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碘盐(糖尿病碘盐好还是无碘盐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吃了这么多年的碘盐,还要不要再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吃得好”

红肉、白肉、水果、蔬菜、

主食、粗粮、点心……

怎么吃才最健康?

老一辈儿传下来的经验

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但是它们都对吗?

老年人吃粗粮要适量。中青年吃粗粮占主食总量的1/3~1/4,老年人吃粗粮占主食总量的1/4即可。

老年人摄入的粗粮过多,会引起总能量摄入不足,身体所需的一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多表现为消瘦,之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很多人不吃碘盐,因为怕自己得甲状腺结节。实际上,甲状腺结节跟加碘盐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与人的生活压力和生活情绪有关。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之一,如果人体缺碘会引起一系列麻烦,比如:孕妇缺碘生出痴呆儿、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丁病。

食用加碘盐对于预防大脖子病效果显著,但是要注意炒菜出锅时再放碘盐防止碘丢失。

注意:吃碘不要过量,碘过量可能会导致甲亢、甲状腺炎,如果患有甲状腺疾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是否食用碘盐。

爱吃糖会对胰岛素的分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你已经得了糖尿病,就必须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尤其是精制糖的摄入量,避免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和一些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体内代谢胆固醇的能力要差一些。

鸡蛋黄中胆固醇、卵磷脂、B族维生素含量比较高,同时鸡蛋黄中铁含量也比较丰富,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以选择食用鸡蛋黄时减半而不是不吃。

无糖食品虽不含蔗糖,但是它里边的淀粉、脂肪却不可忽略。

无糖食品在加工的时候,以甜味剂来代替添加糖,它所使用的精制的米、精制的面本身都有升高血糖的危险。

综合:新华社、CCTV健康之路

SVG设计&制图:马晶晶

来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超市买「盐」选这种,可以降血压、降血糖,三高人群适合吃

说到盐,是家家户户厨房的必备品之一。而盐的种类也很多,什么竹盐、海盐、加碘盐都摆满了超市的货架。

但你知道,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特别是三高人群(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哪一种盐是最好的?

2020 年,顶级医学顶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数据:

研究发现,在中国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每年能减少45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

  • 那究竟什么是低钠盐?
  • 它对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降低心血管风险真的那么有效吗?
低钠盐是什么?

它并不是什么神奇、高档的盐巴,

在所有超市调味区都随处可见

一包也就3块左右。

看到包装,你就更清楚了~

↓↓↓

这普普通通的“低钠盐”为什么这么神奇?

其实,最早发明低钠盐,就是为了降低血压的。因为低钠盐,相比于普通的盐,它的钠含量更低,一般只含有 65%~80% 氯化钠,其余部分由钾盐替换。

要知道,很多心血管的疾病,都是因为钠摄入过多导致的。因此低钠盐:

  • 不仅降低了会升高血压的钠含量
  • 还补充了预防血压升高的钾元素

妥妥的一箭双雕。

对于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有家族高血压史的人,甚至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低钠盐都是很好的选择。

很多研究也佐证了低钠盐的好处:

一篇发表在 NEJM 的研究发现,与吃普通盐的人相比,吃低钠盐的人:

  • 中风风险降低了 14%
  • 总心血管事件风险(合并了中风及心脏病发作)降低了 13%
  • 过早死亡的风险降低了 12%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把家里的盐换成低钠盐,血压就能有所降低,而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死亡风险,也能有所降低。

这样一看,是不是觉得:换一种盐吃,也很不错的样子~

低钠盐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吃?

前面我们也说了,低钠盐好处很多!

它非常适合大部分普通家庭,特别是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有家族高血压史的人。

但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

1、低钠盐的禁忌人群

如果你有以下问题,那就不建议吃“低钠盐”!

  • 肾脏疾病,比如说,肾功能异常、急/慢性肾病、肾衰竭
  • 正在服用保钾药物,比如说 普利类降压药物(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沙坦类药物(氯沙坦、坎地沙坦、氯沙坦、缬沙坦等)、保钾利尿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

因为低钠盐的钾含量相对较高,过多的钾摄入会增加高钾血症风险、肾脏排钾负担,甚至增加某些心血管疾病风险。

但除了以上2类人群,低钠盐对于大部分人都是安全的,放心吃!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点。

2、低钠盐的用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 6g。(差不多是一个啤酒瓶盖的量)

不过重口味的中国人怎么会甘心于此,根据研究发现:

中国居民的普遍盐摄入在 11 克左右/天,已经远远超过了健康推荐量。

虽然说低钠盐的钠含量低了很多,即使稍微超标,也比普通盐更健康,但还是希望大家在撒盐的时候,手紧一点!!!要不然就失去吃低钠盐的意义了~

每天盐分摄入量推荐:

  • 正常人每日盐推荐摄入量6g;
  • 高血压患者限制到每日3g盐。

最后,给大家的总结福利:

现在很多人吃盐都会陷入一个怪圈:

  • 要么无所顾忌,怎么好吃怎么来,特别是一些老人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渐渐减弱,总觉得菜不够咸,除了做菜加盐比较多之外,还喜欢吃腌制的各种咸菜。
  • 要么就锱铢必较,每餐都吃的寡淡无味,别说盐了,有时候连油都不放。

这都是健康的两个极端。

吃多了自然没好处,不仅会导致高血压,而且大型流行病学表明,冠心病、脑卒中、胃癌、骨质疏松等许多疾病,均与高盐摄入有关。

但有时候不吃盐,也会有问题,盐最主要的成分氯化钠,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如果长期缺乏,很容易诱发低钠血症,同样也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所以,换一种盐吧!把危害降到最低,又能顾及健康和口味,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给小薇点赞哦~

糖友的饮食处方

对于糖友来说,过节期间要保持血糖平稳,选对食物是关键。

●如何选主食

节日餐桌上的主食,有蒸、煮、炸、煎的,有酸、甜、辣、咸的,有细粮、粗粮,也有混合的。面对丰富可口的主食,糖友还是应按平日的饮食习惯,定量进餐。尽可能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主食,少吃白米、白面等过于精细的主食。

对于仅患糖尿病的朋友,建议每天至少进食一餐粗细粮搭配的主食,如两面发糕(玉米面、面粉)、金银馒头(小米面、面粉)、全麦面包、三和面(玉米面、豆面、面粉)、二米饭(粳米、黑米或小米)、小米糁饭(小米、玉米糁)等;若是合并有胃炎、胃溃疡、肝硬化等消化道疾病或消化道手术后不久的病友,就要限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麦麸、高粱、糙米、玉米、黑米等制作的主食。

●如何选蔬菜

节日期间,糖友摄入蔬菜不能减少,每日应进食300~500克新鲜蔬菜(生重),尤其是深色(绿色、红色、紫色等)蔬菜应占一半;若糖友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疾病,应限制含盐较多的榨菜、咸菜等腌制菜品;如糖友正处于消化道手术后恢复期,应注意选择嫩叶或瓜茄等含膳食纤维较少的蔬菜,并且要切碎、煮烂,并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不选粗、硬的芹菜、豆角、韭菜、生萝卜、竹笋等蔬菜,以免对伤口产生刺激;对于牙齿有松动或脱落的老年糖友,要选择容易消化的,煮软、切碎的小块蔬菜,少选辛辣调味品加工的菜肴。

●如何选肉蛋奶豆

面对香味十足、丰盛的各种肉类食品,糖友需谨慎进食,不可超量,以平日摄入量为主。一般选择含脂肪和胆固醇相对较少的鱼、虾,鸡、鸭、鹅肉(去皮)及牛、羊、猪瘦肉等。尽量不吃红烧肉、猪头肉、肚肺汤、涮锅、浓肉汤、大块肥肉、动物内脏、腊肉、香肠、熏肉等含嘌呤和脂肪多的肉食。

肥胖合并有冠心病、高血脂的糖友,要选低脂或脱脂奶,保证每日300克液体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不要把乳饮料当成纯奶)。每周吃3~4个完整的鸡蛋(蛋白和蛋黄一起吃)。合并有肾脏疾病的糖友,要慎选豆类制作的菜肴,如家常豆腐、麻辣豆腐、拌豆腐丝、炒豆芽等,要控制进食量。

●如何选水果

节日期间,家家准备的水果也会异常丰盛。糖友要根据自身的血糖控制情况来挑选,如果血糖平稳或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可适量进食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一般选择苹果、雪梨、草莓、柑橘、桃、柠檬、西瓜、樱桃等。最好在两餐之间进食,每日200克以内为宜,并适量减少主食量;对一些陌生的、含糖高的水果,还是点到为止,切不可过量。

●如何饮酒水

节日期间,糖友要保证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主,避免饮用含糖软饮料。另外还要戒烟限酒。

●如何选油盐

食盐每日摄入不超过6克,若糖友合并有严重的高血压、肾脏病,每日要控制在2~3克,可选用低钠盐(高钾患者除外);若是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要选无碘盐。烹调最好选植物油,不用动物油,每日用油控制在25~30克。若在饭店进餐,最好准备一碗开水,把菜肴涮一下再吃。

●如何选坚果

常见的坚果有花生、葵花子、南瓜子、开心果、腰果、榛子、松子、核桃、栗子等,这些坚果含脂肪和淀粉都比较多,属于高能量食品,糖友要注意节食。

节日期间,娱乐活动比较多,容易导致生活不规律,糖友还是要尽量按平时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可暴饮暴食、不可漏餐(每天吃2顿饭)。还要注意进餐顺序,应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这样对控制餐后血糖有利。另外,糖友还应坚持适当运动,这样才能保持血糖平稳,健康过节。(老年健康报)

来源: 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