮,糖尿病患者防大于治。
糖尿病患者谨防肛周脓肿的发生
张先生作为一名“老糖友”,对自己的血糖并不重视,既没有规律用药,也没有糖尿病饮食和运动。1周前张先生突然感觉肛旁肿痛不适,伴有肛周憋胀、下坠感,大小便排出不畅,并伴发热,全身乏力,体温最高达39℃,在家人陪同下来医院就诊。肛肠病医院二病区孙林梅主任医师经过诊查后告诉他得了“肛周脓肿”,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测随机血糖23mmol/L,孙主任告诉患者,此次肛周脓肿发病跟他的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有很大关系。
肛周脓肿主要是肛门附近的软组织间隙发生感染后引起的化脓性病变。糖尿病是目前我国比较多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当机体长时间处于高糖的状态时其血浆渗透压会不断上升,导致大量的细菌繁殖,进而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肛周脓肿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其并发症会引起机体出现感染的症状,一旦发生感染后,患者整个机体的防御能力就会不断地下降,导致大量的中性粒细胞迅速衰败、死亡,而趋化细菌和吞噬细菌的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因此患者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如果自身就患有痔疮、肛裂等肛周疾病时,加上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排便方式等都会引起肛周发生脓肿性病变,此症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需立即手术治疗。
因张先生肛周感染范围大、疼痛剧烈,本着“急则治标”的原则,先给他做了切开引流术,术后请内分泌科医生对其进行会诊,更专业的监测与调控血糖。在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张先生肛周的手术切口也顺利愈合。
在这里提醒“糖友”:肛周脓肿的发病与血糖的控制息息相关,要充分了解控糖的重要性,做好肛周脓肿的预防措施。如果肛周出现肿块,且红肿、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接受专科治疗。
科普时间
1.肛周脓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周围软组织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其典型症状包括肛门周围疼痛、红肿、发热等。肛周脓肿的临床症状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肛旁肿块:表现为肛门周围出现硬结,伴有疼痛和灼热感等。
肛旁疼痛:初期疼痛不显,随着脓液聚集,疼痛开始加重,特别是在即将破溃时,疼痛最甚,破溃后疼痛可缓解。
肛旁流脓:肿块破裂后,会有脓液流出,伴有腥臭味。
肛周瘙痒:由于脓液流出导致的肛门潮湿,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和瘙痒。
全身症状:恶寒、发热、全身乏力,感染严重者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等。
2.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得肛周脓肿?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性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糖状态,影响眼、肾、血管等组织的微循环,导致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由于血管微循环受到影响,细菌会以微循环组织的高血糖状态为培养基,极易诱发或加重感染。因肛门周围血管分布丰富,当患者有糖尿病时,由于微循环障碍,细菌极易滞留在有丰富血供的肛门周围,导致感染;又因肛门周围组织疏松,间隙较多,发生感染时极易向周围间隙扩散,从而导致广泛或者深部的脓肿。
3.糖尿病患者如何向肛周脓肿Say No?
①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②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周的清洁。
③避免长时间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少对肛门区域的压力。
④合理饮食,保持大便成形,避免便秘及腹泻。
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避免体重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