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咸鱼(糖尿病咸鱼可以吃吗)
糖友健康早餐指南:吃早餐牢记5件事,血糖可以稳一天
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容易受饮食影响的慢性病。如果一不注意吃错了,血糖就可能失控。也因此,怎么吃不可避免成为了糖友们必须思考的“难题”,尤其是早餐作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更需要多加重视。那么,糖尿病人早餐应该如何吃?日常饮食要避免哪些误区?
糖尿病人早餐怎么吃,能稳定血糖?
1、少吃面条、面包糕点
糖尿病人吃早餐时,最好不要吃面条类食物,如炒面、河粉等,其淀粉含量高,进入人体会转化为糖类,进而导致血糖升高。
另外,一些家庭早餐会选择吃蛋糕、面包、饼干等食物,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也是不适合的。因为这些食物含有较高的糖分,且通常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吃多了可能会使血糖上升。不过,糖尿病人若是真的想吃面包,可选用全麦面包,糖分低且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增强饱腹感,控制血糖。
2、少吃高油高脂食物
糖尿病患者早餐要避免吃油条、葱油饼等高油脂的食物,否则可能会升高体内血脂,进一步影响血糖水平。
3、适当多吃杂粮
如果糖尿病人早餐喜欢喝粥,那么可以在熬粥的时候适量放些杂粮。杂粮包含较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够刺激肠胃蠕动,还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4、不宜搭配腌制食物
部分糖尿病患者喝粥时,喜欢与咸菜、咸鱼等各种腌制食物搭配食用,但这是不可取的。腌制食物含有大量盐分,如果不留心进食过多,就容易引发高血压,进而影响血糖,导致血糖波动大。
若是糖尿病人实在觉得早餐单喝粥太过寡淡,那么不妨搭配一些加醋的凉拌菜食用,既能增添味道,也能延缓血糖快速上升。
5、早餐尽量多样化
对于糖尿病人而言,早餐还要尽量多样化,避免太过单一,比如只喝白粥、只喝豆浆、只吃蛋糕等。较为合理的早餐应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蔬果类,这样的早餐才能为患者提供充足营养,同时帮助稳定血糖。
糖尿病人日常饮食,要避免4个误区
① 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主食并非吃越少越好。若是长期少吃甚至不吃主食,反而容易增加肉类和脂肪摄入量,促使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适当吃主食。
② 只要不吃甜食就可以了
很多患者认为控制糖分摄入只要不吃甜食就可以了。然而实际上,很多淀粉类食物本身不甜,但进入人体转化为葡萄糖,也会导致血糖失控。
③ 不甜的水果可以多吃
不少吃着不甜的水果,糖分也是较高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了。
④ 已经服了药就无需控制饮食
服药虽然能稳定病情,可若是这期间没有控制好饮食,就会降低药效,甚至加重病情。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明明很重视养生,却被确诊癌症!医生:这个吃饭习惯害了她
生活中有不少人很重视养生和健康,多吃健康素食、少吃油腻食物。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确诊了癌症,连她的家人都非常震惊,“都这么重视养生了怎么会患癌?”
明明很重视养生,
却被确诊癌症?
2024年3月,浙江省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今年74岁的周女士(化名)在山里住了大半辈子,平时很注意饮食、控制荤素、油腻食物吃得少,蔬菜也基本是自己种的。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就因为一个饮食的习惯让自己患上了肠癌!
近半年以来,周女士常常感觉提不起精神,人也消瘦了一些,不过她倒没太在意。直到最近,她大便次数开始增多,出现便意频繁,还时常便血。她以为自己得了痔疮,自行用药后症状反而还加重了。于是,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就诊检查。
随后,该下沉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师赵坚培给周女士做了肠镜检查,发现了一个出血的硬肿块,经过活检提示为:直肠腺癌。
浙江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图
对于这个结果,周女士的家人都非常震惊。因为老人家平时很注意饮食健康,油腻食物吃得少,蔬菜吃得多,都这么重视养生了怎么还会得直肠癌?
医生:这个吃饭习惯害了她
后来,医生经过询问后得知,原来周女士和老伴家住山里,一年四季都只吃自己种的几样食物。虽然蔬菜吃得多,但长期饮食品种单一,又习惯了节俭,家里菜地吃不完的蔬菜也腌制好长期食用,有时还会让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买些鱼肉回来腌制。而且这类食物不容易坏,常常是一连上桌就吃好几天,常吃隔夜饭菜。
“肠癌发病率的明显增加,不仅仅和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摄入、熬夜、抽烟喝酒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长期食用含有亚硝胺等多种致癌因素的腌制烟熏食物、隔夜菜等也可能导致肠癌的发生。”赵坚培医生解释。①
赵坚培医生在讲解病情 浙江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图
研究发现:
常吃腌制食物,癌症风险高了
2023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团队在《BMC医学》期刊上发表一篇关于腌制菜危害的研究。这项研究收集我国10个不同地区超过44万名30-79岁,且没有慢性病人群近10年的健康数据发现:经常吃腌制菜的人,会显著升高消化道癌症,和出血性脑中风的死亡率。②
研究发现:常吃腌制菜危害主要集中在3方面:
1. 吃完癌症风险高
每周有4天及以上吃腌制菜的人,消化道癌症(胃癌、食管癌、阑尾腺癌、结直肠癌等)的死亡风险升高13%、食管癌的死亡风险升高45%。
2. 吃完血压升高了
与从未或很少食用腌制蔬菜的人相比,每周吃酸菜≥4天的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平均分别升高1.5毫米汞柱和0.8毫米汞柱。
3. 脑出血风险高了
每周1~3天食用腌菜的人,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的死亡风险升高32%。
为什么经常吃腌菜会增加脑出血、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多数研究都认为与腌菜的高盐浓度和亚硝酸盐有关。腌制菜大多数都偏咸,高盐高钠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变脆等;而频繁食用高盐的食物会损伤胃黏膜和食管黏膜,诱发癌症;而亚硝酸盐可与胃中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类反应生成具有极强致畸性、致癌性的亚硝胺等N-亚硝基化合物。
根据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腌制蔬菜属于2B类致癌物③。不仅仅是腌制菜,腌制的肉类也会增加患癌风险。早在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将“咸鱼”列入了1类致癌物名单。
腌制食物要尽量少吃,
这5点一定要知道!
腌制食物虽然好吃,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但也建议日常生活中要少吃,偶尔吃一次两次问题不大,但千万别当成美味经常吃、天天吃。
1. 吃腌制食物一定要减盐
腌制食物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太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我国很多居民每天盐摄入量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如果再爱吃腌菜,盐摄入量将会更加超标。
因此建议如果吃腌制食物,其他菜肴、食物中一定要少放盐;或者将腌制食物提前拿出来在清水中多泡一泡、多洗几次,这样也可以达到减盐、去盐的目的。
2. 吃腌制食物一定要腌透
腌制食物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如果没有“腌透”,此时亚硝酸盐含量高,会导致亚硝酸盐中毒。
原苏北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蒋放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就提醒,腌菜的前1-2周时间内别吃。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波动是有规律的:前1-2周亚硝酸盐含量最高,20~30天后含量会很低,适量吃。腌菜的前十几天是最危险的,亚硝酸盐含量相差数十倍,如果你在这高峰期间食用,有中毒的危险。所以请记住,腌菜一定要腌透,最好20天以后再吃。④
3. 吃腌制食物配新鲜蔬菜
新鲜蔬果当中的维生素C是强抗氧化剂,能抑制腌制食物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对亚硝酸盐有一定清除作用。因此吃腌制食物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甜椒、西兰花、小白菜、苦瓜、橙子冬枣、猕猴桃、草莓等,能降低亚硝酸盐对身体的伤害。
4. 腌制食物别一次吃太多
很多人好久不吃一次腌制食物,偶尔吃一次觉得非常好吃、多吃点。这样一次性大量摄入腌制食物,也会增加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因此建议,偶尔吃一次腌制食物也要适量,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5. 这几类人少吃腌制食物
高血压、糖尿病、胃病、肾功能损伤的人要尽量少吃腌制菜、腌制食品。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来源: 平安江苏
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分别不能吃什么?收好这份实用清单
每当生病的时候
就会从爸妈、亲戚、朋友等各种渠道
被告知需要忌口
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喝!
虽然有些做法并不科学
但其实“忌口”
是为了让病好得更快
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病的禁忌
如果生不同病时
不注意相应的饮食禁忌
不仅不利于康复
甚至会加重病情
下面帮你列全了
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
饮食禁忌
看完赶紧收藏吧!
1
高血压患者
应该少吃啥?
高血压患者大部分没有特异性症状,少部分人会有头疼头胀、脖颈僵硬等情况,也仅会在精神紧张、愤怒和剧烈体力活动后发生,而大多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但是,长期高血压可能会造成心、脑、肾、眼底脏器的危害而出现相应并发症。因此,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声杀手”!
而合理膳食可预防控制和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的合理饮食模式不存在禁止吃的特定食物种类,但是强烈建议避免高钠、高脂食物和引起血管收缩、大脑兴奋的饮品。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限制的食物如下:
高钠盐食物
钠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发挥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肌肉运动、维持血压正常和心血管功能等重要生理作用。
然而,诸多研究结论表明:长期高钠饮食是世界范围内存在的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因素,证据等级均为A级。高钠饮食还可提高胃癌等肿瘤发生的危险性。
属于高钠的常见食物有腊肉、熏肉、火腿灌肠、腌菜、虾皮、海米、海带,还有一些调味品中的钠含量也很高,比如酱油、味精、蚝油、醋、豆瓣酱等,烹饪中如已经加入了这些调味品,一定要减少盐的量。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很多加工食品和饮品中也会含有看不见的钠盐,如苏打饼干、汽水、啤酒等。
富含油脂,特别是动物脂肪的食物
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来自植物的油和来自动物的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油脂作为三大供能营养素之一,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总油脂供能比不超过30%有助于维持体重,如果供能比下降到24%以下,就可以降低血压,在控制总供能比的前提下,增加橄榄油的摄入可降低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少吃油、吃好油,不吃或少吃动物油和肥肉,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食物的烹饪方式会改变脂肪的含量,油炸油煎食物中油脂含量会很高,日常应多选择蒸煮、焖烧、炖煲、焙烤等加工方式。
酒、辛辣食物和精细加工食物
葡萄酒和其他酒类的高钾成分和一些植物化学物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减少炎症,但大量饮用酒精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炎症增加,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压升高。
辛辣食物和膳食纤维低的精细加工食物易导致排便困难,用力排便时血压骤升,还可能诱发脑出血。因此,避免酒精、辛辣食物和精细食物的过多摄入对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2
糖尿病患者
不能吃啥?
糖尿病人群的饮食,如能做到控制总热量前提下,形成以下习惯,也能和健康人一样长寿。
1、保证食物多样化
2、低脂、低盐、高膳食纤维
3、少量多餐
4、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但是,糖尿病饮食禁忌的误区非常多,而错误的饮食禁忌其结果达不到使患者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延缓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以下禁忌:
严格限制添加糖和游离糖
白糖、红糖、冰糖、方糖、蜂蜜、各式糖果和含糖饮料都属于添加糖的范畴,而果汁、果干的果糖和葡萄糖属于游离糖,添加糖、游离糖均为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素的纯能量食物,非常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应严格限制添加糖、游离糖的摄入,除非出现低血糖。
减少食用好消化、吸收快的食物
大米粥、白面包、发面馒头、汤面条和几乎所有中西式糕点,荔枝、桂圆、柿子、甘蔗、大枣等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都能快速升血糖,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减少或避免食用。
减少食用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
动物油、动物内脏、肥肉和鸡、鸭、猪皮等食材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较高,建议糖尿病患者少吃或不吃。
3
高尿酸患者
不能吃啥?
高尿酸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如果高尿酸血症不加以控制,血液中尿酸沉积并形成结晶体后可能诱发痛风的发生。除此之外,高尿酸血症还是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饮食上减少外源性嘌呤的摄入,促进并维持机体适宜的营养状态,可减轻血尿酸负荷,就可降低进一步发展为痛风的风险和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总体来说,高尿酸的饮食禁忌就是减少高嘌呤食物和影响尿酸排泄的食物的摄入。具体如下:
避免高嘌呤饮食
畜禽肉、海鲜类和动物内脏,以及菠菜、蘑菇、芦笋等食物中嘌呤含量较高,高尿酸患者应避免食用。食物中嘌呤的含量规律为:内脏>肉>鱼>干豆>坚果>叶菜>谷类>水果。
减少油脂的摄入
由于高尿酸患者易继发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需控制能量及脂肪供能比例,应比正常人减少10%-20%。故应尽量避免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坚持少油的烹饪习惯。
不要暴饮暴食或一餐中进食大量肉类
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以减少嘌呤量。
避免高盐饮食
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影响尿酸排出体外,所以患者应避免食用腊肠、咸鱼、泡菜等含盐量较高的食物。
禁酒、控制果糖摄入量
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物会抑制尿酸的排出,果糖摄入过多也会减少尿酸从肾脏中排泄。应尽量避免喝酒和果汁。
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本文专家:葩丽泽,营养学主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委员
监制:刘洪 程淼
编辑:严海
校对:刘怡然
实习:党一然