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之路(糖尿病路径化健康宣教)

小二聊猪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的 “破茧之路”

我曾是一名被糖尿病困扰多年的患者,每日扎手指测血糖、严格控制饮食,可病情依旧反复无常,那种绝望真的难以言表。偶然机会接触到名未堂,刚开始也心存疑虑。但那里的医生特别耐心,详细询问我各方面情况后,给出了一套综合调理办法,包括中药内服、饮食指导和适度运动建议。我一步步坚持下来,惊喜地发现血糖逐渐稳定,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好。如今我已基本康复,只想真诚地和大家分享这段经历,希望能给同样在糖尿病苦海中挣扎的朋友一点希望之光,少走些弯路。

非常病例:09年查出糖尿病,真实12年控糖之路的宝贵经验分享

今天在后台,看到我们之前发布的文章《万人大数据:5个糖尿病肾病的人有4个自己不知道,错失逆转良机》后,有位网名叫做“天马流星拳1120”的糖友在评论区里,毫无保留的分享了他自己的糖尿病真实经历与经验。

其中有几点非常棒的、且值得广大糖友们学习的地方,当然了也不免存在一些普遍的认知误区的,值得大家共同探讨与交流的。

所以这里结合这位糖友的阐述,我们原文摘录如下,且将这位糖友做得好的地方,以及些许需要甄别与纠偏的事宜,也做了小小的温馨提示,具体如下的,欢迎大家继续浏览:

(备注:以下的“我”,为糖友真实文字分享的第一人称主述,红色文字部分为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的温馨提示)

我是2003年做一次小手术时意外得知自己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很紧张,买了尿糖仪(血糖仪),每天扎四次手指,后来觉得自己下半辈子就这么过有点太憋屈,于是放松心情,做总量控制,二甲双胍也是时吃、时不吃。(糖尿病管理团队温馨提示各位糖友:这点您可千万别学,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到了2009年,尿里开始有泡沫,去肾内检查,微量尿蛋白17mg/升,2019年定的高血压,2020年定的痛风,脂肪肝一直伴随。

从2019开始高血压开始,亲身感觉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威胁,开始正常服用二甲双胍,早中晚三餐每次0.5g,高血压吃替米沙坦80mg/d,一直坚持到现在。(糖尿病管理团队温馨提示各位糖友:糖尿病随着病程的发展,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足、糖尿病眼病的概率只会越来越大,像这名糖友一样,从09年到19年,拥有着十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病程的老糖友们,千万要警惕,注意定期体检,防患未然!)

两周前的体检数据:空腹血糖5.9,糖化血红蛋白5.09,血压123/83,血尿酸262,微量尿蛋白28.6mg/升,ct扫查脂肪肝已经没有了,身高172cm,体重72kg。

目前我的状态只有微量尿蛋白这一项不理想,下一步看看肾内科有什么办法。(糖尿病管理团队温馨提示各位糖友:预防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尿检数据,以及定期肝肾功能的复查,不要因小失大!)

糖尿病的危害体现在温水煮青蛙,开始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并发症,等到有并发症就是全身症状,心脏,血管,代谢,这些都是全身的问题,非常不好办,但只要坚持好几个原则,并发症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1.按时按量服药:二甲双胍堪称神药,只要扛过开始的肠胃反应,可以同时控制血糖血脂体重,现在据说还有恢复神经细胞的作用。(糖尿病管理团队温馨提示各位糖友:如果大家对于二甲双胍有肠胃反应的,可以及时反馈给医生,尝试更换其他的药物的。虽然二甲双胍有很多的优点,价格便宜,安全性也高,但是糖友用药也一定要遵循自己的身体情况,个性化的用药。)

2.保持一定的有氧运动量:我曾经连续五个月每天快走5公里/50分钟,糖化血红蛋白的数据非常理想。(糖尿病管理团队温馨提示各位糖友:糖友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身体机能较好的人,可以尝试快走,并保持每天快走的好习惯的。但是对于体质虚弱,年龄也偏大的糖友,尽量还是快慢相结合,别劳累过度,适得其反。)

3.控制体重:用不着非常精确,但挨饿是一定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一定控制好,如果每顿你能吃两碗饭,你只能吃一碗,保持六分饱就对了,酒一定少喝或不喝,我是有了痛风后彻底戒酒了。(糖尿病管理团队温馨提示各位糖友:很多糖友在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后,会采取低碳饮食以及饥饿疗法,这样的方法真的不可取。除非是专业医生建议您,您真的太过肥胖,需要节食来减肥的,同时,也有营养师与您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您才可以尝试这样操作。而对于大多数糖友来说,我们要学会的是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以及运动消耗计算自己是轻体力/中体力/重体力劳动人群,科学计算自己每天应该摄取的热量,而后进行合理的荤素搭配,以及尽量选择低升糖的食物等,这样才能吃饱又吃好的!)

4.保持定时体检的习惯:只有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调整好心态和应对办法。(糖尿病管理团队温馨提示各位糖友:这一点,大家必须要像这位糖友好好学习的,好心态 好习惯 好方法,缺一不可!)

最后,如果大家有自己宝贵的心得,也欢迎大家积极与我们交流,我们一起消除控糖误区,走上科学控糖之路的!大家共同加油,用爱与行动,一起改变糖尿病!

——END——

责任编辑:辣梅子辣

△欢迎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24万 糖友一起管好糖尿病!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获得更多糖尿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从血糖监测到全球拓展:三诺生物的糖尿病管理之路

来源:环球网

摘要:三诺生物作为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自2002年初创以来,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健康管理。通过不断拓展产品线,实现从单一血糖检测到多指标检测的跨越,并建立了覆盖家庭医疗与基层医疗的全方位检测体系。其CGM(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作为新一代血糖仪产品,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使用体验。同时,三诺生物在糖尿病逆转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多功能慢病管理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市场方面,三诺生物取得了显著进展,CGM产品成功获批多个国际认证,并积极推进美国市场的认证工作。

在糖尿病日益成为全球性健康挑战的今天,每一个细微的创新与进步都可能为全球数亿患者的生活带来深刻改变。从2002年的初创,到如今成为全球血糖监测市场的领军企业,三诺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便捷地监测自己的血糖,享受更健康的生活。这一过程中,三诺不仅实现了从单一血糖检测到多指标检测的跨越,更建立了覆盖家庭医疗与基层医疗的全方位检测体系,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全病程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三诺官网

坚守初心,拓展多指标检测与全周期管理

在发展过程中,三诺的产品线实现了从单一血糖检测到多指标检测的跨越。如今,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血糖、尿酸、血脂、血酮、糖化血红蛋白等多项指标检测。同时,三诺建立了以家庭医疗和基层医疗为单元的指标检测体系,实现了等级医院院内外一体化的糖尿病管理,并打造出先进的全院数字化糖尿病管理系统。

不仅如此,三诺还推出了互联网医疗 健康管理服务,形成了覆盖门诊初诊、住院治疗到居家康复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全病程数据的互联互通。目前,三诺在全球拥有超过 2500 万用户,业务遍布 135 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超过 50% 的糖尿病自我监测人群使用三诺的产品,覆盖了 40 万家以上药店、3500 家以上的等级医院和 9000 家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全球,三诺及其全资和参股子公司拥有 7 大研发中心、8 大生产基地,实现了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血糖监测市场的布局和领先地位。

其中,CGM(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作为新一代血糖仪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它通过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间接反映血糖水平,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波动曲线,相比传统 BGM(血糖仪),无需指尖采血,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抗拒。记者亲身体验了 CGM 的使用过程,在酒精消毒后,自行使用组装好的植入装置在腹部佩戴 CGM,轻轻一按植入按钮,一个直径约 3 厘米的 “三诺爱看” 就稳稳地贴在了皮肤上。在接下来的 15 天里,“三诺爱看” 将每 3 分钟测得一个血糖值,并发送到手机 APP 端,系统将血糖点位连成线再与日常行为挂钩,患者实时血糖波动就简单直接地呈现出来。通过长期佩戴 “三诺爱看”,患者可以了解自己饮食、用药、运动等带来的血糖波动规律,更好地控制血糖。

今年联糖日主题是 “糖尿病与幸福感”,这与 CGM 产品的特性不谋而合。无痛、即时的检测模式和对生活行为的准确反馈,无疑将加强糖尿病患者对生活的掌控感。基于 CGM 高频数据的支持,医疗机构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餐饮习惯,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帮助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且,血糖对多器官的影响可能导致心血管、神经、眼部、肾脏等一系列并发疾病。国家卫健委在防治行动中呼吁,要及早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CGM 的应用推广,无疑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由于 CGM 在临床上相比 BGM 指尖采血能够更好地辅助医学治疗以实现高效的血糖管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管理市场的核心增长产品。国金证券分析师袁维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介绍,CGM 产品在全球糖尿病器械市场中的占比,从 2015 年的 9.5% 快速提升到 2023 年的 30.4%,全年 CGM 设备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50 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根据 Precedence 预计,到 2033 年 CGM 产品将超过百亿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到 7.1%。

打造糖尿病管理新模式,在创新中不断进化

三诺健康糖尿病门诊作为三诺生物旗下专注于医疗健康服务的专科门诊,为糖尿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慢性疾病系统评估、规范治疗、全病程院内外健康管理以及心理咨询等。其中,心理咨询服务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幸福感似乎遥不可及,但三诺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不仅能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更能关注到患者的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并积极提供帮助。三诺鼓励各方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宽容、支持和理解的环境,助力他们重拾健康与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三诺在二十余年深耕糖尿病领域的基础上,针对糖尿病逆转这一行业热点趋势,探索出了行业新模式。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整合三诺自身研发和团队优势以及多家权威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力量,形成了一个以多学科强化干预逆转糖尿病为特色、以个性化管理为特点、以对疾病追根溯源为根本、以切实落实糖尿病逆转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导向的多功能慢病管理中心。

在竞争激烈的 CGM 市场中,三诺以创新进化积极应对。国内 CGM 市场规模巨大,竞争也日益激烈。正如郑霁耘博士分析,市场已远不止某些财报所显示的规模,可能达到百亿美元。近两年,国内 CGM 市场越来越 “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价格的下降。今年双 11 期间,有些企业的 CGM 产品甚至在百元以内就能买到,而去年同样产品的电商价格还在 200 元。在郑霁耘博士看来,竞争胜利的关键要回到商业本质,如今在国内拿证不再是准入门槛,具备持续迭代和原创能力仍是壁垒。国内市场即将面临 “拿了证卖不好,想卖好却不赚钱” 的洗牌阶段,最终会形成头部品牌集中、优势集中的格局。

作为国内最早的血糖仪生产商之一,三诺生物基于 “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 的愿景,将产品和服务覆盖到了全球 135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全球用户超过 2500 万,成为全球第四大血糖仪企业。同时,也形成了覆盖门诊初诊、住院治疗到居家康复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全病程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新一轮血糖监测仪器的竞争中,三诺的优势不仅来自产品端,更来自整个慢病管理生态系统的助力加持。三诺并不追求无底线的价格竞争,而更希望患者能够更理性看待价格与健康管理之间的关系。单纯以低价逻辑频繁更换不同厂商的 CGM 虽然表面上可能解决短期需求,但这种切换会导致 AGP 图谱的差异性,不仅使得血糖管理数据难以对比,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就医决策,从长期效果来看,对糖尿病的有效管理帮助有限。真正有效的糖尿病管理不仅依赖于单一设备的精准性,更需要一个完善的血糖管理生态系统的支持。

基于年均营收占比超 8% 的研发投入,三诺生物的 CGM 产品仍将进一步进化升级。据悉,三诺生物的新一代产品有望在明年完成上市。公司新一代的 CGM 产品仍将坚持业内唯一的第三代电化学检测技术路线展开,并进一步向着便捷化、舒适化的方向演进。例如,第一代产品中由植入装置、发射器两部件组成的 CGM 容易产生误操作,新一代产品就把它们合二为一,进一步降低客户的使用门槛。第二代产品的体积将是第一代的 40%,更小更薄,同时产品的工艺稳定性也有一定提高。

与 AI 的结合,则是未来三诺生物在后端慢病管理生态的进化方向。以前每个患者最高频次就是测 7 次血糖 —— 三餐饭前后和睡觉之前,但是如今的 CGM 产品每天生产 480 个数据,如果扩大到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将形成每天以亿、十亿计的巨大数据量。AI 技术无疑是处理这些数据并基于数据提供可行可靠解决方案的一大利器。这不止意味着 AI 算法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只有在拥有足够数据和用户画像足够丰富的时候,AI 才能更精准地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务。这就意味着三诺需要加速市场拓展,收集更多的用户数据,更好更快地升级产品。

2025年:海外市场加速跑,全球布局显成效

2024年,作为三诺生物向“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目标迈进的第二年,也是其CGM产品销售的首个完整年份,公司正积极筹备,为下一步的产品放量蓄势待发。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海外市场的销售表现有望在2025年迎来显著加速。

从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来看,三诺生物前三季度营收规模达到31.82亿元,保持了近5%的稳定增长,尽管利润指标同比下降约两成,但这主要归因于公司主动的战略选择——加大了市场费用和研发费用的投入。特别是在CGM产品领域,公司不惜成本,加大对“双十一”等关键节点的市场推广力度,并积极推进海外认证,为产品出海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公司对BGM产品的费用投入则保持相对稳健,没有显著变化。

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三诺生物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其CGM产品成功获批欧盟MDR认证,成为国产首个获此殊荣的CGM品牌,全球范围内也仅次于雅培、德康、美敦力等传统巨头。截至2024年7月,三诺生物的CGM产品已在中国、印尼、欧盟、英国等多个海外市场获批,市场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CGM领域准入门槛最高、市场价值最大的美国市场,三诺生物作为首个获得FDA认可开展临床试验的中国CGM厂商,其临床试验已接近尾声。一旦成功获批iCGM认证,三诺生物将成为继德康、雅培之后的全球第三家传统CGM巨头,这将为其产品在医保准入、医生患者认可和渠道销售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iCGM标准是目前国际范围内对CGM准确性的最严格标准,满足该标准的产品可以与胰岛素输注设备集成,用于手动控制或与自动胰岛素给药系统连用,从而更精确地调整胰岛素剂量。三诺生物对产品高阶标准的挑战,不仅有利于其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将对国内市场的拓展产生积极影响。随着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对iCGM分类标准的修订,国内市场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这为三诺生物等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三诺生物biaoshi ,将适应各国的监管要求,发力商业化网络的搭建,通过海外子公司、有实力的经销商、本土精耕团队、国际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实现CGM的全球销售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