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佛经(糖尿病佛法)

意净公 0
文章目录:

认识佛经中的‘八苦’,正确理解‘吃饱了也是苦’

这是净意道人写作的第1年

第83篇原创文章

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后,最初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讲解四谛法门: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因为是真理,真实不虚的道理,所以叫谛。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苦谛,又包括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人生在世,这八种苦,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躲过。

《次第花开》中希阿荣博堪布把佛经中讲得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所谓苦苦就是不折不扣的痛苦,人的身体病痛,亲朋好友的去世,自身死亡来临时恐惧,以上种种,都是真实不虚的苦。变苦,快乐的表象背后本质为苦,所以称为变苦。比如面对自己喜欢的美食,由于贪嗔痴的自性,便会控制不住的多吃,进而引起各种疾病带来身体之痛。比如现实社会中大量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这正说明了美食的快乐表象后边本质是痛苦。

现实社会中,长时间的使用电脑,手机,看电视,开车,通宵的唱歌喝酒,看表象都是快乐,这些行为带来的快乐可能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带来的颈椎病,腰椎病,胃病等等身体的痛苦确实长久的。

朋友相聚是短暂的快乐,而分别后的思念之苦是长久的;恋爱的快乐是短暂的,当两人相守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带来争吵,怨恨的痛苦。

现实生活中,求不得的苦,更加炽盛。在单位求升职加薪,得到想要的结果,也就得到了暂时的快乐,然后没多久就又升起了不满足之心,攀比之心,想要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收入,此时欲念之苦占满整个身心,心苦长伴。

怨憎会之苦,现实生活中更有很多实例,两家卖早餐的同业竞争者,两家卖西瓜的瓜农,冤家路窄的在一起做生意,彼此眼中看见对方总是升起怨憎,因为抢了彼此的生意,因为各自满满的夺利之心。所以大打出手者见多不怪,你打翻了我的粥桶,我敲烂了你的西瓜,最后两败俱伤,各自心苦不已。

爱别离之苦,别离之苦,我们好理解,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为啥爱也会产生苦呢?佛陀开示国王时讲到了爱的性质。我们对于爱的人和物,应该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平和的。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爱的理解是错误而片面的,对于被爱之人带来痛苦的时候更多一些。比如让众多家长头疼的辅导作业问题,最后带来了孩子和家长双向的内心痛苦。我们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带了私心,比如工作效率,专心,不拖延等等。这种辅导的爱,给孩子带来了牢狱之感,每次写作业都成为双方痛苦的种子。

五阴炽盛苦: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想(虚妄的思想。)、分别(思量识别一切事理。)、执着(坚持或固执的意思。)像不会熄灭猛火一样的烧得非常的旺盛,我们的烦恼习气(坏习惯。)非常重,身心不安。《红楼梦》有这样的一句话:‘无故寻愁觅恨'非常贴切形容这种苦。

黄沾的一句歌词也是非常应景地表达了这种苦的境界: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是否,还有山比此山更高。

“补肾”为何要揉心经?


补肾:为何先揉肾经,再揉心经? 因为心肾是相通。肾经叫足少阴肾经,心经叫手少阴心经,它们是一条经:在胳膊上叫心经,属火,在腿上就是肾经,属水。两经同时揉,效果能达到极致。

肾经介绍

一、肾经

1、肾经上各有27个穴位: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2、酉时是17:00——19:00。是鸡回窝的时候,酉时也是肾经当令的时辰,每日酉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肾。

1)酉时空腹喝杯水有助于肾排毒;中医认为,肾主藏精,扮演着人体“先天之本,寿夭之根”的角色。人体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肾经的运作,有利于储存一日的脏腑之精华。此时也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

2)肾虚的人,此时服补肾药效果最好。中医认为,肾无实证,因此肾虚主要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

肾阳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阳虚则外寒。一般来说,性功能不好的人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阳虚的人平时可多吃点金匮肾气丸。

肾阴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热”,阴虚则内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肾阴虚的人平时可多吃点六味地黄丸。

3、肾经预防和主治的病症: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急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遗精、术后尿遗留、睾丸炎、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胎位不正、各种肾炎、水肿。2头面疾病:头痛、牙痛。3其他疾病:消化不良、泄泻、耳鸣耳聋、腰痛、中风、休克、经脉所过的各种关节及肌肉软组织病。

二、如何判断肾的健康情况?——可从头发上可判断:发为肾之精华、发为血之余。

血盛则发润,血亏则发枯”,“肝藏血”,“肾者,其华在发”,可见头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最关键的就是肾气。头发黑不黑与肾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肾气收敛能力强,则头发滋润,不易脱发;反之肾气收敛能力弱,头发易枯燥、易脱落。

1、小孩头发稀疏萎黄,且伴有“五迟”现象(即坐、站、行、说话、牙齿发育迟缓),说明先天肾气不足,而且消化不太好。

2、青壮年就毛发稀疏的人,多为肾气虚弱,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男性前额脱发或头顶脱发。这类人相对更容易疲劳、健忘,有些则性功能不好。

3、头发枯黄、易断的人,说明气血不足、毛发缺乏营养。这类人通常容易没精神,睡眠也较差,属于老百姓常说的“身子虚”。

4、白发多是由于进入中老年后,肝血不足、肾气虚衰所致,属于正常的生理发展规律。但若太严重,就可能是肝肾久损,气血大亏所致。

5、“少白头”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肾精不足;二是精神或情绪激动,血热偏盛;三是情绪抑郁,肝气郁滞,毛根失养,也会导致少年白发。

下面是与头发相关的几种常见疾病:

秃顶:中医讲秃顶属于肾气发散过度。

头皮屑:阴盛阳衰。肾精收不住虚火,虚火上漂,久而久之,精血减少,头皮得不到滋润,便产生头皮屑。

头油多:脾、肺之病。脾气输布太过,肺气下降功能就不够了,人体油脂往上飘,致使头出油。

PS:虽然头发的异常变化往往意味着某些特定的疾患,但疾病的明确诊断是需要多方证据的。因此,出现头发异常变化后自行处理未见好转,特别是还伴有突眼、食欲亢进,消瘦、情绪异常等表现时,应前往医院就诊。

三、肾经按摩

1、涌泉穴

涌泉——肾经之气的源泉。涌泉的本意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不高喷,称为涌泉。因此一般解释涌泉为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1、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的具体方法是:每天在临睡前用40度左右的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此法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效。经常按摩涌泉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病、老年人的哮喘,肾脏病等。以及自汗,健忘、失眠、多寐、眩晕、焦躁、畏冷等症。

俗话说“男怕伤肝,女怕伤肾”。诸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就会成为女性的多发病。一般肾虚的人头发没有光泽,口干舌燥、面色灰暗、耳廓颜色焦枯;有些人会有黑眼圈,反应低下,经常喉咙痛、劳累后腰膝酸软等。严重的人还会出现耳鸣、尿血、视力模糊等症状。另外还会伴有晚上尿频、尿急,早上会有腹泻,冬天怕冷,经常会月经不调、头晕体虚、小腹胀痛等症状。

2、治痛经——外敷涌泉穴:将白芥子12 克,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换一次。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效果更佳。

3、治鼻出血:用生蒜3 瓣捣成泥,涂在布上,外敷涌泉穴处。右鼻出血敷右脚,左鼻出血敷左脚,两侧出血敷双脚。此方对阴虚火旺、血不循经的鼻出血者有效。

还可用一端为圆头棒状物,或自来水钢笔,垂直压迫鼻出血者(男左女右)的涌泉穴。

4、治咳嗽:用川黄连、法半夏各等份,研成细末,大蒜泥 2 克,加入蜂蜜调成糊。置于胶布上,巾敷双侧涌泉穴。

二、太溪——补肾回阳,百病可调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是古代医籍中记述的“回阳九穴” 之一,具有明显补肾作用。

太溪穴对很多慢性病有治疗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踝关节扭伤等病,对于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聋耳鸣,视力减退,咳嗽,气喘,手足畏寒,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等症都有很好的疗效。一般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力量以感觉酸胀为度。

对于高血压肾炎病人,按揉此穴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对尿蛋白有一定治疗效果。对于手脚怕冷或发凉的病人,可在睡前按摩太溪穴,在每天反复刺激之下,慢慢会感觉到暖和的。

3、复溜穴“复溜”就是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在太溪穴直上两厘米处。这穴位治疗瘀血和炎症效果最好,所以膀胱炎、阴道炎、前列腺炎等,以及因流产留下的后遗症,都可以选择此穴。有针灸专家称针刺此穴滋肾阴的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所以怕热口干、夜间烦躁难眠的患者又多了件宝贝。

4、按肾俞

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五十至六十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翃笙

⊙运营编号:YNZY0007

为什么很多古代的经方治不了现在的糖尿病?-

为什么很多古代的经方治不了现在的糖尿病?

主任医师王彦华。

你相信中医吗?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要盲目相信,中医再好也不是万能的,西医再好也不是万能的。所以你的这个问题就是你不了解目前的现代医学的东西在你身上,你不了解的。

消渴经书上都说了,消渴上中下三消都治。为什么这几个方试过来也不见得能治?就是因为那时候的人没有现在的人生活这么繁杂,那时候人可能仅仅是因为饮食、情志等。现代人更多的是生活方式吃面食吃的多,那时候人吃不饱,那时候人没有肥甘厚味。所以面食、肉食把脾、胃、肺最后再伤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