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淘宝(糖尿病淘宝买那种全麦面包)

什么值得买 0
文章目录:

水果罐头哪家强~京东高销量的产品蜡笔都帮你买回来了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

在国外,水果罐头是以一种精加工的形式出现,尤其因为工作繁忙,罐头以其便利的特点成为很多人饭后甜品的首选。因此,罐头食品十分普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食用消费水平更高,罐头食品完全适应人们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全世界罐头年产量超过4500万吨,美国人年均消费90公斤,欧洲约50公斤。中国罐头工业代表团访问英国时发现,一个普通英国家庭在一周内通常吃15个罐头,各超市食品货柜上摆放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

中国的罐头食品以其优质的产品质量、积极涌现的产品品牌和较为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罐头出口量更是每年大幅增长,达到的年出口量近200万吨,罐头工业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工业体系。出口量的不断增长说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很重视很喜爱罐头食品。

水果罐头主要有黄桃罐头、草莓罐头、橘子罐头等。水果罐头以用料不同而命名不同,一般水果罐头的原料取材于水果,包括黄桃、苹果、荔枝、草莓、山楂等。水果罐头在保存鲜度和营养方面得天独厚,仅次于现摘水果。水果罐头不仅水果果肉好吃,水果的本色本味完全的融入到糖水中,罐头水的风味甚至比果汁还要浓郁。

水果罐头的制作一般就是根据水果的酸度和甜度,针对一般人的口味,来科学配比水果、冰糖、水的量。一般水果需要做好前期的去皮、切块、水煮、静置、密封、冷藏等工序。喜欢diy的人是分分钟可以把当季的吃不掉的水果制成罐头,永远封存水果时令时期最好的味道,随时随地享用。


蜡笔在京东和天猫搜索了一圈~也大致上对比了口味和包装的整体的评价(不卫生不干净的不买,吃坏肚子怎么办?)(黄桃太软的不买,个人喜欢脆硬一点的口感)(一次性要买6罐8罐的不买。。。成本太高,万一不好吃,浪费。。。)

最后入手了一下5款品牌的水果罐头,

内含的水果品类包括葡萄、黄桃和橘子,

容量上也有区别~一般是425g,也有312g和227g的小包装~

包装也有塑料的和铁皮罐头2种

价位基本上是10元左右一罐~个别有促销等折扣。

好啦~不赘述~评测入下:

1.林家铺子黄桃罐头

品牌:林家铺子

品类:黄桃

容量:425g

包装:铁皮

价位:半价折扣后入手5块

这款其实我是不太想买的~因为评价普遍说比较软~不符合我的口味~但是谁叫他是京东销量排行第一的牌子呢~没办法~为了评测的客观和真实反应~必须入一罐~

包装是很漂亮的~花里胡哨~还有品牌自己的玩偶造型在封面上~显得很活泼~

有双层密封盖子~附送小勺子~比较卫生健康~

贴纸的质地也比较厚实~不会泡水就化掉。。。

里面的黄桃虽然不算特别大~但是是几个品牌罐头里黄桃个头最均匀、颜值最高、看起来最舒服的一款~有点蛋黄一样的既视感~~看起来水果就是精挑细选过得~有品质保证。

糖水质地也很清澈透亮~不会太酸~也不会太甜~酸甜度掌控的比较好~

黄桃本身没有很多筋~不是老黄桃~个头相当饱满~造型弧度也都刚刚好~不过只有4个的数量,整体上觉得不太多~单人份的感觉。

口感上还是比较软的~不脆硬~但也不是太软太塌陷的那种~还可以~中度能接受的软硬度~


2.丰岛鲜果捞糖水橘子罐头

品牌:丰岛

品类:橘子

容量:227g

包装:塑料

价位:10元(实体店老婆大人买的)

这款是唯一一款塑料材质包装的罐头~自重较轻~适合外带~同时没有铁皮的封口~小孩子开启就比较安心~不会有割到手的风险~

双层封盖~比较健康安全~勺子做工比较好~设计科学~插取橘子的时候很方便~

糖水质地清澈干净~酸甜度适中~属于调配的比较好的那种~吃完虽然有点甜~但是吃了还想再吃一罐~

橘子果肉颗粒饱满~颜色正橙色~看起来很有食欲~口感上也很饱满有弹性~冰镇后食用口感更佳~

你看~3分钟不到就消灭光了~确实很好吃~并且容量也较小~适合小孩子吃~大人可以来2罐~


3.深山珍品深山秀木糖醇黄桃罐头

品牌:深山珍品

品类:黄桃和橘子,

容量:425g

包装:铁皮

价位:特价4元入手

这款卖的时候因为促销~很划算~而且觉得是木糖醇配方~比较健康~可能也更适合孩子吃~

木糖醇原产于芬兰,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在自然界中,木糖醇的分布范围很广,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但含量很低。商品木糖醇是将玉米芯、甘蔗渣等农业作物进行深加工而制得的,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对于人们的身体来说,木糖醇也不是一种“舶来品”,它本就是人们身体正常糖类代谢的中间体。木糖醇甜度与蔗糖相当,溶于水时可吸收大量热量,是所有糖醇甜味剂中吸热值最大的一种,故以固体形式食用时,会在口中产生愉快的清凉感。木糖醇不致龋且有防龋齿的作用。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在人体内代谢完全,热值为10kJ/g,可作为糖尿病人的热能源。

实物的包装比较质朴~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但是农家的东西不就应该朴素一点嘛~

虽然朴素~但是该有的都有~也是双层密封包装~洁净度有保证~

评测这天心情好~专门选了一款菠萝造型的碗来装黄陶罐头~事实证明我错了~

黄桃打开看起来我就不是很喜欢~①奶味能看到经脉状的视觉~说明黄桃已经泡的比较烂了~或者说选用的黄桃已经是比较老的黄桃~新鲜度打了折扣~

罐头的铁皮质地是好的~一点花纹也没有~是好铁皮做的~没怎么氧化~

选的菠萝碗小了~只能放下2颗黄桃。。。尴尬~

果肉一戳~感觉马上要塌掉了。。。。验证了我觉得新鲜度不佳的预感~

糖水因为放的不是冰糖而是木糖醇,甜度偏低,整个糖水合起来酸度有点过~分分钟被我儿子嫌弃太难喝。。。。。

勺子做工不是很好~中间的连接扣部分安装不太紧密~用着用着会弹回折叠状~不能太使劲~不好用~


4.品佳园葡萄西米露

品牌:品佳园

品类:葡萄

容量:312g

包装:铁皮

价位:9.9一罐,3连装卖的

这个品牌可能是后起之秀~网上扑头盖脸都是这款~而且口味繁多~有黄桃的,蜜桔的,葡萄的,菠萝的,椰果的~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其实最喜欢的水果罐头是小葡萄~但是看了半天~基本上买不到~所以这个牌子有~就没有犹豫的下单了~

包装是不错的~言简意赅~色调突出~紫色一看大约就是葡萄了`虽然罐头里面其实是青葡萄~

有双层保鲜包装~自带勺子~保证清洁卫生和干净度~

因为酸奶西米露,所以看不见糖水~一打开密封~就看见浓浓的酸奶~

里面配料还是不错的~出了西米露~还有椰果~当然也有葡萄~但是葡萄不多~

个人感觉酸奶其实就是养乐多的口感~但是偏厚~酸度更酸~很多了优点腻~我大概一开始喝了小半罐~到后面就把配料捞出来吃了,酸奶给孩子们喝了。。。。。

葡萄颗粒还是饱满的~可可爱爱的小葡萄~为什么市面上都买不到小葡萄的罐头了呢?~忧伤。。。

还有椰果~量也很足~

还有西米露~西米泡开的不错~没有硬心~也不会太过变得粘腻软塌~整体上还不错~除了酸奶混合~个人不太爱~感觉有点败笔~

值得一说的事用的铁皮罐头是白色的~看起来比普通的罐头干净度更上一层楼~也更有食欲了~


5.水果时光黄桃罐头

品牌:水果时光

品类:黄桃

容量:425g

包装:铁皮

价位:折扣后5块一瓶

大容量的铁皮罐头~水果时光也是走质朴路线的~最像小时候吃的水果罐头~特别怀旧~

怀旧也有怀旧的坏处~外面的包装纸应该是浆糊糊的~遇水分分钟塌下来。。。。~

没有密封的双重盖子~相对而言洁净度差一些~开罐前要清洗一下~

黄桃数量看起来非常多~做了切片设计~大概是1/8到1/6的黄桃吧~更容易入口~不会满嘴鼓起来。。。。

你看~糖水量整体不算多~没能满住黄桃的一半~但是黄桃的量是很多的~说明厂家非常有良心~

当家的水果罐头就要选这种~倒出来摆上桌~看着大气有分量~

酸甜度适中~稍微甜一点点~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这个牌子的糖水~做的喝了很舒服~

黄桃的量真的良心~一般是2人份或者3人份~

口感也相对硬质一点~是我喜欢的脆度~不会软塌塌感觉不新鲜~一点嚼劲没有的那种~略带嚼劲~又不会太硬~很好!


总评:

综合比对上述5款品牌的水果罐头~考量价位、品质、口感、包装等多个维度,当然口感最为重要,蜡笔给出选购建议如下:

首选:

丰岛、水果时光

次选:

林家铺子、品佳园

不要买:

深山珍品

网购后怀疑上了个假学,“0”代表见包装?

杭州的萧女士有个习惯,买东西之前要看一下参数表或者配料。她说因为家里有人不能喝含糖的饮料,所以她会特别注意。最近一次网购,她又注意了一下参数表,含糖量为0,可买来之后在配料一栏发现有白砂糖。

萧女士:“太重的糖分是不能吃的,我老公这边他们有这个遗传,糖尿病这一块的遗传,所以对糖的这一块我都会去看了一下。”

去年12月,萧女士在淘宝上找到了一家网店,店铺名称目前显示是一串字母加数字,她在这里买了一瓶椰汁和几包奶制品。

萧女士说,页面上有这几样商品的参数表,她都点开看过。

萧女士:“上面写的含糖量是0/100ml,我拿到了我看了一下,上面配料有白砂糖。”

既然配料有白砂糖,那含糖量就不该是每100毫升含糖量为0,萧女士说,除了一包婴儿配方奶粉,剩下的椰汁、红茶和全脂甜奶粉的配料都含有白砂糖。

记者把网店里椰汁的参数一栏点开看了一下,除了含糖量,其它的钙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内容都标注为0。

萧女士认为产品的实际情况与参数不符,她把截图发给了卖家,打算协商退货。

萧女士:“然后他说,可能全是0吗,打了一个问号,我说是你自己写的啊,然后他说自来水都会有含量,0只是代表见包装,我怀疑我以前上了个假学,0是代表见包装吗?”

萧女士已经被卖家拉黑了,记者用自己的账号跟对方取得了联系,卖家说,不要可以退,哪个商品没有含量,明明甜奶粉,怎么可能无糖?他的意思是,萧女士购买的商品中,有一款奶粉的包装体现在了页面上,包装上已经写了“甜奶粉”,按一般的理解,不可能没有糖。

萧女士:“这个东西(甜奶粉)我是打算自己喝的(你是可以喝甜的)然后这些(椰汁,红茶)全都是买来打算跟我老公两个人喝的(这种椰汁平时没买过吗)说实话这个泰式鲜榨椰汁我是没买过。”

萧女士认为,既然卖家提供了相应的产品参数给消费者参考,参数就应该跟商品实际情况一致。卖家这边之前表示:自来水都会有含量,0就是代表见包装。

他的意思是,正常的商品不可能所有的参数,比如说钙含量、蛋白质含量都为0,消费者应该以实际为准。记者告诉卖家,其实完全可以标注一下“以产品包装参数为准”,做得更严谨一些。但卖家表示,没空聊了,这几天很忙。萧女士之前也申请过平台客服介入,处理结果是“驳回售后服务”。

淘宝天猫平台客服工作人员:“举证超时被驳回了,我刚刚帮您看了一下,申诉了一下,确实申诉不下来(像参数表上所有都写了0/100ml含量为0,这个是不应该的吧)确实是不应该的,这个我相信是不应该的,但是维权那边线上已经驳回了。”

萧女士说,维权步骤里可以看到,她第一步就上传了相应的商品成分表照片,以及卖家参数表的截图,她以为这就算举证完毕了,后来系统显示买家逾期未举证,她猜测是商家提供进货单之后,她还需要再上传一遍。

萧女士表示,之前这些问题都向平台客服反映过,即使她没有上传凭证,客服只要根据她所说的内容,点进商家的页面看一下,也能知道对方的参数表究竟是什么样的。

淘宝天猫平台客服工作人员:“这边我就不敢保证他有没有进去看过了,因为他是处理退款,不是给你处理那个(实际描述不符)(那处理退款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应该去核实一下呢?即使买家上传了凭证,客服也应该去看一下商家这边是否确实是她上传的凭证这样的)这个是应该看,但是这边看是归看,超时未处理这边时间到了确实是会驳回的,我给您发一个举报链接,您去举报一下,会有人处理的。”

萧女士收到了举报链接,点进去之后举报内容分为虚假交易、收到空包裹、假冒及盗版、滥发信息、出售禁售品、无证生产销售这几个项目,这里没有她想要举报的实际描述不符这一项。

萧女士说,加起来一共90块钱的东西,她也不打算退货了,举报实在太麻烦,她直接给了卖家一个差评。

22岁健康人竟被诊断出糖尿病!线上“疾病自测”套路深

不知何时,网络上涌现出了许多五花八门的测试题。在回答诸多问题后,答题者被要求必须支付19.9元至29.9元的费用,才能解锁答案。一番答题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不少人会选择付款解锁答案。然而,此类问卷却被许多保健品贩子利用,成为了其制造健康焦虑,兜售高价保健品的工具。

一些保健品贩子通过制作高血糖自测、高血压自测等题库,以付费解锁答案的方式,将测试者引流至某某“专家”微信号上,再以专家一对一帮助的名义,引导测试者花费比市场价格高出数倍的价钱,购买高价保健品。

记者通过暗访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专家”或自测问卷,其实已涉嫌冒用医生的身份进行线上问诊,这些问卷或“专家”对疾病的诊疗一知半解,却敢于快速给出患病的结论,甚至将健康人确诊为疾病患者。不仅如此,为了销售保健品,“专家”们还会阻拦咨询者线下问诊,劝说测试者先吃药再“查一下”。

调查

“疾病自测”套路深

参与测试,健康人被测出糖尿病

为了测试疾病自测题的真伪,新闻晨报·周到上海记者先后选择了多个线上自测题库进行测试。这些题库大多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常见病相关联。市民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相关问题时,很容易被这些自测问卷吸引,并参与测试。

在网上搜索病情时出现了自测问卷

在参与了多个疾病自测后,暗访记者被分别要求支付19.9元、29.9元等,获取测试结果,并通过添加专家企业微信号的方式,获取答案。

这些问卷结果显示,尽管暗访记者在测试前刚刚体检,各项指标十分健康,但还是被对方认为已出现了糖尿病早期症状。

“你这个情况是糖尿病早期了。”健康专家-何主任告诉记者。微信资料显示,他来自于武汉市韵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紧接着,他就将话题引到了兜售保健品之上,并给记者直接发来了两款降糖保健品的链接。两个链接都来自于一个叫做“知你健康商城”的小程序。

面对如此迅速的诊断过程,暗访记者质疑:“我需不需要去医院先测个血糖,之前血糖没有过异常啊。”

谁知,“何主任”却表示:“你要先去调理,后续症状恢复以后再去查一下看看就可以。”“血糖值只能参考。”

“何主任”与暗访记者的对话中已确认记者的血糖异常

解读“专家”实则对自测报告一无所知

在多轮测试中,记者发现,这些名义上的“专家”,虽然以解读报告为由引导测试者添加了微信并为此支付了费用,但这些“专家”们,大多对测试者在问卷中回答的内容,一无所知。

企业微信号隶属于湖北杏林时珍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专家”“健康管理-肖老师”在和暗访记者的沟通中,就对暗访记者提出的解读问卷的要求,表示抗拒。

她不断重复问卷中已存在的问题,要求暗访记者重新给出答案。

“是否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瘙痒、伤口不愈合等情况啊?”她问道。

“你这些问题,问卷中我都回答过了。你们到底是不是问卷结果解读啊?”面对重复的问题,暗访记者回答。

对此,“肖老师”并未解释自己到底能不能看到问卷,而是回答称:“你可以去医院跟医生犟一下的。”随即,再也未进行过任何回复。

“肖老师”并未解释自己到底能不能看到问卷

和前述“何主任”一样,尽管对记者是否患有疾病了解不多,但这位“肖老师”却乐于向记者分享各类补品的链接。她向记者发来了许多内含购买秋冬进补品链接的公众号文章。记者所花费的29.9元咨询费,更像是花钱给自己的微信里插入了一份广告。

“肖老师”向记者推荐的滋补品链接

冒充医生,头像和名字都是假的

可以看出,在这些“专家”眼中,所谓的自测报告不过是一种引流工具。如果有人不幸连续被引流到一位“专家”处多次,那么他甚至可能会遇到报告解读费用打了水漂的情况。

在暗访过程中,记者就曾遇到了这种情况,在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链接支付了19.9元和29.9元后,记者被告知,需要付费添加同一位名为“健康调理专家—王主任”的企业微信,才能获得结果。

这位“专家”的企业微信同样隶属于武汉市韵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添加微信后,这位专家只字未提暗访记者曾两次购买了服务一事,仅向记者发来一份评分为66分的“糖尿病自测题报告单”,就开始了他的分析。

记者的糖尿病分析报告仅有66分

在分析中,他同样表示,暗访记者“已有糖尿病早期症状”,并要求记者购买降血糖的保健品。言语之间,似乎很负责任。

“健康问题很严谨,不合适不会给你推荐,对你负责。也是对我自己负责。”“王主任”说。

然而,当暗访记者提出是否能够进行线下问诊时,这位看似严谨的“专家”,却话锋一转,推拒了起来。

“这个要预约比较久,线下基本都是约满了。”“王主任”说。语毕,他还给暗访记者发来了一张像是拍自医院病房的照片。然而,当记者表示愿意等待,并咨询具体地址时,这位“王主任”却不再回复了。

在此次暗访所接触的所有“专家”中,这位“王主任”是看上去最像医生的一位,他也始终以医生自居,微信头像也是一位医生的形象。

为了弄清楚“王主任”是否确有其人。记者辗转联系到了“王主任”头像的所有人。这位所有人确实是一名医生,但他既不姓王,其工作地点也不在“王主任”自称的深圳。他是来自山东某中医院的一位叶姓肝病专家。

在得知叶医生的形象被人盗用后,叶医生所属单位工作人员表示,叶医生始终在山东行医,从未与武汉市韵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过任何形式的合作,其擅长的治疗领域也并非糖尿病。

叶医生所属单位工作人员表示被人盗用他们也很无奈

起底

线上疾病自测已成保健品贩子引流工具

那么,诸如武汉市韵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网络上冒称医生或“专家”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答案或隐藏在这些“专家”们不断试图向咨询者推送的链接之上。

以“何主任”和“王主任”所属的武汉市韵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在为咨询者快速确诊后,他们都要求咨询者去一家名为“知你健康商城”的小程序,购买其推荐的保健品。

资料显示,“知你健康商城”的开发者就是武汉韵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记者随机对比几款商城的保健品发现,这些保健品的价格大多远超市场价格。

例如,一款名为金奥力牌葛根苦瓜铬胶囊,在“知你健康商城”的售价为每瓶188元。但同品牌同规格产品,在淘宝的售价仅为每瓶约27元。

一些曾在“知你健康商城”购买过保健品的消费者,似乎也发现了问题。“知你健康商城”仅有的几条评论,均是差评。

有消费者问:“平台上面的医生就是骗子吗?”

网友对“知你健康商城”的评论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需获得相应资质。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前提条件,是该机构需为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必要条件为医疗机构在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合格后,取得包含“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记者通过调查核实,发现无论是卖保健品的武汉市韵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还是卖膏方的湖北杏林时珍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都不具备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资质。

在和暗访记者的交流过程中,武汉市韵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家公司并不是医疗机构,平台上所谓的老师是“一些从医院出来的人员”。平台上所销售的产品,也大多是保健品。

“就是纯保健的,肯定不会是医院的。”“知你健康商城”客服人员说。

与湖北杏林时珍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相关的“灵熙康城”客服人员表示,他们所属的集团虽有自己的医院,但该集团医院的互联网诊疗许可,尚在申请之中。

“所以我们在前端咨询的都是老师,卖的这些膏滋类的(产品),它都是属于普方,是药食同源的,本身比较温和。”两家公司的客服人员均表示,即使血糖正常的人吃了他们的降血糖产品,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它们对身体不会有任何的一个刺激性和伤害性的。”“灵熙康城”客服人员说。

记者 张益维、贺佳君

来源: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