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糖尿病(概述糖尿病的特点,并阐述与人体代谢的关系)
- 1、糖尿病概述
- 2、科普||糖尿病
- 3、讲解糖尿病知识 送健康居民受益
糖尿病概述
概念:
由多种原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或/和作用缺陷(胰岛素抵抗),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异常。
典型糖尿病症状者:
一个随机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或
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全血≥6.1mmol/l)或
两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与75g两小时后无水葡萄糖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无症状者:
需空腹血糖≥7.0mmol/L和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才达到诊断标准。
如果孕妇患有以下任一种疾病,则应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空腹血糖水平为5.6mmol/l或以上或2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为7.8mmol/l或以上。
- 健康人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正常结合才能是葡萄糖顺利进入体内,并转换成身体所需的热量。
- 1型糖尿病(占5%)胰岛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体内,转换为身体所需的热量。
- 2型糖尿病(占90%以上)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减弱,常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
- 妊娠糖尿病(接近4.3% )
- 特殊类型糖尿病(占0.7%):遗传、基因缺陷等病因相对明确,共八类。
中医认识—新特点
- 现代2型糖尿病不等同于消渴以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已较少见,相反,以肥胖为特征的糖尿病患者成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人群。
- 2型糖尿病与消渴临床面貌不同不仅少见或不见“三多一少”症状,甚至多数表现为肥胖,出现“三多一少”主要见于血糖控制差的患者。
-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是现代2型糖尿病的主体人群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高危因素,肥胖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3-7倍。
现代糖尿病两大类型—肥胖型糖尿病和消瘦型糖尿病
肥胖型糖尿病
与肥胖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糖尿病,血糖升高的同时常伴有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血尿酸升高等多代谢紊乱,多因患者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醇酒炙煿,加之久坐少动,致饮食水谷堆积壅滞,日久化热而成,是临床糖尿病的主体人群。属于中医“脾瘅”范畴,“肥胖—脾瘅—消渴—消渴并发症”是其自然发展过程。
消瘦型糖尿病
以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糖尿病,患者往往体弱偏虚,并且病程始末均不出现肥胖,其发病多为遗传、体质、情志等因素相关。属于中医“消瘅”范畴,先天禀赋薄弱是其先决条件,情志郁怒是促使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化热是其主要病机,消瘦是其基本特征,“消瘅—消渴—消渴并发症”是其自然发展过程。
科普||糖尿病
一、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主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正常:空腹血糖3.9---6.0mmol/L。
二、病因
1.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2.环境因素: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胰岛素β细胞破坏。
三、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四、诊断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确诊。
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匿,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
(并发症)
五、治疗
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
1、降糖药
2.胰岛素治疗
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无效者联合治疗方式,口服降糖药+胰岛素。
(三)运动治疗
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四)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1.总热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
2.碳水化合物
3.蛋白质
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4.脂肪
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以植物油为主,更有利于控制血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讲解糖尿病知识 送健康居民受益
【来源:今晚报】
本报讯 为帮助社区居民了解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和平区卫华里社区组织社区老年人,近日开展“糖尿病与幸福感:探索慢性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题讲座。
活动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从糖尿病概述、糖尿病对幸福感的影响、提高糖尿病患者幸福感的策略等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讲解,并耐心解答居民关心的糖尿病相关问题。
社区将继续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主题讲座,以满足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渴求。社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保健意识,构建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