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约谈(糖尿病座谈会课件)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提速扩面

价格水分再“出清” 骨科创伤、种植牙等集采深入推进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提速扩面

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近年来,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推进,用市场化机制有效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截至去年底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2600亿元,同时也促进了医药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提高质量上。下一步,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

自2018年启动至今,国家已组织开展六批七轮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采购内容从化学药扩展到生物药、高值医用耗材,覆盖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骨科创伤等领域的用药和耗材。

2021年,心脏支架、关节等植入性耗材带量采购相继落地,首个生物药——胰岛素、“地方联盟版”中成药、“八省二区”种植牙的集中带量采购正式开展。跟随着2021年的步伐,2022年集中带量采购将全面向深水区挺进,带量采购对象不再有禁区。

“国家组织带量采购不仅仅降低了医保资金支出和患者负担,提高了病患用药质量,而且改善了医院收入支出结构,让医院有了改革空间,有了更多时间与动力提升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蔡道章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手术前很多时间都花费在与患者沟通耗材的使用上,现在这方面沟通明显减少,病人对于支出接受程度大幅提升,大部分采购品种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为例,因相关药品与耗材价格下降,患者手术量有了明显增加。

国常会对2022年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划定了工作重点。会议指出,一是以慢性病、常见病为重点,继续推进国家层面药品集采,各地对国家集采外药品开展省级或跨省联盟采购。今年底前,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在每个省合计达到350个以上。二是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三是保证中选药品和耗材长期稳定供应,加强监管,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医疗机构要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四是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合理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更好调动积极性。

对于会议提出的“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此前已有动作。日前,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开展骨科外固定类医用耗材信息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关联十二省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中选目录工作的通知》。此外,脊柱类医用耗材相关企业将在1月14日前领取数字证书。

2021年,种植牙集采已有先例。2021年8月,宁波市医保局打响种植牙集采“第一枪”,约谈5家进口种植牙供应商,表示要让种植牙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同年11月,四川省发布“八省二区”《关于开展部分口腔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申报产品范围涉及部分组成口腔种植体系统的医用耗材。种种迹象表明,2022年百姓热切期盼的领域集采将迎来提速。

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金维加表示,医用耗材无统一的行业标准和产品编码,产品之间难以比质比价,无法形成行业深度竞争,相关企业维护自己的销售渠道,高值耗材价格虚高问题像一块难以打破的“坚冰”。但总体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无禁区。

未来,“无禁区”集采有望进一步降低百姓看病负担。但与此同时,也需认识到,通过挤压药品耗材水分,促进医疗机构收入结构调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三医联动、多方受益是医改的根本目标。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表示,过去医疗机构没有建立起控成本获利机制,导致出现回扣竞争,医药市场因存在漏洞而出现定价失灵的情况。但随着集中带量采购的深入推进,这一问题已明显被纠正,在落实医保资金留余、促进资金高效使用的同时,实现“腾笼换鸟”,促进医疗机构主动建立控成本获利机制。

“集中带量采购不是唯低价中标,不鼓励企业恶性竞争、不顾成本过度竞争。”吴明表示,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将不断完善。近年来,国家集采成果显著,也在不断修正采购规则,降价不降质。例如,从胰岛素和骨关节带量采购可以明显看到,采购规则既对质量、供给等多方面有所考量,又加大了临床需求的考量占比。

集采尊重临床是大势所趋。对于下一步集采规则的完善,蔡道章建议,在目前考虑企业供应品种、供应量保证等基础上,可以增加对产品原定疗效、真实疗效、使用年限等多方面指标,使价格竞争更加合理,让老百姓真正用到质优价更优的药品与耗材。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的背景下,可以进一步细化集采评估考量细则,研究微创新采购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加强质量把控,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促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记者 梁倩)

来源:经济参考报

娄底:娄星区卫生健康局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卫健窗口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0日讯(通讯员 何剑锋 刘雪芬)近年来,娄星区卫生健康局结合娄星区医疗卫生行业现状,聚焦群众体验差、负面影响大、接触频率高的堵点、难点问题,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原则,从事项梳理、职权下放、流程规范、服务优化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履行优化营商环境行业主管责任,为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强化审批服务保障。坚持“能减则减,能优则优”的便民服务原则,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审批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办事环境和营商环境。加强证照分离改革,通过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服务三种方式分类推进实施,推行公共场所许可告知承诺,实现审批再提速,极大方便了企业及群众。提质增效审批服务,对标政策文件,精简审批要件,进一步落实省内通办、医疗广告审查及诊所备案管理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审批效率。推行审批信用承诺,以告知承诺方式,将进驻审批大厅综合窗口的部分事项纳入行政审批信用承诺事项清单,落实签订信用承诺书。

强化“清廉大厅”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自查整改,常态化构建筑牢思想防线,切实提高行审服务工作人员的清廉意识和政务服务水平,借“清廉大厅”建设之东风助力作风建设,以“便民、快捷、高效、廉洁”为宗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权力运行,规范窗口服务行为,全力整治漠视群众利益的作风顽疾,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杜绝了三种现象:即“吃拿卡要”现象、办事拖拉现象、偷懒耍滑现象。

强化基本公卫服务。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建立公卫工作双月例会制度,实施绩点制经费核算,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日通报约谈制度,有力有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今后,娄星区卫生健康局将继续践行服务承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建立公平法治、竞争有序的营商环境贡献卫健力量。

大石桥镁都糖尿病医院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受罚

近日,营口市医疗保障局对大石桥镁都糖尿病医院(有限公司)展开了深入调查。经查实,该医院存在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

据了解,这种违规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医保基金使用的规定。营口市医疗保障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医院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一是约谈该院负责人,责令其立即改正错误;二是责令该院退回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金额143086.20元,并对其处以1.2倍的罚款,即171703.44元。

医保基金是广大参保人员的“救命钱”,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营口市医疗保障局表示,将持续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行为,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合理使用,切实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来源:营口市医疗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