紊乱糖尿病(糖尿病糖代谢紊乱)
肠道菌群紊乱才是血糖控制不好的重要因素?
为了寻找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关联,科学家做了很多动物实验,其中在一组具有高血脂、高血糖遗传背景的老鼠模型实验中,科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菌饲养条件下的这些老鼠给它们喂食高脂饮食,并没有出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的现象,但如果一旦在它们肠道内接种一种叫拟杆菌属的恶菌后,再喂食同样的高脂饮食,老鼠们很快出现了肥胖、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尿糖升高的糖尿病症状。
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遗传它只是一颗种子,而肠道菌群紊乱则是催化糖尿病坏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高脂肪饮食导致糖尿病,肠道微生物或是罪魁祸首
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的饮食选择会削弱我们的肠道免疫系统,导致糖尿病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肥胖期间,我们的免疫系统经常对通过肠道组织"渗漏"并导致炎症的细菌成分做出反应。
反过来,炎症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使人容易患糖尿病;在一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新研究中,多伦多综合医院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强调了高脂肪饮食如何影响肠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特别是那些生产一种叫做IgA的蛋白质的B细胞。
研究者表示,在肥胖期间,肠道中有一种B细胞的水平较低,这种细胞能产生一种名为IgA的抗体。
IgA是由我们的身体自然产生的,对调节我们肠道中的细菌至关重要。它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帮助中和利用环境变化的潜在危险细菌,比如当我们摄入不平衡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时。
青岛大学李铎教授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Gut》上的一篇研究称:高脂饮食可能造成肠道有益菌群减少和炎症反应,可能影响长期健康。
控制方法
控制烹饪中植物油的使用量,避免油温过高和反复煎炒烹炸。含代可可脂巧克力、薯条、冰淇淋、蛋糕等含有氢化油的食物,能不吃尽量不吃。
购买食品时先看配料表,如果出现了“氢化”“精炼”“起酥”“植物奶油”“植脂”“代可可脂”等字眼,大部分含有反式脂肪。
而反式脂肪可阻塞动脉,增加炎症、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冠心病、糖尿病风险。
所以我们需要对油脂科学的选择食用、合理搭配、达到营养均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对人类健康有利的。
感染新冠容易诱发糖尿病?科学家:新冠病毒或导致糖代谢失调
据福克斯新闻网24日报道,《科学美国人》杂志日前发表文章称,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注意到,去年新的糖尿病病例有所增加,特别是一些此前没有糖尿病史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突然发病。这一趋势已经促使许多研究小组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发现,这种病毒有能力导致糖代谢失调,极有可能是新冠导致了这种疾病发生率上升。
据报道,全球有许多医院都在研究感染新冠与患上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和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此专门建立了CoviDiab注册系统,医生可以在该系统中提交关于已确诊为新冠感染者和新诊断出来的糖尿病患者的报告。
有超过350名临床医生已经向该系统提交了报告。伦敦国王学院代谢和减肥手术教授以及主席弗朗西斯科·鲁比诺博士表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已经看到了更多的病例。这些病人要么是在感染新冠期间,要么是在那之后不久患上了糖尿病。”“我们现在开始认为,这种联系可能是真的——这种病毒有能力导致糖代谢失调。”
其它一些研究也发现了新冠和糖尿病之间的联系。对8项研究的审查,包括对3700多名住院的新冠感染者的调查显示,大约14%的感染者患上糖尿病。一项对4.7万名英国感染者的初步研究发现,其中4.9%患上了糖尿病。
为什么会这样?科学家有几种推论。
原因之一可能是冠状病毒直接攻击了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另外,新冠也可能通过感染胰腺的其它部分,或感染为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的血管,从而间接损害这些细胞。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病毒会感染与血糖调节有关的其它器官,比如肠道,并以某种方式破坏人体分解葡萄糖的能力。
目前,科学家们并不确定,那些在接受新冠治疗后患上糖尿病的人,是否会永久患上糖尿病。不过,根据《糖尿病学报》(Acta Diabetologica)2010年的一篇报道,至少有一些感染SARS后患上糖尿病的患者,其糖尿病症状最终消退,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
上游新闻 毛丹 编译
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吃5种蔬菜,血糖稳定不升高
按时吃饭、睡觉
按时吃饭、定量吃饭是非常重要的。饥一顿饱一顿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尤其对血糖的不利影响很大。长期过饥或过饱容易导致胰岛素紊乱,降低胰岛素的敏感度,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按时睡觉、休息对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或低质量睡眠会打乱人体内分泌平衡,增加2 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多吃蔬菜、适量补充水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对于身体健康非常有益。同时,高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的消化吸收,维持血糖稳定,减轻胰岛素的压力。每天吃5 种(共不少于500 克)左右的不同种类的蔬菜(非淀粉类蔬菜),每天补充100 克左右水果,不仅可以实现食物多样化,还有助于身体吸收更多营养成分,维持血糖稳定。
少吃精细粮,适量增加全谷物的比例
精细粮中由于缺乏各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所以餐后升糖指数相对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将其代谢和消耗掉,长期的高血糖就会转化为脂肪,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全谷物的人(每天48 ~ 80 克),与很少吃全谷物的人相比,2 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可以降低26%。
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相对较慢,所以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的升糖速度,增强饱腹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适量的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禽、蛋、瘦肉。
少量多餐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平稳,不让血糖大幅度波动是治疗的关键。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与高血糖持续时间的长短,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影响很大,甚至会引发并发症。
少量多餐制,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并可缩短高血糖持续的时间,对辅助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作用很大。一方面,每一餐进食的总量不多,总能量摄入不多,胰岛的负担就相对减轻;另一方面,即使胰岛素分泌的量不多,也足以处理所摄入的少量食物,餐后血糖就不会有太大波动。
无论是1 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的胰岛功能都有所下降。一次性进食大量食物,有限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就会出现餐后血糖快速且持续地升高,造成身体不同脏器的损害。每一餐进食的量越大,越容易加重胰腺的负担,导致胰岛功能的提前耗竭。
作者:王旭峰 主编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
来源:《免疫的真相》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