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戒吃(糖尿病戒烟吃什么零食)

妙手医生 0
文章目录:

患上糖尿病,还在吸烟?这2个危害,你可能承受不起,尽早戒烟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吸烟早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吸烟与糖尿病的关系其实也密不可分。

有研究表明,吸烟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在一项对1300名男性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每天吸烟超过30支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大4倍。吸烟不仅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对于已经患糖尿病的病友来说,更是百害无一利。

在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写道糖尿病患者应该停止吸烟和使用烟草类制品。研究表明,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戒烟有助于改善代谢指标,降低血压和白蛋白尿。

但是,老烟民总是很难放下手里的香烟,不过糖尿病患者吸烟的这些危害你应该知道。

糖尿病患者吸烟有哪些危害?

血管病变:对糖尿病患者威胁最大的就是血管病变,特别是阻塞性血管病变。据研究显示,同样是糖尿病患者,吸烟者相比不吸烟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2-3倍

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烟草中的烟碱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而肾上腺素是一种兴奋交感神经并升高血糖的激素,会导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十分不利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是哪一种烟,都要避免。及时戒烟,才能尽早获益。如果对于戒烟不知道施行,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进行。

糖尿病患者如何戒烟?

1、给吸烟造成不便。不要准备吸烟所需要的任何物品,例如烟灰缸、打火机或者火柴等,并且将手头所有的香烟都放在不能轻易拿到的地方,锁在柜子里,或者干脆扔掉。

2、多去图书馆、电影院或者博物馆等禁止吸烟的场所。

3、尽量喝无咖啡因的咖啡,不要喝含咖啡因的咖啡及含酒精的软饮料,因为此类饮品会增加吸烟的欲望。

4、让自己忙碌起来,(例如开始学习、写字或者编制),使自己没有时间吸烟。

5、打破吸烟的习惯。对于习惯在休息是吸烟的朋友,可以改为散步和朋友聊天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戒烟对于经常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只是治疗的一小步,对于治疗糖尿病还要做到持之以恒,长久的坚持,尤其是现在正值冬季,糖友更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

冬季糖友日常护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方面需注意

冬季食欲大增,饮食不要过量 。

注意饮食清淡,少油(每日不超过25-30克)、少盐(每日不超过6克)。

保证蔬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便秘。

冬季护足需注意

使用温水(不超过37 ℃ )洗脚,若泡脚,不超过15分钟 。

用中性香皂洗脚,用浅色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 。

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注意方法 。

干燥的皮肤应使用润肤霜防干裂 。

每天进行足部检查 。

选择合适的鞋和袜(透气性好、宽松、柔软)。

穿鞋前注意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 。

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足部小伤口 。

参考文献:

[1].邝建, 杨华章, 崔炎棠. 吸烟,饮酒的糖尿病危险性分析[C]//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 0.

[2].富振英, 王克安. 2型糖尿病与吸烟[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妙手医生·执业药师审核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更多问题可关注妙手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医生提醒:得了糖尿病,这5类食物通通要戒,否则血糖易飙升!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可见生活中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想要控制以及预防糖尿病饮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就来认识一下糖尿病饮食禁忌有些什么,同时也了解一下常见的升糖食物有什么。

糖尿病饮食禁忌

一、远离高钠低纤维的习惯

如果在饮食中摄入太多量的钠元素会增加血容量,首先会诱发高血压,同时还会增加患者心脏的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就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饮食上一定要少吃钠,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得超过三克,而可溶解的纤维素可以改善身体内脂肪、胆固醇以及糖类的代谢,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因此可以适量吃一些这样的食物。

二、少吃淀粉食物以及高糖食物

大米、白面以及豆类、谷类当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这些物质在进入身体之后会被分解成为碳水化合物,虽然说这类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提供所需要的热量,但是因为这种物质可以转化为糖分,一定要限量食用,否则将会加重病情。

除了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少吃甚至不吃糖类食物,比如红糖、白糖、葡萄糖、麦芽糖等等,此外,各种含糖量比较高的饮料以及糕点也要戒口,这些食物在进入人体之后会导致血糖在短时间之内上升,加重病情。

三、少吃含脂肪跟蛋白质含量多的食物

糖尿病本身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出现障碍引起的,患者身体内的糖分、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都出现紊乱的现象,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肥肉、蟹黄等高脂肪以及高胆固醇类食物,以免导致蛋白质以及脂质代谢出现紊乱。

四、远离辛辣刺激食物

糖尿病患者多数都存在消瘦容易饥饿以及烦躁的症状,而辣椒生姜以及胡椒这类辛辣刺激类食物属于温热的食物,很容易耗伤阴液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远离这类食物。

五、远离烟酒

酒在进入人体之后会直接影响到机体的能量,让本就紊乱的代谢系统更加混乱,尤其是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喝酒,还会让血糖突然性下降,也会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效果。此外,烟草当中含有多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比如尼古丁以及煤焦油,也会对药效以及正常代谢产生干扰,因此一定要戒烟。

日常常见升糖食物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关注升糖指数,避开一些容易升糖的食物,而这类食物包括烙饼、油条、土豆泥、南瓜以及胡萝卜、西瓜、凤梨、龙眼、荔枝、白面包等等,以免让血糖突然性升高。

糖友应该怎么吃?少吃碳水化合物就万事大吉了吗?

面对米饭、馒头、面条这类碳水化合物食物,糖尿病患者大多摇摇头,“不能多吃。”众所周知,饮食干预是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基石,贯穿于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究竟应采取如何的饮食模式更健康?碳水化合物真的是“大敌”吗?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可改善血脂谱

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有最直接的影响,控制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已被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认可为改善血糖的有效方法。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最流行的减重饮食之一,但关于糖尿病患者能否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中长期获益,目前仍无定论。

在2021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研究者们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6周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有效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

该项研究纳入了72名平均体质指数(BMI)为33的成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并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低碳水化合物饮食(CRHP)组或传统糖尿病饮食(CD)组,持续6周。主要结局变量为受试者的血脂谱变化,并使用MRI评估肝内甘油三酯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传统糖尿病饮食均可使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降低。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改善血脂谱、减少肝内脂质沉积等方面优于传统糖尿病饮食。

该项研究虽然样本量较小,但对未来肥胖和超重患者的饮食营养干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才健康

ADA在2019年发表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营养治疗共识》中,对于糖尿病患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获益有全面阐述。

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及低脂肪饮食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短期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但从长期来看并未观察到与其他饮食模式间的明显差异。其中,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短期内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态显示出极强的改善能力,但这是否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摄入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呢?

2018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对1.54万例参与者进行长达25年的随访发现,碳水化合物消耗的能量百分比与死亡率之间存在“U型”关联,50%~55%的碳水化合物能量消耗百分比与最低的死亡风险相关。

研究者推算,50岁的人如果遵循适度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能量50% ~55%)饮食,平均可以再存活33年,该组比超低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30%)饮食组寿命长4年,比低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30%~40%)饮食组多活2.3年,比高碳水化合物组(占总能量>65%)寿命长1.1年。

对碳水化合物的认知还在不断深入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开始应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治疗糖尿病。虽然,此后陆续有不同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出现,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1972年,美国的心脏病学医生阿特金斯(Atkins)首次提出了著名的阿特金斯健康饮食法。这种方法要求人们不吃任何淀粉类、高糖分的食品,而要多吃肉类、鱼等高蛋白食物,其核心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从而使人体从消耗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模式转化成以消耗脂肪为主的代谢模式,以帮助达到降低体重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Atkins出版了书籍向公众推荐阿特金斯新健康饮食法,自此,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成为美国最流行的饮食模式之一,高峰时曾有多达18%的美国人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这股风潮同时也席卷了其他国家。此后,研究者们发现这种饮食模式不但可以在短期内改善体重,还对缓解糖尿病有益,因而将其推荐给糖尿病患者使用。

随着对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探索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这一饮食模式在短期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稳态控制及脂质谱紊乱改善,优于其他饮食模式。然而,长期维持这一饮食模式的远期临床获益,特别是安全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因为,有观察性研究显示,极端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甚至会增加死亡风险。

事实上,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并不存在“一刀切”的模式,未来对改善代谢健康的营养策略仍待进一步探索,针对不同饮食干预的长期更大规模的随访研究是必要的,以确定和验证那些在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可接受性方面最优的饮食模式。

为助力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医视野”栏目将聚焦医学各领域的先进理念和优秀实践,打造高端医者智库,撷取创新亮点,凝练发展思路,提升治理能力。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肖新华

策划:方彤

编辑: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