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烤肉糖尿病(糖尿病能烤肉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三类饮食诱发糖尿病:烧烤油炸致代谢紊乱、吃糖太多增胰腺负担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团队进行了一项涉及中国2.1亿人的研究。研究者结合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国人美食地理分布地图与慢病流行状态,发现爱吃油炸、烧烤和甜食者更可能得糖尿病。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名誉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表示,不管是不是糖友,享受美食要有“度”。

喜欢吃油炸食品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以及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同样的,烧烤食品吃多了也会增加血压、血糖升高及肥胖风险。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分泌功能缺陷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因此摄入总热量不过度是糖友首先应遵守的原则,也是健康人所应遵循的饮食原则。油炸、烧烤食物经过高温后,水分含量降低,降低水分含量,增加了能量密度,加剧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进而增加发生糖尿病风险。尤其是很多人喜欢将烧烤作为夜宵,吃完了直接睡觉,脂肪更容易发生囤积。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尿病。

甜食与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水平正相关。虽说正常人吃糖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高糖饮食加重胰腺胰岛负担,造成胰腺功能受损,可以出现短时性血糖增高,久之甚至诱发糖尿病。

研究中提到,辛辣食品与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都呈负相关。有中国学者研究发现吃麻辣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减肥作用,或许对预防糖尿病有益。但李光伟提醒,还是要适量吃辣,以保护胃肠。

油炸、烧烤、甜食不是不能吃,但摄入量以及频率要有所控制:建议隔一周吃一次;无论是吃哪类食物,每天的总能量要控制在1200~1600千卡。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当心三种食物让肿瘤疯长

1。烧烤食品:烤肉油脂含多种致癌物

明火烧烤时,烤肉的油脂滴在烧红的木炭上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包括苯并芘、四甲苯等400多种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这些致癌化合物有些通过烤肉进入人体消化道,有些通过烤肉的油烟进入人的呼吸道,这些致癌物质在体内蓄积后,能诱发胃癌、肠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有相关资料表明,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

烧烤要吃得健康,一是要选择正确的烧烤方式,应选择炉烤、电烤。二是少吃肥肉,制作时可带肉皮烤,但吃时应该去掉肉皮,烧焦的一定不能吃,因为烧焦部分致癌物含量最多。不少人都喜欢在吃烧烤的时候喝上几杯冰啤酒,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致癌物质的吸收。

2。膨化食品:多吃易致重金属超标

爆米花可能是人们吃得最早的膨化食品,但是没多少人知道,高温密闭的铅罐做出的爆米花,出锅后会含有很多铅。膨化食品含有重金属,一是加工这类 食品往往要加入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二是食品在加工过程当中是通过金属管道的,金属管道里通常会有铅、锡合金,在高温下,这些铅容易汽化,汽化后的铅就会 污染膨化的食品。

经常吃膨化食品对儿童的伤害很大,铅会慢慢积蓄于血液和骨骼中,很难被自然代谢出来。当有害重金属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对人体的神经、消化、造血等系统造成明显损害,尤其会导致认知障碍或思维能力下降。

为了追求口感,有些膨化食品会在表面加上氢化油脂,烘焙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就会越多。反式脂肪酸可对人体产生危害,最终可导致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性鼻炎、部分恶性肿瘤、痴呆症等的发生率增高。

3。油炸食品:让人生病头脑不灵光

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多了,会成为我们俗称的“千滚油”。千滚油中包含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如脂肪肝、高血压、胆囊炎、胃病、糖尿病、肥胖,甚至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

油条是很多人爱吃的早餐,但为了追求口感,有不法经营者会在油条里加上含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的膨松剂。如果吃了太多含有这种膨松剂的食物,首先最容易损害脑组织,可能导致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

啤酒配烤肉当心痛风找上你

炎炎夏日,气温已经急不可耐地往上直飚,每当夜幕降临时,大街小巷的夜市摊格外热闹,啤酒、烧烤、冷饮、小龙虾是每桌食客的必点菜,但当我们过足嘴瘾嗨上头之时,小心痛风找上你。

代谢异常导致痛风

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六病区主任王利主任指出,痛风,根本原因是体内血尿酸堆积,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全身各个关节中,引发红、肿、热、痛的关节炎。而说起尿酸,就不得不提嘌呤,嘌呤是一种人体自身代谢和饮食摄入的特殊物质,当它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后,会转变成尿酸。因此嘌呤摄入过多或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失控,是痛风高发的主要原因。

痛风是由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急性关节炎。90%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10%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在正常情况下,男性尿酸值不应超过7mg/100 ml,女性尿酸值不应超过6mg/100 ml。血尿酸值偏高时,关节处会形成细小的结晶。引起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炎症现象。尿酸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弃物。正常时间产生的尿酸量与排泄量相同,血尿酸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尿酸产生过多,当身体无法排泄时,血尿酸值就会上升。如果尿酸正常,但体内排泄量减少,血尿酸水平也会很高。

夜间发作值得注意

对于很多痛风患者而言,最觉得煎熬的就是晚上,一旦痛风发作,会让人整夜无法入睡,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甚至对生活或工作带来影响。

为什么痛风总是在晚上发作呢?王利主任指出,在夜间,大多数痛风患者的身体往往处于一个相对缺水的状态,即使入睡,人的身体新陈代谢仍在进行。而当人在夜间休息时,由于身体缺水又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以至于血液浓度以及尿酸浓度升高,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此外,糖皮质激素是由人体肾上腺分泌的,其具有很好地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痛风,甚至预防痛风发作。值得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规律,一般在早上6点到8点为最高峰,凌晨12点到2点为最低水平。可见夜间糖皮质激素水平达到最低时,便是痛风发作的时期。

当痛风患者夜间经常有打鼾的习惯时,往往会出现反复呼吸暂停,打鼾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机体血氧浓度过低的现象。此时人体会自动进行调节,机体增加核苷酸代谢,这一物质的增加便意味着嘌呤的增加。一旦嘌呤代谢产生大量尿酸就会使得尿酸浓度升高,进而诱发痛风。

发病年龄逐年降低

在过去的几年里,痛风的发病年龄逐渐下降,痛风患者中已经有很多年轻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动物蛋白质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逐年增加,肥胖人群越来越年轻。预防痛风上身是健康生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预防痛风呢?

王利主任建议,首先,应当控制体重。肥胖不仅会使尿酸合成亢进,导致高尿酸血症,还会阻碍尿酸的排泄,容易导致痛风并发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此,有必要保持理想的体重。如果你超重,它会加重疾病。应该慢慢减肥,每个月减1kg以下,但在急性发作期不宜减肥。快速减肥会导致组织分解,导致大量尿酸产生,导致急性痛风发作。

其次是控制饮食。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控制饮食。由于嘌呤在各种食物中普遍存在,如果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几乎所有食物都不能食用。根据这项研究,食用高嘌呤食物和低嘌呤食物,在极端情况下,血尿酸值的差异仅为1mg/100 ml。只要注意一些饮食禁忌,痛风就能得到有效地预防。(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