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孵化(糖尿病动物模型)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鸡蛋是“全营养食品”,但这3种蛋劝你要少吃,以免营养“打折扣”

鸡蛋应该是大家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之一,它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还能补充卵磷脂、维生素A、叶黄素、胆碱等,几乎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有“全营养食品”的美誉。

而且价格便宜,做法多样,水煮蛋、茶叶蛋、鸡蛋羹、炒鸡蛋、蛋花汤……但在鸡蛋存放这件事儿上,很多人就已经错了……

1

鸡蛋放冰箱,该不该清洗?

有时候买回来的鸡蛋多少都会带有点鸡屎,您是直接放在冰箱,还是爱干净地洗一洗再放冰箱?

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合适!

鸡蛋壳上可能有枯草杆菌、假芽孢菌、大肠杆菌等细菌,这些细菌在低温下仍可生长繁殖,若是直接放冰箱,会污染冰箱环境,有可能造成交叉污染,影响到其它食物的安全卫生。

而若是将鸡蛋洗一洗,虽然干净了,却会加速其变质。

鸡蛋壳表面其实有很多细小的孔穴,既能防止细菌进入鸡蛋内,又能防止蛋内水分蒸发,保持蛋液的鲜嫩。如果水洗鸡蛋,保护膜被洗掉,细菌和微生物便会轻而易举进入蛋内,加速鸡蛋变质。

正确储存法:

①买回的鸡蛋装入干净的包装袋中,再放入冰箱蛋架上保存。如果觉得鸡蛋表面太脏,可用干纸巾轻轻擦拭。

②大头朝上,小头在下。鸡蛋的气孔主要集中在大头一端,相比小头向上,大头朝上更能保持鸡蛋的新鲜度。

③从冰箱中取出的鲜蛋要尽快食用,不可再久置或再次冷藏。因为在进出冰箱的过程中,鸡蛋表面会有一层冷凝的水珠,其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可能会很快透过蛋壳深入蛋液内层。

④不要过度地囤鸡蛋,其冷藏时间最多1个月。

2

煮、炒、煎,哪种吃法更健康?

煮鸡蛋、炒鸡蛋、煎荷包蛋等都是常吃的,那究竟哪种更好呢?

在众多的做法里,煮鸡蛋因为烹饪温度低、不放油等特点使营养最大限度地保留,在“维生素保存排行榜”、“蛋白质最好消化排行榜”、“有益心脏排行榜”等鸡蛋吃法排行榜中均摘得头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煮鸡蛋也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1

茶叶蛋

茶叶和鸡蛋本身都是很好的食物,但在制成茶叶蛋的过程中,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鸡蛋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鞣酸蛋白,从而抑制肠道蠕动,延长粪便的排出时间;

另外,茶叶中的酸性物质会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人体的胃、肠、肾等产生一定刺激性。

2

过生、过熟的煮鸡蛋

很多人煮鸡蛋或者煎鸡蛋的时候,会特意做成流心蛋或者溏心蛋,但这种吃法其实不推荐。

一般鸡蛋中可能会携带沙门氏菌,如果在烹饪过程中没有充分煮熟,就可能会有残留,吃后可能会引发腹泻、呕吐、发烧等问题。因此,如果实在喜欢吃温泉蛋、溏心蛋等,建议选择可生吃的灭菌蛋。

不过,生鸡蛋营养不如熟蛋,生鸡蛋中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它会阻碍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还有阻碍维生素B7吸收的成分。

还要提醒大家,鸡蛋也不是煮的时间越久越好,否则蛋黄会变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结合,形成难以融和的硫化亚铁,它不会被人体所吸收,食用后容易出现吸收不良的现象。

【煮鸡蛋方法】

水烧开后煮5分钟,关火,在锅中焖两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灭菌效果好,也有鲜美的口感。

3

毛鸡蛋,是“大补”佳品?

很多人都觉得“毛鸡蛋营养价值很高”,因为里面含有胚胎。

而事实是,受精蛋在孵化过程中,自身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糖类、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都已经发生变化,大多数营养已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消耗殆尽。

从健康角度说,毛鸡蛋中可能含有大量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等。食用毛鸡蛋不但营养价值不高,且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甚至引发痢疾、伤寒、肝炎等疾病。

4

一天吃几个蛋?

和其它食物一样,鸡蛋虽好但也不能吃太多。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在其它食物(奶类、肉类和鱼虾)都正常摄入的情况下,每周吃蛋不要超过7个。也就是说,一般成年人在均衡膳食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吃1个全鸡蛋。

1

可以吃两个的人群

对于没有其它肉食胆固醇来源的蛋奶素食人群,可以适当增加蛋类和奶类的摄入;而对于血脂正常的老年人,考虑到鸡蛋的营养价值和方便易食,在健康饮食的前提下每天最多可以吃2个。

2

需多加限制的人群

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人群,尤其是同时伴有糖尿病或心力衰竭风险的患者,应谨慎食用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果饮食中已经有鱼、虾、肉等高胆固醇的食物,要根据实际情况限制鸡蛋的摄入。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江苏探索基层乡镇设标准化“糖筛”工作站

党派、政府、学会“跨界”融合,着力打造基层医院特色科室

5月9日,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创新项目——标准化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揭牌暨设备捐赠仪式在江苏仪征市大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举行。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农工党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吴建坤与仪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建芳为标准化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揭牌。

会上,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唐卫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孙子林教授和大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黄程院长共同签署设备捐赠协议,并代表主办方向仪征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严华捐赠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设备。今后,江苏省相关方面将与仪征市卫生健康委共同合作,借助人工智能及互联网技术,共同探索基层糖尿病慢病管理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新路径。

据介绍,江苏省2017年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基层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建设。农工党江苏省委也一直关注基层医疗,近几年开展乡镇糖医培训超1000人。为推进基层“糖筛”项目的开展,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中心先后组建了临床治疗和路径、培训和验收管理等不同方向的专家组,制定了验收标准,对项目建设单位统一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及技术标准。仪征市在糖尿病规范化诊疗培训方面起步较早,该市500多名医务人员接受过为期半年的规范培训,基层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去年底,仪征市在月塘区域医疗中心设立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目前已为400多人次开展了健康服务,运营情况良好,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此次由江苏省卫健委、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中心牵头,农工党、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唐卫基金会、中大医院以及中国微循环学会共同提供设备扶持和技术指导,在大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标准化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农工党、中国微循环学会以及政府对“糖筛”工作站的多方支持,实现基层卫生工作的“跨界”大融合,有助于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糖尿病管理能力和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认同感,让基层的慢病管理方法更加系统化、全面化。

孙子林教授指出,仪征基层设标准化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这是第一步。基层医院的科室要实现从赋能到赋型的转变,在把并发症筛查工作站做好的基础上,还会继续打造江苏省基层特色科室孵化中心。最终实现在基层医院进行患者的慢病管理,充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目前,江苏省基层糖尿病特色科室孵化中心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也已启动。在江苏省卫生健康部门的支持下,18家基层医院的医生、护士在中大医院内分泌科进行专业化培训。未来还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防治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优化市镇村三级防控网络,不断提高基层糖尿病综合防控能力。(王倩 程守勤)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团队 获JDRF“胰岛素创新药孵化奖”

【来源:金华日报】

本报消息(记者 张益晓)近日,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转化药学创制中心的顾臻教授和王金强研究员团队获得国际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JDRF)“胰岛素创新药孵化奖”,奖金总额逾400万元,用于支持团队开展“糖响应性智能胰岛素”的创新研发,并着力推动其临床转化。

JDRF1970年5月成立,是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父母所创的非营利性组织,其使命是“通过支持研究寻找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新方案”。此次,共有来自全球的6个研发团队获得该奖项。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已逾5.4亿人,预计到2045年将达到7.8亿人。顾臻教授是国际上血糖响应性智能胰岛素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杰出学者,现任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金华研究院院长、先进药物递释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斯隆研究奖(化学)、美国糖尿病学会“Pathway研究奖”、英国皇家化学会“Felix Franks生物技术奖”等。顾臻团队提出基于糖响应的电荷反转技术,发明了长效糖响应性胰岛素周制剂及口服智能胰岛素,并研发了葡萄糖转运蛋白抑制剂和胰岛素的偶联物(i-胰岛素),可与葡萄糖竞争性地结合细胞表面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实现高糖诱导的可控释放。目前,该团队有40余项专利获得授权,4项相关原创药物/技术产品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