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屎糖尿病(糖鸡屎治疗方法)
指甲、头发、鸡屎……说说那些重口味的中药
(健康时报记者 范洪岩)前段时间,一款名为“喉炎丸”的国产药品成分表中包含“人指甲”,让不少人惊呼:指甲居然可以入药!其实,在中医药的漫长发展过程中,让人颇觉意外的可以入药的成分可不止这一种。
指甲:补钙强筋清热
中医认为,爪为筋之余,人指甲别名为筋退,有补钙、强筋、清热、凉血的功效。人指甲入药在古时并不少见,最早在唐代的《千金要方》中就有记载:“治小儿腹胀:取父母爪甲烧灰,敷乳上饮之。”“治妇人无故尿血:爪甲、乱发。上二味并烧末,等分。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饮服亦得。”算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和岚:指甲入药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千金要方》。古人用指甲入药时,常研末调敷、入散剂,或是烤干、研成碎末,往鼻子里吹或者冲服,来治疗鼻衄、尿血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医院里还用指甲入药,但随着人们认知和医药技术的发展,主治尿血、咽喉肿痛、中耳炎等的药物品种逐渐增多,人指甲也就渐渐被替代了。当然这也和另一个原因有关,就是指甲的来源紧张。成年人每个手指的指甲每年长2~5厘米,每厘米的指甲重1~2克,即每个人每年最多也就“生产”100克。
胎盘:有助于调经、受孕
健康产妇娩出的胎盘,经过加工干燥而成,就是以前曾常用的又一味中药,始载于《本草拾遗》。因母体娩出时为红色,稍放置即转紫色,故又称紫河车。中医认为,紫河车入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调经受孕的功效,一般晒干后研末冲服或者吞服,也可用鲜品煮或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和岚:紫河车,中医认为性味甘、咸、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胎盘含有类固醇激素,有助于调经、受孕;含有免疫因子、维生素等,所以也会被用来提高免疫力。非常适用于那些肾精亏虚之人。此外,也会用于治疗男性遗精、阳痿等。
需要指出的是,2010版《中国药典》对“紫河车”的定义是,健康人的干燥胎盘。而2015版《中国药典》不再收载2010版的“紫河车”及含紫河车的中成药。
头发:曾是妇科止血良药
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这是古时中医会用到的另一味药——血余炭。明代医书《赤水玄珠》曾记载将其用于治血淋:常配蒲黄、生地、甘草,水煎服,如血余炭散。《金匮要略》也记载有治小便不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和岚:中医上认为,精血是否健旺,可以从头发润泽与否中表现出来,精血衰弱则头发枯槁。血与头发关系如此密切,就有了“发为血之余”之说,头发便由此而得“血余”之雅名。将头发锻成炭后,即血余炭,归肝、胃经,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等,尤其以血淋、崩漏和吐血之症用的较多。
此外,也常与其他止血药同用,对外伤出血或久溃不敛者,可研末撒创面上,或熬膏外敷,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还有生肌敛疮之效。但现在已不在常规用药的范围内。
鸡屎:可调治糖尿病
鸡矢白,即家鸡粪便上的白色部分。可治鼓胀积聚,黄疸,风痹等证。《神农本草经》载其微寒无毒,主消渴、伤寒寒热。《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载有鸡矢醴方:黄帝问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实一臭秽之物,以色白者入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杨俭勤博士后:鸡屎入药源远流长,在《黄帝内经》里就有,叫做“鸡矢”,雄鸡屎叫“屎白”。 东汉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中也载有鸡矢白、雄鼠屎、烧犬屎、马屎、牛洞(稀牛粪)等利用动物粪便治疗疾病的方剂若干。其可以治糖尿病(消渴),低热(伤寒寒热),尿路结石(石淋),肌肉痉挛(转筋),利尿,遗尿等。
但是动物的粪便类入药,过程不太好控制,比如,沾水等外部因素很容易影响它的药效。现在中医用药讲究规范,民间可能偶尔还用到,但在正规医院临床上,这类药用得也越来越少,有的几乎不用了。
童子尿:治头痛、抗凝血
12岁以下男童的尿,称“童子尿”,古代医生曾将其作为药引之用,以增加药的疗效。《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尿(童子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寒热头痛,温气。不过古人使用童子尿,也有颇多讲究:童子要忌食五辛热物;男用童女便;女用童男便;童尿斩头去尾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和岚:童子尿就是男孩子没有发育之前的尿液。以前严格来讲,童子尿是满月之前的男孩清晨第一泡尿。但因为操作性不强,后来统一的提法是,12岁以下男童的尿液,当然最好是晨起第一泡尿。
传统医学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代表无限生命力的阳气、元气充满全身,尿液是肾中阳气温煦产生的,虽然已属代谢物,但仍然保留真元之气。民间常用于治疗寒热头痛、症积满腹、淤阻等症。现代医学研究也曾从童子尿中提取出尿激酶、蚓激酶,可用来活血、抗血小板聚集,有抗凝血的作用。不过,科技发展的今天,临床一般不直接使用童子尿。需要蚓激酶直接用成品就行了。
乳汁:治电光性眼炎效果颇佳
人乳汁入药,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但古代医书中,确实有不少人乳的功效和用法的记载。《本草纲目》记载人乳能: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随息居饮食谱》述其功效有:补心血,充液,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耳明目。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杨俭勤博士后:在古代,中医把人乳看成是一种有滋补作用的特效药。史料上从不缺乏贵族服用“人乳秘药”的文字记载。如官至尚书右仆射的南朝宋臣何尚之,便曾用人乳作为偏方,治好了自己的病。
《神农本草经疏》记载:乳属阴,其性凉而滋润,血虚有热,燥渴枯涸者宜之。所以乳汁入药早年常用于治疗电光性眼炎效果颇佳,无论是个案报道还是临床总结都可以散见报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乳汁中含有较多的淋巴因子、生长因子及免疫细胞,因此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因为涉及伦理的问题,目前对它的研究都较为局限。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指甲、头发、鸡屎……说说那些重口味的中药
本文转自公号:云南中医
不知道大家常吃中药吗?前段时间,一款名为“喉炎丸”的国产药品成分表中包含“人指甲”,让不少人惊呼:指甲居然可以入药!其实,在中医药的漫长发展过程中,让人颇觉意外的可以入药的成分可不止这一种。
指甲:补钙强筋清热
指甲入药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千金要方》。古人用指甲入药时,常研末调敷、入散剂,或是烤干、研成碎末,往鼻子里吹或者冲服,来治疗鼻子出血、尿血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医院里还用指甲入药,但随着人们认知和医药技术的发展,主治尿血、咽喉肿痛、中耳炎等的药物品种逐渐增多,人指甲也就渐渐被替代了。当然这也和另一个原因有关,就是指甲的来源紧张,因为每个人每年最多也就“生产”100克指甲。
胎盘:有助于调经、受孕
健康产妇娩出的胎盘,经过加工干燥而成,就是以前曾常用的又一味中药,始载于《本草拾遗》。因母体娩出时为红色,稍放置即转紫色,故又称紫河车。中医认为,紫河车入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调经受孕的功效,一般晒干后研末冲服或者吞服,也可用鲜品煮或炖。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胎盘含有类固醇激素,有助于调经、受孕;含有免疫因子、维生素等,所以也会被用来提高免疫力。非常适用于那些肾精亏虚之人。此外,也会用于治疗男性遗精、阳痿等。
头发:曾是妇科止血良药
将头发锻成炭后,即血余炭,归肝、胃经,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等,尤其以血淋、崩漏和吐血之症用的较多。
此外,也常与其他止血药同用,对外伤出血或久溃不敛者,可研末撒创面上,或熬膏外敷,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还有生肌敛疮之效。但现在已不在常规用药的范围内。
鸡屎:可调治糖尿病
鸡屎入药源远流长,在《黄帝内经》里就有,叫做“鸡矢”,雄鸡屎叫“屎白”。东汉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中也载有鸡矢白、雄鼠屎、烧犬屎、马屎、牛洞(稀牛粪)等利用动物粪便治疗疾病的方剂若干。其可以治糖尿病(消渴),低热(伤寒寒热),尿路结石(石淋),肌肉痉挛(转筋),利尿,遗尿等。
但是动物的粪便类入药,过程不太好控制,比如,沾水等外部因素很容易影响它的药效。现在中医用药讲究规范,民间可能偶尔还用到,但在正规医院临床上,这类药用得也越来越少,有的几乎不用了。
童子尿:治头痛、抗凝血
传统医学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代表无限生命力的阳气、元气充满全身,尿液是肾中阳气温煦产生的,虽然已属代谢物,但仍然保留真元之气。民间常用于治疗寒热头痛、症积满腹、淤阻等症。现代医学研究也曾从童子尿中提取出尿激酶、蚓激酶,可用来活血、抗血小板聚集,有抗凝血的作用。不过,科技发展的今天,临床一般不直接使用童子尿,需要蚓激酶直接用成品就行了。
乳汁:治电光性眼炎效果颇佳
在古代,中医把人乳看成是一种有滋补作用的特效药。史料上从不缺乏贵族服用“人乳秘药”的文字记载。如官至尚书右仆射的南朝宋臣何尚之,便曾用人乳作为偏方,治好了自己的病。
《神农本草经疏》记载:乳属阴,其性凉而滋润,血虚有热,燥渴枯涸者宜之。所以乳汁入药早年常用于治疗电光性眼炎效果颇佳,无论是个案报道还是临床总结都可以散见报道。
原来这些都可以入药,今天又增长了一个知识呦~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人民网健康,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游记》中吃粪治病确有医学依据,粪菌移植如何治肠炎?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话,不知大家是否印象深刻?唐僧师徒来到朱紫国时,朱紫国王久病难以治愈,不能上朝治理政事,只好贴出皇榜,来招纳北往东来、中华外国的天下贤士,为自己治病。而悟空却让八戒刮了半盏锅底灰,又接了少半盏马尿,搅和一处,搓了三个核桃大的药丸,将国王的病治好了。这虽是吴承恩戏里天马行空的想法,但艺术来源于生活,祖国医学的诸多医案、医话中不乏类似的案例,病例记载中疗效也是很明显。
《西游记》中,孙悟空用马尿加锅底灰制药,竟治好了朱紫国王。
我国东晋时期著名医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此描述的甚为详细。如:《卷七.治卒毒及狐溺棘所毒方第五十五》“取剥马腹中粪及马尿洗,以粪敷之,大验,绞粪汁饮之,效”《卷五.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第三十六》“又方,水煮马粪汁,以渍之”等等。
“牛子屎”、“马粪”、“烧鼠屎”、“驴屎”、“鸡屎”等等,真的可谓是物尽其用。“人中黄”也更是很早就作为药材纳入到中医药典集中。对现代人来说这看似荒诞离奇的东西,或许不久后又会重新回到人们视野。
“吃粪”并不是真的让人去吃粪便,而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衍生的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的治疗方法——“转粪疗法”或称“粪菌移植”。
随着现代生活饮食习惯,饮食物结构、种类的改变,以及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肠炎”的人越来越多,而患了“肠炎”又很难治愈,尤其是炎症性肠病,病情反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面对现代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不一,更有不少病人症状控制欠佳,最终选择了手术治疗。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只能改变思路,谋求另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不要小看肠道内的微生物,其虽小,但却对人体机能的健康运作起着重要作用。人体胃肠道内生存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其数量惊人,甚至比人体细胞的总量还多,其中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它们与包括肠道在内构成的内环境中,通过自有的联系方式构成了自己的“生态链”,形成一定的“稳态”,对肠道功能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作用。而“肠炎”的发生与这种平衡的破坏存在一定联系。
肠道菌群在人类的疾病尤其是代谢综合征的进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大量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在宿主的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中充当了相当活跃的角色,并且对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性肠病,甚至肿瘤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该研究方向的火热,对肠道菌群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肠道菌群已经被认为是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虚拟器官,在机体的能量代谢、免疫系统的发生和功能调控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所谓“转粪疗法”或 “粪菌移植”,就是通过肠道菌群移植的方法纠正宿主异常的肠道菌群,从而影响免疫功能及“肠炎”的发生和发展。
“转粪疗法”中粪的来源?
首先并不是任何人的粪便都可作为粪便的提供者。目前有关粪便供体的选择和筛检仍无统一标准,相关研究中的捐赠者包括:家庭成员、志愿者、儿童等。因具体情况而异。
粪便转移的首要前提就是安全,粪便转移前供体都要进行血液、粪便及其他传染病的筛查。粪菌供体的选择仍是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
“转粪疗法”直接转移粪便吗?
正常人的粪便中,超过一半的量是由细菌组成,而剩下的部分则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粪菌转移”转移的是“菌”,而不是食物残渣。现有临床研究多是以粪便稀释后提纯的菌液作为转移物质或者制作成胶囊等形式,这样病人的接受度较高。目前该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转移菌的种类、比例尚未有固定的临床标准,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转粪疗法”中粪便转移途径?
国外已有学者将粪便定义为药物,但现代人并不一定能向古人一样能接受这样的“药材”。更不要说通过口服给药了。通过现有的技术,可以通过将菌液制成胶囊的形式,或者通过鼻胃管、消化道内镜、肠镜、灌肠等方式定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
“转粪疗法”效果如何?
目前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临床研究病例已有开展,疗效也各有差异,但该方法为“肠炎”的诊治打开了新的思路,在疾病的适当阶段,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肠炎”都可以用“粪菌移植”的治疗方法,也并不是疾病的不同阶段均可以用“粪菌移植”,当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炎症性肠病的病人,存在长期腹泻、便血等症状,后期身体抵抗力下降,粪菌移植也具有对患者造成潜在感染的可能性。
总之,对于该类疾病,患者应综合评估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在自己可控的外部条件下,趋利避害,为自己的后期恢复提供良好的外环境,并配合积极的治疗,才能为自己战胜疾病增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