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腰(糖尿病腰果能吃吗)

健康之初 科普 0
文章目录:

中医院士用药经验:黄芪治糖尿病,5个组方标本兼治,共奏奇效

上文我们讲到了黄芪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作为黄芪汤的主药,黄芪的治消渴作用得到了共识,很多读者留言要求再写一写黄芪的方子,今天我们以中科院院士仝小林教授的用药心得来分析黄芪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用药经验。

仝小林院士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方面建树颇丰,硕果累累,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在《伤寒杂病论》记载的含有黄芪的7个方剂中,其中常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为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黄芪建中汤、乌头汤、桂枝加黄芪汤。这五味方剂仝院士都有应用,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

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本是用以治疗血痹,现代将其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为周围病变涉及肢体、筋脉,以麻、木、凉、痛为其临床主要特征。仝院士认为久病入络耗气伤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气血虚弱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治当益气养血、行气活血通络,标本兼顾 。而黄芪自古就是补气之要药: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使气旺则血生,黄芪可益气升提,托疮生肌,对其他并发症如下肢感染、坏疽、糖尿病足等亦有预防与治疗作用。

仝院士在应用该方治疗周围病变有自己的见解:黄芪善补经络之气,堪称经络补气之圣药。 此方臣桂枝、白芍而益营,以治不仁;佐生姜、大枣以和营卫。 方中各药配伍切中消渴气阴两虚之本质,标本兼治,共奏奇效。

黄芪建中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黄芪建中汤为小建中汤内加用黄芪一两半,《金匮要略》记载功效:“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此方以甘温健脾立法,不仅可充精血,且可复阴虚之阳,能调理气血,补营益卫,平衡阴阳。 糖尿病性胃轻瘫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其病机可以概括为中焦气机逆乱,脾胃升降失常。 消渴日久,气阴两伤,以致脾胃受损,运化功能失司,最终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胃轻瘫。仝院士常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主要针对病胃瘫日久,诸虚渐重,患者一派中焦虚寒之象,当以益气健脾、温中散寒为治则。

防己黄芪汤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主治卫表不固、外感风邪、水湿泛滥之风水、风湿证,仝院士临床中运用防己黄芪汤为主方治疗痛风急性期发作屡奏良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肾脏微血管病变,可导致肾缺血和肾血流量下降,从而引起尿酸在肾脏的排泄减少,继而引发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可发展为痛风 。《金匮要略》记载:“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基于此,防己黄芪汤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效果显著。

桂枝加黄芪汤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云:“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该方有调和营卫、固表止汗的功效。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影响到汗腺自主神经时就会出现汗液分泌异 。本病属中医汗证范畴,仝院士认为本病多由糖尿病病久,热耗气伤阴所致,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以中小剂量 10~20 g 治疗多汗,并合用煅龙牡,取得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黄芪类经方可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病证与降糖兼顾,标本兼治,具有卓越的效果。

参考自赵天宇,郭敬,王明琦等.《仝小林以黄芪为主药辨治糖尿病并发症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 2015,34 (11):871-873

1/3“糖友”会合并骨质疏松 预防要从这5点入手

杨叔叔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近期觉得腰背部酸痛不适,原以为是腰肌劳损,但是贴了好几天膏药都不见改善。他只好到医院求治,没想到做完骨密度检查,发现自己得的是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易被忽略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被称为“隐匿的杀手”。我国是糖尿病患病大国,研究发现,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原因可能跟以下因素相关:

1. 糖尿病在尿量增多的同时,大量的钙磷亦随尿液排出;

2. 胰岛素缺乏打破了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使骨基质合成减少,骨强度下降;

3. 部分降糖药具有骨骼副作用。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该如何应对呢?糖友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要到位

1. 均衡营养

一般而言,糖尿病饮食中钙、镁含量不足,故建议摄入富含钙、适量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鱼虾、虾皮等。避免摄入过多盐分。戒烟限酒,避免饮用过量的咖啡、浓茶或碳酸饮料。

2. 充足日照

将皮肤充分暴露于阳光下,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建议春秋季每天晒太阳20-30分钟,夏季每天晒5-10分钟,冬季每天晒30-60分钟。

3. 规律运动

规律性有氧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与体重,而且能强健骨骼。运动形式包括健步走、太极拳、骑车、舞蹈、游泳、瑜伽等。

4.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日钙摄入量推荐为元素钙500-600mg。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摄入量推荐为1000-1200mg。钙剂的种类可以选择碳酸钙、枸橼酸钙等。

充足的维生素D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防治均有利。中老年人每日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400-800IU。若合并肾功能不全,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能力下降,宜选择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

二、关注降糖药的骨代谢影响

1.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TZDs)

TZDs类药物(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可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成骨细胞数量减少,骨形成率下降,骨折风险增加。

2. 磺脲类降糖药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若服用不当,可出现低血糖风险。注意防止因低血糖致跌倒,引起骨折风险。

3. SLGT2i类降糖药

SLGT2i类药物(如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会造成骨吸收增强。目前该类药物对骨骼影响尚未定论,若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或正在使用大剂量利尿剂时,需评估其骨折风险。

三、用好抗骨质疏松药物

1. 骨吸收抑制剂

常用的骨吸收抑制剂有双磷酸盐(如唑来膦酸)、降钙素(如鲑鱼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其中,双磷酸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骨吸收制剂。

2. 骨形成促进剂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如特立帕肽),可增加腰椎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但治疗时间不宜超过两年。因其价格昂贵,推广应用受限。

3. 双重作用机制药物

锶盐可同时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抑制骨吸收与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但有增加心脏病、栓塞、严重皮肤反应的风险,故应用受限制。

愿每位糖友,不但拥有坚强的内心,更有坚强的骨骼!!!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体内有癌,腰部先知!腰部若出现2个异常,或是肾脏在“求救”

小艾在后台收到一位粉丝的留言:

我身体一直都很好,还很爱运动,每周五晚都会去打羽毛球。上个月打完球,回家就觉得腰疼,以为是打球累到了,没怎么管。可是这段时间没去运动,腰还是时不时就痛,按摩也没用,痛了挺久,前天就到医院检查,结果说我是肾癌。

总觉得不可能啊,一直以来很少生病,知道自己胖所以才去打球锻炼,怎么突然就查出肾癌了呢?会不会是搞错了,腰痛跟肾癌有关系吗?

一、肾癌是“沉默杀手”,多数人确诊时已是晚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副院长杜鹏表示,近些年来,50%-60%的肾癌患者都是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无症状肾癌。

人体肾脏具有超强的代偿能力,当肾脏发生病变时,病变组织的功能将会被健康的肾脏组织所代替。研究发现,一个健康成年人30%的肾脏组织就可以负担完全的生命活动。只有肾脏组织不断被病变组织影响,发展到晚期后才会出现“三联征”——肿块、疼痛和血尿,从而确诊。

所以,肾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特异症状,从而也被称作“沉默杀手”。

以开头粉丝的病情为例,肾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周围组织和器官形成压迫从而造成疼痛,腰部往往首当其冲,患者可能会有钝痛、针刺感,而且普通的按摩、药物都难以缓解。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腰部钝痛就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此外,除了腰痛,还要留意2个典型症状:

血尿:血尿在肾癌患者中发生率高达70%,呈现出突发性、多次间歇性的发作特征,越早发现、早诊断,对病情越有帮助。

肿块:指的是腰部包块,一般肾癌发展到一定阶段,20%的患者可能会在腰部、上腹部观察或触摸到肿块

二、肾癌高发,四大“助推器”要注意远离

过往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肾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不过,近年来的医学调查却指出,肾癌的病发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临床发现20-30岁的年轻肾癌病例不断增多。

面对肾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需要关注其中的复杂诱因。而相比人类无法控制的基因突变、遗传影响等内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外因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调整。

1、香烟

2016年,欧洲泌尿外科协会证实了吸烟和肾癌病发率之间的密切关系。大量的医学研究也发现,烟草中含有联苯、亚硝胺、芳胺等物质会增加人体内自由基的数量,这会增加基因损伤,增加肾癌的发病风险。

2、肥胖

肥胖会对人体产生多重负面影响,如内分泌紊乱、异常代谢、脂肪因子的异常表达、炎症等等,“肥胖环境”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从而增加了肾癌的发病风险。

3、高血压

有调查发现,癌症确诊前10年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肾癌风险比普通人多出50%。而从生理机制角度看,高血压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容易使肾脏出现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碍的情况,若长期受此影响,肾脏功能受损,局部组织恶变的情况也会增加。

4、红肉、加工肉

2017年,某研究通过对1821615名健康参与者和14285名肾癌患者的饮食进行对比发现,除了猪肉以外的红肉和加工肉都和肾癌病发率的升高有所关联。

研究发现,加工肉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在进入人体后,硝酸盐会被口腔细菌和消化道其它的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而这种物质在胃酸环境下会反应产生N-亚硝基化合物,属于致癌物,长期大量摄入对人体不利。另外,也有研究认为红肉所含的高饱和脂肪也会增加肾癌风险。

三、每年一次B超,有助于发现肾癌

肾癌的发生虽然隐蔽,但是并不表示人类拿它没有办法,事实上,现代医学技术飞速进步,对癌症的筛查手段多样而有效。想要对付肾癌,关键还是要做好预防和筛查。

河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杨铁军医生表示:处于40-70岁的肾癌高发期和肾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双肾B超。

其中包括:

  • 患有肾病或做过肾脏手术的人群,如:慢性肾病、肾衰竭、肾脏结节性硬化等;
  • 有肾癌家族史的人群;
  • 长期接触、暴露在化学有毒、反射性物质环境中的人群,如辐射、有机溶剂、镉等;
  • 患有全身性慢性病人群,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而除了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尽量规避危险诱因,以下5点尽量坚持做到:

1、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烟酒本就是伤身之物,对人体的肝肾等器官大有害处,而肥胖也是肾癌的高危因素,因此首先要控制这3个危险因素。

2、注意饮食,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减少风险性食物的摄入,风险性指的是红肉和加工肉,还有刺激性、过敏、腐烂、不洁等食物。

3、禁止接触危险性物质、进入危险环境,比如: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辐射环境等。

4、保持规律性的运动习惯,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人体活力,提高人体对病变的抵抗能力,增强免疫力。一般成年人每周3-5次有氧运动较好,每次运动30-60分钟,但是要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

5、高危人群要做好定期体检,本身患有疾病的也要积极应对,比如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不要拖延,高血压、糖尿病和其它慢性病的患者也应该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仍要坚持做好血糖、血压等指标监测。

其实,仔细了解后,人们就会发现,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科学和医学知识,人们就可以对癌症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而以目前的医学技术,绝大多数的癌症早期治疗效果还是很理想的,这也给人们对付癌症的希望。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鉴,提高对癌症防治的认识和重视!#头号周刊##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参考资料:

[1]《如何科学预防肾癌?》.广州复大肿瘤医院.2021-10-22

[2]《四大诱因致肾癌》.健康时报.2018-11-02

[3]《每年一次B超发现早期肾癌》.河南日报.2022-05-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