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蝉蜕糖尿病(蝉蜕糖尿病泡脚m)

PSM药盾公益 0
文章目录:

金“蝉”脱壳 华丽“蜕”变——蝉蜕

蝉蜕,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其在中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功效。

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形状特征】

(图片来源于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

☆ 疏散风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恶风、头痛等症状。

☆ 利咽开音:用于温病初期出现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 明目退翳:用于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 息风止痉: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可凉肝息风止痉,用于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证。

☆ 透疹:宣散透发,透疹止痒,用于风热外束,麻疹不透。

【用法用量】

煎服常用量为3-6克,也可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症用量宜小,止痉需大量,具体用量应遵医嘱。

【配伍应用】

1、蝉蜕 僵蚕

蝉蜕体轻浮、气清虚,配伍僵蚕气味俱薄、轻浮而升以辛凉清解、疏泄风热,治疗外感风热兼有腑气不通型小儿感冒。

2、蝉蜕 荆芥

蝉蜕疏散风热、开宣肺窍,荆芥善祛风透疹止痒,二者配伍增强透疹解毒之力,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

3、蝉蜕 桑叶

桑菊饮配伍蝉蜕疏风散热以辛凉解表,治疗目赤流泪。

4、蝉蜕 地龙

蝉蜕辛温疏风,配伍地龙通络搜风,以祛除邪气、活血通络,治疗肺癌疗效良好;或以“疏通肾络”为基本治则治疗糖尿病肾病。

5、蝉蜕 全蝎

蝉蜕熄风止痒配伍全蝎凉血除湿治疗血热生风型神经性皮炎、血虚生风型痒疹。

6、蝉蜕 芡实

蝉蜕可祛外风、息内风,芡实可健脾、固肾,二者配伍共奏祛风除邪、内外同治、上下同治之功,治疗糖尿病肾病。

【现代药理】

蝉蜕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奇迹,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体现了中医“取自然之精华,治人体之疾患”的智慧。随着对蝉蜕的现代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也挖掘出其更多的药学价值。

1.抗惊厥

蝉蜕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 经过对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微量元素中 Al、P、Ca、Mg的含量对抗惊厥的作用有影响。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蝉蜕水提物和醇提物可明显延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死亡时间,降低死亡率,其中水提物抗惊厥作用强度强于醇提物。

2.镇咳、祛痰、平喘、解痉

蝉蜕水提物止咳平喘机制在于缓解慢性炎症、改善微观血瘀状态,间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实现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哮喘。

3.促凝

蝉蜕中所含甲壳素成分能在体外促凝血,且促凝能力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蝉蜕甲壳素对体内含血量较丰富的脏器如肝脏的出血创口有较好的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具有开发成手术切除部分脏器后创口止血材料的潜力。

4.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显著改善高脂血症病态下的血液流变学, 能使其全血和血浆黏度显著降低 , 防止体外血栓的形成 , 降低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 , 对红细胞起到保护的作用, 从而保护心血管系统。

5.抗肿瘤活性

一些实验研究表明,蝉蜕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虽然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这为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可能的候选物质。

6.抗感染、抗氧化

研究表明, 蝉蜕提取物中的乙酰多巴胺二聚体与抗感染、抗氧化作用有关。蝉蜕能改善脂质代谢, 减少蛋白尿, 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而达到抗感染、抗氧化的作用。

7.改善睡眠与镇静

蝉蜕具有一定的镇静和安神效果,对改善睡眠障碍有帮助。研究指出,它能显著减少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

这些现代研究不仅为蝉蜕的传统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也为拓展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范围开辟了道路。


作者: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 主管中药师 蒋争

男子慢性肾炎伴高血压,用中药降尿蛋白转阴,如何用中药单方?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是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病。起病方式诱因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以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多数患者病因不明,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大部分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的肾脏病。

普通型较为常见。病程迁延,病情相对稳定,多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蛋白、镜下血尿、管型尿等。病理改变以IgA肾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系膜增生性较常见,也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早期)膜增生性肾炎等。部分患者可表现肾病性大量蛋白尿,病理分型以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为多见。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治疗主要是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药物,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生、减轻肾脏硬化。并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合并症。中医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症状或舌脉进行辨证施治。不仅能改善病情,还能帮助患者调理身体,提高个人免疫力,促进康复的进程。

男子慢性肾炎伴高血压,西药配合中药治疗康复

患者xxx,男,37岁,慢性肾炎5年,高血压5年,高尿酸血症4年,一直用西药治疗,治疗效果不佳,尿蛋白多次反复。后来听说中医可以治疗肾病,而且不易复发,于是转向中医治疗。

患者到某医院中医专家门诊就医,检查发现尿蛋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142mg,尿酸547umol/L,血压145/85mmHg,经过中医、西医专家会诊,确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类西药降血压、降尿酸、降尿蛋白。辨证开中药处方调理,同时配合调整饮食营养,规律作息。方剂:生黄芪、党参、茯苓、生山药、炒白术、穿山龙、丹参、地龙、蝉蜕、徐长卿、土茯苓、泽泻、茜草、石苇、白茅根、怀牛膝、续断、覆盆子、金樱子、乌梅等,水煎服,每日1剂,先开10剂。服药2周后症状减轻,血压、尿酸等下降,说明药方有效。继续服药月后复查,24小时蛋白定量1600mg,服药半年后中药减量,复查尿常规,蛋白质(-)。门诊随访1年余没见复发,病情保持稳定。

专家点评:该患者中医辨证为肾气血两虚,血瘀阻络,湿浊蓄积。中医治疗应补肾益精、活血化瘀、利湿化浊。通过健脾补肾益精,固摄精微蛋白。保护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常用金樱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山药、茯苓、参芪等中药;通过活血通络化瘀,改善微循环,扩张各级动脉,增加肾脏以及全身的有效血流灌注。常用穿山龙、桃红、丹参、地龙、当归、鸡血藤等中药;通过清热利湿、排毒化浊,抑制免疫,消除炎症,改善肾小球细胞增生、炎性浸润、免疫复合物沉积等病理改变。常用石苇、车前子、土茯苓、泽泻、白茅根、虎杖等中药。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只有对症下药才有可能有效。肾病出现尿蛋白,应先检查,再辨证用药治疗。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肾病为什么会出现尿蛋白?

很多人体检的时候,尿检结果提示:蛋白质阳性( )。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肾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血液经过肾小球时,大中分子蛋白不能通过“滤网”,回到血液里,只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能被滤过,有95%的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回血液。人体尿液里通常没有蛋白质,或者只有微量的小分子蛋白质。如果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为阳性,或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d,可以认定为蛋白尿。

肾脏病变引起的蛋白尿称为病理性蛋白尿,多见于原发的急慢性肾炎,继发因素导致的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肾、高血压肾损害、紫癜性肾炎、高尿酸性肾病等等,遗传因素的Fabry病、薄基膜肾病、多囊肾等。还有肾外因素,如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

如果体检发现尿蛋白,先不要慌张,检验可能有误差,尿液可能被污染,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要多次复查尿检。如果这些因素都排除,蛋白还存在,就要到医院做综合检查,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病史的患者,有眼睑浮肿、下肢水肿、尿大量泡沫、腰酸痛等症状的患者,要高度警惕肾脏疾病。

因为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但全身性疾病也可出现蛋白尿。在排除生理性尿蛋白后,有蛋白尿就代表肾脏功能的损伤。尿蛋白漏出量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尿蛋白持续存在,肾脏损害持续进展。尿蛋白是影响肾脏功能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可以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但是只要有尿蛋白存在,检查肾功能可能正常,也必须重视。如果不管不问,基础病不控制,蛋白不下降,最终会损害肾功能,导致肾衰竭,尿毒症。

如何用中药单方与验方治疗肾病?

中医用药强调辨证施治,多用多味药配伍组成的方剂,药效好。应用中医药后,也可以减小激素的剂量,并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可显著降低尿蛋白。比如系膜增生、内皮细胞增生、细胞性新月体肾病,属于风湿之邪袭扰肾络,需要疏风清利湿热;出现了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球硬化、球囊粘连、间质纤维化的肾病,属于痰浊雍滞,需要活血通络化瘀等等。

有些病情减轻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用单方调理。药味不多,取材便利,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单方治病在民间源远流长,主要用于慢性疾病调理。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结石等肾病的单方,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惠,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验方是经验效方的简称,中医在继承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融汇新知,不断创新,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新方。

单方验方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结石等肾病虽有一定疗效,也只是中医调治诸多方法中的一种,可与针灸、敷贴、饮食药膳等其他治疗调养方法相互配合,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结石等肾病的单方验方较多,各有其适用范围,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不一,肾病类型较多,有部分方剂含有毒性药物。在应用单方验方治疗肾病时,一定要在有经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辨病辨证选方用方,依单方验方的功效和适应证仔细分析、并随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切忌盲目乱用。

糖尿病并发症?几张经验方,辨证使用,调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里最常见的就是视力模糊,也就是所谓的糖尿病眼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糖尿病眼病的相关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可以说大多数的眼病很大可能性的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比如说眼底的血管瘤、出血、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脱落等,糖尿病其相关发病率非常普遍。而眼睛部位的并发症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非常的不便。所以说比起一味的降糖调理,防治此类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同样重要。

所以今天,我就带来了几个针对糖尿病眼病的经验方,相信对症运用,会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一】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明目退翳。生地黄,沙参,麦冬,天冬,天花粉,玄参,石斛,枸杞子,知母,黄精,五味子,女贞子,怀山药,熟地黄,芡实,党参。针对于糖尿病并发白内障。

【二】益气活血,通络明目。生黄芪,茯苓,白术,甘草,地龙,怀牛膝、当归、赤芍,三七粉。针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Ⅲ期),证属气虚血瘀,脉络受阻,血溢脉外。症见口干乏力,动则气短,多饮,脉细。

【三】益气养阴,活血止血,柔肝疏肝,清火明目。太子参,生地黄,麦冬,玄参、天花粉,葛根、菊花、陈皮、枸杞子、当归、枳壳、枳实、黄芩、生蒲黄、炒蒲黄,白芍,柴胡,大黄(后下),三七粉(冲服)、玄明粉(冲服)。针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肝郁化火,灼伤目络。症见神疲乏力,多饮多尿,夜尿频数,大便干,双眼视物不清,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双手麻木,脉弦细。

【四】益气滋阴,补肾清热。黄芪,知母,天花粉,牡丹皮,生地黄,五味子,枸杞子,生石决明,蝉蜕,白蒺藜,玄参,淡竹叶,广木香。针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证属气阴两虚,肾水亏虚者。症见口渴多饮,善食易饥,小便频数,视物模糊,心烦盗汗,脉小弦。

【五】疏肝泻火,滋养肝肾,生津止渴。柴胡、香附、姜黄、葛根、麦冬、黄芩、当归、牛膝,天花粉、玄参、生地黄,白芍。针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证属肝肾亏虚,气郁化火。症见视物模糊,头晕目胀,口干舌燥,疲乏无力,脘腹胀闷,大便不畅,脉弦滑数。

以上这几个方法,是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症状下的眼病并发症的建议,如果你有相关的困扰和问题,可以留言说说@中医屈冰教授,不可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